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放缓、零售疲软、贷款有变 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呈现2022银行十大特点
银行十年新跨越:200万亿信贷腾挪与近4000家机构风险管理
11月新增贷款1.21万亿:企业短期贷款减少,住户部门贷款回暖
盈利放缓、零售疲软、贷款有变 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呈现2022银行十大特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上海报道12月20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七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盛大举行。此次年会上,由21世纪金融研究院撰写的《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2022年)》要点对外发布,报告全文预计12月31日对外发布,报告由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支持撰写。结合银行业经营数据,报告梳理了银行业的十大发展趋势。
盈利增速放缓
一是商业银行营收、利润增速放缓。42家A股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5万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8%。营收增速仍在增长,但相比去年同期放缓约5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今年银行业继续让利实体经济,息差有所收窄,但是银行业“以量补价”使得营收仍保持一定增长。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6万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8%。该增速相比去年同期放缓5.6个百分点,但高出营收增速5.2个百分点。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在于拨备计提减少,相应对利润增长形成正贡献。
根据Wi数据统计发现,36家有连续数据的上市银行今年前三季度共计提拨备9336亿,相比去年同期下降6%。今年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商业银行在上年及以前年度大规模计提拨备的基础上减少计提,一方面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可使净利润保持适度增长。
二是中收占比下降。今年前三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合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570亿,同比下降0.5%,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回落8个百分点。这主要因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表现不佳,再加上减费让利等因素影响,相关手续费净收入有所下降。此外,部分银行主动调整业务方向,压降非标类代理业务,导致代理业务收入下降。
从占比看,前三季度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8.2%,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方面前三季度中间业务收入出现下滑,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以量补价”,利息净收入仍在增长,“一增一减”之下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就出现下降。
分银行来看,股份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高(20%左右),国有大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15%左右。城商行跨度较大,在3%-17%之间;农商行则不足10%,仍有待发展。
三是财富管理业务承压,代销业务生变。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财富管理类(理财、代理、托管业务)收入相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主要因为资本市场波动,代理基金销售收入下降。此外,受房地产疲弱、隐性债务管控、非标压降影响,代理信托销售业务收入也下降。但银行相应加大了对保险业务的布局,相关代销收入出现增长。
虽然财富管理相关中间业务收入有所承压,但多家银行结合客户市场环境和客户风险偏好变化提供更加适配产品,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投资陪伴、增强客户粘性,为未来进一步发展铺就道路。长期看,随着中国人均GDP的稳步提升,财富管理业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零售业务疲软
四是零售贷款的增长普遍“腰斩”。与今年上半年零售存款增长普遍较好不同,零售贷款的增长普遍“腰斩”,且呈现分化趋势,部分银行增速高于5%,也有部分银行增速不到1%,甚至负增长,上市银行平均增速为3%。从零售利润来看,分化和波动较大,占比最高为建设银行,达62.81%,且较去年同期有微幅下降;最低不到20%,为光大银行,仅有16.95%;有6家银行占比超过50%,占比近半;3家银行占比波动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最高超过20个百分点。
五是信用卡业务扩张放缓。上半年绝大多数银行发卡量增长在2%-3%之间,近年来大力向零售转型的平安银行增长率也仅有1%。在透支金额方面,9家银行微增,增长率均不超过4%,5家银行出现下滑,其中工行较上年末下滑了将近5%。
换言之,信用卡业务已从高速发展期转向存量经营期,但广发银行在行业内率先制定和实施前瞻布局,保持信用卡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比如广发信用卡2019年起拓展大数据与新技术的应用、升级动态预警监测和管控体系,实现智能风控能力提升,精准识别调优资产质量,规范套现等各类异常用卡行为及资金用途管理,促进信用卡真实有效消费。
再如在2020年、2021年两度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套现、房地产、生产经营等非消费领域。2021年中,广发信用卡启动了“千人千面、极致体验”的精细化经营战略,力图用科技化手段提升存量活跃。今年以来,广发信用卡以微光卡和大吉大利卡为两大工具,让普惠金融及时触达特殊群体。通过消费返现、分期优惠、保险服务等权益,广发信用卡持续满足新市民金融需要,服务新市民在城市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
上述措施使得广发信用卡在业务增长和市场地位上“稳”的步伐更加坚定。截至2022年8月末,广发信用卡新增卡户比为1.2,居同业前列,睡眠卡比例远低于20%。9月末,广发信用卡线上消费超40%,有效卡活跃率达56.7%,卡片整体的消费及活跃表现均呈现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贷款结构生变
六是房地产贷款占比下降。从走势看,今年上半年六大行房地产贷款占比均出现下降,其中农行降幅最大,其占比由去年末的35.4%下降至6月末的33%。这意味着六大行房地产贷款增速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速低于各项贷款增速。6月末六大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合计为30.6万亿,相比去年末仅增长2.2%,显示房地产贷款需求十分乏力,其主要原因包括居民收入预期转弱、烂尾楼冲击等。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末建行、邮储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略高于红线,分别为34%、33.6%。但住房按揭贷款增速放缓以后,今年6月末建行、邮储银行该项指标回落至警戒线以内,分别为31.8%、31.9%。
七是绿色融资、普惠、制造业贷款增速较高。数据显示,上半年六大行制造业贷款平均增速为15%,高出贷款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绿色贷款增速几乎都高于20%,增长非常强劲,普惠小微贷款也在20%左右。在房地产贷款降下去之后,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制造业三大领域贷款保持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缺口”,使得信贷保持了稳定增长。
信贷结构演变是经济结构变迁的映射,同时也发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2010年以来,伴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推动,我国信贷结构呈现出‘制造业筑底企稳、普惠小微稳步提升、基建高位缓落、房地产冲高趋降’的变化特征,特别是2019年以来信贷结构明显改善。
这背后是中国经济循环方式的改变。即“房地产-地方政府(基建)-金融”的旧三角循环正由“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所替代,这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自主可控的硬科技的应有之义。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八是普惠金融减速提质。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1.6%,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相比2021年一季度末下降6.4个百分点。监管部门要求,发展普惠金融,不仅要关注供给端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更要关注需求端每个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就是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金融健康”。
九是不良率稳中趋降。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912亿元,不良率为1.66%,同比去年三季度末分别增加1577亿元、下降0.09分百分点。上市银行中,不良率下降的有32家,占比近八成;持平、上升的分别为3家、7家。
十是银行三类行为成处罚重灾区。2022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共计收到各监管部门出具的罚单6195份。对全部6195份罚单的处罚事由进行大概分类,其中绝大部分的违规原因都是“未依法履行职责”,占比73%;其次为“违反反洗钱法”,占比10%;排在第三的为“违规经营”。“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贷款审查/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分类不准确、数据报送不合规、员工管理不到位、未严格审查贸易业务背景等。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银行十年新跨越:200万亿信贷腾挪与近4000家机构风险管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愿北京报道
十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银行业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
——总资产规模连续突破200万亿元、300万亿元大关,从2012年初的113.3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6月末的367.68万亿元,增速达224.52%;占金融业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保持在90%以上,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市场。
——贷款增速高于总资产增速,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贷款余额从2012年初的58.2万亿元增加至2022年6月末的206.35万亿,增速达254.55%。
——税后利润翻倍,从2011年的1.25万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2万亿元(净利润),几乎翻倍。受疫情影响,近几年银行业机构净利润增速波动加大,2022年预计将恢复至与经济增速匹配的水平。
——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银行业机构稳健性程度保持在较高水平。自2012年起,央行连续11年对银行业开展压力测试,覆盖约40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2021年末,评级安全边界内(1-7级)的银行资产规模占银行业总资产的98.9%。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共有4018家存款保险机构投保。
——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厉惩治。银保监会采取多种形式严厉处罚银行保险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一体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腐败惩治;制定和修改法律规章70余部,金融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依法监管能力明显提高。
——补齐金融稳定制度短板。央行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职责,开展金融业综合统计,出台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等制度性文件,统筹金融基础设施监管。
“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严监管氛围基本形成。”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发布会上总结道。
总体来看,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得到较好落实。
信贷规模向上利率向下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近十年来,银行业机构贷款规模不断增长,但从结构看,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62.99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工业中长期贷款、“三农”贷款、房地产贷款余额分别为11.58万亿元、6.34万亿元、14.54万亿元、12.11万亿元,占比为18.39%、10.07%、23.08%、19.23%,合计占比为70.77%。
截至2022年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06.35万亿元,其中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工业中长期贷款、涉农贷款、房地产贷款余额分别为29.91万亿元、15.25万亿元、47.1万亿元、53.11万亿元,占比为14.49%、7.39%、22.83%、25.74%,合计占比为70.45%。
“2010年以来,伴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推动,我国信贷结构呈现出‘制造业筑底企稳、普惠小微稳步提升、基建高位缓落、房地产冲高趋降’的变化特征,特别是2019年以来信贷结构明显改善。”央行在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总结称。
上述数据还显示,近十年来,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比保持稳定,在23%左右。涉农贷款中主要以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为主,截至2022年6月末为39.27万亿元。
作为唯一一家聚焦农业领域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曾撰文表示,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农业银行在原有试点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至2017年实现事业部改革县域支行全覆盖,为三农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政策资源保障。数据显示,近十年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从2.1万亿元跃升至6.9万亿元(2022年6月末),平均每两年增加1万亿元,县域贷款占该行贷款的比例创历史新高;涉农贷款突破5万亿元,是2012年的2.4倍。
在信贷余额不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的同时,贷款利率不断下行,尤其是2019年LPR改革以来,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打破。2022年8月末,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05%,为有统计以来最低值;2012年12月,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78%。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央行引导信贷投向的重要创新工具。在机制设计上,注重引入激励相容机制,将央行激励资金与金融机构的定向信贷支持直接、定量地挂钩,发挥“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在操作上,创新采用金融机构先向企业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再向央行申领资金的“先贷后借”模式,进一步增强了政策直达性、精准性。截至2022年6月末,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5.4万亿元。
“展望未来,信贷增长将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相适应,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央行在上述报告中表示,中长期看,绿色投资、“两新一重”等新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信贷增长提供支撑,加上信贷资源继续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金融对实体经济新增长点的支持质量和适配性将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为20.9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比上年末高8.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7个百分点。而据有关机构测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我国绿色转型投资需求超100万亿元。
重点金融领域风险明显收敛与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突出大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不同,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
“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会议具体提出。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五年来,在国务院金融委的靠前指挥下,金融系统会同地方党委政府和中央各部门,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经过艰苦努力,重点领域风险由快速发散转为明显收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9月份表示。
宏观杠杆率是指债务总规模与GDP的比值,是衡量金融风险的一大指标之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日前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的宏观杠杆率为273.1%,上半年共上升了9.3个百分点。并预计下半年宏观杠杆率将基本保持稳定,全年呈现出“前高后稳”的态势,宏观杠杆率的企稳给政府吃了定心丸,为政府部门继续发力提供了空间。
“债务总量增长适度,部门债务结构不断优化,较好平衡了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央行调查统计司日前在《推动债务结构优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文章中表示,政府部门债务占比上升,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住户部门债务占比上升,有力支持居民合理消费;企业部门债务结构优化,有序释放潜在债务风险。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大型企业集团曾威胁金融稳定,金融管理部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对“明天系”“安邦系”“华信系”、海航集团等资产负债规模大的高风险企业集团进行“精准拆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企业部门债务余额188.2万亿元,占总债务的56.8%,比2017年末低6.3个百分点;企业部门银行贷款、债券合计占企业部门总债务的88.0%,处于历史新高值,占比较2017年末高12.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不良资产处置加速进行。2017年至2022年7月末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3.5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处置额总和。
个别高风险金融机构也一度影响了金融市场稳定运行,金融管理部门果断接管包括包商银行在内的10家“明天系”金融机构,目前均已顺利结束接管;支持配合相关地方政府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总体下降……
相关机构与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也不断加强,2017年以来,监管部门累计处罚银行保险机构1.87万家次,罚没合计140.37亿元,超过之前十几年行政处罚总和。
“金融反腐和处置风险一体推进。坚决查处风险乱象背后的腐败问题,严厉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一批市场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被果断查处,一批掏空金融机构、利益输送、违法侵占的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肖远企表示。
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高风险的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9万亿元,蕴含巨大隐患的保本理财退出市场,同业理财较峰值压降99%,同业投资和非标融资大幅减少。截至2022年6月末,资管产品净值化比例为87%,较2018年末提高41个百分点。
其他领域方面,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还表示,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得到稳妥处置、外部风险冲击应对未雨绸缪。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商银行的风险根源于公司治理全面失灵,最突出特点是‘形似而神不至’。从表面上看,包商银行有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健全、职责明确,各项规章制度一应俱全。”2020年8月,包商银行接管组组长周学东曾在《中国金融》撰文分析称,但实际上,包商银行有的只是形式上的公司治理框架。“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两大公司治理顽症同时出现,加之地方“监管捕获”、贪腐渎职,导致形式上的公司治理架构和机制基本失灵,给各类违法违规和舞弊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和宽松环境。
周学东认为,应从关键点入手,探索建立规范有效的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从包商银行经营失败和付出的代价看,商业银行特别是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具有很强的外溢性,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首先要对公众负责,对存款人负责,对银行安全稳定负责,其次才谈得上对股东负责,对投资人负责。这一点万万不可颠倒。
央行金融稳定局今年9月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文中表示,自2017年起,央行按季对约4400家机构开展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工作(分为1-10级和D级),通过对其公司治理、资产管理、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科学、合理评价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状况,引导金融机构审慎、稳健经营。
“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强化银行保险机构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定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准则。组织开展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连续两年开展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评估,先后向社会公开五批124个违法违规股东。”今年9月,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介绍。
对于我国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金融部门风险管理更为审慎,普遍加强了信息报送及披露、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要求,制定了系统重要性银行内部管理规定。
完善公司治理只是银行业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
据了解,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还引导各类银行机构聚焦主责主业,明确差异化市场定位,形成特色化竞争优势: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实施政策性与自营性、开发性与商业性业务分类分账管理,清理退出偏离定位业务;充分发挥大型银行“头雁”作用,理顺管理机制,优化业务流程,下沉服务重心,提高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推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因地制宜深化中小银行和农信社改革,推动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一行一策”推动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
在持续化解高风险机构(评级为8-10级和D级)风险的同时,2020年底以来按季度对央行金融机构评级1-7级的银行开展风险监测预警,及时识别苗头性风险并采取措施促使大部分银行异常指标回归至行业正常水平,避免潜在风险演变为实质风险。自2012年起连续11年对银行业开展压力测试,覆盖约40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我国银行业特色和发展趋势,已逐步建立起适应国内金融形势的压力测试框架,形成了广域覆盖、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压力测试体系和常态化工作机制。
完善金融监管法治体系,推进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修订工作,按年度印发弥补监管制度短板方案,银行业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加快推进金融稳定法立法进程,推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定位于由中央掌握的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的资金,资金来自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等市场主体,与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协同配合,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目前,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框架初步建立,已有一定资金积累。
金融开放方面,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曾介绍,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陆续出台34项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举措,新批设各类外资机构120多家。重点引进经营稳健、资质优良、具备专业特色的外资金融机构。银行保险机构稳步推进“走出去”战略,不断优化境外布局,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加强国际金融治理协调,积极推动多边和双边监管合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11月新增贷款1.21万亿:企业短期贷款减少,住户部门贷款回暖
在上月出现超季节性回落后,11月融资需求出现回暖,但新增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略逊于市场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12月1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596亿元,但相比10月6152亿元的新增规模,出现回暖。
从结构上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强劲,占到了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六成,企业短期贷款则出现了减少;住户部门贷款告别了10月的负增长,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也较10月出现回暖。
具体来说,分部门看,11月住户贷款增加262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2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03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8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36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4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99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11月召开了年内第三次信贷形势座谈会,提出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发挥“头雁”作用,主动靠前发力;稳地产进入更务实阶段,“金融16条”出台,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三箭齐发”,各银行积极与重点房企批量签订意向性大额授信;此外,央行宣布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释放5000亿元长期资金支持信贷发力稳增长,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在降准拉动、低基数效应和基建、制造业、地产等重点领域发力下,对公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仍维持较高景气度。票据融资增加1549亿元,较上月小幅回落。11月底1月期转贴现利率明显走低,但未像10月底再现“零利率”,也反映出本月信贷投放情况平稳,明显好于10月。
社融增速则连续两个月回落,新增社融规模也略低于市场预期。
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109亿元,但较10月的9079亿元回暖明显;增速方面,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上月末再下降0.3个百分点。
从结构上看,除表内贷款的支撑外,政府债是11月社融增长的主要贡献项目,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则回暖,而表外融资没有延续此前的回暖表现,委托贷款再度出现减少,信托贷款的减少规模也较10月出现增加。
具体来说,11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少增15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648亿元,同比多减514亿元;委托贷款减少88亿元,同比多减123亿元;信托贷款减少365亿元,同比少减1825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90亿元,同比多增57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596亿元,同比少3410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520亿元,同比少163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88亿元,同比少506亿元。
在信贷回暖的带动下,M2增速也较上月回升,M1同比增速也出现放缓。
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7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末低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
“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疫情反复和预期不稳对宽信用形成持续扰动,需要稳增长政策不断加力以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并带动信贷和社融平稳扩张。11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地产支持政策的全方位发力、各项重要会议的积极定调,以及稳增长政策的加快落地,市场预期快速扭转,有助于在外需回落背景下支撑内需有效修复。后续,在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全社会活力等方面或仍有诸多政策出台,继续推动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结构性政策支持领域的信用扩张,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温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