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很容易?其实是火坑!起底逼死人的“网络高利贷”
▌本文来源:半月谈
今年1月29日,一名25岁理工科硕士在旅社自缢身亡。家人从其手机中发现网贷APP13个,共欠下5万多元债务。舆论普遍认为,“网络高利贷”正是其催命稻草。如今,无抵押、无担保的现金贷APP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迅速蹿红,然而,看似简单、快速又低息的贷款服务,不过是诱人上钩的幌子……
多少年轻人深陷连环套
近年来,现金贷灵活便捷、低门槛的借款方式,迎合了不少年轻“剁手族”的消费需求,当还不上款时,一些平台则引导他们去其他平台借钱还债,许多年轻人因此掉进连环套。
△资料图/视觉中国
据第三方机构统计,目前安卓市场上有超1000家做现金贷业务的APP。2017年4月17日安卓市场排名前100的现金贷平台累计下载量总计约8亿次,而到当年11月10日,前100名现金贷平台累计下载量总计约为18.49亿次,仅半年多,下载量翻了一倍多。
在云南某高校读书的张兵(化名)为了买名牌鞋子和手表,从2016年2月开始在现金贷APP上借钱。第一笔只借了1000多元,因为开销大,借款还不上,又不敢跟家人张口,只好从其他现金贷APP上借更多的钱,补上一笔借款的“窟窿”。
“来钱很快,有的1天到账,有的2小时。”据张兵回忆,他手机上下载了七八十个现金贷APP,仅仅一年半,差不多借遍了其中的三分之一,“拆东墙补西墙”,最后背上7万多元的债务。
大三学生李娜(化名)原本是富家女,家里破产后,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却没改过来。“用现金贷APP借钱很容易。”李娜在三四十个现金贷APP上借钱,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家人陆续帮她还了近30万元,却还没有还完全部贷款。
一旦无法还款,现金贷平台就会采取“呼死你”的方式,打爆借款人通讯录。“真的很要命,有时半夜十一二点都会接到催债电话。”张兵说。饱尝现金贷恶果的大学生、年轻“打工族”不在少数,因还不上贷款而自杀的极端事件屡见报端。
△资料图/视觉中国
利息不太高?全是坑人套路
网贷平台一般“看起来很美”,最常见的做法是变相抬高利率的“砍头息”。这些现金贷APP以收取管理费或服务费、审核费等名义,从借贷本金中扣除费用,使得借款人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低于借款合同上约定的金额,变相提高借款人利率。
另外,大多现金贷均仅标注“日利率”“月利率”蒙蔽贷款人,造成利率很低的假象。
例如,张兵在一款网贷APP上借款2000元,标注月利率1.5%,实际扣除费用,到账只有1820元,期限3个月,应还款2478.39元,实际年化利率达145%。李娜在另一款网贷APP上借款1900元,实际到账1615元,服务费285元,一期14天,应还款1976元,年化利率高达583%。
根据央行和最高人民法院对民间借贷的要求,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不得超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但一些现金贷平台为了规避风险,只要借款一还完就不再显示服务费、逾期费的具体明细,让借款人难以举证维权。
深圳律师协会互联网金融专委会主任陈科军介绍,一些现金贷平台的借款门槛低,很难控制不良率,有的平台不良率高达百分之五六十。为了覆盖不良率,只有抬高利率、手续费。
平台审核不严信息随便填
此外,大量现金贷平台审核不严。2017年4月,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但实际操作中学生们只需提供身份证,随便填些公司信息便能蒙混过关。
“我在网上随便搜索一个公司填上去,基本都不会被拒,这些就是走形式。如果还不上钱逾期了,平台会说我骗贷,使用虚假信息。”张兵说。
2017年4月,银监会首次提及对现金贷业务进行整顿;北京、广州等地也相继加紧整顿现金贷的步伐。而据李娜、张兵反映,他们借款的平台有一些在还款后倒闭了,但仍有不少“网络高利贷”平台存在。
专家:别让高利贷钻了创新空子
近年来,国家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政策,释放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让部分打着创新旗号的“网络高利贷”钻了政策的空子。业内专家表示,目前问题主要出在既不持牌、也没完成备案管理的助贷机构上。
现金贷平台大致可分为持牌系金融机构、P2P网贷、助贷机构三大类。目前数量最大、出问题最多的是助贷机构,市场上有1000多家。其身份近似“中介”,资金来自与其合作的银行、信托公司、小贷公司等,这些机构亟须清理整顿,进行备案管理。
根据相关规定,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应用程序提供者进行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等审核。然而,现金贷属于金融专业领域,他们往往通过“砍头息”“日息”“月息”等作弊方式逃过互联网应用商店的一般性审核。
陈科军表示,“有关部门针对现金贷业务多次下发文件,但问题仍然存在,说明执法力度不够。对于现金贷平台来说,收取各项费用的利润很高,违规违法成本很低,难以形成震慑”。
部分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通过登记备案、信息披露,制定“负面清单”,强化事前事中监管等方式,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监管层应尽快明确现金贷的责任主体和类型,进一步加强现金贷业务的整治工作。监管部门也应向互联网应用商店提供行业“黑名单”,清理“害群之马”。
还有律师建议,国家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应当做好法律风险评估,明确创新的规则和边界,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邮储银行“邮爱公益平台”成功资助1700名贫困高中生
“邮爱公益”团队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黄南州民族中学寻访,同“邮爱自强班”同学合影留念。
中新网3月20日电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邮爱公益平台”迎来成立一周年。当天,邮储银行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共同发起了“邮爱自强班”项目的公益募捐活动,同时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健步走”“益行家”等形式多样“邮爱公益日”活动,以此传播公益理念,传递人文关怀,呼吁社会各界持续关心和支持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一年来,“邮爱公益平台”运行机制不断完善,“邮爱公益基金”已在全国34个贫困县的高中开设“邮爱自强班”,资助1700名贫困高中新生,向300余名考入大学的贫困高中毕业生发放“邮爱奖学金”。越来越多的贫寒学子在“邮爱公益平台”的帮助下,离“知识改变命运”的成才梦想更进一步。
家住云南昆明东川山区的小发(化名)被称为“住在云端的孩子”。他上学要翻过七座山峰,走路要花费四五个小时。小发家中有五口人,83岁的爷爷患肺结核,母亲也身患疾病,常年需要药物治疗,姐姐考取了大学,爸爸身体不好,但却是家中主要劳动力。
“家里每年收入3000多元,要负担我和姐姐的学费,还有爷爷的药费。每年开学爸爸都要借钱给我交学费。”小发说。为了在学业上给予他更多的支持,邮储银行“邮爱公益基金”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他提供持续3年每年1800元的经济资助。这对每月生活费不到200元的小发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更多像小发一样的贫寒学子完成梦想,邮储银行在试点的贫困学校成立虚拟班级“邮爱自强班”,通过“邮爱公益基金”,为贫困高中生提供教育资金支持。
据了解,邮储银行已首期向“邮爱公益基金”捐资500万元,加上邮储银行员工和社会大众的捐款,“邮爱公益基金”目前已募资1100多万元。随着“邮爱公益基金”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将会有更多的贫困高中生获得资助与关爱。
“邮爱公益”团队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黄南州民族中学寻访,为“邮爱自强班”同学上一堂特殊的励志课。
建立邮爱公益活动长效机制
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邮储银行不断完善“邮爱公益平台”内部机制,贯彻全员公益理念,整合各分支机构的公益事项,统一打造“邮爱”公益品牌,做好统筹规划和跟踪评估,形成邮爱公益活动长效机制。
在具体落实方面,邮储银行将每年的3月20日设立为“邮爱公益日”。公益日当天,邮储银行在全行举办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倡导公益文化,培育公益氛围。
邮储银行还成立了“公益志愿者协会”。截至2017年末,协会在全行共招募会员6万余人,组织开展了“邮爱公益日”活动、“邮爱自强班”公益寻访活动、“邮爱自强班”开班仪式等,深入贫困地区实地走访慰问困难学生和家庭,面对面为他们送去温暖和鼓励。
据了解,邮储银行已成立专项工作机构,负责配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做好基金的运行和管理工作。邮储银行手机银行、个人网银、微信平台等线上渠道以及腾讯公益平台均已开通“邮爱公益基金”捐赠入口。
邮储银行的邮爱公益事业获得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自成立以来,“邮爱公益平台”获评“2017年度责任案例”,邮储银行获“2017中国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奖”“2017年度杰出公益勋章”。未来,邮储银行将持续投身公益事业,在社会责任和社会公益领域作出更大贡献。
做中国公益事业的创新者和践行者
作为公益事业的创新者和积极践行者,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不忘初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慈善捐赠、抗震援建、特殊群体关爱等公益活动,以博爱和感恩之心回馈社会。
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员工众多的队伍优势和数量庞大的客户优势,是邮储银行做大做强公益事业的坚实基础。
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邮爱公益平台”是邮储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落实金融精准扶贫的同时,从公益层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邮爱公益平台”改变了以往简单捐赠、短期帮扶为主的公益模式,是邮储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公益事业的一次积极创新,凝聚着邮储银行的社会责任,体现了邮储银行的企业担当。“邮爱公益平台”建设将与邮储银行经营领域的扶贫措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扶贫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聚美优品“颜值贷”:涉嫌违规向学生放贷 陈欧代言
“现金贷”风头正盛。今日头条、映客直播等互联网平台近日相继传出跨界消息,上市三年市值下跌超九成的聚美优品也不甘落后,悄然上线了现金贷产品“颜值贷”。
经调查,聚美“颜值贷”涉嫌向学生发放贷款,且现有合同多个条款涉及学生身份。对此,该公司回应称,目前协议是在相关规定出来之前的,但实际业务已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协议近期已安排更新。
审核标准“善变”
聚美“颜值贷”近日悄然上线,在聚美优品APP主页下方,其宣称“现金借款、不等待,专为爱美的你提供的现金借款神奇”。此外,该产品宣称安全便捷、10秒审核2分到账,灵活还款、最高借30万。在费率方面,聚美优品称“1000元借1天只用0.5元,日利率为0.05%(以实际借款利率为准)”。
中国网财经记者点击宣传链接,按要求填写了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并按照要求上传一张“自拍”后,后台显示根据记者信息算出“颜值分”为635,暂时不能借款。而提高颜值分的方式有两种:多在小美购物和保持良好的个人信用。
不过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聚美优品客服人员在接受记者咨询时表示,查询到记者是聚美优品的资深老用户,所以走“特殊”通道,直接向有关部门申请“加急”开通“颜值贷”,保证24小时内开通。开通以后,记者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和家属信息,绑卡就可将额度提现或者网上交易,交易地点不限于聚美优品平台。
一个半小时后,聚美优品客服就向记者确认,已开通“颜值贷”业务。记者按要求填写信息后,获得15500元的借款额度。
微博上一位用户也表示,“如果聚美老客户的话,可以联系客服开通。”
聚美优品“颜值贷”方面向中国网财经表示,颜值贷目前仅对聚美优品上优质的客群开放。贷款费率是日利率万分之五,与蚂蚁金服的借呗、微信微粒贷等主流贷款服务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乐信代为“操盘”
作为一家电商平台,聚美优品开展贷款业务选择与机构合作的方式。
上述客服人员指出,颜值贷这款产品实为小额信用贷款,最高额度为5万元。目前合作方为金融公司,他们会使用“大数据”评估。未来将会根据情况提高额度,但是目前并没有30万的借款额度。
若记者未能按时还款,合作方将负责短信、电话等方式“催收”。
记者调查发现,客服口中的“金融公司”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商分期乐(注:分期乐为乐信子公司)。
分期乐工作人员向中国网财经表示,“颜值贷”并非真正按颜值做分期借款,而是根据用户信用记录推出的一款金融科技创新产品,它是乐信金融科技能力与聚美优品消费场景合作,并匹配外部银行资金,面对聚美优品用户推出的一款产品。
涉嫌违规向学生发贷款
在新浪微博上,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确实在为颜值贷“代言”。8月31和9月1日,陈欧分别发微博为“颜值贷”宣传,称新用户借款999元免息,设置一亿元借款鼓励金,并在评论中称“可以借钱去还其他钱,反正免息,钱也不是欧哥出。”
而在评论处,记者注意到,有位自己学生党的用户,称因为免息已经借款。
中国网财经记者11日通过微博私信向该用户求证,她表示自己确实是广东某大学学生,在聚美优品上已借款999元。
此外,中国网财经记者在申请贷款后,“颜值贷”提供的“分期乐服务协议”中多处条款涉及学生。例如,1.9款称取现服务显示,用户为在校学生,则借款资金的消费仅用于学习及工作用途。4.11款强调,如用户为在校学生,则用户保证用户根据协议进行借款的行为已获得父母等其他管理人的书面同意及担保,并知悉且授权平台或第三方查询使用用户第二还款方个人相关信息、向用户第二还款来源方核实相关情况。
对于网络贷款机构向学生发放贷款,近期相关部门明确表示反对态度。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9月6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此前,银监会特别提出要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做好校园网贷、“现金贷”业务的清理整顿工作。
回应:将更新合同
针对是否发放贷款给学生,中国网财经记者两次向聚美优品客服人员求证,但口径不一。最开始表示有颜值贷功能、并且提交资料、年满18岁就可以申请贷款,第二次表示不向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放款。
而聚美“颜值贷”方面则直接否认了向学生提供借款。他们表示,客服询问只是核实信息的第一个步骤,除了客服询问,在授信和放贷前,颜值贷都会通过大数据风控系统对用户年龄、学历等做具体核实,不会对未成年人,或在校学生进行放贷。
“聚美对于金融业务秉持着小心谨慎的态度,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合规的前提下逐步开展业务,是针对优质人群优质场景做普惠金融的服务。”聚美“颜值贷”方面强调。
此外,对于记者追问的借款合同中学生相关条款事宜,颜值贷方便回应称,“这个是分期乐老版本的协议,是在相关规定出来之前的,但实际业务目前已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了。协议我们近期已经安排更新了。”
合作方分期乐的工作人员表示,用户通过聚美优品消费场景,分期需求由乐信“鹰眼”风控系统审核后,进入鼎盛资产“虫洞”系统为其匹配银行资金。在乐信匹配给银行授信之前,“鹰眼”系统会帮银行进行第一轮风控筛查,基于聚美优品用户身份信息、消费记录等,通过筛查的用户,合作银行再进行审核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