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2022年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
央视网消息:银保监会网站消息,6月9日,银保监会召开小微金融工作专题(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经济的决策部署,交流当前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和工作进展,布置下一步工作。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梁涛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企稳恢复的金融支持,是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重要任务,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各级监管部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意识,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帮扶力度,为全年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抢抓时间窗口,靠前担当作为,加快政策细化落实进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面向基层抓紧制定实施办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要着眼于政策可见、可得、可操作,抓紧制定细化落实的办法。要主动向小微客户公示优惠政策内容、条件和申办渠道,提升客户对政策的知悉度,确保应知尽知。及时优化内部业务流程和配套制度,抓好基层员工培训学习。主动跟进了解客户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等服务。各级监管部门要组织做好政策宣讲辅导和监测督促,密切跟踪落实情况。
二是聚焦信贷增量供给再发力。2022年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确保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量扩面。银行机构要层层抓实小微企业信贷计划执行,向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进一步倾斜信贷资源。国有大型银行要确保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股份制银行要在完成现有信贷计划的基础上,对具备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增加投放。地方法人银行要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等政策,进一步做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
三是针对突出问题改进优化金融服务。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和货车司机,要合理设定延期还本付息的条件,可适当放宽延期期限。坚持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专业体制机制,抓实绩效考核、尽职免责、不良容忍等机制在基层落地实施。坚决遏制不规范经营行为,严格落实信贷融资收费和服务价格管理规定。
四是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各级监管部门要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因地制宜出台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推动加强信用信息共享、风险分担。要强化内控合规管理和监管检查,严肃查处钻政策空子、虚构小微企业贷款用途套取资金的违规行为,确保国家的帮扶政策和金融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
江苏银保监局、重庆银保监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地区、本行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工作进展。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负责人,总部在京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各银保监局、分局相关负责人,京外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银行相关负责人在当地分会场参会。
来源:央视网
央行设立2000亿元以上再贷款!涉及10个领域
记者9月28日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决策部署,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现实需求、提振市场信心,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
据介绍,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本金100%提供资金支持。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有利于扩大制造业市场需求,推动消费恢复成为经济拉动主力,增强发展后劲。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议定事项,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制造业等领域发放贷款支持设备更新改造。
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领域为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10个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
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实行名单制管理。发展改革委依托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会同各地方、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形成分领域备选项目清单。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清单内项目发放贷款。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月发放。对于金融机构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清单内项目发放的合格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
转自: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记者姚进)
来源:中国经济网
信贷季节性波动再现,趋势更值得关注——2022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
信贷季节性波动再现,趋势更值得关注——2022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20221111
1、信贷季节性波动大于往年,使得信贷小月影响较往年更甚
10月社融再现“过山车”,社融少增略超市场预期,从结构上看主要是受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融资缩量拖累。
政府债券融资规模较低,主因2022年专项债发行节奏前置,同时10月5000亿结转结余专项债发行规模不及预期,国债净融资较少所致。
而信贷的缩量,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信贷小月季节性因素,10月是传统信贷小月,历史上多次出现10月信贷大幅减少的情况。同时,疫情扰动使得该波动放大。10月疫情再度多点散发,对经济活动特别是居民端产生了较大干扰,拖累融资需求。社融存量增速录得10.3%,前值10.6%,环比下滑0.3%。宽信用进程较为波折。
2、虽然2022年信贷季节性波动非常突出,更值得关注的是信贷的趋势
首先,2022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和宽信用政策脉冲影响,信贷呈现出非常强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即季末(3、6、9月)远高于往年同期,而次月(4、7、10月)大幅回落,低于往年同期。因此仅关注单月数据,并放大单个月数据的意义,可能会导致偏误,更值得关注的是金融数据的趋势。我们对信贷数据进行3个月的滚动求和处理来看最近三个月的金融数据状况,减少数据的波动,剔除季节性规律的干扰。通过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可以发现,即使信贷波动大于往年,3个月合计值整体上高于往年同期。
其次,企业端和居民端信贷持续分化,企业端延续融资韧性,居民端依然低迷。
得益于各类准财政工具发力,企业中长贷亮眼,录的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值。目前6000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8000亿信贷额度调整、2000亿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PSL等准财政工具是推动宽信用的主要手段,在各类准财政工具的发力下,企业中长贷录得4623亿,同比多增2433亿,虽然环比有较大降幅,但为有社融记录以来10月的最高值。
而居民户融资延续低迷,拖累票据冲量高增。与企业端融资亮眼不同,居民户新增短贷与中长贷均大幅回落,分别少增938亿和3889亿。10月居民存款与贷款之差再创新高,已连续9个月攀升,指向受疫情影响,消费和地产需求意愿依然较为低迷,居民融资意愿不足,储蓄意愿依然较强。
3、M1和M2均有所回落
10月M1录的5.8%,环比下降0.6%,地产持续低迷和疫情多发影响了居民和企业对高流动性资金的需求。M2录得11.8%,环比下降0.3%,一方面受高基数影响,一方面因为10月是财政支出小月,财政性存款多增1.14万亿所致。
4、宽信用节奏大概率将延续,居民户融资修复需更多政策支持
总体而言,信贷季节性波动再现,波动大于往年,使得信贷小月拖累较往年更甚,“银十”成色略有不足。但从信贷趋势来看,3个月合计值整体上高于往年同期。同时,企业端和居民端融资延续分化,企业端受多种准财政工具支撑,依然保持较高景气度;而居民户则受疫情扰动和地产低迷影响,融资意愿持续低迷。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宽信用进程虽然有波折,但是节奏大概率将延续。目前多项政策工具发力,保障基建和制造业等领域中长期贷款的融资需求,除目前已有的宽信用政策外,央行再度重启PSL,目前已经连续两月正增,旨在支持政策性银行加大对特定领域的融资支持,巩固前期资金对信贷的撬动作用。同时,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延期扩容,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融资,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改善的趋势有望延续。但居民部门的融资修复可能需要更多的政策发力支持以提振居民消费和地产融资需求。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后续信贷将延续向好趋势,社融也有望进一步微升。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疫情扩散超预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