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股票300024

本文目录

全志科技股价跌去58.6%,盈利能力被质疑,联合平头哥狙击ARM?

全志科技(300458)3月24日发布2021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5亿元,同比增长37.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4亿元,同比增长141.49%。

从全志科技和讯SGI指数评分分析,公司获得92分。从图中可以看出,因为疫情的突然袭击生产停摆,全志科技在2020年第一季度得分比较低,但是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全国复产复工,全志科技得分逐渐恢复,并且有上升的趋势。

进入2021年受到全球“缺芯”、国产替代以及政策鼓励等利好因素叠加,全志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和讯SGI指数在2021年尤其是三四季度得分维持在超高评分。

打开APP阅读最新报道

从全志科技和讯SGI指数评分上看,业绩具有一定的季度波动性,三四季度业绩比一二季度业绩明显好。

净利润分季度看,2021年四季度1.05亿,二三季度分别为1.55亿,1.46亿,比二季度环比下降了不少。但对比过去几年四季度的情况,就会发现是大进步,从2018年开始,四季度的业绩都是大幅度的少于二三季度。

2018年:二三季度分别是8835万,6925万,四季度是-2657万

2019年:二三季度分别是5787万,6973万,四季度是-1720万

2020年:二三季度分别是6009万,8989万,四季度是2881万

为何四季度会大幅度降低?四季度的营收其实和前三个季度差不多,那是因为年末把很多费用都算到了四季度,比如市场费用,广告渠道费等,导致四季度净利润减少。

但是2021年全志科技四季度的净利润却高达1.05亿,更加靓丽的数据是扣非净利润增长,四个季度分别是7659万,1.25亿,1.44亿,1.79亿,每个季度环比上升,而且四季度达到了1.79亿,历史最高。

这些数据都表明,全志科技的业务发展非常强劲,所以才会得到市场认可。

股价跌去58.6%,上涨潜力大

自2020年7月以来,全志科技的市值大幅度下挫,截至2021年3月30日,公司市值将近腰斩。不禁让人怀疑公司的基本面是否出现重大利空,业绩不及预期。

然而,就在3月的最后一天,全志科技发出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消息一出,资金蜂拥入场,分时图波浪攀升,当日涨幅直接冲顶20%。在7月27日股价曾一度站上116.61元,但随后股价调整波动下滑,虽然偶有上涨但是难掩整体下跌的态势。

2021年1月4日股价收盘为32.35元,12月31日股价为63.28元,整体上看在去年全志科技股价上涨近一倍。

截止4月7日,全志科技收盘价为48.69元,相比去年股价最高点已跌去58.6%,市值161.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市盈率32.59倍,在同行中处于偏下水平,也说明公司股价位于低位,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依赖非营业收入,盈利能力被质疑

全志科技归母净利率虽然在2016年以后有所上升,但经过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的进一步对比,能发现全志科技2017年起来自政府补助、出售子公司和购买理财产品带来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贡献越来越大。

2020年,全志科技花费1亿元通过参与认购专项股权投资基金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份额,间接持有中芯国际(688981.SH)在科创板首发股票。

2020年报告期内,因中芯国际股价飞涨为公司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成为了贡献净利润的主力。2020年前全志科技的盈利质量其实在下降。但是进入2021年盈利能力明显转好。

3月24日晚间,全志科技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5亿元,同比增长37.19%。公司在面对多重利好的因素下营收实现不小增长,但是令人咋舌的是公司的净利润比较高。

图:2021年全志科技年报

归母净利润4.94亿元,同比增长141.4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39.37%。全志科技净利润大涨与营收稳定增长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有关系,但也与公司对各项支出费用的把控较好有关。

从下图可以看出全志科技在进入2020年后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在急速上涨,说明公司处于卖方市场具有议件权,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从2021年全志科技财报显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大幅跑输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良好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为全志科技盈利创造巨大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财务费用同比减少659.66%,全志科技利息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2380万元,汇兑损失比上年同期减少2387万元,以上两项共4767万元对公司净利润有极大提高。

图:2021年全志科技年报

近年业绩基本状况,也是造成全志科技加权净资产收益率走势重要原因。

从重要财务数据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中看,全志科技在全球贸易争端不断、疫情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可以独善其身,在市场、政策利好因素因素叠加的前提下营收净利双丰收。

从图中反映2021年全志科技在进一步开拓市场的过程中运营能力、盈利能力、资本结构方面基础稳固,尤其在盈利方面潜力足。

但是当“缺芯”潮过去,国家政策扶持不在,全志科技是否还能有去年一样优秀的盈利能力?这着实让众多投资者心头画问号。

国内领先S设计厂商,车载芯片成新机遇

全志科技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智能应用处理器(S)、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的设计厂商。

全志科技主要从事半导体领域芯片的设计,量产芯片中对于先进制程的芯片主要由台积电代工,而中低端芯片由中芯国际代工。

智能应用处理器(SC),即为SChi,区别于单片芯片,SOC包括CPU、GPU、NPU、BBU(基带单元)、ISP(图像信号处理器)、内存音频处理器、WiFi模块等功能。智能应用处理器为公司营收主要来源,公司另外一大产品为智能电源管理芯片。

全志科技的芯片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生活智能终端中。像石头和小米的扫地机器人(300024)中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就是全志科技。公司在技术上目前覆盖了芯片的设计,系统设计,软硬件设计,支持通用的芯片设计也能够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将迎来升级,物联网设备需求爆发,公司有望凭借在物联网芯片上的技术积累有望开始迎来利润的变现。

同时全志科技目前另一亮点领域是智能车载上的投入应用,汽车领域的芯片主要分为车载芯片和智能驾驶两类,公司产品主要是车载领域。全志科技下游客户目前为长安逸动还有CS系列的SUV,上汽在荣威的i5还是i8。随着国产车厂的崛起以及新能源的发展,从2020年来车载芯片的供应不足到现在还没解决,后续车载市场芯片需求有望继续扩大。

背靠阿里,积极布局RISC-V生态

未雨绸缪,阿里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宣布与全志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全志将基于平头哥玄铁处理器研发全新的计算芯片,该芯片将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领域。

作为未来与ARM进行分庭抗礼的RISC-V架构,阿里巴巴平头哥玄铁910(64位16核)算力优异,且能应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智能驾驶领域。

同为未来RISC-V的明日之星,兆易创新(603986)虽然发布了全球首颗RISC-V内核32位MCU,但在互动平台称公司车规级MCU产品还在研发中。全志科技在车规级芯片的娱乐导航已经占据领先地位,凭借阿里平头哥的助力,全志科技的RISC-V产品性能处于领跑位置,未来有可能发力车规级其他产品。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汽车电子需求量必将大幅度提升,也给全志科技在芯片领域带来了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现阶段,全志科技的主要竞争对手(产品重合度较高)包括海思半导体、联发科、晶晨股份(688099)、瑞芯微。

全志科技目前在积极布局RISC-V生态。RISC-V架构是开源架构,作为芯片自主可控的一大重要国家战略方向,目前国家在大力扶持生态建设。公司已于阿里旗下的平头哥达成战略合作,基于平头哥玄铁处理器研发全新的计算芯片,目前以推出全球首颗量产的RISC-V的应用处理器。

按照全志科技的说法,面对目前公司业绩增长乏力的局面,未来公司将以智能大视频作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销售回款情况良好,营收依赖境外

除2016年全志科技明显通过给予部分客户宽松的信用期来刺激营业收入增长之外,全志科技多数情况是先收款后发货,对长期合作且信用状况良好的客户经评估给予一定的账期,销售回款情况良好。2016年以后,全志科技应收账款总额的增幅都小于营业收入增幅。

2021年因全球“缺芯”,全志科技产品供不应求,公司在买卖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有议价权,可以要求买家现金交割。全志科技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从2020年的1.17%下降到2021年的0.65%。

图:2021年全志科技年报

2021年全志科技境外和境内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2.36亿元、8.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59.83%、40.17%。

香港公司采购和销售均以美元结算,因此本公司也面临汇率波动的风险,对于外币资产和负债,如果出现短期的失衡情况,本公司会在必要时按市场汇率买卖外币,以确保将净风险敞口维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董监高薪酬优越,科研人却大量流失

去年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1415.41万元。董事长张建辉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480.02万元,董事、总经理、财务总监李龙生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280.22万元,董事会秘书蔡霄鹏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61.01万元。

全志科技高层薪酬如此丰厚,但是近三年研发投入跑输营收增速,研发占比逐年下降,科研人员流失严重。

图:2021年全志科技年报

未发生巨大变动的情况下,2018年末全志科技员工人数从2017年的901人下降至682人。其中,员工人数下降得最厉害的是研发人员,从682人减少至486人。

相当于一年之内,全志科技的技术人员减少近30%。

图:2021年全志科技年报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有了显著提升有580人,同比增长20.08%。但是依然难以回到2017年的水平。

9万股民“哭昏”!暴跌99%,市值蒸发700亿!这家公司退市股价仅值1毛7

股价才0.17元,今日是退市保千(0.170,-0.01,-5.56%)(维权)在A股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这将是2020年A股市场第3家正式被摘牌的上市公司。

在2015年6月,退市保千创出历史最高价29.89元,截至今日跌幅高达99%,市值蒸发近700亿元,而一季报显示,股东户数达9.28万户。

回顾过去,其股价曾有一段辉煌时光,在2012年时,其叫ST中达,然后摘帽后改成中达股份,经过借壳后更名为保千里。其股价从2012年最低的2元附近起步,一路涨至2015年接近30元大关,可谓是大牛股,那时是风光无限,很多散户后悔没买此股。

退市保千暴跌99%,股价仅值1毛7

在4月10日,退市保千就进入退市整理期,今日是其最后一个交易日,到今日为止恰好30个交易日,股价收报0.17元,总市值4.14亿元。

0.17元,这么低的股价,它创造纪录没有呢?

小编去查询了一下,海润光伏退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于0.15元,那时是在2019年7月8日。另外,退市时股价在1毛左右的公司还有雏鹰农牧,2019年10月15日退市时收于0.17元,可见“1毛股”罕见的。

从目前仍在交易的个股来看,高于退市保千的1元以下公司有,退市锐电(0.230,-0.03,-11.54%)今天收于0.23元,神雾环保(0.350,-0.04,-10.26%)(维权)收于0.35元,盛运环保(0.400,-0.04,-9.09%)(维权)收于0.40元,*ST美都(0.430,-0.02,-4.44%)收于0.43元等。

低价股扩容,面值退市节奏加快。今年来A股已经有ST锐电、天广中茂(0.690,0.00,0.00%)、*ST美都、神雾环保4家公司锁定面值退市。

ST锐电从4月7日已经出现15个一字跌停;*ST美都从5月8日以来出现连续跌停;神雾环保从5月18日以来出现连续跌停。

从退市保千财报数据来看,2017年以来即出现年年亏损,当年巨亏77.32亿元,2018年亏损16.89亿元,2019年亏损9.32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6586.49万元。2017~2019年合计亏损103亿元。

从其股东户数来看,今年一季报显示股东户数有9.28万户,从十大流通股东来看,还有一些机构位居其中,如红塔红土基金-浙商银行(3.900,-0.13,-3.23%)-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015.08万股,华龙证券-农业银行(3.380,-0.01,-0.29%)-华龙证券金智汇37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1330.83万股等。

造假借壳上市、虚增净利15亿,3年亏掉超100亿

退市保千股价为何从2015年6月以来滑落速度这么快?

2014年10月30日,中达股份发布重组公告称,公司拟以2.12元/股的价格向庄敏、日昇创沅、陈海昌、庄明及蒋俊杰5名发行对象非公开发行约13.6亿股,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100%股权,金额合计约28.83亿元。

2015年3月重组完成后,庄敏持有中达股份37.3%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庄敏的主导下,公司开始大规模生态布局,通过大量对外投资、收购,向VR、机器人(13.150,0.39,3.06%)、人工智能方向转型,公司股价一路攀升到2015年6月12日的最高点29.89元。

保千里刚借壳上市前两年,业绩“看上去”也还不错:2015年实现营收16.57亿元,净利润3.73亿元;2016年实现营收41.14亿、净利润7.99亿元。

然而2017年8月,证监会一份行政处罚书揭穿了造假借壳上市的面纱。证监会查明,保千里在2014年至2015年的重组中,提供了九份内容虚假的协议,导致其收购资产的评估值虚增了2.74亿元。为此,证监会对保千里和包括实控人庄敏在内的11人进行了处罚。

可惜保千里的“地雷”并没有爆完。2017年12月,保千里再度因信息披露违法被调查。证监会查明,2015年至2017年9月间,庄敏从经营、财务上控制了20家小微企业,为其注入资金,并通过这些企业购买保千里的产品。通过上述小微企业销售产品,保千里2015年-2017年分别虚增销售收入4.07亿元、16.16亿元和13.86亿元,虚增利润为1.57亿元、7.10亿元和6.07亿元,占当期利润的比重为41.95%、88.79%和150.39%。

随着保千里的骗局一步步被揭开,公司也彻底走向了失控。股价暴跌、银行抽贷、债务违约、诉讼缠身、股权冻结等接踵而至。2017年底,保千里复牌遭遇29个连续跌停,创下了当时A股跌停纪录。

坊间甚至将陷入困境的保千里视为“翻版”乐视,在于两家公司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两家公司曾经的实际控制人都喜欢追热点,且都是资本运作的“高手”,如贾跃亭广泛涉足视频网站、手机、汽车、体育、电影等多个领域;而保千里频蹭VR、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多个热点。另外,两家公司的原老板一个仍滞留美国,至今未归。而保千里则曾在公告中表示,庄敏长期未能回到公司,且仅与公司董事长鹿鹏先生进行单线单向联系,而且从未向现任董事长鹿鹏表达过明确归期,因此公司不排除庄敏未来可能失联。

环保股近年接连爆雷私募对其持谨慎看法

从目前的A股来看,低于1元的股票达12只。

分别是*ST飞马(0.980,0.02,2.08%)(维权)、*ST中天(0.960,0.00,0.00%)(维权)、*ST节能(0.900,0.04,4.65%)(维权)、*ST银鸽(0.860,0.04,4.88%)(维权)、*ST兆新(0.850,0.04,4.94%)、*ST金洲(0.700,0.03,4.48%)、ST天宝(0.640,-0.03,-4.48%)(维权)、*ST美都、盛运环保、神雾环保、退市锐电、退市保千。

*ST中天、*ST美都都是属于能源领域,盛运环保、神雾环保都是环保领域,这两个领域都是重资产领域。

之前,有知名私募表示,环保行业的客户议价能力较为强势,因此环保股的现金流不那么好,因此其对环保股持谨慎态度。而从最近几年的环保股来看,多家公司爆雷,如东方园林(4.850,0.05,1.04%)、碧水源(8.210,0.10,1.23%)、三聚环保(3.890,0.28,7.76%)等。

另外,从能源行业来看,华信国际已于去年退市。而今年来,随着原油的暴跌,导致一些能源股股价低迷,如广汇能源(2.620,0.00,0.00%)、新潮能源(1.660,0.03,1.84%)、华锦股份(4.610,0.06,1.32%)、中国石油(4.350,0.01,0.23%)等。

而从新潮能源、*ST中天来看,除了行业影响因素之外,公司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注册制的推进,选股不应在再把目光局限在低价股上,须谨防一些个股面值退市。

原实控人掏空上市公司后失联致退市曾被坊间视为“翻版”乐视网

资料显示,保千里2015年通过借壳中达股份登陆A股,上市之初风光无限,但短短几年时间又沦落至被强制退市,令人唏嘘。

保千里之所以快速沦落,与原实控人庄敏一系列违规行为有关。

保千里在公告中曾明确指出,公司董事会在核查后认为,原实控人庄敏涉嫌通过控制投资标的转让方收款银行账户的方式,通过介绍第三方与投资标的签署业务合同的方式将增资款项转出,涉嫌以对外投资收购资产的方式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事实上,在保千里刚借壳中达股份时,就存在违规。根据证监会此前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在保千里借壳中达股份的过程中,庄敏及其一致行动人陈海昌、庄明、蒋俊杰向评估机构提供虚假协议致使保千里电子评估值虚增,损害被收购公司中达股份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庄敏等的行为不仅使得上市公司利益受损,公司还因此受到证监会处罚。

在保千里身上,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与乐视网有些相似,此前坊间和媒体甚至将保千里视为“翻版”乐视网。

理由之一,在于这两家公司在沉沦之前,曾经的实际控制人都喜欢追热点,且都是资本运作的“高手”。

贾跃亭广泛涉足视频网站、手机、汽车、体育、电影等多个领域,基本上是什么热就做什么,并提出“生态化反”,甚至放出要把海水煮沸的豪言。曾经实际控制保千里的庄敏虽不及贾跃亭出名,但从其在任董事长期间的各种举动来看,对热点的追逐热情毫不逊色,其控制下的保千里频频蹭上VR、机器人(300024,股吧)、人工智能等多个热点。

除此之外,贾跃亭旗下的乐视体系频频通过各种渠道融资,广泛进行各种收购。庄敏控制下的保千里本身就是2015年通过借壳方式上市,上市不久即进行增发融资,此外,还非公开发行12亿元债券融资,下属公司保千里(香港)电子有限公司也提出在境外发行债券,总发行额度不超过3亿美元。

其二,两家公司原实控人对上市公司利益构成实质侵害,致上市公司在经营和财务上“突然”陷入困境。

在乐视危机之前,乐视网营收曾连续数年持续增长,净利润也能基本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让大多人相信这是一家优秀的公司。

根据乐视网的财报,2016年度公司全年总营收尚有219.87亿元,净利润也有5.55亿元。但急转直下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到了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只有61.52亿元,巨亏16.52亿元。

根据乐视网曾经发布的公告,经公司财务部统计,截至2017年11月30日,上市公司与贾跃亭控制的关联方之间形成大量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关联欠款余额达到75.31亿元,涉及关联方50余家,也就是说乐视网一方认为贾跃亭还欠乐视网70多个亿未偿还。乐视网的第二大股东,融创的老板孙宏斌也表示,对乐视网关联交易知情,但错判之处在于,关联方欠上市公司的债务无法得到有效偿还。关联方大量欠款无法偿还是导致乐视网陷入困境最根本原因。

而保千里在2015年成功借壳后,财报数据也一度非常“靓丽”:2015年总营收16.57亿元,净利润3.73亿元,2016年度总营收进一步增至41.14亿元,净利润增至7.99亿元,直到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尚有29.61亿元,同比继续出现增长,净利润也仍有4.03亿元。不过,到了2017年底,公司却出现资金短缺,紧缺到甚至出现债务违约,变脸速度之快令人始料未及。

据保千里核查,公司发现原董事长庄敏存在涉嫌以对外投资收购资产、大额预付账款交易、违规担保等为由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

还有一个相似点是,两家公司的原老板一个仍滞留美国,至今未归,另一个原实控人去向也成谜。

2017年7月,贾跃亭辞去乐视网董事长,很快到美国追求自己的造车梦,当月,乐视控股相关人士称,贾跃亭极有可能一两周内回国,“下周回国”由此成梗。

保千里则曾在公告中表示,庄敏长期未能回到公司,且仅与公司董事长鹿鹏先生进行单线单向联系,而且从未向现任董事长鹿鹏表达过明确归期,因此公司不排除庄敏未来可能失联。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时报网

快讯:埃斯顿涨停 报于14.82元

金融界网站9月11日讯今日埃斯顿(002747,诊股)开盘报13.5元,截止10:25分,该股涨10.02%报14.82元,封上涨停板。

昨日(2017-09-08)该股净流出金额8243.82万元,主力净流出7677.12万元,中单净流出802.48万元,散户净流入235.78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埃斯顿共计登上龙虎榜1次,表明埃斯顿股性一般。

公司主要从事公司主要从事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工业机器人(300024,诊股)及智能制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截止2017年6月30日,埃斯顿营业收入4.193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1.7376万元,较去年同比增加79.5595%,基本每股收益0.05元。

埃斯顿隶属于,近三个月内,该股的关注度高于行业内的其他294家公司,排名第48。近三个月,共有8家机构发布了22篇关于该股的研究报告,该股综合评级为增持,维持前期评级。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