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541

本文目录

三线回眸541工程·四:中条山下小镇是总部——坦克基地总指挥部

写在前边541工程(山西坦克基地)虽说与531工程(河南火炮基地)、542工程(河北装甲车基地)并称为“太行三基地”,在规模和建设速度上要超过其他两个基地的。

笔者作为曾经的三线子弟有着深深的三线情结,让我们一起回眸那些年父辈们的三线建设往事。

东镇:不是小镇,是总部在山西运城闻喜县有个镇,南同蒲铁路沿线,东方“马其诺防线”中条山脚下,有个晋南小镇叫东镇。

东镇这个晋南小镇在很多541工程三线人眼中,不是一个行政区域,他是541工程18个分指(分指挥部的简称)人心目中的“圣地”——总部。

541工程总部之所以选址在东镇,应该和东镇火车站这个南同蒲线上的四等小站有着很大的关系。就因为这个四等小站,当年不仅仅是541总部在这里,还有解放军总后勤部第2395医院,总后3534工厂、2304军需仓库等众多的军工三线厂都在这个小镇上。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晋南甚至可以说东镇的名气,要远远超过闻喜县,因为那里的三线企业总指挥们,比县长要高出去N个级别。

直属装甲兵司令部的541工程总指挥部1970年1月国家决定内蒙古一机厂(617厂,苏联援建的156项项目:共和国主战坦克基地)内迁,1970年2月北京军区、五机部、装甲兵司令部联合通知,确定选址在晋南中条山的代号为“541工程”的国家第二坦克基地。

坦克基地在上个世纪70年代对年轻的共和国来说,绝对是一个重中之重的大工程,因此541工程建设之初的选址和建设领导小组,级别都是相当的高的。

541工程的建设领导小组是时任装甲兵副司令员的开国少将宋庆生(59式坦克在苏联专家撤走后,由宋庆生带领国内专家研制定型)、开国少将赵杰(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兵司令员,曾任第一坦克学校校长)第一分别为组长、第一副组长。

1970年4月,坐镇山西的541工程总指挥部,也在山西闻喜县东镇正式成立。装甲兵政治部副主任郭萍、宣传部长刘卓群分别担任总指挥、政委,原任617厂(内蒙古一机厂)革委会主任的王烽舞任第二总指挥。

这些任总指挥的老革命,拿出来每一个人都是响当当的。这也就造成了,541工程的在早期的快速建设。

曾经的总部办公楼,现在的541技校

541总部:招待所里的总指挥部从1970年,那一年起,原本只有慢车停靠的东镇火车站,开始停靠直达北京的快车。原本安静的小镇也因为那些比县长高出N个级别的541总部的总指挥们到来喧闹起来。

相比各个分指的建设,在当年“三线建设要抓紧”的伟大号召下,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541总部的办公大楼并未放在前期建设,当年为了各级首长到山西的接待,建了一座541招待所,这里成了临时的541总部办公楼。

闻喜县的东镇不仅仅有541的总部还有541医院(至今在当名气甚大)、541技校(1983年开始搬迁至东镇原总部高中)、541商业处等总部附属单位。

541工程的办公楼在已经开始打地基时候,由于整个三线建设进入调整期(那段历史很多人应该比较清楚),1973年初根据五机部的通知停建废弃了,541招待所也就成立541总部的正式办公地点。

从此541工程的三线人与这座晋南小镇里的三层俄式小楼,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曾经的541家属院大门

总部家属区:小镇上的大院541工程总部的家属区当年也是东镇小镇上神秘的存在,那里边的世界与大院外就是两个天地,记得一位当地的朋友说过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的话:当年,我们羡慕的目光止于541总部大院的大铁门。

由于当时总部的人员都来自装甲兵部队、包头617、大同616等等大山外的城里人,所以在当地人的眼中就是“外边的世界真精彩”的象征。这一点,不仅仅在总部存在,在当年541工程的各个分指一样的存在。

541总部虽说是上级领导机关,可是在家属区的家属楼建设上,一点没有特殊化,总部宿舍区家属楼和下属的十八个分指并没有区别,根本上就是一套图纸建起来的四层红砖楼。

同样的红砖房,同样的小煤棚(后来改造成防震棚),同样的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纷纷披上水泥与角铁加固的铠甲。

加固过的红砖楼

沿革:541总部到技校办公楼:541总部的变化其实折射着1970年开始的第二次三线建设的兴衰历史。

1971年后的国际国内形式变化,让1969年大规划的国防工程开始进入缓建、缩减、调整的过程。

541总部自1971年开始逐渐开始调整,1973年由装甲兵司令部转五机部管理,1975年装甲兵的人员完全撤离完毕。

一直到1979年末,根据五级部下达的调整收缩方案,决定撤销541总指挥部,成立华北机械动力联合公司晋南办事处。

已经建成的七个(分指)工厂从此脱离了541总部管理,直属五机部,经济独立对外开展业务。

这时候,541工程总指挥部的正式名称已经画上一个历史的句号。当年我父亲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离开山西中条山的541一分指的。

而山西541工程的人,虽然,541工程总指挥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依然固执的称东镇为“总部”。

而进入八十年代的“总部”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总部,主要管辖原来下属的“541总部医院”“541铁路”“541电厂”等单位。

1982年2月,五机部再次决定将晋南办事处改为晋南坦克总厂,代号不变,对外名称为“541总厂”,此时541工程才算真正意义的坦克生产厂——84式坦克架桥车(WZ621型坦克)进入准备定型和生产阶段。

还是在1982年,在晋北宁武县的管涔山区(现芦芽山风景区附近)的宁武三厂也根据五机部的部署,向相对山下的541撤离。

1988年1月5日514总厂也结束了历史,从此541所辖企业迈入了“中信时代”。

现曾经为五四一总部的那座三层小楼,已经划归541技校,作为技校的办公楼在使用。

写在最后:写完了山西541总部后算是新的一年开始新的541记忆吧!2020年,2月应该是54建厂的整整五十年!也不知道是否还有人会记得,是否会举行些活动呢?

三线回眸「541工程」:5439厂坦克零部锻造往事|临汾·翼城

题记山西“541工程”这个巨大的三线坦克基地工程,下辖的十八个分指(分指挥部,现在一个分指是一个厂)在中条山的北麓一字长蛇阵型摆开,延绵一百多公里。

坐落于最东端的就是今天要写的位于翼城的三分指(第三分指挥部,用现在话说:541内部第三分厂,现在为山西锻造厂):坦克零部件锻造毛胚锻造厂,如果把当年的山西541坦克基地的十八个分指比作中条山下的一条卧龙,那么三分指就是龙头所在地。

红泉机械厂——团级军工厂山西541工程三分指位于山西省翼城县南梁镇庄里,地处太岳、中条两山之间的晋、陕、豫三省交回战略咽喉要道。创建于1970年,经过将近10年的艰苦建设,历经多次的改变,于1979年建成投产。

七十年代初属于“541工程总指挥部”下辖二级指挥部“101车体厂指挥部”。后在1971年6月根据上级指示,撤销“101车体厂指挥部”成立“第3分指挥部”而被成为“三分指”。

三分指的对外厂名为:国营红泉机械厂,军工代号:5439厂;当年规划产品为:坦克车锻件。

三分指的规模相对同为车体厂中的绛县一分指(坦克总装厂:代号5409红山机械厂),二分指(车体炮塔铸造厂:代号5419洪流机械厂)要小一些,因此在1971年山西省军区批准541工程的分指挥部建立时,三分指(5439国营红泉机械厂)的级别为团级军工单位,而一、二分指的单位级别则是师级单位。

黄土峡谷中藏身的三分指三分指(5439国营红泉机械厂)的厂区是建在一个长长的峡谷口的,从高空俯瞰下去,生产区如一把利斧镶嵌在黄土高坡的层层梯田下的山沟沟中。

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想象,在远离城镇的山沟沟中,隐藏着一个上千人的军工厂。至今那里的厂房、宿舍还有上世纪七十年代建起的,带着浓浓的三线特征的俄式建筑。

三分指的宿舍区和厂区中间相隔并不远,中间有一个小小的村子就是庄里村。现在,庄里村成片的民居与厂区、家属区(现在叫红泉社区)交融在一起。

其实这样的情况我们看到太多,譬如541一分指的红山机械厂的红山小区,同样与绛县磨里镇的民房已经融为一体,而更不用说处于二里半的二分指红流机械厂了,那就是开放的前沿阵地。

回想当年,541建设之初选址时,为了分散、隐蔽、靠山,把工厂建在了远离人群的山沟沟中,而现在山沟沟里的村子也发展起来了,这估计是当年没想到的事情,有时候我在想,这是不是可说“大隐隐于市”呢?

三分指的传说:砸一下三级地震当年虽说三分指(国营红泉机械厂)的级别是团级,可是设备上确是毫不含糊的,毕竟是锻造坦克车大轴的。

当年当地老百姓中流传着三分指(国营红泉机械厂)的大锻锤的传说,“三分指锻造坦克大轴的锻锤,咣当~~~砸一下,就相当于一次3、4级地震。所以发的劳保鞋都是带弹簧的”,后来在翼城举办的运动会中,看到三分指运动员跑的飞快。经验丰富的当地人则说“知道会啥跑的那么快不?脚底下都带着弹簧呢!”

其实,劳保鞋是不会有弹簧的,不过有加厚的防刺穿、防震的鞋底、鞋垫,带防砸钢包头的劳保鞋罢了!再说,谁也不会穿着厚重的劳保鞋去参加运动会的。

不过锻锤的震动确实是相当大的,那咚咚的锻造声,无时不在提醒着那片黄土高原的大山,我们曾是三线军工厂。

三线记忆:红砖楼·青砖房现在的三分指的厂名是九十年代改的,叫山西锻造厂。至今三分指还在那片大山里,以现在人的想象,很难说五十年下来,一群人花了近十年的时间一砖一瓦的在山沟里去建一座军工厂。

那里的生活区不知是“分指人”的执着还是军工的习惯,至今保留着“红泉”的称号!这也许是对当年三线的一份念想吧!

前阶段,有朋友给我发了曾经三分指的照片,家属已经有了新的楼房,想来生活已经改善很多。

不过那那挂着山锻俱乐部的牌子的礼堂,那曾经的红砖筒子楼上的钢筋铁甲,那青砖砌就的小平房,还是引起了笔者深深的三线情思。

三分指的厂房虽然刷上了白灰,可是依稀能见到当年红装砌成的痕迹,五十年历尽风雨,依然伫立在中条山下。

记住那些大山的里的三线厂吧,三线厂的起伏,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能左右那历史的激流,不管是现在他们依然存在,或者是湮没在历史的长河。

写在最后笔者在山西541度过了自己曾经的童年,现在已经步入中年,每每回想五十年前中条山下的岁月,都有着深深的眷恋。

不管三线厂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那种三线情结,和功过无关,因为那是我们父辈的青春,和我们走过的历史。

三线子弟一起记录下曾经的三线记忆吧!

“不为了怀念,只为了不被遗忘!”

留档:曾经的第二坦克基地541总部|山西闻喜东镇

东镇在我们眼里就是总部山西运城市闻喜县东镇在五四一各个分指的眼中,不是镇,是总部。在七十年代时候,除了各个分指的吉普车,就是一班从东镇发往绛县各个分指的班车,一天只有一班车。

这里不多说了,留个念想!照片大半源于博客《王文雁行走天涯》2010年摄影,特此感谢!

总部办公楼总部原设计的办公大楼,地基已经打好,后来由于规模调整,1973年初根据五机部的通知停建废弃了。后来只有利用建好的招待所。现在据说归五四一技校办公。

541总部办公楼

大院通往宿舍区的路那个时候,每天上下班这里都是人

曾经繁华喧闹过的路

这里是总部宿舍铁门锈迹斑斑,似乎从建好,就很少见它开过,除了搬家等

锈迹斑斑的大门

院内向外看当年大院是个独立的天地,有幼儿选、学校,外面和里面是两个世界。

从里往外看

三层宿舍楼一样的结构,一样的砖楼;那个年代似乎总部和分指没有优越感,大家是平等的。

都一样的4号楼,我家在1分指也是4号楼3楼里间

煤棚和防震棚宿舍楼前照例是煤棚和防震棚,记得1976年后,所有的分指都建起来了防震棚。

煤棚和防震棚

倾倒的篮球架在宿舍区的篮球场,倾倒的篮球架,倾诉着曾经的喧闹和辉煌

倾倒的篮球架

后记541的资料至今在网上见到很少,似乎成为永远翻过去的一页,今天有幸在网上看到陕西理工大学姚教授的视频,取得联络方知,他与笔者同龄,并且和541、宁武三厂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关注着541的历史,倍感亲切!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