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借钱方式:女孩找300个陌生人借钱,每人1000,5小时到账30万
网友称:“这是最牛的借钱方式。”
2015年6月14日晚上,女孩张海林在朋友圈发了一篇“借款声明”。
声明中她表示:想向300个人借钱,每人借1000元,多了不要,少了也不收。以后每个月向5个人还钱,一年60个人,5年还清。
朋友劝说张海林把这条朋友圈删了,他们都认为找300个人借钱是不可能的。
可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消息刚发出去9分钟,就有人给她转账1000元。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1000元陆续到账。
就这样,5个小时后,张海林的账户上就有了30万。
张海林的文章里到底写了什么,让不认识她的人心甘情愿转账给她?她又拿着这30万做了什么?最终,她有没有按照文章所说,将这30万在5年内还清呢?
不轻易低头的年轻人27岁,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应该是追梦的年纪。
但对于女孩张海林来说,她却提早迎来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张海林出生在河南新乡一个普通的农村,父亲是一名卡车司机,母亲在家务农。
从小她就知道,自己家境贫困,所有很努力很努力学习,终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
然而,对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家庭来说,上大学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给人生带来巨大的改变。
张海林就是这样。
上了大学的她,虽然如愿留在了上海这座繁华的城市,但刚刚毕业的她只能应聘到一个普通的小职员,每个月的工资刚刚够房租和日常花销。
工作了几年,张海林手里也没有存下多少钱,此时的她还没有意识到,钱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直到2015年的一天,她给家里打电话,得知了父亲开车不小心撞了人。那天,母亲刚好跟着父亲出车,被撞成脑震荡,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抢救。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张海林一时承受不住,她心里那道最坚固的墙,轰然倒塌。
家里只有她一个孩子,崩溃之后,她不得不选择面对,扛起家庭的重担。
张海林首先想到的是,要找律师咨询父亲撞人这事儿该怎么解决。
经朋友介绍,张海林找到了专门处理开车肇事案件的律师。律师听过事情经过后,和受害人进行了协商沟通。
随后,他告诉张海林,受害人要30万赔偿,这事儿就算了了。
30万?
听到这个数字,张海林一时没反应过来,她从小到大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如今让她去哪里凑钱呢?
但是为了不让父亲承担刑事责任,张海林只能硬着头皮去找朋友和亲戚借,去凑。
可朋友和亲戚也不富裕,一下子借好几万更是不可能的事。
那段时间,张海林每天为了钱,愁得吃不下睡不着。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就躲在被子里痛哭。第二天,张海林又鼓起勇气去借钱,借了一圈,最后连一半都没借到。
绝望的张海林想到了募捐,但她又想,父亲是过错方,不占理,以这样的理由去募捐根本就站不住脚。
她也想过以母亲脑震荡,生命垂危的事情,像社会寻求捐款。不过,这样的筹钱方式再次被她否定。用公众无私的捐款,解决个人的私事,这违背了她的原则。
眼看着受害人所说的赔偿日期就要到了,张海林连一半的钱都没凑齐。
万般无奈之下,她想到一个方法,死马当活马医。
2015年6月14日的晚上,张海林在朋友圈发了一篇名为《此后数月经年,我做一个感恩的人》的文章。
与其说这是一篇文章,不如称它是一个“借款声明”。
张海林将父亲开车撞人,受害人家属索赔30万,母亲重度脑震荡,生命垂危的事情如实讲述。随后,她在文章后面表明:向300人借钱,每个人借1000。以后每个月还5个人,一年还60个人,5年将所有人的欠款还清。
好朋友看到张海林的朋友圈后,给她发微信,说找300个人借钱这事儿,根本不可能。就算微信好友有300人,但人家跟你萍水相逢,借钱给你?凭什么?
好友劝张海林将朋友圈删了,自己和她一起想办法。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时候,9分钟后,张海林就收到了第一个人转的第一笔1000元。
这个人是张海林才刚认识不久,她给张海林转账后,还发了一条微信:“姐姐张海林,看了你的那篇文章,让我特别感动。你的勇气、担当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让我觉得你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更不会轻易向命运低头。既然现在你选择了这样的解决方式,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姐姐,我会一直支持你!相信你!加油!”
随后,张海林又收到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转账。
很多人看了她的文章后,不仅自己给她转了钱,而且还将文章转发到自己所在的群聊里,引发更多人的关注。
一时之间,张海林的微信,有陆续不断的陌生人加她好友,也有陆续不断的转账收款。
她看着一笔笔1000元钱到账,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有一位也是父亲的网友给张海林转账后,说道:“身为父亲,我特别感同身受,而且我相信,互助才是世界的未来。”
还有一个环卫工大姐,对张海林的遭遇充满同情和可怜,“这么好的孩子,我得帮她一把”,听到大姐这么说,朋友都劝她不要借,说不定是骗子,再说自己本身就不富裕。
但大姐依然想试一试,她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短短5个小时后,张海林的账户就有了人生第一笔30万。
就这样,张海林的借款计划完成了。
借到钱后,她就将钱打给了受害者家属,然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赚钱。
另类还款计划张海林在收到第一笔1000元转账时,就专门找了个本子,记下网友名字,建立还款标签,标上序号。
有些网友自己也没多少钱,但还是向张海林伸出了援手。张海林就在这些人的名字前面,标上“提前还”的标签。
还有些人在给张海林转账的时候,就说1000元微不足道,只当自己的一点心意,不用还了。但张海林依然坚持,她只是在名字后面标上了“可以晚点还款”的标签。
1个月后,张海林就开始了长达5年的还款计划。
为了达到一个月还5个人钱的目标,张海林租住最便宜的房子,每天的饭菜只有馒头配咸菜,最好的饭也是面条里能打个荷包蛋。
尽管张海林这样努力,上天却没有眷顾这个勤奋的姑娘,再次给了她一个沉重的打击。
2016年2月,张海林母亲脑溢血,病情加重,成了瘫痪,压在张海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为了省钱,张海林继续节衣缩食,她重新换了工作,中午在公司食堂吃。这样她每天只需要付一顿早餐的钱就行,大多数时候晚上都不吃。
20多岁,正是爱打扮的年纪,可张海林已经好久没买新衣服了。
为了多挣一点钱,除了公司的工作,她还干了好几份副业。每天晚上,她都要到10点以后才回家,回家之后继续坐在电脑前忙工作。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熬过多少个通宵……
可尽管如此,每个月5000块钱的债务,再加上日常开销,和母亲的医药费,张海林还是被压得喘不过气。
她经常在寂静的深夜,蒙着被子痛哭。痛哭过后,第二天继续奔波赚钱,养家、还债。
日子一点点过去,张海林开始一个月5000,5000的还钱。
很多人都没把1000块钱放在心上,张海林把钱给对方转过去的时候,有人还以为她是骗子。
张海林只好把之前的转账记录发给对方,再加以解释,对方才恍然大悟,最终确认收款。
还有人帮助张海林后,就把她删了,张海林只能再次请求加好友,在备注里表明还钱的用意。
那位借她钱的环卫工大姐,在收到张海林的还款时,还安慰张海林,让她压力不要太大,事情总有好起来的那一天的。
张海林的大姐的鼓励下,更坚定了自己还款的决心。
让她觉得特别感动的是,真的会有人不收她的钱。
张海林默默感动之余,只好将这些钱记下来,最后捐给了慈善机构。她希望这份爱心,可以从她这里延续下去,帮助更多身陷困境的人。
2018年7月的一天,张海林把最后一笔欠款转给“债主”后,她站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深深舒了一口气。
她想大声喊叫,想大笑,想告诉全世界:她不仅做到了,还提前两年还清了所有债务。
但她始终没有这样做,只是,那天她看着路旁的梧桐树,在灯光的照耀下,格外地美。
然而,人生并不是一场电影,最终的结局都是喜剧收尾,生活的真实面目就是,解决了这个难题,下个难题又会迎面扑来。
正当张海林为还请债务欢喜雀跃时,她接到了父亲的电话,母亲病重,救治无效去世。
当她匆忙赶到家,依然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张海林的心再次被生活重重一击,之前面对沉重的债务,她还能鼓励自己,勇敢面对,努力挣钱,但对于母亲的离世,她又该怎么做,才能换回母亲的生命?
她被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彻底击垮。
母亲葬礼那天,张海林一滴泪都没掉。村里人知道张海林帮家里还债的事,此时纷纷都说,这闺女真要强,母亲去世就不掉一滴泪,以后是个干大事的人。
办完了母亲的后事,张海林就一直赖在家里,什么也不做。父亲每天出去干农活,她就帮忙做饭,干家务。
她和父亲好像有一种默契,谁也没有主动提起母亲。
直到有一天。
环卫工大姐给她发微信,说看到了她的朋友圈,问她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面对大姐安慰和鼓励的话语,张海林再也忍不住,大哭了一场。
这是她自从家里出事以后,第一次勇敢地哭出来。以前她只敢躲在被窝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抹眼泪。
父亲看到女儿哭,站在旁边不停地抹眼泪,这个曾经是家里顶梁柱的男人,此时看起来如此不堪一击。
痛哭过后,张海林给环卫工大姐回了一条微信:“谢谢阿姨,我会继续努力的。”
后来,再提起母亲的离世,张海林表现得没有那么悲伤了。她说,只记得母亲出殡那天,阳光出奇得好,以至于现在只要是出太阳,她就鼻子酸,想哭。
面对镜头,张海林表示,这些来自陌生人的温暖,不仅仅是经济上帮助了她,也给予了她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让她再面对人生困境时,能够更加勇敢、坚强、乐观。
是啊,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坏。
此后数月经年,我们都要做一个乐观的人,积极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
就算不能改变结果,但我们毕竟留下抗争过的痕迹。
也许这就是活着的意义所在。
有多少App可以“轻松借钱”?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邵鲁文)点开“滴滴出行”“去哪儿旅行”“哈啰出行”等A,显眼位置均可看到“借钱”;点开“京东”“58同城”“美颜相机”等A,显眼位置也能看到“借钱”……
“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不少手机A存在与自身主要业务毫不相干的借贷功能,并以低息、红包等作为噱头引导用户开户。A“借钱”满天飞,背后暗藏多重风险。
各类A都盯上“借钱”业务
部分手机A用户告诉记者,一些生活中常用的A,俨然成了“金融A”。就连平时常用的拍照、办公软件都有借款功能,经常出现鼓励用户开通借款功能的弹窗提示。
青岛市民郑昱告诉记者,她平时常用的拍照A“美颜相机”,最近打开后总是有弹窗消息,提示送她一个最高88.88元的红包。点开红包后,就会进入一个“美图钱包”的界面,里面除了提供“借钱”服务,还有“您有最高额度200000元待领取”“最高可借200000元”等极具诱惑的广告。“一款拍照软件,为啥老出现借贷广告?不理解。”郑昱说。
不少公司职员告诉记者,不仅是拍照软件,常用的办公软件“WPSOffi”,也出现了借钱功能,号称“低利率、无抵押,最高可贷96400元,年利率7.2%起”。
记者下载了部分常用A测试发现,不少社交、出行、生活服务类A中都有借款功能,部分A还把借款功能作为重点模块进行展示。如用于叫车服务的“滴滴出行”,其借钱功能按钮就摆在A主页,与打车、顺风车、共享单车等功能并列。在外卖应用“饿了么”上,借贷功能不仅出现在首页,而且接入的借款服务有七八种。在社交A“陌陌”上,其提供的借贷服务宣称最高额度为6万元,且“无担保、无抵押,有手机和银行卡就能申请”。
此外,还有一些A以“免费领取会员”为噱头,引导用户使用借款服务。例如某款视频A以“免费送3个月VIP会员”为由,引导用户点击广告,点击进入后则会出现“新用户领30天首期免息券”“最高可借额度200000元”等网络借贷广告。山东艺术学院大四学生孙思齐说,在视频A“爱奇艺”的应用界面内,有时会出现借贷功能的广告;平台还宣称,只要注册并完成借款,就能领取会员。
不少A在借贷服务中都注明资金来自银行及持牌放款机构。记者咨询了一款社交A的客服人员,对方表示,该A是金融机构的合作伙伴,负责接入借贷服务;推广平台本身并不提供资金,出现纠纷时需要借款者和资金提供方协商解决。
“轻松借钱”背后暗藏多重风险
社交、出行、视频等生活服务类A用户基数庞大,其中很多使用者本无强烈借贷需求;在这些A“广撒网”式宣传下,一些使用者受诱惑开通了借贷功能。
记者发现,不少平台的借款功能都以“实时审批、极速到账”为卖点,并且承诺的额度不低。几款A对开通借款功能的审核都颇为宽松,填写个人姓名、身份证号,进行人脸识别后,绑定收款银行卡就可以借钱。
部分A中的借贷功能还以低息为噱头吸引用户,但实际上却埋着高息的深坑。某款A宣称借款额度最高达到20万元,最低年化利率只有7.2%;但当记者按照A内的要求填写完各种个人信息后,年化利率一下子涨到了23.4%。
在黑猫投诉等互联网投诉平台上,有多名用户投诉称,一些A里的借贷功能存在重复扣款、收取高额利息、开通后无法取消等问题。
一位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普通用户在银行申请信用卡,一般初始额度只有2万元到5万元;但不少A上的借贷功能,动辄宣称可以提供30万元到50万元的额度。额度一旦过高,如果用户还款逾期,带来的金融风险很大。
互联网经济专家刘兴亮认为,不少A用户众多,如果平台采用诱导的方式推广借贷功能,一些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自控力较差的群体就存在过度借贷的可能。
多位大学生在黑猫投诉上反映,看到某款社交A上频频出现的借贷广告,经不住诱惑,就尝试借款,数额在1万元到3万元不等;但借款后却无力偿还,影响了个人征信。
此外,借贷功能还极易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国家网信办在今年5月的一次通报中指出,84款A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其中半数以上A都具备金融功能,这些A存在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侵害个人信息的问题。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中小借贷平台上的个人信息很容易泄露。个别平台为追求利益,会把个人信息“打包”卖给第三方;只要用户在一家借贷平台上申请过借款,其他借贷平台的骚扰电话就会“蜂拥而至”。
对A借贷亟待加强监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开始尝试使用移动端上的金融平台进行借贷。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0)》显示,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而言,部分公司的“80后”“90后”客户占比达到90%以上,其中,“90后”客户占比普遍在50%左右。
相关专家认为,与专业化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的A相比,一些常见的生活类A使用人数更多,覆盖面更广。由于使用频率很高,过度宣传借贷功能更容易让网民掉入网贷陷阱,并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有关部门需要对这类A加强监管,堵住由此带来的互联网金融漏洞。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顾雷说,应持续加强对手机A开设借贷功能现象的监管。对于当前“什么A都可以放贷”的局面,要有更精准的规范和约束。比如在平台的借贷资质、用户申请门槛、推广方式等方面,都应有更明确和严格的标准,以实现A借贷业务有序、有度发展。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一些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中并没有明确指定使用范围,部分信贷资金存在未按指定用途使用的问题,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以及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平台的指导,在对用户的申请审核、贷款用途和流向的监管上更加严格。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很多普通用户具备的金融知识有限,容易被平台夸张的宣传所诱惑。行业监管部门可定期在校园、社区等场所开展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培养更多人形成良好的金融素养,增强抵抗金融风险的意识。
斗门男子网贷3万,钱没借到反被骗走15万……
最近,住在斗门的何先生想通过网络贷款3万元。没想到,不仅钱没借到手,还被骗走了15万余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贷款还要刷流水?
上个月,何先生因为急需用钱,就在网上搜索贷款的平台。
不久,就有一个陌生男子打电话来,说看到何先生在浏览贷款的页面,问他是否有资金上的需求,还说可以添加微信进一步联系。
加上好友后,对方问何先生需要多少贷款,何先生说要1万,对方就给他推荐了一个消费金融APP,并发来下载安装的链接。
何先生安装并注册帐号,填写个人信息后,看到最高可以申请3万元贷款,于是在上面按要求操作申请。
很快,对方告诉何先生,他申请的贷款已经获批,不过要先交798元激活软件才能提现。
何先生算了一下,这激活费加上利息,总费用还是比其他平台借钱的利息低,于是很爽快地交了798元。
不过就在何先生准备提现后,却发现APP帐号被冻结,还收到了一条提醒称:“因借款人账户信息不符,您绑定申请的银行卡号填写错误,请在(我的借款)-(查看合同)点击查看合同核对您的提现银行卡号,请联系客服解冻款项,以免造成您的个人不良记录。如不及时处理,也需要每期按时还款,请您尽快咨询客服处理!”
眼看着也审批通过了,钱马上要到账了,可偏偏提示说银行卡输错了,钱被冻结了。
何先生有点着急,马上联系了客服,结果对方回复何先生,其无权处理相关业务,将为其转接“处理专员”解冻款项。
“处理专员”上线后,要求何先生提供手机银行账户,进行一对一验证,核对资金流水,并缴纳30%的贷款金额,即9000元作为担保金。
何先生听“处理专员”说不解冻可能影响个人征信,被各大金融机构列入黑名单后,连忙找朋友借了9000元按照要求转进指定账户。
操作完成之后,还是提现失败,而且还变成了高风险账户。客服解释说因为何先生转账时没备注身份证后四位,现在保证金的额度要调高至贷款金额的60%,也就是18000元,之前转的9000元稍后会被系统自动退回。
何先生又按要求转了18000元。接下来,客服又以“征信不行要刷流水”为由,让何先生陆续转账27000元、54000元、50000元到指定账户。
最终,为了这3万元贷款,何先生搭进去15万元才发觉被骗了,赶紧报了警。
骗子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明明银行卡号输对的,为什么说我输错了?”这其实是目前网络贷款诈骗的主流剧本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环!
骗子让你去下载的贷款APP是之前就做好的假平台,同时在这个假平台也植入了一些其他功能的软件。
无论你贷款5万,10万,还是20万,到最后输入银行卡号,势必会出现“银行卡号输入错误”的情况,你再仔细再确认无误都是这样的,原因就在这个平台植入了可以任意篡改的软件。
骗子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当系统弹出消息,“你的银行卡输错号码,此账号已被冻结”,目的是让你以为是自己的操作失误,导致银行卡被封停,无法放贷。这时,骗子说,没办法,需要你进行下一步解决操作。如果你相信了,就会跟何先生一样去交钱。
这就是骗子的最终目的——要你交“认证金、激活金、保证金”……各种费用。
本来你是去平台贷款,到最后变成了你掏腰包付钱给所谓平台,其实是付给了骗子。
以及,还有的骗局中,骗子还会说你因为输错卡号,被银监会列入失信人员的黑名单了,或者如果你不交这些费用,贷款记录还在的,你还是要还款的,你如果不还要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等等,这全都是骗人的鬼话!
所以,大家遇到“贷款时提示银行卡号输入错误”的情况就要提高警惕了,凡是在贷款前以任何理由要求交任何费用的都是诈骗!
转自:珠海刑侦
来源:珠海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