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银行提前收回贷款

本文目录

因疫情迟延还房贷,银行可以提前收回贷款吗?法院:不支持

鲁法案例【2021】470

受疫情影响,有些人没有办法出去打工,暂时失去了收入来源,那些背着房贷车贷以及其他各种贷款的人难免会出现贷款逾期的情况。那么,疫情期间,逾期偿还贷款,是否构成违约呢?金融机构提出的借款提前到期的诉讼主张,应不应该支持?一起看看下面的案例吧~

基本案情

2013年12月31日,某银行与董某签订《个人二手住房贷款合同》,约定董某向某银行贷款278000元用于房屋按揭,每月等额本息还款。同日,某银行与某担保公司签订保证合同,约定担保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保证。董某妻子李某承诺共同承担清偿涉案贷款本息的责任,并同意将涉案房屋抵押给银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董某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未按时偿还贷款。一审庭审前,董某已经将逾期贷款全部还清。银行主张违约,要求提前收回贷款。

裁判结果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疫情期间,董某逾期偿还贷款,是否构成违约的问题。

董某、李某自2020年1月至4月逾期偿还银行贷款属实,然董某提出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出去打工,无钱偿还银行贷款的辩解理由,要求继续履行原合同,并在疫情防控措施解除后,董某重新工作并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将逾期的贷款全部还清。结合本案的实际情况,董某、李某要求继续履行原合同的抗辩理由正当,予以采信,对于银行要求董某偿还全部借款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典型意义

人民法院在审理中要充分考虑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通知》等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者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员所涉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还贷纠纷,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还款期限。

本案考虑到借款人受疫情影响导致暂时失去经济来源,发生逾期还款,在复工复产后,及时将逾期贷款还清的情况,判决驳回借款人提前收回借款的诉求。本案的正确处理,切实保障了受疫情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充分体现。

来源:日照中院

审核:黄志军

编辑:吴瑜婷

借款未按照约定使用,银行可以提前收回吗?

身边案例:

李某在大城市尝试经商失利后,决定返乡创业。李某老家在农村,他本身又是农村户口,所以能够享受当地政府和银行提供的创业贷款。然而,政策扶持的低息贷款必须专款专用,申报贷款时约定用于什么项目,就必须严格按照申报内容使用贷款资金。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银行同意贷给李某20万元,约定贷款期限为5年,年利率3%且前3年为免息期,贷款只能用于发展养殖业。李某拿到贷款后,尝试了1年养殖业,但他嫌养殖业来钱太慢,于是拿着钱去镇上开餐馆。李某发现自己在餐饮行业游刃有余,就把申报贷款时的约定抛诸脑后了。经过一段时间后,银行发现李某并未按照约定发展养殖业,便要求提前收回贷款,李某这才着了慌。

普法讲堂:

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一直将借款用途作为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的主要内容作出规定。例如,《商业银行法》第35条第1款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14条规定,贷款调查包括借款用途。《贷款通则》第71条规定,借款人不按借款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贷款的,由贷款人对其部分或全部贷款加收利息,情节特别严重的,由贷款人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按照《民法典》第673条的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虽然从表面上看,贷款人借款的最终目的是收取利息和本金,借款人借款的用途似乎和贷款人的利益并无直接的关系。但是,借款用途一直都是借款合同当事人需要约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的情况下,借款用途更是合同中不可缺少的条款。这是因为借款用途与借款人能否按期偿还借款有很直接的关系,借款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就会使原先当事人共同预期的收益变得不确定,增加了贷款人的借款风险,最终可能导致借款难以收回。另外,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的有些借款,是依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发放的,其借款用途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不按借款用途使用借款,还会造成资金的使用不符合国家政策的情况。

正如本案中的李某,他作为借款人从银行借款,享受了当地政府和银行的优惠政策,就应该按照政策要求发展养殖业。然而,李某完全不考虑国家的宏观政策,未按照约定将借款用于发展养殖业,而是用于开餐馆,银行要求提前收回贷款于法有据。

法律链接:

《民法典》第673条

提前还贷额度告急!有银行通知:明年再来

“当日申请预约的金额已预约满,请更换预约日期”,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张莹(化名)最近打算提前还部分房贷,但看着建行手机APP上的提示,她有些不知所措。

来源:受访者提供

今年,“提前还贷”成为一个热词。像张莹一样选择提前还房贷的贷款人有不少,随之而来的还贷难也成为一个新的问题。中新经纬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贷款人吐槽银行提前还贷时遇到困难,有的贷款人只能预约到明年3月份,还有人不得不向监管投诉才得以顺利还贷。

提前还贷也要抢额度

两年前,张莹和老公卖掉了手中的房产,置换了一套北京市西城区的学区房。除去公积金部分,还有240万元商业贷款。今年,看着理财收益不佳、股票跌跌不休,她下决心提前还贷。

今年4月和9月,张莹先后两次通过手机APP还了部分房贷,分别还了46万元和6万元,并且把还款期限也缩短了,从21年缩短到15年。她大致算了下,240万元商业贷款,原来需要还近180万元利息,提前还贷后,能节省下来70多万元利息。

“一下子感觉轻松很多,而且这两次还款很顺利,所以我就打算攒一点钱就提前还一点。”张莹说。

10月底,当她再次尝试提前还款时,却发现还不上了。张莹回忆道,前两次只需要在手机APP上输入还款金额,下面会出现预约扣款日期,日期选好就行了,预约日期大概在一两周后。但是这次APP提示她,得到11月1日之后才能预约还款。

11月1日之后,她再次预约还款,发现预约扣款日期只有一天,并且点进去之后就会显示额度已满,但是又没有别的日期选项。“过了几天我再打开看,都不用填写还款金额,直接点击提前还款那个页面,就会显示额度已满。”

无奈之下,张莹在某社交平台上寻找攻略。“有帖子说下午两点会放出额度,要蹲着APP,和双十一买东西一样,秒杀额度。我试了三次,每次定好闹钟两点整刚点进去额度就秒没了。我又给银行打电话,工作人员说现在APP上很难抢到,让我明年1月后去线下网点还。”

来源:某社交平台截图

在北京工作的李盼希(化名)也遇到类似的问题。2016年10月,她贷款76万元,在老家西安买下人生中的第一套房,贷款时间30年,等额本息还款,经过几次LPR下调后,每月月供降至3500元左右。

“今年我在股市遭遇了挫折,基金也不太行。我大概计算了下目前家庭的现金流,又查了一下剩余贷款金额大约67万元,提前还贷对我家的现金流没有影响。”于是,今年7月,李盼希开始联系银行提前还款。

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一次联系银行就遭遇“滑铁卢”。“因为回不了西安,我给当时办贷款的银行客户经理打电话,对方一直没接;后来终于打通了,她说离职了,给了我个新的联系人。我又给这个人打电话,听完我的电话目的,对方直接回了一句‘我现在有点事,挺忙的,先挂了’。”李盼希说。

大约一个月后,李盼希再次致电最初的客户经理,对方又提供一个座机号,这回工作人员查到她的新贷款客户经理,这位新的客户经理向她详细介绍了还款方案。“如果一次性还完,必须持房本或购房合同去银行办理,如果还一部分,就可以把还款金额和一个月月供存到房贷绑定的银行卡里,第二天客户经理就可以帮我操作。因为我本人在北京工作回不去,所以就选择先还40万。”李盼希表示。

“客户经理告诉我说手机上可以自己操作还款,但是我真没找到。最后还是客户经理帮忙操作的。”她说。11月9日,李盼希的手机APP已经成功扣款,下一期还款额为1688元。

17日,中新经纬以客户身份咨询中国银行天津一支行,该行客户经理表示,需要先在手机上预约申请,等短信通知按照上面日期在手机银行里操作还款就可以。不过,上述客户经理称,“现在正常申请也得45天左右,10月份约的都得明年了。”

不过,并非所有银行都难以预约。一位华北某省国有行的客户经理告诉中新经纬,由于疫情原因,目前来银行办理提前还款的客户不多,不需要等可以直接办理。

某股份行北京一支行客户经理也表示,该行不需要预约,用银行手机APP可以直接还款,没有额度限制。

客户经理直言“压力大”

今年以来,由于投资端收益不佳、贷款人自身“去杠杆”等因素,部分客户选择提前还款。与此同时,随着LPR多次下调,经营贷的利率也不断走低,出现了“贷款搬家”的现象。各路资金中介在社交媒体上打着广告,向客户传授如何将高利率的房贷置换为低利率的经营贷。

“今年提前还款的客户特别多,我们这儿就还了两个多亿,我今年压力很大。”上述股份行客户经理直言,客户还款多,银行也要拼命放出去贷款,“得先填坑”。

农行副行长林立在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介绍,小部分个人住房贷款客户选择提前偿还房贷,主要是基于客户自身财务规划,同时与现阶段金融投资收益率中枢下降也有一定关联。

工商银行副行长郑国雨也在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少数按揭客户出于调整家庭资产负债表的需要,确实存在提前还款的情况,但和往年相比,其实这种趋势并不十分明显。上半年,工商银行按揭客户贷款收回3800亿元,其中提前还款是2600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300亿元。

一边是客户在提前还款,另一边是客户贷款买房的意愿在下降。11月10日,央行发布2022年10月金融数据。10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元,同比少增2110亿。

拆分贷款结构看,10月,住户贷款减少180亿元,相比去年10月大幅减少482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12亿元,同比少增938亿元;与房地产相关性较高的居民中长贷增加仅332亿元,同比减少3889亿元。

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指出,如果将1-10月数据加总,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约2.8万亿元,居民部门新增信贷确有增长乏力的现象。

国家统计局11月15日发布的数据同样显示,2022年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为41041亿元,同比下降33.8%;个人按揭贷款20150亿元,同比下降24.5%。这些数据均显示贷款买房的人在减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告诉中新经纬,受疫情等复杂因素影响,近期信贷需求整体走弱,银行获取优质新客户、发放低风险新贷款的难度加大。从保持业务规模稳定、持续获取利息收入的角度,银行及其工作人员有动机劝阻、限制客户提前还贷,或为客户提前还贷设定各类附加条件,比如房贷客户赎楼卖房时,银行要求引导买家继续选择在该行按揭贷款,否则就向提前还贷客户收取违约费用等。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李万赋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客户提前还贷,从好的方面说,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流动性。但客户提前还款后,银行的房贷规模下降,需要寻求新的房贷来源。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银行资金流动性较为充裕,房贷业务作为优质资产,银行间的资源竞争非常激烈;而且房贷市场利率一直下行,即使再进行投资,资金的回报率也会比之前降低。

提前还款并非适合所有人

提前还贷是部分客户对自己负债的重新规划安排,但并非适合所有贷款人。

李万赋介绍,客户有提前还款的打算时,首先,要系统梳理下自己的资产情况,确定自己不是盲目跟风,目前闲置资金充裕且没有更好的理财渠道;其次,了解自己房贷银行的还款政策,比如是否有违约金,是否可分批次偿还,是否有提前还款的选择方案(期限不变减少金额或金额不变减少期限)等,综合考虑后择优选择;另外,如果是组合贷,优先还商业贷款部分。

李万赋进一步指出,倘若客户闲置资金有限,在某些渠道获取经营贷、消费贷低利率贷款置换的广告后动心,要充分了解这种置换方式的风险隐患,慎重决定;此外,有些用户贷款剩余年限较短,且当初选了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那前些年已经还掉了大部分的利息,剩余年限的贷款额多为本金,没有提前还款的必要。

在金天看来,尊重客户的资金安排,为其提供使用便利,在一定意义上更有利于提升客户黏性、塑造品牌价值,进而为获取新客户、新资金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金天表示,作为贷款客户,应该详细了解银行提前还贷相关条款要求,特别是结合流程时点、手续费等方面的情况做好自身安排。

栏目主编:顾万全文字编辑:宋彦霖题图来源:上观题图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中新经纬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