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贷款给谁

本文目录

解读|你在银行的钱都贷给谁了?

导读2015年《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公布

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普华永道对全国116家银行、1300多名高管调查后,共同发布2015年《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信贷投放首选基础设施行业

超八成关注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

六成银行家预计银行业利润增长“个位数”

近五成银行家表示加大互联网金融投入

哪类行业最容易贷到款?

由于经济下行压力,银行业利差缩小,利润增幅回落,不良资产反弹。这种情况下,银行对于贷款的投向更为谨慎。今年银行业扶持的重点会跟国内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及产业政策调整紧密相关。

像钢铁、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银行会更加趋于谨慎;而带有发展趋势的产业,例如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中的现代服务业,环保绿色产业,食品加工业等等,这些涉及到消费结构升级、信息化和工业化紧密融合的产业,在今年以及今后都会获得银行的大力扶持。

小微企业受重视符合“四个标准”可轻松贷款

导读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小微企业为何融资难?一是企业规模小,信用度难以把握;二是企业可抵押物比较少。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大数据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小微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状况做全面的把握和分析,科学准确地去判断这个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商业信用如何,贷款风险如何?

调查显示,小微企业连续4年成为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发展的首选。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截至2015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达到1322.6万户,较上年同期多178万户。

显然今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会加大,为什么呢?首先,今年由于银行利差的缩小,加上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去产能、去库存”,银行贷款方向会更加贴近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其次,中小企业有很重要的特点,一是“船小掉头快”,在转型升级方面有很大优势。二是中小企业大多是创新集聚的领域。

什么样的中小微企业更容易贷到款?要看企业是不是有创新技术,是否有好的社会需求和市场......简单来说,如果你企业符合“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产品有市场,员工有收入”的标准,就应该可以轻松从银行拿到贷款。

个人消费贷款连续两年成重点未来潜力大

调查显示,个人消费贷款连续两年成为个人业务中的发展重点;未来,消费金融和金融租赁是银行家优先考虑的综合化经营方向。因此,个人消费贷款未来会更加便捷。

面对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对公信贷投放处于瓶颈期,对个人的消费信贷快速增长。不过,在发达国家消费信贷占相当大的比重,与之相比,我国才刚刚起步。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要取决于几点:一是建立国民信用体系,这样消费信贷就能建立在一个有信用的基础上,减少风险;二是推动利率市场化,让利率更加接近市场,增加消费信贷的需求;三是改变消费理念,对消费信贷要有正面的宣传和扶持,不仅住房可以按揭,很多耐用消费品,也可以试用按揭。

文|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杨继红主编/陈洁

编辑/庞丁王元李婷婷王景淳

院长之声|经济学(十二)

如何破解“李约瑟难题”:“资本突破”还是“科技突破”?从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走向一个新的阶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要求整个经济体系、产业结构都要转型,从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走向精细式的发展模式,所有产业要走科学发展之路。

迄今为止,20年已经过去了,中国产业需要转型的基本方向依然没变。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专精特新”的各类企业等经济政策,都是为了实现产业转型的基本发展目标。

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一共有三个突破口。第一,资本推动,“资本突破”;第二,技术创新,“科技突破”;第三,产业转型,“产业突破”。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是,产业转型的三个突破口,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突破口?

我们按基本逻辑来具体分析,怎样才能找到产业转型的真正突破口。

第一,产业转型,产业突破口。

绝大多数企业,在过去的产业转型过程中,就是走的这条路径,从产业内部,寻找产业转型的突破口。

他们认为,既然是产业转型,突破口当然是在产业体系里面,解决产业的问题,自然要在产业内部来解决。

于是,大家都在传统的实体经济体系中,寻求解决方法;在传统制造业中,寻求解决方法;在传统的加工制造企业中,寻求解决方法。一直找,没找到有效的方法,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个字,“没戏”!

老汉提醒大家一下,那里出了问题,就在那里解决,那叫“想当然”。只要是“想当然”,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的。

佛学中,强调“因果关系”,请问各位,要有结果,是求“因”呢,还是求“果”呢?答案一定是求“因”的,不是求“果”的,有“因”才有“果”,求了“因”就一定有“果”了。

在产业里,进行产业转型,就是典型的从结果里求结果,“果”里求“果”,永远不会有结果。

本人经常对企业家学生讲,在产业内进行产业转型,就是转死了,也转不出来的,因为方向错了,没有找到真正的突破口。

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在“三个方向”里,找产业转型的突破口,第一,传统的实体经济体系;第二,传统的制造业;第三,传统的加工制造企业。

第二,技术创新,科技突破口。

产业转型的路走不通,产业突破口不是真正的突破口,大家自然想到的,是第二个突破口,技术创新,科技突破口。

于是,一串新的理念就来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立国才是一个强大国家的根基,科技人才是民族的宝贵财富等等。

口号都是对的,没有一个有问题。但是,老汉弱弱地问各位,效果如何呢?大道至简,思无邪,一言以蔽之。没有好的“果”,说明没有求到好的“因”,有好的“因”,一定会有好的“果”。

在传统的科研体系中,寻求解决方法;在科技产业中,寻求解决方法;在高科技企业中,寻求解决方法。一直找,好像效果也有限。

因为,高科技要投入的,投入是要产出的。仔细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有么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长期的投入?第二,科技投入以后,产出系数如何?

第三,科技成果在产业中的实际转化率如何?

现在,我们要讨论“李约瑟难题”了,“李约瑟难题”是由英国学者李约瑟(JhNh,1900-1995)在其所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的。

其主题是“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为什么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波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回顾历史,科技发展,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问题,复习昨天的资本社会化的逻辑路径,可能很快可以找到破解“李约瑟难题”的方法。

原来,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是因为“秦制”。因为中国建立了以“中央集权”、“大一统”为主要特征的庞大的封建体制。

在当时,“秦制”是有制度性、体制性优势的,强大的帝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使古代中国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进行科技创新。

而到了近代,欧美国家通过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通过现代公司制度、通过现代金融市场,完成了“资本社会化”的进程。

反观中国近代,连“汇通天下”的商业银行都没有出现,即使到了“洋务运动”,国内最早的商业银行也是官办的。留一个悬念给大家,目前的商业银行是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呢(后续讨论)?

科技发展滞后,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持,没有现代金融市场、没有现代金融体系、没有现代金融机制。缺乏足够的资本支持,是出现“李约瑟难题”的内在的、本质的、深刻的根本性原因,你想到没有?

于是,我们需要思考,实现产业转型的真正突破口,是哪一个?“窗户纸”又捅破了。原来,资本推动,资本突破口,才是产业转型的真正突破口。

第三,资本推动,资本突破口。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资本国家化”不靠谱,只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不是人类资本形成机制的基本方向。

以“中央集权”、“大一统”为主要特征的庞大的封建体制“秦制”,本质上属于资本国家化,在明清以后就被历史的滚滚洪流所淘汰了。

传统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因为只有少数人控制资源,本质上也属于资本国家化,也被“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淘汰了。

“资本产业化”也不靠谱,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和局限性,存在着“两小一大”的根本矛盾,也不是正常社会的资本形成机制的基本方向。

因此,资本推动,“资本社会化”,用全社会的资源来推动产业发展,才是产业转型的真正突破口。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路径图,说明资本推动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

1.资本推动(原因)→2.技术创新(手段)→3.产业转型(结果)。

就问一个最为浅显的问题,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能不能改变以上的次序?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资本推动是原因,技术创新是手段,产业转型是结果。

结果无法取代原因,手段依然无法替代原因。原因就是原因,是起点,是事物的由来,其它东西都不能代替原因。从因果关系、逻辑路径来看,根本无法改变资本推动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

展望未来,中国的产业转型之路,一定还会很漫长、很艰难、很曲折。产业突破,科技突破,资本突破,在哪里突破呢?

资本突破,才是产业转型的真正的、唯一的有效突破口。资本,才是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长期、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梦开始的地方”。

要点:

1.资本推动,资本突破;

2.技术创新,科技突破;

3.产业转型,产业突破。

现代产业的推手:资本社会化的逻辑路径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现代社会的基础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本质上是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改变了人类文明,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有了工业文明。

现代产业体系,是在工业化基础上不断升级换代形成的。理解现代产业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我们需要考察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以及工业化进程中,资本形成机制和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

通过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是资本社会化,现代产业升级换代、不断优化背后的基本推动力是资本形态,资本形成机制的性质决定了产业的基本结构。

讨论现代产业的发展和资本社会化的逻辑路径的相互关系,需要对中国和欧洲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做一个比较。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各种文明此消彼长、相互竞争、不断融合的过程。从所谓四大文明古国到希腊、罗马、拜占庭,各个“帝国”不断交替迭代,背后拼的是实力。国力强,“帝国”的版图不断扩大;国力弱,势力范围不断缩小,以至于最后亡国绝种,在地球上消失。

秦朝以后,中国建立以“中央集权”、“大一统”为主要特征的庞大的封建体制,史称“秦制”,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尽管不断改朝换代、有分有合,但是基本制度没有实质性变化,就是老汉所讲的“赶来赶去”的“王*八*蛋”们的历史。

客观分析,对比欧洲的诸侯分割、各自为王,无数的分散“小国”,“秦制”是有制度性、体制性优势的,所以敢于称为皇帝,世界各国的帝王,敢于称为皇帝的,屈指可数。

直到宋元,中华帝国的体制机制性优势并没有丧失。在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国人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等科技成就说明,中国比欧洲具有文明优势,至少不会落后于欧洲。

明清以后,竞争优势丧失,以至于最后被打得“满地找牙”,皇上太后西窜逃命。表面是军事实力的差距、武器的差距,背后实际是产业结构的的差距、经济实力的差距。

先是有优势,后来落后了,是每一个民族都难以接受的事实。因此,直至今日,我们的口号还是“振兴中华”,如果没有落后,又何须振兴?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处在“自然经济”阶段。什么是自然经济?就是用自家(不是国家,是小家)的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两个低级资本要素,进行一些最简单的经济活动,种种地,开个小手工作坊,最聪明的,头脑灵活的,也只是去做点小生意。

因为本太小,发不了大财,所以当时什么都是“小”!小农经济,小手工作坊,小生意。为什么都是小?因为资本规模太小,主要靠自家那么一点点可怜的自有资本,因为“本”太“小”,所以一切都“小”。

到现在,许多人还记得一个著名的生意经,“将本求利”,小资本决定了小生产,资本规模决定了生产规模,所有的“小”就是因为资本太“小”。资本规模是制约生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用现代语言,就是制约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是“资本瓶颈”。

如果要借别人的钱做资本,因为投资风险太大,只能借高利贷。除了应急,谁也不可能长期用高利贷来维持正常的生产活动。于是,小生产就成了最基本的生产形态,那就是低收入阶段、低级资本阶段、自然经济阶段的基本特征。

要了解这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资本5000年》之类的书。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资本突破”,人类可能还一直停留在自然经济阶段,用小生产的方式维持低水平的消费。

当然,帝王除外,因为“天下”是他们的,资本帝王化的资本形成机制决定了他们可以过好日子。

从古到今,总是有爱财的人,爱财就得积累财富,积累财富就得存钱。存钱有无数理由,不管是为了生活,还是为了投资,还是为了数着玩。有钱人的生活,就是围着钱转,不断挣钱,存钱,然后数钱,享受数钱的快乐。

当时,除了最有钱的“天下就是家”的皇上以外,有钱人无非是三种,第一,帮助“天下”掌控天下的“官员”;第二,以土地这种低级资本为主要财产的“地主”;第三,聪明灵活的“商人”。

有钱,也有有钱的烦恼,因为在自然经济阶段,以低级资本为主的阶段,钱是不能生钱的。当时,钱不仅不能生钱,为了保管钱财,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要付出很高的保管成本。

烦恼管烦恼,并不妨碍人们存钱的热情,因为财富太有吸引力了。因为爱钱,不断存钱;因为存钱要保管成本,不断烦恼。于是一边有钱,一边烦恼,就是有钱人的“痛点”。

天下总有聪明的人,有“痛点”就会有人出来解决“痛点”。解决“痛点”其实是解决问题,为别人解决问题,为自己赚钱,是古今中外所有“生意经”,没有什么新鲜的。

于是,有了一种新的生意,为别人保管钱,最好是能够做到,不但为别人保管钱,还可以随时随地都可以取,那是什么生意?就是后来被称为“商业银行”的生意。

看过《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的朋友,一定还记得,乔致庸的理想是“汇通天下”。所谓“汇通天下”,也就是在全国各地,可以随时随地提取存放在“乔致庸”那里的钱,原来乔致庸的理想就是办商业银行。

有钱人把钱交给商业银行,可以节约保管费用,又可以随时随地取钱。从此,有钱人只有有钱的快乐,没有保管的烦恼,真正解决了有钱人的问题,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就是一门“好生意”,商业银行就是一门“好生意”。

只是很可惜,中国的“乔致庸”没有能够走得更远,为什么?复习一下,“皇上”是不会把“好生意”让给别人做的。要么自己做,自己没本事做,宁可不做,也不会让别人做。这就是所谓体制*机制*性障碍、制度*性*障碍。

因此,在中国,到了“汇通各地”的钱庄、票号,保管钱的“好生意”就止步不前了。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商业银行。

而欧洲的“乔致庸”们,例如,美第奇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等,因为打破了体*制机*制性障碍、制度*性障碍,就走得更远,做成了最早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开启了资本社会化1.0时代,后来,资本社会化不断发展,不断升级,形成了2.0、3.0、4.0版本,也许以后还有5.0版本。

迄今为止,资本社会化的过程,一共经历了短期资本社会化、长期资本社会化、永久资本社会化、创业资本社会化等四个阶段,这就是所谓“资本社会化的逻辑路径”。

第一阶段,短期资本社会化,资本社会化1.0。

商业银行开业以后,很快会发现,存钱的人同时去取钱的概率极小,大多数的钱会暂时闲置在银行手里,闲着也是闲着,为什么不利用一下呢?

于是,在留下准备保证存钱的人随时随地可以提取钱的准备金以后,就把剩余的暂时闲置的钱贷放给他人,以获取收益。存款、贷款、利息、准备金,与商业银行有关的一串金融概念就出来了。

商业银行贷款给谁?主要是做各种不同“小”生意的企业,企业向银行借入了钱,企业的资金来源就产生了根本性变化、革命性变化。

如果不向银行借款,用自己的“小资本”进行短期生产经营,投资形式就是产业投资,资本性质就是产业资本,属于“资本产业化”。

向银行借款,用来自银行的资本进行短期生产经营,投资形式就是金融投资,资本性质就是社会资本,属于“资本社会化”。

从此,社会资本第一次进入产业,形成了资本社会化1.0版本-短期资本社会化,奠定了现代货币市场(后续讨论)的基础。

从此,开始可以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多么奇妙!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结束了只能用自己的钱做自己的生意的时代,这就是现代金融市场的开场白、原始出发点。

以欧洲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化国家,率先实现了短期资本社会化。而中国小地主、小商人、小作坊主依然在用自有资金解决短期资本的资金来源。

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发展滞后,是明朝以后,中国经济开始落后于以欧洲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化国家的重要原因。

短期资本社会化以后,原来的手工业主发现,用传统的工具进行生产,效率太低。在得到社会资金支持后,集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机器的发明,出现了瓦特的蒸汽机、珍妮的纺纱机等各种机器,替代了手工工具,最后形成了以机器革命为标志的工业革命。

短期资本社会化-机器革命-第一代产业,就是所谓“工业革命”基本路径。原来,工业革命不仅仅是因为科技进步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短期资本社会化的结果,因为科技进步的背后推手是社会资本。

通过短期资本社会化,“工业化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进入了工业化过程。产业投资效率大大提升,形成全新产业结构,整个经济体系创造价值、创造收入、创造财富的能力得到了革命性的提高,彻底改写了人类历史。

而曾经的“天朝”依然停留在自然经济,没有资本社会化,没有工业革命。产业投资效率低下,产业结构落后,整个经济体系创造价值、创造收入、创造财富的能力很差,经济的落后必然导致社会的落后。

落后是要挨打的,于是有了鸦片战争、有了火烧圆明园、有了皇上太后西窜逃命、有了割地赔款、有了丧权辱国。

原来,中华民族这一段屈辱的历史的内在原因是没有实行资本社会化,没有金融的发展,这就是历史的深刻教训。

本人一直建议,关心经济、关心生活、想过好日子的朋友,不能只看产业史,只看科技史,应该多看看金融史,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产生对世界产业发展的全新的认识。

看了金融史,就会得出逻辑结论,产业的背后是科技,科技的背后是金融。千万不能只看面前,不看背后,背后才是本质。

原来,本质就是金融解决了现代产业发展的“第一桶金”,是现代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逻辑出发点。

第二阶段,长期资本社会化,资本社会化2.0。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国家开始面临了一个新的矛盾。就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就是所谓社会化大生产(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小资本)的矛盾。

马克思认为,工业革命以后的早期资本主义,有其本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的生产规模会越来越大,走向社会化“大生产”。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形成机制,决定了每个单个资本家的资本是有限(体量太小)的,只能是“小资本”。

生产规模要求大生产,资本形成机制(私有制)只能形成小资本,决定了矛盾无法调和,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规模扩大了,必须有资本规模来保障,没有资本规模的保障,生产规模就无法扩大,产业就无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无法发展。不仅是过去,将来还会如此,是人类将面临的永恒的矛盾。

认真思考生产规模和资本规模的矛盾,只能以什么为突破口?资本规模必须首先突破,生产规模才能突破,资本规模不突破,生产规模就根本无法突破。

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理论告诉我们,资本产业化所面临的矛盾,是产业资本本身无法解决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已经预见到,随着股份制的出现,大生产和小资本的矛盾,会有所缓解。

在马克思预见下,出现了股份制,开始用集体资本进行产业投资,资本形成机制变了,资本规模扩大了,形成了资本社会化2.0版本-长期资本社会化。

股份制投资解决了土地、建筑、设备投资的资金来源,就是长期资本社会化,人多力量大,资本数量多了,投资规模就大了,于是,就从第一代产业(机械化)上升为第二代产业(电气化)。

本人经常强调,如果没有股份制,没有长期资本社会化,人类就不可能有火车、轮船、飞机,产业也不可能走向电气化。

如果说,机械化是1.0的工业,电气化是2.0的工业,从工业1.0发展到工业2.0,背后的推手是谁?原来就是股份制,就是长期资本社会化。

美国有人写了一本书,《伟大的博弈》,有机会找来看看,你就会发现,美国立国以后,所有的大产业,从早期的运河,后来的铁路等,都是通过社会集资来建设的。

“漂亮国”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赶上和超越英国,最基本的力量是什么?希望大家认真思考一下。

第三阶段,永久资本社会化,资本社会化3.0。

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当股份制发展到一定阶段,又出现集体资本的资本规模有限的问题。于是,就出现了现代金融市场,现代资本市场,现代股权市场。

不再仅仅用债权形式集中社会资本对产业进行投资,而是开始用股权形式集中社会资本对产业进行投资。从债权到股权,集中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又解决了股份制条件下的集体资本的资本规模有限的问题。

认真观察,现代产业主要由什么资本主导下发展的?原来,现代资本市场解决了永久资本社会化问题。形成了资本社会化3.0版本-永久资本社会化。

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再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这种完全过时的分类方法,来分析现代资本市场。现代资本市场的主体,主要就是权益市场,可以分为还未上市的股权市场和已经上市的股票市场。

权益市场的基本功能是集中社会资本来对产业进行投资,用资本的力量推动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了用社会资本做产业的目的。

一定记住,股权市场已经不是对短期经营所需要的短期资本和长期投资所需要的长期资本进行投资,而是对企业的永久发展所需要的资本进行永久性投资。

永久资本社会化是现代资本市场的本质,把握了这一关键点,就能把握中国资本市场今后发展的总方向,就是实现永久资本社会化。

第四阶段,创业资本社会化,资本社会化4.0。

永久资本社会化以后,产业还往哪里走?似乎又走到尽头了,又出现了无法解决的矛盾。创新型企业,创业型企业,代表未来希望的企业,如何获得社会的资本支持?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的资本创新又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在IT革命中出现了硅谷模式,使得资本变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那就是创业资本社会化。形成了资本社会化4.0版本-创业资本社会化。

企业最早的原始资本、创业资本,原来主要是由产业内部自己筹集、自己解决的。随着产业基金、创业基金、风险资本、创投资本的不断发展,开始由社会资本集资投入,创业资本社会化开始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

全球新一代的信息产业中的许多企业的创业资本,主要是由风险资本投入的,资本社会化出现了第四代变革。

到此,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就有基本结论了,资本社会化经历四个阶段,就是资本社会化的逻辑路径。

每一次资本变革会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变化,形成新一代产业,彻底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因此发生产业的革命性变化,通常称为产业革命。

先有资本变革,后有产业发展,不同的资本社会化版本,会形成不同的产业形态、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换代。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资本社会化的逻辑路径图,便于大家理解。

手工业

商业银行短期资本社会化机械化1.0

工厂制

股份制长期资本社会化电气化2.0

公司制

资本市场永久资本社会化自动化3.0

现代产业(垄断)

创业资本创业资本社会化智能化4.0

新经济

资本社会化的不同版本,就是资本社会化不断发展、不断深化、不断创新的逻辑路径,最后形成了现代金融市场、现代金融体系、现代金融机制。

现代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建立在现代金融市场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使社会资本集中在金融市场,用金融市场集中的社会资本,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用金融资本做产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

最后,又要弱弱地问朋友们一个问题,本国的资本社会化,走到了哪个阶段?有没有真正实现产业的短期资本社会化?民营的中小企业的短期资本,主要是由谁来支持的?长期资本社会化、永久资本社会化、创业资本社会化机制形成没有?

所有这些问题都留给诸位了,不要伤心,不要悲哀,这就是现实。中国经济最主要的短板,不是科技,不是人才,不是管理,不是其他……,例如,政策,而是“现代金融”。

要点:

1.资本产业化,自然经济。

2.资本社会化1.0短期资本社会化机械化。

3.资本社会化2.0长期资本社会化电气化。

4.资本社会化3.0永久资本社会化自动化。

5.资本社会化4.0创业资本社会化智能化。

一门简单的金融工程学:金融技术“金字塔”在第31章,我们讨论了资本产业化的第三个局限性,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其中有个重要概念,就是基础资产,基础资产是指世界上最基本的能够赚钱的资产,除了基础资产,没有其它基本赚钱手段。

基础资产就是两类,公司类和商品类。

公司类的基础资产依据产业发展中短期经营、长期投资、永久发展的需要,分为短期资本、长期资本、永久资本三大类(复习三类九种资本)。

公司类的基础资产的“内在价值”主要由产业投资的“有效性”决定,创造价值、创造收入、创造财富的能力越强,资产的价值就越高。简言之,公司价值决定了公司类的基础资产价值。

商品类的基础资产包含所有的稀缺性商品,可以分为房地产类、大宗商品类、收藏品类、农产品类等四类。

商品类的基础资产的“内在价值”主要由商品的“稀缺性”决定,商品越是稀缺、越是不可替代,资产的价值就越高。简言之,稀缺性决定了商品类的基础资产价值。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投资活动中,基础资产能够盈利、能够赚钱,为投资者创造收益,产生“基础性收益”。但是,只要参与基础资产的投资活动,就不可能规避投资的基础性风险,“基础性风险”就是投资者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规避的风险。

基础性收益,基础性风险,是投资活动的“孪生兄弟”,从娘胎里生下来,就在一起。自从有了投资活动,收益和风险就在一起,学金融的,通常把它们称为一枚硬币的两面,正面是基础性收益,反面是基础性风险。

如果我告诉你,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是可以分离的,你相信吗?老汉不骗你,收益和风险是可以分离的。只是懂得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可以分离的人不多,有些是以为自己已经懂了,但是,讲不清楚其中的道理。

其实,讲不清楚,就不是真正懂了,真正懂了,一定讲得清楚,讲不清楚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似懂非懂还不如完全不懂,完全不懂就不会去做,不会去做,也就不会犯错误;似懂非懂就会去做,会去做,也就可能会犯错误。知识有时是一个很害人的东东,因为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特别强调,基础性收益和基础性风险,是不能分离的。但是,经过金融技术加工以后,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是可以分离的。

估计有些读者已经懵圈了,又是金融技术加工,难道金融也有技术?也能加工?是的,老汉告诉你,是的。

又是基础性收益和基础性风险,是不能分离的;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是可以分离的。那么,到底是不能分离,还是可以分离的呢?老汉告诉你,又可以分离,又不能分离。

为什么?这就是本人要告诉你的,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很小心、一定要很仔细,这是老汉的“绝招”和“看家本领”,几十年练就的。

首先,必须明确,基础性投资收益和基础性投资风险,是不能分离的。因为基础性投资,就是投资单个基础资产,进行单独的投资活动,是非系统性的投资活动(非常重要)。有收益就有风险,有多少收益和多少风险是由投资活动本身决定的,无法分离收益和风险。

“基础性收益”比较容易理解,公司类基础资产投资,投资的“有效性”(公司价值)决定了投资收益;商品类基础资产投资,“稀缺性”(商品价值)决定了投资收益。

需要仔细分析的是“基础性风险”,好在第31章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每个公司,每种商品,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它们所具有的基础性风险的内容和程度都有所不同。

因为不同,因为不一致,所以是非系统性的,称为非系统性的投资风险,简称为非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的投资风险,主要包含三种,“违约风险”、“波动风险”、“非流动性风险”。

其次,我们开始分析一个重要概念,金融技术,解释什么是金融技术?如何进行“金融技术加工”?。金融技术加工是十分复杂的体系,内容包罗万象,金融工程学主要研究这一领域,探讨如何利用不同的金融技术,对经济体系中的不同的资产进行加工。

好“高大上”啊!好复杂啊!最后,好崩溃啊!是不是要考CFA啊?其实,也复杂,也不复杂。没有思想,就复杂,而且好复杂;有了思想,就不复杂,而是,好简单啊!

厉害的朋友,应该知道,老汉要讲什么了。大道至简,思无邪,一言以蔽之,透过现象看本质。哈哈!这就是“思想武器”,像老中医的药方,“包治百病”。

什么是“思想武器”?什么是老中医的药方?就是抓住“主要矛盾”不放松。

第一,眼里没有不同的资产,只有基础资产。其它所有金融资产,都是对基础资产加工的结果,属于派生资产。只讨论“基础资产”,不讨论“派生资产”。

如果讨论派生资产,那就是,无穷无尽、没完没了,你就是一辈子“吾生也有涯,而知而无涯,以有涯随无涯”,陷进去,再也出不来了。

开个小玩笑,凡是进入专业学习的,出来的,是少数,出不来的,是多数。想一想,念书念到博士,出来了几个?(特别声明,书还是要念的!)

只讨论基础资产,自己到前面数一下,屈指可数,十个手指都太多了。投资大师、投资高手的“绝招”,就是“专注”。只看手里数得清楚的基础资产,其它的,要么不看,要么都让它们还原。

第二,只讲基本的金融技术,不讲复杂的金融技术。其实,所有复杂的金融技术都是基本的金融技术叠加的结果,属于派生金融技术。重点学习“基本金融技术”,不学习各类“派生的金融技术”。

重点学习基本金融技术,就寥寥可数的几个。搞清楚基本金融技术的主要原理,简简单单地看清整个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金融市场的基本结构、金融机制的基本结构,其它的,让它们去吧!

现在,可以修改金融工程学的定义了。“金融工程学”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基本金融技术,对经济体系中的基础资产进行加工,在收益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投资风险。

原来就是“两个要点,一个结果”。一个要点是“基础资产”;另一个要点是“基本金融技术”;一个结果是“降低投资风险”。

第三,这样,就有了新的结论,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是可以分离的。原理非常简单,利用不同的金融技术对经济体系中的不同的资产进行加工以后,可以做到,在收益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投资的风险。

投资收益没有变化,投资风险下降了,也就意味着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是可以分离的。如果不能分离,怎么可能一个不变,一个下降了呢?

再次特别强调,基础性投资收益和基础性投资风险,是不能分离的。但是,经过金融技术的加工,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是可以分离的。

关于“基础资产”的要点,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接着讨论另一个要点“基本金融技术”。

“基本金融技术”主要分为三类,第一,资产化技术;第二,产品化技术;第三,基金化技术。我们可以把三类基本金融技术构成一个金融技术的“金字塔”。如图所示:

最底层,资产化技术;中间层,产品化技术;最高层,基金化技术。对于三层技术的具体内容,后续展开讨论。

要点:

1.基础资产公司类、商品类。

2.基本技术资产化、产品化、基金化。

资产化技术和资产化过程:基础资产的集中交易和流动性赋能世界上,有两类基础资产,它们的“优点”是可以盈利、能够赚钱,有“基础性投资收益”;其根本“缺陷”是存在着本身不可能规避的“基础性投资风险”。

如果没有现代金融技术加持,基础性投资收益和基础性投资风险,是不能分离的。只要参与基础资产的投资活动,投资者就必须同时接受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无论你是谁。

但是,经过金融技术加工以后,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是可以分离的,可以成功做到,在投资收益不变的基本前提下,降低投资风险。

金融技术加工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通过基础资产,进行的基础性投资活动的投资风险。真正的“金融创新”手段,本质上就是有效使用各种金融技术,对各类投资资产进行技术性加工。

在经过各类金融技术加工以后,最后可以达到三个基本目标。

第一,由于经过加工的金融资产的投资风险显著下降,原先不能参与产业投资的社会资本(其实是社会财富,主要是“三无人员”拥有),在投资风险下降以后,可以通过金融资产投资,参与产业投资,因为风险匹配了。

社会资本加入产业投资以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两小一大”中的第一个“小”,全社会产业资本总量太小的问题,产业资本本身无法克服的“第一个”缺陷和局限性被攻克了。

第二,由于同样的原因,原先不能参与企业内部投资的外部社会资本,在投资风险下降以后,可以通过金融资产投资,参与企业投资,因为风险可以承受了。

社会资本加入企业投资以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两小一大”中的第二个“小”,企业产业资本体量太小的问题,产业资本本身无法克服的“第二个”缺陷和局限性被攻克了。

第三,由于经过加工的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显著增加,形成资产的集中交易机制,全社会所有投资者,可以在集中统一的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公开透明的交易制度,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投资的非流动性风险几乎归零(T+0,后续讨论)。

集中统一的市场机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两小一大”中的一“大”,基础性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太大的问题,产业资本本身无法克服的“第三个”缺陷和局限性被攻克了。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有了现代金融技术的加持,资本产业化的资本形成机制的基本矛盾和局限性,可以通过现代金融技术化解。

这就是为什么“资本社会化”的资本形成机制,应该是资本形成的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现代金融技术是资本社会化的“技术基础”、“微观基础”。

现代金融技术可以使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分离,成功做到,在投资收益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投资风险。

只是在这里,投资已经不是通过基础资产进行的“基础性投资”,而是通过金融资产进行的“金融性投资”。

现代金融技术是十分复杂的体系,内容包罗万象,如果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抓住重点,做到真正把握现代金融技术的核心内容。

我们可以重点学习基本金融技术,通过基本金融技术的学习,触类旁通,逐渐掌握各类派生的金融技术。

“基本金融技术”主要分为三类。第一,资产化技术;第二,产品化技术;第三,基金化技术。

这一章,重点解决“资产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资产化技术是基本金融技术的第一步,也是第一种。

同其它基本金融技术一样,理解资产化技术,必须时刻把握一条“主线”,就是在基础资产的投资收益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现在,我们把基础资产分为“四大类”,短期资本、长期资本、永久资本等三种“公司类”基础资产,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投资特征,分别用于企业的短期经营、长期投资、永久发展和创新,不能混在一起;第四类是把所有“商品类”基础资产放在一起分析。

首先必须明确,在资产化技术使用之前,所有的基础资产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可以通过双方转让进行分散性交易,但是不能进行集中交易。

并且,不管基础资产进行过多少次转让,基础性投资风险只会转移,不会下降。有点类似于商业银行的信贷机制分析中的银行信贷,银行只是资金的“二传手”,没有进行金融技术加工,所以,风险不会消失。

因此,在资产化技术“使用之前”,基础资产的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是不可分离的,不管谁成为基础资产的投资人,必须在获取收益的同时,承担投资风险。

特别注意,各类基础资产在资产化技术使用之后的“实际结果”。在资产化技术使用过程中,可以成功分离基础资产的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做到在基础资产收益不变的前提下,降低了投资风险。结果就是“收益不变,风险下降”。

具体说明如下,资产化技术实际就是建立基础资产的集中交易机制,在集中交易以后,基础资产的基础性投资风险中的第一个风险(违约风险)、第二个风险(波动风险)可能没有变化,它们需要使用其它现代金融技术(后续讨论)。但是,第三个风险(非流动性风险)大大降低了。

通过建立基础资产的集中交易机制,在基础资产收益不变的前提下,降低了基础性投资风险中非流动性风险,这就是使用资产化技术、完成资产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现在,我们可以对资产化过程下一个定义,所谓“资产化过程”,就是把不可以集中交易的基础资产,转化为可以集中交易的金融资产的过程。通过资产化过程,可以做到,在基础资产投资收益不变的前提下,降低了基础性投资风险(主要是非流动性风险)。

整个过程非常简单,但是,为了强化理解基本概念,我们分析一下资产化过程的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资产化过程的技术处理对象是基础资产,具有不能分离的基础性投资收益和基础性投资风险,基础资产可以转让,但不能集中交易,在转让过程中,投资风险可以转移,不会下降。

第二,资产化过程的本质就是交易机制的转换,不管采用何种集中交易形式,只要从双方转让转换为集中交易,就符合资产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第三,资产化过程的结果,是形成可以集中交易的金融资产,因而,不能集中交易的资产,就属于基础资产范畴;可以集中交易的资产,就属于可交易的金融资产,简称金融资产。

第四,依据基础资产的分类,可以分为短期金融资产、长期金融资产、永久金融资产、商品类金融资产等四类金融资产。

接着我们分别分析四类金融资产的资产化过程。

第一类,短期金融资产。

短期金融资产的基础资产,是公司类基础资产中的用于短期经营活动的短期资本,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配套、零部件及原材料。

第一,短期资本,符合基础资产的基本属性,具有不能分离的基础性收益和基础性风险。短期资本可以通过产业并购活动转让,但不具备集中交易的条件。在企业转让过程中,投资风险从出让者向受让者转移。但是,在转让过程中,短期资本的基础性风险,不会下降。

第二,短期资本资产化过程本质就是交易机制的转换,从不可转让的短期资本的收益(应收账款)出发,先是转化为商业汇票,然后出现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在背书和贴现的基础上,慢慢形成集中票据市场。

随着票据市场的发展和演变,主导性的政府票据(TB)、银行票据(CD)、大公司商业票据(CB)成为集中交易的主要品种,构成了货币市场的基本框架(后续讨论),整个过程符合资产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第三,短期资本资产化过程的结果,形成了可以集中交易的主导性的政府票据(TB)、银行票据(CD)、大公司商业票据(CB)等短期金融资产,俗称“货币类”资产。

在分析资产化技术、资产化过程中,重点要抓住两头。进去时,是“基础资产”,双方私下转让。出来时,是“金融资产”,可以集中交易,具有很强的市场流动性。因此,资产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流动性赋能”过程。

以此类推,简化以后的各类资产的资产化过程分析,主要分析“一头一尾”。

第二类,长期金融资产。

长期金融资产的基础资产是公司类基础资产中的用于长期投资活动的“长期资本”,包括土地资源、建筑物、设备。

“长期资本”使用了资产化技术以后,形成了可以集中交易的各类“长期金融资产”。由于许多长期金融资产的收益是事先约定的固定收益,长期金融资产通常也称为固定收益类金融资产,俗称“固收类”资产。

第三类,永久金融资产。

永久金融资产的基础资产是公司类基础资产中用于永久发展和活动的以企业股权代表的“永久资本”。

“永久资本”使用了资产化技术以后,形成了可以集中交易的各类“永久金融资产”。由于永久金融资产代表的是公司的股东权益,永久金融资产通常也称为权益类金融资产,俗称“权益类”资产。

第四类,商品类金融资产。

商品类金融资产的基础资产自然是各种“稀缺性商品”。稀缺性商品使用了资产化技术以后,形成了可以集中交易的各类“商品类”资产。

四类金融资产是使用了资产化技术以后产生的,形成了新的“金融市场”的基本架构。短期金融资产通常在货币市场集中交易;长期金融资产(固收类)通常在固定收益资产市场集中交易;永久金融资产(权益类)通常在权益市场集中交易;商品类金融资产通常在商品类资产市场集中交易。

需要补充一点,如果不能集中交易,理论上就不是金融资产。可以集中交易,不管何种资产,理论上都是金融资产。

本文作者:傅连康院长

父母出钱给儿女买房 赠与还是借款?该如何认定?

来源:成都商报

原标题父母出钱给儿女买房赠与还是借款?

案例1借款

父母出资给女儿女婿买房,女儿女婿打离婚官司后,父母主张这笔钱系借款,将女儿、女婿告到法院,得到法院支持。

案例2赠与

儿子媳妇打算买房,男方父亲转款5万元,儿子媳妇离婚后,男方父亲讨要5万元,法院认定这笔钱属于赠与。

孩子买房,父母出钱赞助在生活中很常见。婚后子女购房,父母未明确出资性质时,应如何评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认定为赠与,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认定为借款。究竟该如何认定?

岳父母出钱70万买房

登记在女婿名下后讨要借款

余某莎、黄某婚后打算购房,2013年3月,余某莎的母亲毛某在开发商处刷卡8万元作为购房定金。随后毛某又给了女婿黄某62万元用于购房。购房后,房屋登记在黄某名下。

2016年,余某莎、黄某诉讼离婚,毛某和丈夫余某要求女儿女婿归还70万元。在父母的要求下,女儿向他们出具了70万元的借条,落款为:“借款人:余某莎2013年3月6日”。余某、毛某解释称,原本有一张借条但遗失了,这张借条是补的。

但黄某认为这笔钱系赠与。

双方争执不下,余某、毛某于是一纸诉状将女儿和女婿告到了成都高新法院,请求对方还款。

庭审中,原告称想到被告是自己女儿、女婿,就将钱借给了被告用于买房,但被告在后来对其态度恶劣。2016年9月,黄某殴打了岳母导致她入院治疗。

而女婿黄某称,对于收到二原告的70万元用于购买房屋没有异议,但原、被告之间从未有借贷关系。原告起诉的真实目的是与被告余某莎恶意串通,伪造夫妻共同债务,多分夫妻共同财产。被告余某莎则认同原告的说法,认为这笔钱系借款。

出人意料的是,原告出具了女婿黄某的父亲黄某康出具的《证明》,载明其儿子、媳妇因购买房屋于2013年3月向毛某、余某借款柒拾万元整。黄某康解释,这份《证明》确实是他写的。“我对儿媳妇很认可,但儿子对我们双方老人都很不好,媳妇比较讲理,她让我写这个我就写了,儿子对岳父母不好,人家当时给了钱给我儿子媳妇买房子,我认为儿子作为男子汉,借的钱应该还。”黄某康还表示,自己知道房子是二原告出钱购买的。

法院判决

父母没有义务给子女买房

这笔钱系借款

成都高新法院经审理认为借贷关系成立,判决被告黄某、余某莎偿还原告余某、毛某借款本金70万元。法院认为,考虑到被告余某莎与二原告之间的亲属关系及二被告处于处理离婚纠纷过程中,仅凭被告余莉莎个人出具的《借条》及其陈述显然不足以得出涉案款项系借款的结论。但二原告出示的被告黄某父亲黄某康出具的《证明》经核实确系黄某康本人书写,能够证明款项发生之时及之后,二原告并没有向二被告表示其支付的70万元系赠与。

判决书这样写道:法律意义上,父母没有义务出资给子女买房,因为子女成家立业生子之时已经不属于父母履行抚养义务阶段,恰恰相反,此时的子女应当向父母履行赡养义务,而以近段时间的房价而言,父母在子女购房时的资助往往都是几十万元,这可能是他们一辈子的心血,在本案中原告毛某更是通过先行向银行贷款取得绝大部分款项后再行支付给二被告,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提供购房款的行为更多的带有暂时资助的性质,没有明确约定还款时间不代表即为无偿的赠与。在无明确证据证明原告系基于赠与向二被告支付相应款项的情形下,综合款项的支付过程、支付方式及其他相关证据,本案款项的支付应为借款而非赠与。

黄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黄某不服二审判决,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四川高院经审理后裁定:驳回黄某的再审申请。

双方父母出钱买房

离婚后男方父母向子女讨钱

朱某光与齐某于2013年10月结婚,二人准备购买位于成华区双桥路的房屋,总价76万元,于是向双方父母表明买房意愿,男方父亲朱某革于2014年4月21日向朱某光转款5万元,而齐某的父母也出钱63万元。房屋购买后登记为朱某光和齐某二人共同所有。

2016年6月8日,朱某光、齐某共同向齐某父母补借条称,借款63万元,用于支付购买位于成都市郫县银润南房屋的部分首付,以及购买成都市成华区双桥路房屋的部分房款。

然而,朱某光与齐某二人情感破裂,2017年7月18日经法院判决离婚,并平均分割上述借款所购两套房屋。男方父亲朱某革认为,当初的5万元系借款,于是将儿子朱某革和儿媳齐某告到成都成华法院,请求法院判决二被告向原告偿清借款5万元。儿子朱某光作为被告辩称,原告所诉内容属实,二被告应当向原告偿还借款。但儿媳齐某则辩称,公公所诉内容不实,这5万元是基于二被告刚结婚,原告作为男方父亲按照风俗赠送给子女的购房款,从未向她表示过这是借款,在她和朱某光离婚前也从未要求过偿还。

没有足够证据证明

存在借贷合意

这笔钱是赠与

庭审中,朱某光主张因二被告共同购房,所以均向各自父母求助请求借款,借款时均未向双方父母出具借条,后因二被告婚姻出现问题,遂在齐某及其父母逼迫下出具前述借条,但为挽回婚姻,未让齐某为自己父母补出具借条,而齐某则主张朱某光父母出资帮助购房均为赠与款,其父母出资帮助购房均为借款,且不存在逼迫。

2018年2月,法院经审理认为,这5万元应当认定为赠与,而非借款。判决书载明,民间借贷的出借人必须同时举证证明双方存在借款事实及借款合意。从借款事实分析,本案虽然能够确认原告朱某革向被告朱某光转款5万元,但是该转款本身在性质上无法自证是借款,还是赠与,抑或其他经济往来款项。

法院认为,相关司法解释实际已将父母出资性质的举证责任分配给主张借贷的父母,而不是接受赠与的子女,其源由在于,借贷相较于赠与更容易证明,借贷的立据惯例相较于赠与的被动接受更容易留存证据,而现有国情中,基于双方亲缘关系亦决定父母出资为赠与的可能性高于借贷,所以父母一方不能就出资为借贷提供充足证据的情形下,一般宜认定为对子女的赠与。此外,判决书还强调,本案中,涉案转款发生在2014年4月21日,金额相较于购房款不大,距离被告于2016年7月提起离婚诉讼有两年多时间,期间原告并未就此向二人主张为借款性质,与被告朱某光在提起离婚诉讼前向被告齐某父母补出具63万元借条明显不同,原告在无足够证据证明双方确实存在借贷合意的情况下,上述款项为赠与性质更高。

律师支招

出资时可让自己子女写借条无须告诉对方

两份判决,判决结果迥异。

对于婚后子女购房,父母出资未明确出资性质时,应如何评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认定为赠与,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认定为借款。究竟该如何认定?又该如何预防此类纠纷?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律师。

广东省法学会婚姻法研究会理事吴杰臻律师认为,这笔钱首先应当推定为赠与,因为父母给子女出资,相当于对子女家庭的祝福、帮助。在推定为赠与的情况下,父母应拿出充分的证据证明这笔钱是借款性质,如果不能完成举证,就只能视为赠与。可以列举的证据不一定是借条,还可以是转账时的备注。

对于如何避免此类纠纷,吴杰臻认为,全额出资然后将房屋写到自己孩子一个人名下是最有保障的办法。但现实中可能没法实现,那么父母可以书面明确表示这是赠与还是借款,赠与的话又是赠与给谁。吴杰臻表示,有时碍于情面确实不方便让对方写借据,但父母完全可以让自己子女写借条,而无须告诉对方,因为只要这笔钱是用于买房、夫妻共同生活,就不需要夫妻双方知情同意,不会被认定为个人债务。

在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罗柯看来,父母给自己买东西是人之常情,但不能得出结论认为父母给子女买的东西一定就是赠与。“不能用亲情代替法律思维。从法律上讲,父母和子女都是独立的个体,财产是个人所有。在这类案件中,对于这笔钱是怎么取得的,双方都有举证责任,主张是赠与的一方也要举证证明这笔钱是赠与的,而且不能只用传统观念当证据。”

假如双方举出的证据都不充分,那这笔钱该如何认定?

罗柯认为,这时法院应该向双方调查父母为何把钱给子女,如果是子女主动提出买房差钱,即使父母碍于情面没有明说是借或者送,这笔钱是借款的可能性更大,而如果是父母主动提出给子女,那么赠与的可能性就比较高。

罗柯认为,取得钱的一方举证责任更大。“父母拿不出借条并不意味着这笔钱就不是借的,按照常理,我的钱到你那里去,只要我不说是送的,性质上一般就是借的,家庭关系并不足以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变化,法律上应该遵从同一种标准。”

四川方策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刚认为,这类案件一般被认定为赠与的可能性会更高。“亲人之间的借贷关系相对来说可信度很低。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离婚或离婚后,由于两个被告一方是姻亲一方是血亲,因此证人证言和叙述的真实性比较低。”

在郭刚看来,一般情况下财物是不可能送的,应当谨慎认定,但是,具体到父母和儿女的资金往来,赠与的可能性还是比借款的可能性高,而且《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记者祝浩杰)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