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4年P2P平台沃时贷突然清盘 将分36个月兑付投资人资金
扬子晚报网5月4日讯(记者徐兢)5月2日下午,江苏网贷平台沃时贷在官网发布“关于停止线上运营的公告”。公告称,5月2日起,停止线上平台运营,不再发布借款标的,且新、老平台都将停止回款,同时为投资人提供三套不同的资金兑付方案,其中“兑付方案一”是分36个月兑付给投资人。扬子晚报记者昨日探访了该平台线下办公点,采访了投资人、平台负责人和第三方机构专家。
A.记者探访:
各地投资人来宁维权要本金
投资5000元以下的已领到钱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来到了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花神大道的胜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人在公司前台席地而坐,举着“还钱”的纸牌。对沃时贷提供的三种兑付方案,投资人态度普遍较为消极,怀疑自己的投资款无法收回。
投资人大多是年轻人,不乏从事法律、财务行业者,他们的投资款10万—50万不等。一位男投资人说:“我是浙江金华人,投了30多万,看到公告没心思上班了,请了假来这里要钱。”一位来自江西的女投资者说:“一直觉得这家平台还不错,投了很多年了,去年我还带着公婆和爸妈来实地考察,现在我们一家这么多人的钱都在里面。”几位外地投资人在公司地板上已经睡了两晚。投资人的诉求是先拿回至少三成的本金,而公司表示只针对5000元以下小额投资人直接兑付,其他投资人要按照公司给出的兑付方案三选一,双方就此陷入僵局。
目前公司正常运营,工作人员对每一个来访者询问是否是投资人,扬子晚报记者回答“是”,便被领进里面一间办公室,看到两位工作人员正在跟四五位投资人沟通。5000元以下的投资人都顺利领到了本金。一位投资人戴着口罩走进来,出示了一份病历,自称是白血病患者,急需钱治疗,“我老婆说了,今天要是要不回这6000块钱就不要回家了。”工作人员当即也答应给他兑付。
B.平台回应:
清盘因为对行业前景不乐观
公告对投资人有三种兑付方案
沃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先生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为何提出兑付要分三年这么久?他表示:“我们测算过,总待收金额2.4亿,涉及3000多个投资人,其中1000多个投资人待收余额是5000元以下,昨天和今天基本能兑付结束,剩下一共2000多个投资人,每个月线下门店有700多万的利润,分36期按月兑付给投资人差不多够。”
骆先生说,下一步公司要压缩成本,原来有二十多家线下门店,计划只保留五六家,其余全关闭,“线下本店主要是获客,吸纳借款端,赚取利润。”同时,在这三年里,公司要通过合法手段催收贷款,比如通过法院起诉等。不过“坏账率”究竟是多少,他不肯透露。
谈及清盘原因,骆先生坦言,监管趋严,合规成本高,从长远规划看,他认为网贷行业前景黯淡。“我们不‘跑路’,清盘是良性退出。”他说,在这三年里办公点会一直保留,投资人不必担心“人去楼空”。
经核实对比,扬子晚报记者发现沃时贷产品年化收益率较高,3月12%,6月13%,12月15%,18月16%,24月17%。2016年8月,平台获得上市公司神州泰岳旗下基金的4000万融资。平台产品是有车辆抵押的车贷,但没有上线银行存管。
沃时贷公告显示,因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不断加强,行业也趋于正规化,在整改过程中遇到众多问题:因催收不利导致逾期和坏账率增加,公司垫付资金压力变大;为减少逾期及坏账率,寻找更优质借款客户,公司提高了风控审批标准,造成线下借款端业务量大幅度减少;线下收益减少,而公司线上资金、运营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后期合规费用及平台合规标准无法预估。
投资人有三种兑付方案:一,所持有的待收本金按照现国有银行3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75%等额本息的方式计息,36个月兑付完毕;二,公司提供线下2个门店的部分股权进行认购,投资人可用待收本金转化成门店股权,参与门店每月收益分成;三,公司开放方案一中36期债权转让的功能,急用钱的用户可通过债转的形式进行债权转让。扬子晚报记者在官网注意到,已有数位投资人以5折的价格成功转让了债权。
C.第三方观察:
停业主要是逾期和坏账率增加
不清盘后期将保不住投资人本金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沃时贷是一家江苏的车贷平台,运营4年多时间,截至2018年5月1日,沃时贷待收余额为2.5亿元。沃时贷虽然规模不大,但因为运营时间较长,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停业受到了行业关注。
于百程分析道,对于沃时贷来说,宣布停业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逾期和坏账率增加,不良资产的处理时间周期变长,公司垫付资金压力变大。如果目前不进行清盘,后续可能部分项目投资人本金将会损失。如按平台公布的方案一,投资人的本金将不会损失,只是获取的收益会比原来大幅减少。
随着监管介入和市场的竞争,自从2015年底开始,网贷行业的平台数量就在不断下滑。在前期,平台的退出以“跑路”等恶性退出为主,在近两年以停业等良性方式为主。
网贷之家监测的数据显示,截止5月3日,今年以来有212家平台退出,其中停业清盘平台为149家。未来平台的退出还会持续。
编辑:李燕
负债千万,记录(10)
1个多月没更新了,实在就是有心无力。每天都很压抑,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几个网贷都逾期了,兴业的信用卡也逾期了,信用卡还是挺好协商的,打了两次电话,说了情况就停息挂账了,分36期。网贷就没办法了,手机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一天几十个电话,一概不接了,接了也没什么用,就是要求偿还。每周给网贷的官方客服打个电话,证明自己还没失联,剩下的就是挣钱等着全额结清吧。哎···,小米,招联,有钱花,万达贷,新网银行好人贷,拍拍贷,还呗,360借条,支付宝···所有的都逾期了··催收也见识过了···有几个还好一些,有几个真是没法说,太····想了解的可以直接评论···我就不一一说了··说了都是气···
现在的状态就是感觉网贷这些都无所谓了,主要是从朋友那里借的一些钱,加起来着急要的有100来万吧,一天也是十几个电话的催,但是确实没什么好的办法,也没什么资产可以变现了。最早要等到下个月底,才会有一些稳定的收入,大概一个月几万块吧,但是相对于债务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连每个月的银行利息也不能覆盖。真是穷途末路了···
现在有几个贸易可以做···我列一下,看大家有什么资源吗?
1、钢厂用镁石粉,据了解都在东北地区,营口等地居多。
2、化工产品液氧、液氮、液氩等,也是钢厂使用。
3、石墨制品,石墨增碳剂等。
哎,现在兜里不到几百块··跑个业务都怕油钱不够···真是没什么好的办法。看看大家有什么简单的副业可以做吗?有个日常的差旅钱也行···躺着床上,永远走不到路上。只有往外跑,才有可能找到希望。
最后,加油,每个陌生人!
借款最高可分96期?网络小贷公司涌入社交获客
作者菲鱼出品消费金融频道
可以分96期的网贷款你听过过么?近期「消费金融频道」注意到,朋友圈中频繁出现可以申请分期8年的贷款广告。
这些贷款广告大多话术相同,均称正规机构、一对一服务、还款灵活、不用下载、0担保、0抵押,吸引刷到的人借款。
在一一点击这些广告过后,「消费金融频道」发现,这些贷款的提供者均为小贷公司,且拥有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试点资格,但注册资本却未达到《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办法)的要求。
社交软件小贷广告渐涨
借款真如广告说的那样嘛?「消费金融频道」选择了近期被频繁推送的中金信诚-随借随还进行申请。
广告信息显示,中金信诚-随借随还号称“不欠网贷,不欠人情,承诺:不催还,不刷脸,不下APP”。
点开广告下方立即申请链接之后,显示“最高可借20万,最长可分期96期”;并宣称“放款快、成功率高、费用低”;填写申请资料仅需提供姓名、电话、所在城市、申请额度区间选择“0-5万,6-10万、11-15万,16-20万”和资质情况包括有商品房、有公积金、有全款车、有营业执照、有缴纳社保和有寿险保单。还需勾选《自动填写信息授权书》和《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条例》。
「消费金融频道」小编按照要求填写了贷款申请信息,选择了0-5万的贷款区间。不过在填写完相关资料提交后,页面仅显示提交成功,并未提示是否申请通过。但是并未过多久,小编就收到了贷款中介打来的电话。
在简短沟通后,贷款中介询问是否下款,小编拒绝下款,并挂断了电话。
不过这段借款过程并未就此停止,中金信诚的信贷员在随后的几天里不停的拨打小编的电话,在多次挂断后通过短信告知小编他们平台需要核对完信息才能取消,并要求提供户籍地、是否交公积金等隐私信息,在小编明确拒绝提供信息后,仍然电话骚扰。
「消费金融频道」注意到,该笔由助贷机构中金信诚金融服务外包(北京)有限公司运营,资金来源为广州熊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熊猫小贷”)。
工商信息显示,熊猫小贷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为2亿元,拥有互联网小贷牌照,由熊猫金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熊猫金控”)100%持股。
虽然从工商信息和投诉信息来看,熊猫小贷经营问题较少,但其控股公司熊猫金控近些年来问题频出,官网处于无法打开的状态。
公开信息显示,熊猫金控仅自身风险类信息就有85条,包括因劳动争议、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被起诉;此外违规处理的警示有22条;股东股权质押,单笔质押比例<95%的有20次记录,单笔对外担保金额<5亿的有36次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朋友圈引流的网络小贷平台越来越多,除熊猫小贷外,还有元丰小贷、豆豆钱等广告都出现过在朋友圈,微博、短视频等热门平台均有类似广告出现,小贷广告在社交媒体上呈现抬头趋势。
借款套路多
与2019年期间小贷公司投放的小贷广告相比,这些广告不再以放款金额高、利率低作为买点,多以超长分期数、低分期门槛作为广告关键词吸引贷款客户,动辄声称分60期、96期的平台比比皆是。此外,主体小贷公司均拥有互联网放贷资格,能规避掉监管风险。
不过部分小贷广告仍然逃不出内容低俗的特征,多数广告仍聚焦在婚恋场景。以微博平台推送的小康小贷为例,广告封面是一段微信聊天记录,借钱者因为约会没钱向朋友借款,遭到羞辱,最后借款者在小康小贷上借到了钱,以此突出放款快和弱化掉贷款利息的特点。
虽然大部分平台号称放款速度快,无抵押,但实际上不少借款人表示在申请过程中仍遇到了困难。
在投诉平台上,关于小康小贷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套路贷、审核问题。多位小康小贷的借款人表示,在借款审核通过后不约而同地被告知出现了银行卡卡号输错,被银监会冻结的情况,需要预先上交一定比例借款金额用于解冻,有借款人提供信息显示,在缴纳了3万多用于解冻银行卡后仍然未下款。
这种情况并不只是个例,一名曾在元丰小贷申请过贷款的用户表示,他在元丰小贷上申请了1万元的贷款,并未下款到其银行卡,工作人员声称款项冻结了,因为银行卡错误,要解冻需要5000存款证明。
此外,由于贷款合作机构审查不严、企业运营者违规等问题,砍头息、利率、违规收费问题一直是小贷投诉的高发区,在一位借款者提供的征信报告中可以看到,其于2018年10月在元丰小贷借款7700元,分4期还,共还款14765元,利率远高于36%,超过国家利率红线。
在现金贷、消费分期市场严监管,利率下行的的趋势下,网络小贷牌照取缔成为趋势、获批也更加艰难,互联网小贷机构若提供超过法定红线的利率似乎是在自掘坟墓。
不过,《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大概率会在不久的将来实行的情况,网络小贷牌照对于一些没有实力的控股方来说,不仅价值大跌,而且出售无望,一些小贷机构或许抱着能用一天是一天的心态在看待这张牌照,自然不会向之前那样珍惜。
网络小贷牌照价值缩水
暂行办法发布于2020年11月,虽然距今已经快过去2年仍然没有正式实行,但从互联网公司旗下小贷纷纷增资、各地小贷牌照清理加速的情形来看,也许最终出台的条例可能与目前的意见稿有部分调整,但该条法规落地似乎板上钉钉。
暂行办法对于网络小贷的注册资本提出了较高要求对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设定了10亿元的门槛,跨省开展业务的公司为50亿元,且对注册资本的要求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这就意味着,拥有雄厚资本的小贷机构才能跨过高门槛。
目前离小贷整改的3年过渡期越来越近,据「消费金融频道」整理,已跨过50亿跨省级经营门槛的小贷机构仅有11家,这其中主要是互联网大厂旗下的小贷公司,如蚂蚁小贷、中融小贷(字节)、财付通小贷(腾讯)、美团小贷、度小满小贷等。
不过大部分网络小贷的股东并没有这种实力,或者认为若增资达到门槛,这张牌照的投入产出比并不理想。因此,出售成为了这些网络小贷牌照的最终去处。
买家越来越难寻是目前网络小贷牌照的普遍现象,据了解,在监管叫停网络小贷发放时,市面上共有249张,其中完成工商注册的229张,已过公示期但尚未完成工商注册的网络小贷牌照20张。
那时候注册资本较低、监管主体不明确,网路小贷牌照可以以极低的资本撬动较高杠杆,再加上消费金融牌照申请困难,于是网络小贷牌照成为了香饽饽。
在2019年高峰时互联网小贷牌照的出售价格一般在1亿元左右,即使在2017年监管文件出台之前,一张互联网小贷牌照的价格也能卖到3000万。但在暂行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发布以后,这种情况就不复存在,去年赫美小贷出售的一张全国性网络小贷牌照,最终只卖了1000元。
价格下跌已经让持有网络小贷牌照的小贷机构无法通过牌照大量变现,而买主的急剧减少也让这张牌照“低价也无市”。
目前,仍对网络小贷牌照感兴趣的公司已是凤毛麟角。此前,互联网大厂、手机生产商等是网络小贷牌照的主力军,这些公司基本都在网络小贷牌照的价格高点时已经购入或者自主申请获得牌照再次购买牌照的需求极低。
在加上监管对机构入股或持有小贷公司的数量要求,多数互联网科技公司反而注销旗下多余的小贷机构,因此即使是白送牌照对于这些公司而言也没有任何价值。
卖不出去以及暂行办法的实施,都让绝大多数的网络小贷牌照砸在持有者的手上,目前这些机构能做的是在取缔之前捞足最后一笔然后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