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哪个信用卡利息低

本文目录

15家银行信用卡“成绩单”出炉!哪家最受欢迎?谁最有增长潜力?

经济导报记者戴岳

随着上市银行2021年年报的公布,大家比较关注的银行信用卡成绩单也逐渐揭晓。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消费需求回暖带动信用卡需求量提升,去年信用卡发卡量已经在缓慢提升。工商银行发卡量遥遥领先,招商银行依旧“霸占”信用卡消费额“老大哥”的位置……在当前信用卡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竞争中,聚焦优质消费客群、提高信用卡准入门槛成了不少银行的选择。

那么,去年各银行在信用卡方面表现如何?谁又更胜一筹?

工商银行发卡最多

发卡规模是衡量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指标之一。

经济导报记者统计了6家国有大行和9家股份行的信用卡使用情况,在累计发卡量方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发卡量破亿张。

工商银行累计发卡量依旧位列各大银行之首。其年报显示,2021年末,银行卡发卡量11.69亿张,比上年末增加4170万张,其中借记卡10.06亿张,信用卡1.63亿张。工商银行信用卡数量的增长幅度(1.87%)放缓,位于各银行之后。

在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10241.6万张发卡量位居首位,中信银行以10132.39万张发卡量紧随其后。

累计发卡量增速最快的是渤海银行,增速为69.47%,它的发卡量在15家银行中较低,为0.09亿张。

从发卡量增长率来看,15家银行发卡量增速普遍放缓,大部分未超10%。渤海银行、恒丰银行、邮储银行3家银行增速超过10%,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浙商银行、工商银行都没超过3%。

招商银行消费额度最大

从信用卡消费金额看,招商银行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名,是15家银行中唯一超过4万亿的银行。

“招商银行信用卡确实使用感受比较好,有很多优惠活动,之前周三不少商户有使用招行信用卡消费半价的活动,现在又有一个天天5折活动,很划算。”一位招商银行信用卡用户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此外,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信用卡消费金额介于3万亿至4万亿之间,工商银行信用卡消费金额介于2万亿至3万亿之间,信用卡消费金额2万亿之下的有中国银行、邮储银行、浙商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恒丰银行的信用卡消费金额增速第一,为实现53.08%,这与其信用卡发卡量快速增长不无关系。

与此同时,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和邮储银行的信用卡消费金额实现了超过14%的增长。本身信用卡消费金额基数颇高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增速也较快,分别为9.73%、9.8%。

建设银行透支余额最多

从信用卡透支余额方面看,建设银行最多,为8962.22亿元,遥遥领先其他国有五大行,连续5年稳坐行业第一的“宝座”。2021年,建设银行发卡量为1.47亿元,仅次于工商银行。

与建设银行一样,信用卡透支余额突破8000亿元的还有招商银行,为8403.01亿元。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招商银行在分期推广上也很活跃。打开招商银行信用卡A,“分期手续费5折优惠”的弹窗即映入眼帘。

同时,信用卡透支余额增速方面,邮储银行较上年增长20.9%,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农业银行信用卡透支额近年来确实增长较快,从2018年的3807.19亿增加至6267.83亿,四年增加近2500亿元。

优化信用卡客群结构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大部分银行不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不良贷款余额基本呈现上涨态势。从已披露的不良率来看,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2021年信用卡不良率出现下降。可见,银行强化了持卡客群的精细化运营,进一步加大力度来管理信用卡风险。

当前信用卡从增量市场逐步转向了存量市场,而转型的难点在于如何激活存量用户,精细化运营成为各发卡行的发力点。从2021年银行信用卡的布局看,年轻客群和“新市民”群体成为银行发力的重点之一。

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新引入客户中优质客户占比65%,较年初显著提升,线上交易量同比增长超40%,“我行进一步聚焦优质消费客群,迭代升级重点产品,完善线上互联网平台和线下消费场景的用卡环境,提升获客、活客质效。”

与此同时,各家银行持续强化信用卡与客群的连接,激活信用卡存量市场。随着存量竞争加剧,挖掘存量用户,优化客群结构成为了信用卡业务转型的关键。

“目前已对信用卡客群质量进行大幅调整。”招商银行副行长汪建中在业绩会上表示,招商银行对一部分客群实行低价政策,利率从6%到9%不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工商银行在年报中称,加快工银生活平台建设,推进“信用卡+数字人民币”融合创新。

经营贷等同于大额信用卡,利率3.55%,10年先息后本,随借随还

最近有几个朋友问我有没有什么大额贷款能像信用卡一样随用随还的。因为都是做生意的,经常涉及到垫资,账期没到没结款等问题。认识挺长时间了,知道我做这个行业就找到我咨询。

一般情况下当然不可能,普通的贷款一般周期都比较长,而自己周转一般也就几个月,如果贷一笔款放着不用付利息又不划算。

那么有没有什么贷款能像信用卡一样随借随还不用不付利息的吗?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抵押经营贷产品

1、额度:额度最高1000万。

2、还款方式一:先息后本10年,每年归本,随借随还,年化利率3.55%,对应LPR零上浮。

3、还款方式二:先息后本3年,中途不归本,年化利率5%。

4、抵押率:抵押率7成。(打个比方:房产价值100万,可贷额度为70万)

总结测评:

首先此方案利率较低,最低可做到年化利率3.55%,央行2022年公布的一年期LPR利率为3.55%,依然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利率加点为0,在南京众多融资方案中是非常少见的了。

3年期先息后本利率相对较高,但是同比市场先息后本方案最大的优势在于每年无需归还本金,南京市众多银行当中也没有之一。

其次,额度一次审批,可循环使用10年,用多少,算多少利率,随借随还。

打个比方,最终批款100万,可分多次提取使用,也可全部一次使用,非常方便快捷,用多少提多少,还多少也可用多少,相当于一张大额信用卡,不用不计息。

银行信用卡不良率现好转:农行最低,民生银行最高

作为零售压舱石,信用卡业务向来是各大银行发力的重心。近年来,受疫情等其他因素影响,银行信用卡业务增速明显放缓,不良率也出现抬升。不过,这一情况在2021年出现稍许变化。

记者梳理15家信用卡业务规模较大的银行的年报(包括6家国有大行和9家股份行)发现,过去一年来,信用卡规模增长仍处于低位水平,但资产质量有所好转,不良率较2020年普遍下降。在披露不良指标的银行中,农行信用卡不良率最低,为0.99%;民生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最高,为2.95%。

业内的共识在于,当前信用卡行业已由此前的规模扩张进入到博弈存量的新阶段。“从发卡驱动向用卡驱动的存量客户挖掘的趋势已经非常清晰。”信用卡资深人士董峥对记者说道,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改变以往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而聚焦精细化发展。展望2022年,信用卡市场的压力与机遇并存,但行业分化现象将进一步加剧,这将倒逼部分银行加快转型。

发卡、交易增速双双放缓

经历了2020年的低速增长后,2021年多家银行信用卡业务延续此前态势,发卡量虽有恢复,但增速进一步走低。央行此前发布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8.00亿张,同比增长2.83%,明显低于去年的4.26%,为近6年来最低增速。

对于这一新低,业内并不意外。一方面,疫情反复叠加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银行倾向采取相对平稳、低波动的业务策略;另一方面,信用卡市场已步入“相对饱和”状态,信用卡用户“多头授信”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发卡行在业务拓展上较为谨慎。

“这与监管导向相符。”董峥对记者称,此前监管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发卡银行执行“刚性扣减”政策,包括对一人多卡、高额/多头授信现象的管控日益严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用卡规模的扩张。

具体来看,年报数据显示,大部分银行2021年发卡量保持增长,但增速相较2020年有所下降,15家银行中,增速实现上升的仅6家,分别是工商银行、广发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

其中,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累计发卡量最多,截至2021年末,达1.63亿张,但增速相对较低,为1.87%;相比之下,邮储银行增速较高,在去年4月信用卡专营机构获批开业后,该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2021年全年新增发卡802.22万张,结存卡量4155.87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2.93%。

股份行中,招行在9家股份行中的发卡量最高,截至2021年末,该行流通卡量达1.02亿张,较上年末增长2.9%,流通户数6973.9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54%。

紧随其后的是中信银行和广发银行,发卡量均超过1亿张,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两家银行首次发卡量过亿万张。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信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0132.39万张,较上年末增长9.4%;广发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0077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2.79%。

相比之下,华夏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最低,仅为0.31亿张,但其同比增速最高,达16.11%,新增发卡量为435.22万张;除了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外,股份中,同比增速达两位数的还有浦发银行,截至报告期末,浦发信用卡流通卡量4843.45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0.78%,扭转了此前下降的态势。

整体来看,不管是国有大行还是股份行,信用卡发卡规模增长迟滞现象均较为明显。“部分发卡银行将信用卡业务当做零售业务重要抓手,但多数发卡银行业务遭遇到发展的‘十字路口’。”董峥对记者说道。

虽然发卡增速放缓,但信用卡贷款余额增长较为客观,多家机构普遍实现增长,且增速较2020年有所提高。其中,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位居首位,达8962.22亿元,同比增长8.54%;其次是招商银行,突破8400亿元;邮储信用卡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最高,达20.9%。

另从信用卡交易额来看,行业分化较为明显。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作为在零售业务上表现颇为亮眼的两家银行,其信用卡交易额保持领先,分别为4.76万亿和3.79万亿;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增幅位居前列,均超过14%;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与华夏银行等则小幅下降。

在信用卡收入方面,仅部分银行披露了相关数据。截至2021年末,招行信用卡收入达867.54亿元、增速为5.13%,总额和增速双双领先,也是唯一一家实现正增长的银行。其中,该行利息收入为596.45亿元,增长了5.86%;非利息收入271.09亿元,增长了3.56%。

与之相对,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信用卡收入增速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浦发银行,去年信用卡业务总收入为380.79亿元,同比下滑15.33%,已连续三年出现下降。

资产质量有所改善

在发卡量、交易额增速放缓的同时,对于信用卡行业而言,一个好的迹象是,此前攀升的不良指标出现下滑。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各发卡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对信用卡业务风险进行大力整顿,并加大债务催收力,积极探索尝试资产证券化、批量转让等新的不良处置路径;同时,实施“客群优化”,严格控制高风险客群等。

具体来看,在披露不良指标的12家银行中,仅工商银行和兴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出现上升,其余均实现不同程度得下滑。

其中,农业银行不良率最低,截至去年末,不良率为0.99%,较上一年年末下降0.56个百分点,降幅最大;民生银行不良率最高,为2.95%,但较上一年年末已下降0.33个百分点,且不良资产余额也有下降。

另外,截至去年末,工银信用卡不良率为1.9%,较上一年年末小幅上升0.01个百分点;兴业银行不良率为2.29%,较上一年年末反弹0.13个百分点。

对于这一反弹,兴业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邹积敏在此前举办的业绩发布会上曾表示,“按照我行的资源,完全可以做到信用卡不良‘双降’”,主动放缓处置主要是考虑到两重因素,一是为支持新冠疫情防控、保护消费者权益,对受疫情影响客户适当放缓处置,鼓励客户在疫情缓解后主动还款;二是考虑到2021年信用卡逾期认定标准趋于严格,需要给客户一定的适应期。

招行副行长朱江涛在发布会上也提及,去年资产质量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去年个贷和信用卡不良的认定标准由逾期90天提前到逾期60天;二是按照监管要求,信用卡逾期时点的认定由下一账单日前置为本次账单的还款截止日,平均提前约8天。“如果将这两个因素还原,无论是个贷还是信用卡,关注和逾期的额率比年初均是下降的,实质风险呈现下降趋势。”

展望未来,有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反复将会对居民就业、收入和消费造成短期冲击,叠加银行信用卡机构进一步加快对共债风险的识别和清退等因素,预计消费信贷业务短期风险管控仍存在一定压力。

这也对信用卡机构的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去年末监管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从多个方面对信用卡业务提出了整改要求,“倒逼”信用卡业务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一位银行业资深从业者对记者称,信用卡市场已进入白热化竞争的精耕模式,产品种类愈发多样,但产品也高度同质化,对于机构而言,如何打造自身特色脱颖而出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且,客群下沉、线上申用和场景复杂化也均考验银行的风控能力。

对此,有机构表示,将强化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差异化客户经营策略。比如,深化线上渠道场景营销,联合多家头部平台强化持卡人动户,加强客户精细化管理提高活客动能。深耕分期业务数字化、智能化经营,深化大数据运用,形成精准营销、平台赋能的完整经营闭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