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数近“腰斩”!小额贷款公司数量骤减,未来前景几何?
文:闫佳佳石丹
ID:BMR2004
7年间数量减少2911家,从业人员减少55809人,近乎腰斩。几年前风生水起的小额贷款公司,为何在走下坡路?
据央行公示的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已连续7年下滑。截至2022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05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512家。
图源:《商学院》记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开数据统计
近期,京东科技、度小满、携程等互联网平台都在缩减旗下的小额贷款公司,只保留了一张小额贷款牌照。《商学院》记者就多家小额贷款公司退出小额贷款业务原因,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问题致函京东科技、度小满、携程。携程相关负责人回复称,“当前行业清退一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是为了响应监管,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还需要紧跟监管动态,未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京东科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不接受采访。”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度小满回复。
2015年为转折点
2015年后在实体经济下行背景之下,小额贷款公司主动规避风险,向大中型客户靠拢,利率定价越来越低,盈利大幅缩水。
公开资料显示,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申请程序简单便捷,避免繁冗的评估、担保手续,无须抵押任何资产凭证。
“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我国主要有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三种发放消费贷款的金融机构。我国小额贷款的出现,主要来源于人们对我国国情的判断,当时我国存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情,小额贷款的推出,为我国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了极为重要的力量。”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向《商学院》记者表示。
2015年小额贷款公司走向顶峰,自此逐渐下行。究其原因,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向《商学院》记者表示,“作为政府规范民间金融的试点,从2008年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正式发布算起,前期这一领域属于尚待开发的蓝海,小额贷款公司的迅速发展是顺应了时代的趋势和满足了市场的需求。2015年是小贷行业迎来了强监管的第一年。2015年1月30日,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从当时央行副行长潘功胜的讲话内容来看,这应是小额贷款公司生存环境开始收紧的一个标志,其背景就在于小额贷款公司长时期内不仅没有贯彻‘小额、分散’的经营理念,还在行业中充当着‘过桥贷款’角色,导致不务正业的现象比较严重。”
袁帅还指出,2015年后在实体经济下行背景之下,小额贷款公司主动规避风险,向大中型客户靠拢,利率定价越来越低,盈利大幅缩水。同时,金融科技叠加消费升级,消费金融迎来风口,但小额贷款公司们习惯了对公贷款,模式变革致使其无法快速转变。多重因素作用下,导致近几年小额贷款公司快速减少。
随着强监管的持续,今年已经有多家小额贷款公司退出小贷市场,不再从事小贷业务。10月27日,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从“重庆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变更为“重庆京东同盈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同时,经营范围也从“开展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以自有资金进行股权投资”变更为“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票据信息咨询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
此前,京东科技一共有五家小额贷款公司,当前仅剩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称“京东盛际小贷”)一家最后保留了小贷牌照。
除了京东科技外,今年已有度小满、携程等拥有多张互联网小贷牌照的公司,开展相关牌照的整合清退工作。8月18日,度小满旗下上海满易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被注销,仅剩下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称“度小满小贷”)一张小贷牌照。8月9日,上海携程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上海携趣信服科技有限公司”,不再从事小贷业务,该公司旗下也仅剩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称“重庆携程小贷”)一家拥有小贷牌照。携程相关负责人告诉《商学院》记者,“此举主要出于合规考虑,按照《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两参一控’(关于股权管理,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作为主要股东参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或控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要求,因而将旗下上海携程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进行变更,退出小额贷款业务。”
2020年11月2日,银保监会、央行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表示,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应当主要在注册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内开展;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注册资本方面,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为满足监管条件,跨区域经营,多家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小贷公司注册资金增加到50亿元以上。就今年来看,2022年4月,字节跳动旗下中融小贷增资至90亿元。同月,度小满小贷注册资本由70亿变更为74亿元。6月,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由50亿元增至100亿元。7月,重庆携程小贷增资至50亿元。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挑战
当前,破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困境,深化小额贷款公司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放开小额贷款公司上市的渠道,允许满足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让资金流动起来,通过市场来规范其经营来增强其市场信任度,降低其风险性。
王鹏认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仍然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可以概括为:风险大、经营模式单一和融资难。特别是其经营不合规而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十分巨大。由于具有经验规模较小、市场话语权不大、销售收入回笼期较长、担保措施有一定瑕疵等特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在经营模式方面,小额贷款公司创新能力不足,公司管理模式落后,导致公司定位、营销模式不清晰,在公司发展进程中频频“暴雷”。
在融资方面,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途径主要有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也可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融资形式进行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还规定,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资产证券化、发债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王鹏提到,目前各银行机构普遍收紧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额度,且融资成本上浮,资本市场对其不信任程度导致融资难问题突出。
近期,小贷平台资产证券化(ABS)密集发行来满足资金需求。2022年10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称“上交所”)披露,中信证券博远1号第1-3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项目状态更新为“通过”。该项目拟发行30亿元,品种为资产支持证券(ABS),原始权益人为京东盛际小贷,债券存量规模123.9亿元。
2022年9月28日,度小满小贷作为原始权益人的“国联-度小满金融2号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交所成功发行,项目规模15亿元,其中优先A档12.67亿元,占比84.47%,AAA评级,预计到期日2023年10月24日,发行利率3.0%,与2018年度小满金融场景贷ABS“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优先A级利率相比减少了1.25个百分点。
2022年8月22日,重庆携程小贷“中金-携程小贷拿去花第1-2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上交所受理。10月12日,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显示,该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反馈”。
王鹏表示,实体融资需求是推动企业ABS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原因及作用来看,发行ABS,有助降低融资成本。传统的股债融资方式,均旨在扩充资产负债表右侧板块,ABS转而通过存量资产融资,限制条件少,节省融资成本,同时调节资本构成,实现轻资产运营。ABS融资,更加稳定和便利。相对于贷款和发债,ABS是一个更为稳定的融资方式。市场波动较大或者某些行业贷款和发债受到限制时,使用存量资产发行ABS是一个稳定的替代融资渠道。
王鹏认为,互联网小贷ABS的利率下降,一方面是受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公司旗下的消费贷款底层资产相对较优、历史逾期情况好于其他小额贷款公司,而使其更受金融机构青睐。
为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难问题,他提出三条建议:一方面,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证券化,这是缓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困境、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含义是把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资产设为资产池,并以该资产池的未来收益为基础发行证券的一种融资方式。
另一方面,要放开小额贷款公司同业拆借门槛。凡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并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均可以参加同业拆借。而目前,除部分国有小额贷款公司外,其余均不能参与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允许这种行为,不仅融资成本低,而且同时提高了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使用率,获得较高的收益。
最后,应该支持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上市。当前,破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困境,深化小额贷款公司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放开小额贷款公司上市的渠道,允许满足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让资金流动起来,通过市场来规范其经营来增强其市场信任度,降低其风险性。
如何抓住机遇,获得竞争优势?
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征程的新历史时期,特别基于党的二十大的精神传达,未来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城乡经济,致力区域产业经济振兴。那么,回归助农、帮助区域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将是小贷行业的时代新机遇。
袁帅表示,在小贷行业面临实体经济变化与同业竞争激烈波动的同时,小贷行业的监管政策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资本补充、财税与风险损失补偿等方面的设计有待改进,各地小额贷款公司的行业竞争并不充分和激烈,还需要相关部门更加细致的调节和整治,许多小额贷款公司不适合做中小企业,偏实体经济的传统行业又不太被互联网金融平台所辐射,导致小贷行业的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
但是,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征程的新历史时期,特别基于党的二十大的精神传达,未来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城乡经济,致力区域产业经济振兴。那么,回归助农、帮助区域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将是小贷行业的时代新机遇。
另外,小额贷款公司可结合自身业务现状与资源,开发符合自身战略定位发展的新业务、新产品,寻求新的发展,错位竞争,打造自己的特色,挖掘细分市场赛道。
王鹏则认为,小额贷款推动民间借贷活动由“地下”转为“地上”,民间资本由“体外循环”纳入“体内循环”,与其配套的监管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合规有序发展提供了契机。
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存在哪些优势和劣势?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优势需要哪些举措?在袁帅看来,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优点明显,比如申请门槛低、放款速度快,但承担的放贷风险自然也相对较大。资金规模和资金成本是小额贷款公司做大做强的核心关键,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好的风控和优质资产,在市场上很难拿到优质的资金渠道。
王鹏表示,相较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市场相对混乱,存在不少穿着小额贷款公司“外衣”的不法分子,实施诈骗行为。其次,贷款的费用较高,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申请门槛低,承担的放贷风险自然也相对较大,在风险换利润的贷款行业中,收取的利息自然高于银行。
他还建议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自身修养,谋求稳定发展之路。通过开展小贷行业监管人员、机构高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相关人员业务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从而规避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为小额贷款公司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互联网,谋求创新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向网络化、数据化发展。通过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的结合,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更多的客户信息,并通过大数据开展技术分析,从而降低业务操作的经营风险,提高公司收益率。
浅谈:我所了解我的信贷行业20年
2022年,负债不再是一个谈虎色变的名词了。作为一个90年生人,即将变成为社会上中流砥柱的人,今天突然想起一个段子:经过我10年的奋斗,从以前的身无分文到现在的负债累累。多么希望这只是个段子呐!
小弟本人来自于一个三线城市,自2015年开始在当地的银行工作从事金融行业(说白了就是一个臭办信用卡搞贷款的),喜欢对于热点时事评论(说白了就是个蹭蹭热度的),这是小弟第一次在今日头条写下自己的感触。望大家见谅,欢迎大家关注和交流。
言归正传,祖国在高速发展,金融行业也在蓬勃发展。但是这种信用贷款行业高速发展真的经得起推敲吗?
记得20年前的贷款基本是一片净土,贷款也不是我们这种小老百姓能够触碰的到,基本都是国企,央企这些才能够贷得了款的,什么民营企业你根本不要来,那时候民营企业就是不务正业。信贷经理那基本就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老百姓也不敢想啊,一个月2000块工资,你给我贷款几万,我的工资付得起利息吗?我贷了款也没有用,还不起会不会坐牢。我还是勤勤恳恳,有多少用多少,省吃俭用的钱存银行好了。
10年前,时代要发展,企业要转型。不再是国企和央企的天下。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上的鸡汤泛滥:只有穷人才会把钱存进银行给富人去赚钱。银行也为普通老百姓的顾虑做了化解:信用卡。从而也派出了想我们这种第三方营销人员采用人海战术进行一栋栋写字楼,一个个企业的扫荡来给老百姓们办理信用卡,普及信用卡。
现在,小弟也在这个行业浪迹了快10年了。慢慢的也知道这个也快是夕阳行业了,(这里的夕阳并不是信用贷款行业,而是我们这种第三方营销)因为大家的持卡率越来越多,办卡渠道也越来越多,银行风险把控看似越来越严格,最重要的是:客户现在已经是呈现两极分化了,一方面是;不喜欢提前消费的客户,手上不管有多少张信用卡,多少额度我都打死不会使用。另一方面则是;你能给我办多少张信用卡就给我办多少张卡,我反正是用着一毛也不剩下。更有甚者已经欠钱跑路。
这就是小弟在所谓的金融行业近十年来的,所看到的现状。现说到这里,改天给大家说说所谓银行的套路吧。以及办理信用卡的心酸历程吧。说的不好,望海涵
购房贷款、超前消费催生“还款困难户”,个人不良贷款市场前景看好
一方面要遏制债务人恶意逃废债,另一方面要避免恶意催收等引发社会稳定问题。中国法律制度和信用体系不断健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和技术条件正在逐渐具备
未来随着消费在GDP中占比的提升,个人非住房消费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还有可能上升,不良贷款形成将常态化和规模化。图/IC
文|王洋
三年多来,中国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
从风险主体看,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不良资产得到大规模处置,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逐步得到控制和化解,而居民部门的债务规模持续攀升,风险日益突出。2020年1月,银保监会正式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其中包括进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标志着中国个人不良贷款市场的起步。
化解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的紧迫性上升
近年来,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测算,2016年-2019年,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了16.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升幅超过4个百分点。2020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各国普遍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全球及中国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明显上升。
截至当年6月末,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半年时间上升了3.9个百分点,达到59.1%。伴随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潜在风险也在增大。一是部分刚需购房者和投资性购房者使用了较高杠杆,在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波动的情况下出现断供。二是非住房消费杠杆增加较多,其中不少属于超前消费和非理性消费需求,疫情影响增大了消费者工作和收入的不稳定性,从而造成还款困难。
居民部门的不良债务亟待有效处置。从个人不良贷款的供给层面看,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等多类机构,这些机构均已形成较多不良个贷或不良个贷风险正在快速上升。据人民银行统计,2020年9月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到906.63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163.97亿元,增幅达22%。
以零售业务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的招商银行三季报显示,2020年前九个月,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贷款240.75亿元,同比增加107.98亿元,增幅高达81.33%。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更为严重,行业贷款余额自2018年四季度以来持续负增长,公司经营日益困难。2019年12月,银川市金融工作局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宁夏全区共112家小额贷款公司,逾期贷款余额25.4亿元,逾期率高达53%,不良贷款余额16.9亿元,不良率达到36%。这种情况也存在于其他地区。此外,其他机构如头部互金平台,去年以来个贷不良率也出现了明显上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不良贷款,目前主要靠较高的利率水平降低风险,但不良贷款同样需要拓宽处置渠道、加快有效处置。
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市场的建立正当其时,市场建设行稳方能致远。试点方案中,参与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银行为18家,即六大国有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参与不良资产收购的机构包括五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符合条件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据报道,国厚资产与浙商资产或将成为首批参与批量转让试点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参与试点的个人贷款范围仅包括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类信用贷款。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抵(质)押贷款、个人经营性抵押贷款等抵(质)押物清晰的个人贷款,应以银行自行清收为主,原则上不纳入对外批量转让范围。试点方案对市场参与者、贷款类型、处置方式都做出了限定,体现了监管部门防控处置风险、稳步推进试点的审慎态度。
个人不良贷款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一是市场潜在规模大,业务可持续性强。截至2020年末,金融机构住户贷款63.19万亿元,在境内贷款中的比重达到35.4%,较2010年末上升了12.9个百分点。未来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还将进一步提升,个人非住房消费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还有可能上升,不良贷款形成将常态化和规模化。中国个人贷款以房贷为主,在过去房价持续上涨的环境下不良率很低。随着房地产供需趋于平衡和“房住不炒”理念的贯彻,未来全国房价继续大幅上涨的概率降低,房地产市场会进一步分化,个人房贷不良将持续增加。实际上,2015年-2020年,阿里拍卖的法拍房源五年时间增幅就超过3倍。融资结构和宏观环境的变化将推动中国不良资产业务来源的变化,从单一的对公不良贷款转向对公和个人不良贷款并重的格局。
二是个贷定价相对准确,回收率相对稳定。个人贷款的特点是小额、分散、数量巨大,这适合利用大数定律、运用统计模型实现较为准确的定价。中国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个人不良贷款的定价和回收提供了支持。企业不良贷款涉及的利益主体多元,企业还款能力和意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企业价值变化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清收、债务重组、债转股、破产重整等多种手段。相比之下,个人不良贷款处置方式相对简单,主要通过催收、核销、证券化等手段,回收率相对稳定。
三是受让方格局相对稳定,提高了处置的规范性。在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一级市场上,试点个人不良贷款转让相对于对公不良贷款转让的参与主体较少。鉴于个人不良贷款的特殊性和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仍只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合格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放;受让方再次对外转让也将继续受到限制。这有助于维持相对稳定的市场秩序和竞争格局,避免恶性竞争,控制处置风险,提高处置的规范性,也便于时机成熟时扩大参与主体。
四是随着房地产风险进一步释放,预计将来个人房贷和房抵贷有可能纳入转让范围。监管部门多次提示房地产已成中国灰犀牛金融风险。房地产融资的大头是个人房贷,其他个人贷款中也存在不少房地产抵押贷款,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离不开更有效地处置个人住房不良贷款。而房地产不良贷款的处置需要适应房地产市场的周期。相比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更具有跨周期处置不良资产的优势。银行也有意愿转出房贷不良。去年12月,人民银行与银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对银行分类设定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据上市银行2020年中报,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个人房贷占比超标较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收益率较高,如果能够建立不良房贷的转出渠道,有助于维持其竞争优势。笔者认为,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控房地产金融风险,而个人房贷不良则是已经形成的风险,如允许其对外转让,有助于更好、更快地化解风险。
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不断完善
个贷不良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遏制债务人恶意逃废债,另一方面要避免恶意催收等引发社会稳定问题。近年来,中国法律制度和信用体系不断健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和技术条件正在逐渐具备。
个人破产制度逐步完善,个贷处置司法效率不断提升。2019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分步推进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温州市开展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被作为个人破产制度的试点。随后,温州中院公布了《关于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实施意见》,通报了全国首例个人破产实质功能和相当程序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情况。2020年8月,中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获得通过。在个贷处置的司法效率方面,2017年,笔者在深圳调研时了解到,福田区法院针对信用卡逾期笔数多、法律救济成本高的情况,建立了类案全流程办理平台,处理流程从8个月缩短到4个月,实现了在线开庭、在线送达判决结果、在线执行涉案资产。这种做法在多地都有尝试,大大提高了个贷案件的司法效率。
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健全。去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提出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建立完善失信惩戒制度;结合实际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和异议制度,鼓励和引导失信主体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发布,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失信行为认定、记录、归集、共享、公开、惩戒和信用修复等机制。在立法方面,地方政府先行先试。截至2020年末,上海、河北、辽宁等多地已出台省级社会信用相关地方性法规。中国个人征信体系不断健全。2018年2月和去年12月,人民银行先后发放两张个人征信牌照,即百行征信和朴道征信,分别在深圳和北京注册成立,对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形成有效补充。
金融科技发展可以为个人不良贷款处置提供技术支持。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发展迅速。金融科技公司利用来自金融、第三方支付、消费、社交等多方面的大数据信息,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建立的风险管理系统可以为金融机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提供服务。在贷后管理中,可以提供失联风险预警、逾期客户画像、共债信息推送、催收评分模型、债务人借口识别、失联客户信息修复等多种产品。例如,个人不良贷款中的失联客户比例极高,因而提高客户的可联系性是回款的基础。金融科技公司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对失联客户的召回,从而明显提高不良贷款的回款率。
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健全个人不良贷款处置机制
近年来,中国不良资产市场的市场容量明显增大,参与主体大幅增多,市场交易日益活跃,市场已具备了进一步细分和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基础。短期来看,个人不良贷款市场作为一个刚起步的新市场,供给方金融机构化解风险的需求较为强烈,而需求方资产管理公司对于承接处置个人不良贷款客观上还存在不少困难。诸如个人不良贷款的定价、处置经验不足;个人不良贷款笔数多、单笔金额低,以传统方式处置成本较高、投诉纠纷较多,易带来公司声誉风险;不能二次转让的规定会降低处置机构的资金周转率、增加处置成本;与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配套的风险评级、资产定价等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也为市场催收机构、数据公司等个贷处置服务商提供了规范发展、用其所长的难得机遇,这些机构参与态度普遍积极。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联结资产转让方、债务人、服务机构的关键市场主体,一方面需要加强与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及银登中心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需要与征信公司、资产处置的下游服务商、数据公司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市场合力,逐步建立健全适应个人不良贷款处置的机制,实现专业化、流程化、合规化经营,提高处置效率、降低处置成本,推动中国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的有效快速化解。
(作者为经济学博士,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不良资产研究员。本文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编辑:王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