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钱猫贷款借款下载

本文目录

300亿网贷平台钱爸爸“停摆”经侦介入调查 6月平均每天2家平台出事

又一家平台宣布暂停运营。钱爸爸7月9日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公司宣布暂停运营,宝安区经侦部门已经介入调查。目前钱爸爸平台位于福田区大中华金融中心的总部和南山营业部以及南山区特发信息科技大厦的运营中心从2018年7月10日起暂停营业,进入依法整改程序。钱爸爸官网显示,平台累计出借总额为325亿,平安银行存管。

与此同时,今日零钱罐也发布兑付公告,平台停止原零钱罐的相关业务运营,此后平台将按照6各阶段的兑付方案,截至2021年兑付完毕。

网贷爆雷潮:6月63家平台出问题

近期,网贷行业爆雷事件接连不断。进入7月以来,又有两家百亿交易规模的平台出事。7月3日,累计交易规模390亿元的杭州网贷平台牛板金发布公告称,有9852万元的借款项目出现逾期。7月7日,累计成交量140亿元的上海平台银票网爆雷,实控人自首,警方已立案。

端午节期间,号称交易量达800亿元的网贷平台唐小僧爆雷后,几乎每天都有数家平台传出“出事儿”的消息。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6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80家,其中停业转型平台17家,问题平台63家,创下今年单月问题平台爆发的最高峰。也就是说,6月平均每天就有2.7家平台停业或出现问题。

除了唐小僧、联璧金融等四大知名高返平台“全军覆没”外,还有钱满仓、五星财富、小金袋、管家金服、咸鱼理财、小诸葛金服、旺财猫、花果金融等问题平台给投资者带来困扰。其中不乏所谓的“上市(央企)系”、“国资系”以及带着其他“看起来实力雄厚”标签的平台。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爆雷的问题平台中,部分平台涉嫌虚假宣传。“国资背景”、“上市公司背景”、“银行存管”等均会被平台用来增信,其中一些不乏虚假宣传。通过虚假宣传,欺骗和诱导投资者选择平台投资,爆雷后,大量投资者的资金无法兑现。

记者调查发现,在大量提现困难的平台背后,资金池、变相自融、关联担保等违规操作成为平台爆雷的主要原因。资金存管是防止该类问题的第一道防线,但是,目前尚有超过一半的网贷平台尚未完成银行存管。业内普遍认为,监管收紧的趋势已经显现,一些不合规平台主动或被动暴露出问题的事件将越来越多。

网贷之家研究员指出,导致近期问题平台数量大增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金融监管不断趋严、备案延期后平台较高成本下无法继续运营问题平台持续出现,导致投资人对背景较差的平台持谨慎态度,使得平台经营困难。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申诉(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委员肖飒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近期集中爆雷,也是网贷行业挤压泡沫的正常表现。网贷备案延期也拉长了对平台的考验期,不合规或经营能力较弱的平台生存空间压缩,留下来的平台经营能力和信誉相对较好,良莠不齐的情况将有明显改善。“劣币将会被驱逐,网贷行业的未来还是值得看好的。”

虚假宣传,借新还旧,资金链断裂平台倒下

爆发于今年4月份、涉案金额超600亿的善林金融案,最终被定性为非法集资。6月20日,审计署工作报告点名善林金融案称,审计发现的40多起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等重大问题线索,主要是一些不法团伙通过快速增值、保本高息等虚假承诺宣传,或幕后操纵标的物市场行情,诱骗社会公众参与,如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非法高息集资数百亿元。

一名善林金融投资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当初对善林金融比较放心,一是因为有线下门店,二是因为善林的广告铺天盖地。

自2013年10月起,周伯云在全国开设1000余家线下门店。一名前善林金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善林金融员工人数峰值达2万人,除去总部的3000多人,剩下一万七千人左右全部是线下门店员工,并且线下门店均为直营店,每个月花在线下的成本达2亿。“线下店的主要作用就是宣传、拉客户。”

在投资者维权群中,投资者们一个重要的控诉内容就是“善林金融在权威媒体投放了大量广告”。善林金融是中国女排的赞助商,在各大卫视黄金时间段、纽约时报广场、伦敦希思罗机场等著名地标均投放了广告。

无独有偶,号称交易量达800亿元的唐小僧,也被证实宣传中的“加分点”存在造假嫌疑。

唐小僧广泛宣传的央企背景“瑞宝力源”,自称是“央企”中国瑞宝国际合作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瑞宝”)下属公司,后者于今年6月发布声明,明确表示瑞宝力源不是其出资设立的公司或企业。而且,中国瑞宝本身也不是央企,其原为中国核建的全资子公司,后经多重股权转换,早已成为由自然人间接控股的民营企业。

爆雷前,唐小僧一直宣称已经上线了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存管,而实际上双方只是在2017年5月16日签订了《资金存管业务服务合作协议》。直到平台爆雷,存管也未上线。

一名唐小僧的投资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其共计在唐小僧投资50多万。最开始是朋友推荐才关注到唐小僧,因为“它的合作方是新浪支付和太平洋财险,都是大平台,觉得比较靠谱”。从第一次投资到平台爆雷,投资持续了两年半。

新浪支付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对网贷平台资金进行存管属于一种过渡形态。原银监会2017年2月发布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明确了由商业银行独立开展资金存管,此前的存管主体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非银金融机构,并不具备存管人资格。

今年6月22日,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个别自媒体提及唐小僧由太平洋保险承保,“经认真核查,我司从未与该平台有过业务合作。”

针对以上事件,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庞氏骗局要么采用传销的方式拉新,发展出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要么在广告投入上不计成本,以提升公信力。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肆吸引新人进入,利用源源不断的新资金偿还旧资金。但这种游戏规模越大,维系的难度就越大,前有700亿的租宝,后有600亿的善林金融、800亿的唐小僧。资金链一旦断裂,平台即轰然倒下。

资金池、自融、关联担保等隐患致提现困难

新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在6月的63家问题平台中,58家问题事件类型为提现困难,占比超过90%。提现困难的背后,大部分与资金流出问题有关。除了纯粹的庞氏骗局之外,设立资金池、变相自融、关联担保等违规操作是常见原因。

开鑫贷总经理鲍建富表示,网贷平台的定位是信息中介服务平台,一些“爆雷”平台却涉嫌设立资金池、开展自融甚至触及非法集资的法律红线。

善林金融大肆宣传的另一面,却没有足够优质的项目来支撑公司持续运营。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善林金融的借款标的有相当一部分为地方PPP项目,卖点包括实地考察、政府兜底、担保公司回购等。

一名投资人即对记者表示,曾经去贵州看过项目,因此相信是真的。但实际上,这些项目并无盈利能力,善林金融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随着时间推移,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崩盘。

除此之外,善林金融的资金去向成谜。警方仅通报了善林金融吸收社会大众资金形成资金池,供周伯云等人任意使用。从周伯云的投资布局来看,资金可能流向了房地产、零售、汽车制造、金融等诸多领域。

6月13日爆雷的钱满仓,一直自称“上市系”平台,不过相关上市公司称今年3月已退出。

记者注意到,目前钱满他官网仍在运行。截至7月9日,平台官网显示注册人数为81900人,累计出借金额9.87亿元。根据月度运营报告,截至5月底,钱满仓待收金额2.07亿。该平台最主要的问题是涉嫌自融、自担保。

根据投资人向新京报记者出示的合同截图,钱满仓项目担保方基本是两家公司,北京祥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祥云小贷”)和北京星河金服科技有限公司,二者均与钱满仓具有关联关系。

通过投资人统计,钱满仓的多个项目借款人如韩海宾、杨开涵、徐程成均与祥云小贷有关。其中,韩海宾为祥云小贷股东北京厚载商贸有限公司的股东杨开涵是北京安曼达服装有限公司的股东,而厚载商贸的大股东杨聪聪为安曼达公司的监事徐程成为北京金澳珠宝有限公司的股东,金澳珠宝的大股东北京世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祥云小贷具有同一个实控人娄志英,其经理苑兴财为祥云小贷的法定代表人。

此外,据媒体报道,6月13日发布的清盘公告的好好理财,6月26日发布逾期公告的花果金融,均涉嫌关联融资、关联担保。

业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大部分出问题的平台,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设立资金池、自融或自担保等违规操作,这些都是监管明令禁止的。

资金存管是防止设立资金池、侵占或挪用客户资金等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原中国银监会2016年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禁止网络机构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要求网贷机构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但是,目前尚有超过一半的网贷平台尚未完成银行存管。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5月18日,共789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42.04%。

备案延期,监管收紧,平台合规承压急退出

有市场观点认为,网贷平台在近期密集爆雷,与原定的网贷备案大限有关。2017年12月,原银监会发布《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有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虽然备案延期已成事实,但监管越来越收紧的趋势已经显现,这导致不合规平台主动或被动暴露出问题。

从一些平台发布的“良性清盘”公告宣布主动退出网贷业务的案例中,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监管趋严、合规成本高,成为一些平台退出的常见原因。

6月4日清盘的杭州网贷平台微龙网表示,“逾期和坏账率增加、线下收益减少、监管合规化要求增加运营成本”。6月19日发布退出网贷行业公告的平台五星财富,将退出原因归结为,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合规要求越来越深入,以及各项监管政策门槛越来越高,五星财富开展合规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此外,苏州平台远程金服的清盘公告中也表示:“我司尽了最大努力之后,仍未能达到整改验收要求。”

在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监管政策的持续挤压,互联网资管从严监管,打击线下违规业务,使得市场预期监管将持续收紧,部分合规性存疑的平台加速爆雷。另外,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返平台爆雷,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连锁反应。

于百程说,爆雷潮的出现,使得出借人的风险偏好趋于保守,一些实力不济、风险较高的平台难以获取持续的出借人资金,只能加速退出。在内外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情况下,于百程预计,未来平台退出、优胜劣汰的趋势还将持续。

有喜财富董事长王文辉指出,很多平台发展初期都是不规范的,希望随着平台的成长逐步规范,“就是慢慢洗白”。但以监管趋势来看,很多平台“洗白”无望,干脆跑路或清盘。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清盘平台其实是“假清盘”,兑付方案只是为了拖延时间,在宣布清盘后失联,并未完成兑付。

今年1月宣布清盘的雅堂金融,有投资人反映只兑付了一期。6月19日,钱满仓也发布了清盘公告,底线方案是由股东方在36个月内对投资者的本金进行偿还,投资人普遍对此方案不满,认为三年后难以保证完成兑付,只是意图拖延报案。6月27日宣布退出P2P业务的中金贷,兑付时长超过三年,本金兑付截止日期为2021年8月20日。

7月3日晚间,网贷平台牛板金宣告项目逾期。一天后,平台创始人王旭航承诺,近1亿逾期两年实现兑付。不过投资者对此方案颇不放心。有投资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此举不过是在拖延时间,为转移财产提供机会。

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好好理财宣布清盘后,6月28日收到南山金融办的提示函,要求好好理财在清盘期间不得出现跑路、关停网站、毁灭证据等情况,否则将依法严肃处理,予以打击。

业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今年呈现出的一个新动向是,主动清盘似乎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监管方谅解,给予平台实控人解决问题的时间,而不会直接抓人,“所以很多人干脆主动申请清盘,给出一个遥遥无期的偿还计划”。

私教O2O平台上的庞氏骗局:刷单赚补贴被套几十万

一款健身平台A,一夜之间却成了几十万私教维权报警的“骗局”。

8月27日上午,广州警方通报称:依法对广州大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健康猫”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进行立案侦查,抓获该公司法人代表杨某(男,40岁,安徽人)等9名犯罪嫌疑人。

至此,长达三个多月的健康猫私教资金被套维权事件终于迎来了实质性进展。

一切矛盾爆发在今年5月,这家成立三年多,已经C轮的互联网体育O2O公司,以用户线上约课,私教线下授课的模式运营,不正常的是,私教们几乎不上课,而是依靠自己买课刷单的方式获取平台补助,但靴子最终落地,课时费与平台补贴无法提现。

健康猫与部分私教们各执一词。有私教声称,“健康猫”已无法提取现金(包括课时费和补贴),资金被套三个月之久而健康猫所属的公司大象健康则声称公司遭遇部分私教“恶意刷单骗补贴”,平台扣押了所有用户的资金,已报警处理。

中间虽有公告解释和资金变动,但直到8月,用户依然无法提现。

高额的补贴和不存在的课程

健康猫成立于2015年3月,是一个体育产业平台,旗下共拥有三大业务模块:为体育类人才提供的SS管理工具、面向C端用户的电商平台以及围绕体育产业相关的IP孵化。

具体来说,其业务包括线上预约线下教学的私教O2O服务,在全国社区建设“共享式的智慧社区运动中心”以及在社区投放智慧共享运动器材,销售体育运动健康产品,组织精品赛事内容、社群活动等。

在风口上的O2O公司死亡大半时,健康猫的数据依然“强势”,其创始人杨骅力对外称,公司2016年、2017年营收分别达到了7000万和10亿人民币。

一个用户线上约课,线下私教上课的平台,营收数据也不错,为何会涉嫌非法吸收居民存款?

据悉,此次事件的受害者多为体育类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他们把在健康猫上刷单当作回报极高的理财,甚至是多方借钱、办信用卡、抵押贷款,直到无法提现。

2015年,济南某高校体育专业大二学生李立(化名)被一名关系要好的同学邀请到了健康猫APP上,当时,拉20个人就可以成为小队长(平台还有类似的中队长、大队长、城市总监、分公司总经理等等级,对应相应的拉新人数和津贴),还能拿500元补贴,出于对好朋友的信任李立加入了健康猫。

“我也很疑惑,一上来公司就让我们自己约自己的课,做假数据,我没有上过一节真正的课,但公司说成立初期要补贴做市场推广,像滴滴早期烧钱补贴一样。”

成立之初健康猫平台上只有私教课,一节课150元,一天最多能预约10节,还给15%的补贴,三天就可以提现,并且平台不对课时费抽成,只有提现时扣大约0.5%的手续费,李立当时每天投入1500元为自己刷单,一个月下来,净赚了6000元补贴。

后来,健康猫推出了团课,一个教练一天可以开10节,普通私教每节课每名学员收费50元,小队长,中队长、“奥运冠军”等级别的课程标价几十到几百不等,每节课最多可以预约200个人。李立称,他自己就注册了120个账号来刷单,而“几乎每个私教都会注册上百个号来刷单”。

根据官方数据,平台如今共有约25万名私教入驻,李立表示这一数字有水分,为了刷单赚补贴,一个人注册多个私教账户的情况并不罕见。

据了解,2015年6月后,健康猫对私教的补贴比率逐步下调到了2%,到账时间为10天。2017年,这两个数据维持在了1.5%和7天。直到2018年2月,平台出现了一次短暂的无法提现,此后补贴率直接涨到15%,后回落到10%和8%。

只补贴不抽成,公司怎么运转?李立曾多次质疑平台的商业模式,但公司总能给他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公司不仅画饼,还利用我们体育生的单纯和讲义气,说我们体育专业这么不受重视,要带我们争口气。而且,2016年9月之后健康猫开始做商城和搏击类节目,宣称赚了很多钱,我又觉得有实业支撑的公司应该没问题。”

整个过程中,李立表示他接触的99%以上教练都不上课,据他观察,平台规定每个人一天最多能上10个小时的课,很多人白天比较忙,数据显示的上课时间多为是半夜、凌晨,“那个时间怎么可能有一两百人上课呢,地点也是随便定,平台根本不管理。”

刷单“冲业绩”

有参与者贷款、套信用卡投入数十万

李立表示,从今年3月开始,公司宣称要上市冲业绩,还做了C轮融资。C轮融资时公司规定一股50万,允许几个人凑钱买一股,李立当时没有那么多钱,便拿出8万和别人凑单买了一股。

一个日期为6月1日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显示,大象哥在微信群里号召:“兄弟们,作为任何一个即将准备IPO的企业来说,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都是业绩的冲刺月,我希望每个股东都发挥股东的作用。”

在冲业绩的过程中,李立除了投入了自己赚的十几万之外,还从父母手里拿走了为他攒的30多万买房款,并利用健康猫给私教提供的各个银行的贷款、信用卡办卡、P2P现金贷等方法借了十几万,总计投入60多万。

武汉某体育专业学生张江(化名)也是一名平台上的“私教”。据他介绍,通过健康猫平台,他2016年收入约8000多元,2017年加大刷单额后收入约5万元,日常生活费都来源于此。与他同一届的400多学生中有100多人在健康猫平台上,甚至还有老师加入。

在公司今年宣称要上市时,补贴随之提高,张江找父母要了14万元,“我爸在文体局工作,他开始有些怀疑,后来在网上了解到公司在很多地方办过篮球联赛,很多高校的教授也参与到平台上,最后决定让我投。”加上信用卡、银行贷款等方式,张江前后总计投入的本金约60多万。

张强(化名)是一名涉事大学生的家长,他的孩子是健康猫上的兼职跆拳道教练,今年4月投入十几万全部用于刷单,其中6万由他提供,其余部分是孩子贷款和刷信用卡得来。

张强说,孩子回家就跟他说公司很大而且很快就要上市。但其实春节前后,平台上就开始出现课时费没有到账的问题,当时这被解释为银行系统调试。

从今年5月份起,健康猫再次无法提现。系统给出的理由也一直在变:银行接口问题、技术人员调试、财务系统调试等等,原因或出于银行政策调整,或出于公司要完成境外IPO。直到七八月,大笔资金被套的私教们慌了。

李立称,自己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刷单,直到健康猫报警称公司遭遇部分私教“恶意刷单骗补贴”被立案。“公安局立案后很多私教才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我们都叫约课,很多学生现在都还在问我,什么是刷单,会不会被判刑。”

新三板的“僵尸股”

翻看健康猫的融资历史,明显不同于其他创业公司。

2015年11月,健康猫完成A轮融资,当时其融资稿称,融资由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体育投资公司联合投资,其股东中有奥运冠军2人、世界冠军15人、全国冠军23人、体育高校教授46人,该轮融资额度3500万人民币,估值3.5亿元人民币。

2018年6月公司C轮融资完成,融资稿内容与A轮时的表述大同小异:“本轮融资主要由北京、上海、广州、福建、广西、山东、安徽等地的国内10多家体育产业公司、30多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等参投。本轮共融资5亿元人民币,将用于未来进军境外资本市场。”

据天眼查显示,健康猫的B轮融资投资方为琢石投资,但该机构对外表示不了解具体情况。

一直以来,健康猫宣称全员持股,而查询天眼查系统显示,创始人杨骅力通过控股的广州大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大象健康94.35%的股份,另外4家公司累计持有5.65%的股份,这四家公司股东均为自然人,数量均达20人左右,股东们所持股权比例基本平均,无任何一方有控股优势。

另外,在不知不觉中,杨骅力已经让公司登陆了新三板。有报道称,2016年11月,广州大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大象哥”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获得了2015年11月挂牌新三板的纽哈斯25%的股权。

随后,他又在2016年末和2017年末两次参与纽哈斯的定增方案,加之数次协议转让,截至2018年5月11日,杨骅力在纽哈斯所持有的股权比例高达95%。2018年5月25日,纽哈斯正式更名为“大象健康”,借壳登陆新三板。

据东方财富网信息,大象健康总市值为2000万,流通市值575万,累计融资2980万(4次)。但其中公布的信息颇显异常,近60日实际成交额为0。此外,公司挂牌日期为2015年12月5日,首次成交日期是2016年11月8日,最新交易日期也是2016年11月8日。

8月27日,大象健康的主办券商东北证券发布了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被立案侦查的重大风险提示公告。

非法吸收居民存款集资诈骗?

互联网分析师葛甲称,健康猫事件很明显就是个骗局。

他表示,现在很多人薅羊毛、占小便宜心理严重,只要有漏洞就有人去钻,人一多项目就有了滚动资金,资金越多公司跑路的可能性越大。

“这跟很多传销组织今天收100元明天返还110元,到一定程度跑路消失没什么两样。有的人也看得出这种模式的问题,但他认为击鼓传花的游戏不一定会停,就赌最后不一定会落到自己手里。”

对此,他建议用户看任何商业模式都要关注价值链,价值链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种土豆,待成熟之后售卖,1元钱的成本1.2元卖出,刨除成本就是增值部分,产生的是流通价值。

“如果一个商业模式告诉你只需要刷单、走账、点赞等就可以挣钱,而且刷单等行为没有为对方创造价值,价值链就不存在。”葛甲告诫用户。

另外,健康猫事件虽已立案,但在健康猫维权群里,涉事用户表示除了涉嫌非法吸收居民存款,健康猫的行为更像是在涉嫌集资诈骗。

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邓学平表示,非法吸收居民存款可以是项目融资,项目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还有可能赚钱,之后可以分红返利,而集资诈骗是集资者将钱款占为己有或卷款逃跑。二者在处罚上的差别在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最重处10年徒刑集资诈骗罪,最高处死刑。

“健康猫事件究竟属于哪一种,还要等进一步调查结果,看它将资金用于何处。”邓学平表示,“此类型案件的处理结果就是抓捕嫌疑人,追回资金,后续按照比例分配给涉案用户,目前用户只能去公安机关报案,登记损失金额,做笔录,提交合同和打款记录。”

同时他建议用户,类似于这种投一笔钱给固定回报,且回报率比较高的项目,很可能是非法集资,其手段、方式可能会变,本质不变,买理财产品要到正规银行。

市民从未借款却收到了可可猫APP的自动贷款,且​5天后开始催收?

去年12月16日下午,市民葛先生的工商银行账户突然收到一笔1375元的款项,备注为“他行汇入”。做销售工作的葛先生怎么也想不起这笔钱是谁给的,所以,就一直放在账上,没有动用。

12月20日,葛先生接到一个电话,提醒他需通过可可猫APP还款2512.33元。葛先生大吃一惊,他手机里连可可猫的APP都没有下载过,怎么借人家钱了?

虽然葛先生颇费周折把可可猫打到他账上的钱退回去了,但是,葛先生在可可猫APP的账户里,依然处于欠款未还状态。记者了解到,最近,关于可可猫莫名其妙放款,然后要求高额还款的投诉远不知葛先生这一例。

来路不明的“进账”葛先生说,那笔1375元的款项,是在去年12月16日下午被打进他工商银行账户的。收到手机短信提示时,葛先生一头雾水,怎么也想不起这笔钱是谁给的。因为不清楚钱款来源,葛先生就没有动用这笔钱,也没有再把这事放在心上。

12月20日傍晚,葛先生接到一个显示为来自江苏无锡的电话,说他通过可可猫APP贷款2500元,贷款期为5天,当天已经是最后还款日期。对方提醒葛先生,应尽快通过可可猫APP还款2512.33元,否则就要被“催收”。

葛先生至此才明白,5天前他收到的1375元,是按照“行业惯例”,贷款2500元付完“利息”的余额。葛先生跟对方强调自己并没有下载可可猫APP,也没有向他们申请贷款。但是,对方不予理睬。

为了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葛先生决定下载一个可可猫APP。可是,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的应用里面都搜不到。最后,他在网络上搜到了这个程序。

下载成功后,葛先生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登录,发现在果然欠了人家2512.33元钱。

退钱遭遇麻烦在警方的指点下,葛先生来到银行柜台,希望把这笔钱原路返还对方。可是,银行查到的账户信息发现,这个以622843开头的账号里有5个数字被隐去了。而且,该账号是一个户名为胡*英的个人账号,银行无法将钱款退回去。

葛先生通过网络查询到可可猫的客服电话,打了很多遍,总算打通了。

对方了解到葛先生的情况后,坚持认为葛先生一定借了他们的钱。后来,有一个1517684XXXX的电话联系葛先生,双方加了微信。对方给葛先生一个户名为孔*林的建设银行账号,让葛先生把“到手金额”打到该账号。

为了尽快摆脱这个麻烦,葛先生立即通过支付宝向这个账户转账。可是,交易失败。系统提示“谨防诈骗”。

葛先生将情况告知对方,对方让葛先生通过手机银行转账。后来,可可猫又有个“财务部0010”的微信加了葛先生,还给了葛先生一个叫陈*波的邮政储蓄银行账号。

在一名男子的电话指令下,葛先生通过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向陈*波的账号打款。

操作成功后,葛先生立即截图,发给对方。可是,对方表示葛先生打款留言书写“格式不对”,他们收不到钱,要葛先生按要求再打1375元,以便他们撤销前面的款项。

“我立即警觉起来,没有按照对方的要求继续打款。对方就威胁我,说会让讨债公司的人来找我。”葛先生说。

讨债电话不断从去年12月21日开始,葛先生开始不断接到催款电话。

我向他们强调两点:首先我没有找他们借钱,是他们主动给我打款;第二,到我账上的钱,已经通过对方给我的渠道全部返还了,不存在欠款问题。”

然而,对方不容分说,依然不断打来电话骚扰。

他们不停地换号码骚扰我,每天五六个电话。我一接通,对方就破口大骂,都是很下流的话,还威胁我,说要把我的手机通讯录放到网上去。”

葛先生说,除了骚扰他,这些讨债电话和短信,还“找”上了葛先生的一个同事和葛先生的母亲,其中一则短信是这样写的:“葛XX欠可可猫钱不还麻烦亲朋好友通知他,没多少钱不用避而不见……”,短信里有葛先生的手机号码等信息。

我只是不接他们的骚扰电话,并没有避而不见。他们的恶劣做法,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

葛先生气愤地说,虽然对方的言语恫吓和辱骂暂时还没有给他造成损失,但是,每次接听,心情都很不好。所以,他现在甚至不敢再接不熟悉的来电。

可可猫回应:系统升级导致出现混乱记者在相关搜索引擎上输入“可可猫”后,页面显示的不是公司新闻,几乎全是投诉信息。某网站实时更新的数据显示,可可猫“强行放款”投诉达一百余条。

记者翻阅相关投诉内容,发现他们与葛先生的遭遇如出一辙。

1月6日傍晚,可可猫的客服人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最近他们平台的确出现了乱放款的情况,原因是进入2020年后,他们系统升级,出现了一些混乱,现在已经解决了。

记者告诉该客服人员,实际上,葛先生是去年12月16日收到的钱。

该客服表示,只要把收到的钱退回来,他们就可以清账了。

记者问,葛先生自称,钱早就还给你们了,你们的催收人员为什么还要天天骚扰葛先生呢?这名客服回答:“不存在啦,不存在啦。”

该客服人员还告诉记者,可可猫是挂在某知名金融平台旗下的一个APP。至于该公司在工商注册的名称,对方始终不愿透露。

点击网贷测试链接需谨慎葛先生仔细回忆后表示,虽然他并没有在可可猫注册或者申请贷款,但是,不排除他曾经在某些网站上打开过可可猫贷款APP的链接。前些年,他因为房子装修,还在某金融平台贷款25000元,上面留的紧急联系人电话号码,一位是这次被可可猫骚扰的同事,另一位就是他妈妈。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部分被可可猫“强行放贷”的网友,曾在一些网站填写过自己的信息。

网上有些‘测测你的无息贷款额度’的链接,打开后,按要求填进自己的相关信息,并留下了手机号码。”

一位受害人说,这些小链接名义上是测试免息贷款额度,实际上他们的后台可能就把这个设置成了贷款确认。

如果葛先生确实没有向可可猫借款,那么,可可猫的所作所为就涉嫌‘套路贷’违法犯罪。”

在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沈凯捷律师看来,如果葛先生确实没有向可可猫借钱,那么他收到私人账户转来的1375元钱,应该等待讨要钱款的民事诉讼后再返还,擅自将钱款返还至私人账号,可能又会产生新的法律纠纷。

沈凯捷律师建议,葛先生应该到公安机关去报案,以便留下相关案情痕迹,以免今后产生新的纠纷。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