起底消费信贷用户画像场景和消费心理:年轻人 你负债了吗?
中国网财经1月29日讯(记者杨畅),近日,有消费信贷用户向中国网财经记者反映,年关将至,非但未能有储蓄,反而因自己的各种消费信贷账单吃了一惊。记者从《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中发现,的确有数据证明消费信贷客户中年轻人是占比最多的群体,但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出消费信贷用户画像有多项指标(不只从年龄划分),消费信贷的场景和用户消费心理也表现出新特征。
消费信贷主力用户:年轻人、中低等收入、中高等学历、有稳定工作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发布《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下称“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信贷的客户18岁至29岁的在校及刚毕业的群体占比36%,是几大群体中占比最多的。30—39岁群体占比为30%,40—49岁群体占比为33%,5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则很少有使用消费信贷的。
在收入分布上,月收入在2000—4999的群体占样本总数的70%,其次为5000—9999元群体,2000元以下低收入群体和10000元以上高收入群体里消费金融行为较少。
在教育程度方面,本专科生所占比例最大,专科生占比57.5%,本科生占比24.5%。一方面是因为本专科生毕业后与研究生以上学历群体相比工资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他们接受了较高水平教育后对消费信贷方面的了解比高中以下群体更多。
调查结果表明职业和收入较为稳定的企业员工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是消费信贷的客户主体,占比达到84%。
有从事公务员工作的94年梁女士对记者表示:“用花呗、借呗、微粒贷是因为毕业后支出变多,要提高生活质量想买一些高品质商品,又要孝敬父母。此外,公务员工作较稳定,可以分期后稳定还款,心理压力不算太大。但借钱买东西是不可持续的,随着年龄增长也在有计划的平掉债务,准备储蓄。”
也有人对记者谈到21岁的表妹负债20万,全家人对借钱消费深恶痛绝。其表妹读的三本类学校学费较高,攀比风气也较高,表妹购买奢侈品和出境旅行导致欠下20万“巨款”,最后只能让父母代为偿还。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陈志武曾发文表示“不要渲染个例,消费金融的主体是年轻人才符合经济学规律”。他表示:“首先,从全局看,借贷消费带来个人崩溃的现象,究竟属于普遍现象还是个案?如果一万笔贷款里,才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出问题,那很正常。而且出了一些问题才有警示作用。媒体、监管者,千万要避免把非常少数的个案夸大,甚至以此去禁止消费金融,因为那对整个社会是帮倒忙,会使真正需要金融支持的群体得不到帮助。”
陈志武还认为:“消费金融的主体是年轻人才符合经济学规律。对于老年人甚至很多中年人来说,消费金融的意义不是太大,他们不需要这些金融工具的支持,而年轻人有很强烈的消费需要,用一些金融工具很正常。老年人是不需要消费金融支持的,因为他们一辈子的收入潜力都已经实现得差不多了。年轻人未来的收入潜力巨大,所以,消费金融在相当程度上是针对年轻人的。”
消费信贷场景:教育培训和旅游占26.4%无场景现金贷占比大幅提高
报告还显示,在贷款申请目的方面,买家电和其他分别占比25%左右,教育培训占16.4%,家庭装修占比13.6%,旅游占比10%,非车交通工具占比7.8%。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调查对象没有提供其他类的具体用途,而且其他类比重相对2017年调查问卷有大幅提高,没有场景和具体消费目的的现金贷更值得关注。
捷信消费金融总经理罗曼•沃迪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中国客户的需求在发生变化,他们对教育方面的需求,比之前更旺盛了,还有些人愿意花钱在其他领域比如旅行和美容健身,消费金融也会随之进入这个市场去满足他们的日益变化的需求。换言之,这也是从整体上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居民消费质量提高离不开消费结构的优化,94年从事设计工作的张女士表示:“课程培训、健身、护肤都是保证生活质量的支出,我个人认为是长远投资,短暂的消费信贷能帮助未来发展,何乐而不为?”
关于无场景消费,93年的王女士给出了她的答案。她表示用花呗付款,只要按时还款就没有利息,还能有详细账单记录,起到一个记账的效果,而且可以提前透支一个月工资。她强调最好不要过度消费,每个人能承受的负债压力不同,月收入以内的提前消费不会对她造成压力而且很方便。
借贷心理:71.77%用户认为即使有钱也想“保持流动性”
报告的问卷对贷款消费和传统攒钱消费进行了比较。当被问到选择贷款消费而非攒钱消费的原因时,71.77%的客户认为是因为他们即使手头有钱,也希望保持一定活钱(流动性)在手上,不愿意一次全部投入。此外,非常想要(需要),无法忍耐等候才通过消费贷款进行消费的比例为17.28%。有9.07%的客户则认为自己是月光族,很难攒下钱,贷款消费对自己来说是某种程度的“强制攒钱”。
以上结果说明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消费借贷持开放态度,即使手头流动性充裕也逐步使用消费金融工具对消费行为进行优化。
从事娱乐传媒行业95年的刘女士对记者表示,她存款3万多,等存款5万时会选择分期购入1.5万左右的包。提及分期原因,刘女士表示,一下支出大笔存款心理上接受不了,承受范围内的利率分期能减轻购物压力。
除了负债,年轻人就没有储蓄吗?据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受调查样本中,35岁以下(年轻一代)近44%的人已经开始为养老储蓄,低于平均比例46%。年轻一代(35岁以下)已经开始储蓄之人每月退休储蓄的平均数是1339元。
虽然比例较低,但也有一定数量年轻人在有计划的储蓄,文中提到的梁女士就表示,她已经开始从衣食住行上优化支出,以公共交通、减少外食、克制购物等方式优化自己的财务状况。她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理财意识的提高,她也在不断优化自身消费方式。此外,有资深保险从业人员对记者表示,有不少35岁以下的客户,他们接触的投资理财知识更丰富,对新兴事物的认识和风控把控能力强,会把资金分别配置在“银行、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等多个领域。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你为什么会被骗?这几点深度解析电信网络诈骗背后的黑灰产业链
从第一句搭讪聊天,到最后钱被层层转账流往境外,诈骗分子是怎么得手的?随手点击的中奖信息又怎么套取了个人信息?杀猪盘、套路贷、刷单购物、微信中奖等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本质是什么?背后又有哪些秘密?一文了解!
第一章:一旦搭话,诈骗分子就有了可乘之机
网恋求助、刷单兼职、资金冻结、高额返利……无论哪款诈骗手法都会有人受骗,这并不是骗子手法高明,而是在骗子利用境外服务器广泛撒网,群发各类消息,弹出各种网站的背后,总有一些心怀好奇或有潜在欲望的人想点进网站了解。一旦在网络上结识了“意中人”,犯罪分子就会利用人们对感情或者金钱的渴望心理伺机下手,在建立信任和感情后,骗取受害人钱财。
第二章:角色多样,量身定做诈骗剧本
每个诈骗剧本,陷进去的人都会发现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当你渴望无微不至的关怀时,他们就是中年多金的“暖心大叔”;当你向往旷世之恋的爱情,他们就是青春靓丽的“小萝莉”;当你心想打通门路创大业,他们就是手眼通天的“内部人”。其实,他们只是一群躲在房间内,拿着诈骗剧本的“话务员”,在幕后老板的指挥下,他们按照剧本一一出演。
第三章:虚构的身份,为什么深信不疑?
如今,电话卡已经实名制,QQ、微信、虚拟交友、游戏账号等虚拟身份都需要电话卡进行注册,而背后对应的就是一个真实的人。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人们弃用的电话卡,制定虚拟身份实施诈骗。
骗子使用的虚拟身份是用自己的电话号码注册的吗?找到虚拟身份注册,是不是就能找到骗子了呢?这可不一定。在撒网寻找猎物的过程中,骗子会使用不同的身份信息注册不同的虚拟身份,在行骗成功后,原来的虚拟身份就不再使用。追查过去,虚拟身份的注册信息可能是正在工地干活的工人,也可能是在校读书的学生,而真正的行骗者早已遁入网络大海中。
第四章:虚拟身份也分三六九等
不同的诈骗剧本需要不同的虚拟身份,而每个虚拟身份背后的网络生活痕迹,更加使被骗者对对方身份深信不疑。
使用多年的QQ、微信等虚拟账号,丰富多彩的朋友圈、说说、日志等内容,再加上骗子的精心包装,对方可能就变成了受骗者喜欢的男朋友、女朋友、成功人士、人生导师。活跃的群聊气氛,光鲜靓丽、功成名就的群成员们,群聊中积极向上的创业正能量,指日可待的成功之路……其实真相却是,除了受骗者,里面全是骗子成员。
第五章:电话卡怎么到了骗子手中?
电信网络诈骗需要用到大量的虚拟身份,也就需要用到大量的电话卡。购买电话卡,然后注册虚拟身份,这是常人想到最简单直接的办法,然而这对于电信网络诈骗庞大的“业务量”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一条拿手机卡,盗取虚拟账号,制作盗号软件,提供群发信息设备的黑灰产业链条就这样相互连接起来了。
不法分子为了获得电话卡想出了各种办法,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甚至还成为了“帮凶”,这其中便有诸如开卡送油、开卡送洗衣粉等方式。田间地头、乡间集市……热情的工作人员们送洗衣粉、送食用油、送香皂毛巾,只需带上身份证,顺便再随手拍一张本人照片,便将各种小礼物送到手上。而此时,自己的身份信息已被别人掌握,自己的无心之举已经成了犯罪分子的“帮手”。
在网络上,各种中奖、领红包、转发接力、爱心传递等也可能在盗取个人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等注册信息。这些线上线下活动真假难辨、鱼目混珠,只有擦亮双眼,才能看清背后的真相。
第六章:电话卡背后的黑灰产业链浮出水面
弃用的手机卡到底能不能丢?答案是不能丢。因为这可能成为违法犯罪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生活中,我们的电话卡在使用过程中注册过各类平台,办理过相关业务,这些虚拟身份和信息都和电话卡关联在一起。“回收卡”应该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然后再重新进入市场销售,但一些不法虚拟运营商或行业“内鬼”直接将“回收卡”出租或销售给产业链下游的虚拟身份变造者,也就是“盗号”团伙。
“盗号”团伙利用技术手段将“回收卡”中的个人信息提取出来,并破解相关虚拟身份的账号和密码,破解后的虚拟身份又卖给产业链下游的诈骗团伙实施诈骗。
警方查获现场
而另外一条歪路就是违规出售手机卡。一些不法运营商或“内鬼”利用手中资源和权限便利,违规大量出售手机卡,跳过实名认证和通信管理权限。这些手机卡大量涌入电信网络诈骗背后的黑灰产业链条中,用于注册虚拟身份、群发消息、跳转诈骗链接等等。
在破获的案件中,不法运营商或“内鬼”提供的非法电话卡不像是办卡送油、个人买卡几张几十张的小数量,而是动辄以吨计的电话卡,可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的大帮凶、保护伞。
第七章:电信网络诈骗的真相是什么?
电信网络诈骗从本质上讲就是利用受骗者贪欲、恐惧、好奇的心理,运用各种诈骗手法使人相信其所说的话都是真的,最终将钱转到骗子手中。
骗子之所以成功,关键一点就是其出演的身份,核心之一就是电话卡。通过电话卡可以注册出不同的虚拟身份;通过“回收卡”可以找回原有的虚拟身份,包装出骗子需要的优质虚拟身份;通过电话卡可以群发消息、广发链接、组团忽悠、建群坑人……电信网络诈骗的另一核心就是银行卡,这里不作详解。
第八章:怎么保护自己的电话卡?
电话卡关联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电话卡就是保护自己的信息,保护自己的隐私,也能使自己免受不法侵害和损失。
第一、不要随意相信问卷调查、贷款投资、参与抽奖、开卡送油等各类线上线下的优惠活动,也许其中有的活动是真实有效的,但自己仍要擦亮双眼,辨别真假。
第二、不要随意登记自己的身份信息,更不要随意将自己的信息交给别人办理电话卡。在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时,要注明用途,加盖水印等,不要将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交给不熟悉的人。
第三、弃用的手机卡不能直接丢。即使注销了也不能直接丢,这之前还有一个步骤要做,不要忘了!那就是要将与之前注册登记过的虚拟账号、平台、银行卡等进行解绑注销,之后再将电话卡进行注销,这样才安全。
第四、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出售自己的身份信息、手机卡、银行卡,这样的行为不但涉及违法犯罪,还将对自己以后的个人信用、账号安全、就业务工等造成不利影响。(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
来源:新华网
预存话费送手机?小心被骗!多个商家被查处
“预存话费送手机平板”
“充值消费兑换礼品”
“0元购机”“一元学”
......
严查
近日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到
2022年1月1日起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为期一个月的
手机销售行业违法行为规范整治
玩“抽奖中奖”“购机积分兑物”噱头
消费者被忽悠签购机、贷款协议
近段时间以来,有不少消费者集中反映在广州市多个热门商圈,常有人以“填问卷送礼品”“抽奖中奖”“0元购机”“购机积分兑物”等噱头吸引消费者入店选购,诱导消费者在不清楚协议内容的情况下签订购机、贷款协议,结果上当受骗、蒙受财产损失。
甚至当消费者不愿意或要求取消购买时,手机店采取语言威胁、多人围堵等多种手段,软硬兼施逼迫消费者就范。
这种形式多能忽悠人呢
去年
中消协提醒
警惕“0元购”“0元学”等形式
实际为消费者办理贷款或者分期付款
例如,2021年3月,消费者李某投诉称,在某通信代理商购买手机时代理商表示每月缴纳话费99元,满24个月即可0元领走手机。李某缴费400元用于话费领走手机,但随后,频繁接到一家贷款公司的催款电话,称其办了900元的小额贷款用于购买手机,现已拖欠贷款,要求李某还清欠款并支付滞纳金。经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消费者委员会工作人员调查后发现,代理商在李某购买手机时未告知消费者“0元购机”是贷款购机业务。(点击查看详情)
再如
浙江温岭市陈女士
逛街时被一位“护肤专家”推销
凭卡片免费领取小礼物
到店后被告知
“礼物已送完,免费做个脸部肤质检测”
然而陈女士半边脸检测过后
店员表示
检测另一半脸需要支付检测费4380元
广州重点检查违法促销、消费欺诈等行为
9家店铺被立案或停业整改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3日,广州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深入天河、黄埔、番禺等重点区域的手机销售店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排查2021年以来投诉举报数量相对较多的和以派发传单、有奖销售等方式拉客经营的手机销售店铺,重点检查经营者是否存在虚假宣传、霸王条款、违法促销、消费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
期间,检查手机销售店铺62家,其中9家涉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人员现场作出立案查处或责令停业整改等处理决定。
执法人员在手机店询问手机销售情况。资料图片
提醒消费者
不要轻信商家口头承诺的“0元购机”“抽奖中奖”等优惠促销条件;
签订购物、贷款合同前一定要认真了解活动细则,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发现自身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拨打政府热线12345投诉举报。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