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贷款软件闪退

本文目录

飞贷APP违规被点名:一经注册无法注销 被投诉年利率超36%

1月8日,工信部发布第二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名单,飞贷、瑞幸咖啡等15款款APP被发现存在问题且未完成整改。工信部要求,相关APP应在2020年1月17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其中,飞贷为唯一的一家金融类APP,所涉问题为不给权限不让用。而不给权限不让用,可谓是金融类APP的通病。金融观察团今日晚间下载飞贷A调查发现,其不仅涉及权限不让用,而且存在过度收集信息、一旦注册无法注销等问题。此外,其贷款业务也频繁遭遇高利贷、暴力催收投诉。

不给权限不让用注册后无法注销

金融观察团下载飞贷APP后发现,首次登录时弹出《隐私政策》,点击同意后方可进入注册登录页面,若不同意,APP会直接闪退。用户在完成注册程序后,点击注册即代表同意相关协议。

金融观察团查看飞贷的《隐私政策》发现,飞贷APP想要获取的信息可谓五花八门,既包括手机号码、身份信息、生物识别信息、个人敏感信息、银行账户、财产信息、精准定位,还包含设备的MAC地址、型号、操作系统、识别符、IP、版本型号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飞贷APP还要求获取通讯录信息,用于贷款逾期的催收。

除了过度收集用户信息,飞贷对信息储存期限的表述也十分模糊。飞贷仅表示“一般而言,我们仅为实现目的所必需的时间保留个人信息”。也就是说,飞贷并未对用户停止使用后删除信息的时间做出规定,仅含糊不清的表示“用完了就会删”。在APP页面,飞贷宣传“一次授信终身使用”,更是表明了飞贷对用户信息储存时间之长。

《隐私政策》还显示,飞贷APP存在问题并不止于此。目前,飞贷APP内直接显示,账号目前无法注销,并提示用户“不使用时自行保管好登陆账号和密码”。

金融观察团了解到,在此前被监管通报的违规运营的APP中,金融类APP违规违规情况偏多,包括无注销选项、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违规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等多个方面,已经成为整顿的焦点。

1月6日,工信部A专项治理工作组详细披露了近千款A评估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对具体违规行为进行了分析。在此次典型问题违规详细披露中,A专项治理工作组也指出,“金融类A不同意打开通讯录和位置权限,则拒绝提供所有业务功能”这一行为,正是典型的“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行为。很明显,飞贷APP的上述违规行为就属于这类。

据了解,工信部在近期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按计划、分阶段、稳步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2019年12月,工信部曾根据相关要求通报第一批41家违规运营APP。其中,小米金融因“账号注销难”被点名。工信部方面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以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持续加强APP监督检查,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切实维护用户权益。

针对目前金融等领域APP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央行也出台了相应措施。例外,央行近日出台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就《意见稿》专门设置了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章节,从消费者金融信息的全生命周期保护角度,对信息收集、披露和告知、使用、管理、存储与保密、删除与更正、跨境传输、外包服务管理等进行了全链条优化,进一步强化了信息知情权和信息自主选择权。

目前,针对工信部的点名,飞贷、小米金融方面均已做出回应。前者称将积极配合整改,后者则表示已经整改完毕。

贷款业务遭投诉疑涉高利贷、暴力催收

公开信息显示,飞贷APP是深圳中兴飞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现金贷平台,由公司旗下子公司深圳市研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提供服务。根据《用户注册协议》,资金方包括南京银行等合格贷款方。金融观察团注意到,各投诉平台对于飞贷暴力催收、高利贷的控诉不在少数。

其中,聚投诉上投诉量237条,解决率不足10%。投诉问题集中在暴力催收、强制共享信息、还款未销账等。

其中,投诉人蒋先生称,“总共借了24000,已经还款12000了,逾期后不停的骚扰第三方联系人,今天还发短信威胁我后果自负。

投诉人靳先生称,飞贷“用不正当手段催收,把我的电话给了疑似涉黑人员,打电话威胁我,平台强制收取用户信息,不共享信息就不能登录。”

投诉人章先生称,于2019年11月04日跟飞贷客服协商一次性结清贷款,结果操作飞贷主动还款飞贷官方只扣5000元。在删除APP后,飞贷再次自动扣款2832.65元。他登录飞贷看到后台借款还在,还有自动扣款。还有信息显示逾期。

黑猫投诉的数十条相关投诉显示,除了暴力催收等问题,飞贷或涉嫌高利贷。一名用户提供的借款信息显示,借款9个月,“年化综合费率36%”,综合息费935.25元。但实际上,该用户用款时间不足一年,每期770.58元。实际上,飞贷是玩了“文字游戏”,将9个月的用款时间算作一年。但经过计算不难发现,实际的年化利率已超50%,大大超出36%红线。

而在黑猫投诉上,飞贷也在去年12月16日对该用户的投诉做出了反馈,称“您好,您的投诉我们已经收到!我们会安排专人和您联系,向您了解详细情况,敬请您留意接听!”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强调,以超过36%的实际年利率作为非法放贷行为的鉴定标准。

在近期,市场传闻还称,监管部门对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口头指导,要求年化费率不得超过24%。

无论如何,在消费金融行业合规背景下,用户隐私保护、放贷年化利率都将受到严格监管,对于飞贷等现金贷平台来说,合法合规运营都是必然选择。

来源:金融观察团

作者:团团、圆圆

百款违法违规APP都被“拉黑”了吗?记者亲测:多个网贷类、教育类APP已下架

●记者亲测:多个网贷类、教育类APP已下架,“光大银行”“考拉海购”等仍能正常下载

●有运营方回应:上月已按要求及时整改,目前版本符合监管要求

金羊网记者林曦戴曼曼沈钊

4日,据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通报,11月以来,100款APP因无隐私协议、超范围或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等原因被下架整改。名单中不乏大家常用的一些APP,涉及金融、电商、教育等类型(详见本报12月6日头版报道)。目前,这些APP还能否正常下载、使用?

金羊网记者6日测试发现,名单中不少APP确实已被下架,同时也有多款APP依然可在应用商店中搜到和下载。“考拉海购”等运营方回应称,APP经整改已合规。

官方手机银行也被下架?天津银行、光大银行:未中止服务

手机银行APP也遭遇下架整改?名单中,几个金融类APP备受关注,包括光大银行、天津银行APP,“乐贷款”“借钱呗”APP等。

不过,记者通过安卓应用市场,仍可下载光大银行和天津银行APP。而相关评论显示,网友确实对银行APP的便捷度以及信息采集范围“颇有微词”。以天津银行APP为例,其在安卓应用市场的评分仅为1.8分(满分5分),网友吐槽重点在于下载后登录不了以及闪退问题严重等。

日前,天津银行发布声明称,其手机银行APP正常面向公众提供下载、更新、使用等服务。

光大银行则表示,已关注到近日媒体的相关报道,光大银行高度重视提升客户体验与客户隐私信息保护工作,切实保证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目前提示的用户隐私政策条款符合相关要求。声明称,光大银行手机银行APP一直正常运行,从未停止过服务。

网贷平台方面,记者测试发现,“乐贷款”等APP确实已被下架,各大应用商城均已搜不到应用。

被批评的常用APP怎样了?有的已整改更新,有的则悄然下线

“考拉海购”“微店”“顺风车司机端”等数款常用APP也被通报违法违规。这些APP被“拉黑”了吗?记者登入安卓应用市场,发现这三款APP仍能正常下载使用。其中,“考拉海购”“微店”在首次打开时会弹出关于用户隐私政策的提示,“顺风车司机端”则直接向用户发出存储、读取设备通话状态和识别码以及位置信息的请求。

在华为应用商城,记者发现,除了“微店”拿到“4星”评价外,“考拉海购”“顺风车司机端”都仅有“3星”。其中,“考拉海购”的差评主要集中在软件闪退、用户怀疑商城售卖假冒残次品方面,“顺风车司机端”的差评则多为用户量少、客单价低、无法提现等。

记者就APP整改问题向“考拉海购”求证。对方表示,的确曾于11月15日接到通知,被要求就APP内日历权限说明文案进行整改,不过“APP从未下架”。

“考拉海购”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一次线上促销活动,为用户提供了‘秒杀’提醒功能。用户设置后,需调用日历权限。当时只在活动页面说明,未同步更新进隐私协议。”接到整改通知后,技术团队立即进行优化升级,一周时间完成最新测试版,并于11月25日正式发布。目前,新版APP已合规。

另一违法违规APP“更美”也表示“从未下架”。其回应称,10月底已配合相关部门对APP及小程序进行整改升级,全面优化用户协议中的隐私条款,上线“隐私协议”。

名单中的21个教育类APP同样备受公众关注。记者测试发现,“小学语文一年级上”“选学通”等APP在部分应用商城已无法搜到。

砍头息“穿上花马甲”,网贷“变形记”怎么破?

网络上动动手指,验证一下身份,就能轻松借到钱……相对传统借贷,网络借贷因审核周期短、放款流程简单而受到借款者青睐。随着网贷平台整治不断深入,该行业风险持续得到缓释。但记者调查发现,仍有网贷平台玩起了巧立名目的“变形记”,对借款者“雁过拔毛”,亟须引起警惕。

雁过拔毛、巧立名目,借款人防不胜防

“一共只借1500元的钱,却花了720元买会员,利息还得另算,太坑了!”来自江苏无锡的周女士1月份在同程旅行A上借了1500元,借款时系统弹出一个“乐活会员”开通界面,费用一栏写着“60元月/年卡”。

“必须开会员才能借钱,当时以为会员总值60元,没想到是个每月付60元的年卡,最终借了3次钱,开3次会员,花了3份钱。”周女士说,由于当时急用钱,没有认真看条款,导致现在即使还清贷款,还要继续交会员费。

来自成都的小梅的困惑则是借的钱总是不能足额到账。由于此前毕业旅行“经费”紧张,小梅在某第三方信贷推荐平台上找到了指上旅行A,“当时平台上写的是借3000元,分三期还,最后只需还3090元”。

“到手时傻眼了,只有2096元,A客服告诉我扣掉的904元用来给我买违约保险。后来我仔细一看三期还款时间一共1个月,每期10天。粗算下来借款年利率超过300%。”小梅说。

来自上海的小谢也有类似经历。2019年以来,他多次在小花旅行A上借款,几乎每次都要求购买约占借款金额30%的“超值厦门五日游”旅游代金券。“例如,前期借3000元,买了900元的券,实际到账只有2100元。”

记者了解到,随着监管趋严,如今各个网贷平台套路越来越隐蔽。除了会员费、违约保险、旅游券,还有的以管理费、服务费等各种名义扣除借款人的费用。

“挖窟窿”“擦边球”,维权路上困难重重

借钱过程中,稍不留意就进了“坑”,但维权却不容易。

在某投诉平台,投诉同程旗下提钱游产品捆绑会员消费、变相收取“砍头息”的帖子超过百条。但同程的官方回复却为“提钱游确保在法律法规及协议允许的范围内收费,平台相关业务均符合相关规定,是合法合规的经营”。

“借完钱才发现,平台和实际放款方不是一家公司,维权只能被‘踢皮球’。”小谢觉得,有的网贷平台精心设计好了“窟窿”,就等着借款人“往里跳”。

广东的廖女士反映,她在惠花钱A借款时被搭售多份华泰保险产品,“但给惠花钱和华泰保险打了无数次电话,双方就没一个肯退钱”。

记者发现,有的网贷平台在A条款里就埋下了推责“伏笔”:“如您与平台合作方(实际放款方)之间发生纠纷,由您与平台方自行解决”,但实际发生纠纷时,借款人想要找到放款方就很不容易。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指出,如果不能证明平台方和实际放款方之间对“雁过拔毛”的收益存在分成关系,很难判定搭售属于“砍头息”或“断头贷”,相关纠纷更容易被看作搭售问题引发的合同纠纷,维权难度较大。

记者还发现,有的网贷平台为了避免被维权,频繁更换“马甲”,加大借款人维权难度。如被多位网友投诉的点点金融A就长期处在闪退无法打开状态。多位借款人表示,因为不能按时还款被迫记入征信系统,或难以保存借款和还款记录用以维权。

网贷平台转型需“堵偏门、开正门”

当前,部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正向小额贷款公司转型。专家认为,需警惕转型中的网贷平台“搞变通”,对借贷者收“过路费”,应持续提高平台合规审慎经营能力。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不规范、不合法网贷平台的清理整顿力度,加快市场出清;同时,应当鼓励商业银行、正规消费金融公司提供更多规范、合法的互联网贷款产品,更好地满足借贷者的需求。

方超强认为,在实践中,对于钻法律漏洞,利用优势地位,迫使借款方接受不公平借款条件,加重借款人负担,甚至导致实际借款成本超出法定利率上限的,金融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及时对相关企业进行约谈,进行惩处或提出警示。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金融系主任、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韩复龄建议,应利用部分网贷平台向小贷公司转型契机,对网贷平台的互联网背景和网络技术资源基础、监管系统对接等方面设置更严格准入门槛,使其真正满足非现场监管要求。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指出,当下不少借款人在被“雁过拔毛”后遭遇维权难,主要原因在于对平台的股东、出借方与自身之间的权责不够清晰。网贷平台在借贷时应向借款人进行“强提醒”,明确各方权利和职责,进行合规审慎经营。

“应加强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力度,帮助其养成审慎的习惯;平台在设置所谓增值服务时需以醒目的方式提醒借款人,不得将捆绑商品或服务作为默示同意的选项给借款人下套。”方超强说。

(新华社上海6月16日电记者胡洁菲、兰天鸣)

《光明日报》(2020年06月17日09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