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美女同事借了20万
人们都说,你要考验一个人,你就向他借钱。当今社会,最难借的,就是金钱。可是,我向同一个办公室的美女同事借钱,她却毫不犹豫的借给了我。
单位办公室,除了我,也只有两个美女同事,一个40多岁,另外一个30多岁。
年轻一点的那个美女同事比我小十多岁,身材甚好,皮肤白皙,和我有很多共同话题,我们走得很近。
我们有时会相互给对方买点东西,偶尔给对方发个红包,一个人生气了,另一个人会去哄,我们可以共饮一瓶水,共吃一碗小吃,两个人也偶尔去河边散散步。
她说,我是她的男闺蜜。
最近,我的资金周转有点紧,我就想,能找谁借点钱。
我自然的就想到了和我关系很好的那个美女同事,看她是否能借点钱给我周转一下。
一天,办公室只有我和美女同事两个人,我试着问她,“你是否有钱,能不能借点钱给我?”
她问我,“你要借多少?”
“我能不能借20万?”
“可以。”
她没有一点犹豫,很爽快的就答应了我。
我觉得她对我这么好,我也不能让别人吃亏啊,所以我说,“我会给你利息,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吃亏的。”
“没事,我们谁和谁啊!”她笑着说,“这是我的私房钱。”
“我只用半年,到时候就还你。”
“好的。”说完,她就拿出手机,在手机上操作起来。
现在这个社会,不谈钱,一切都好说,但要向一个人借钱,那就难上加难。
看来,这美女同事是真的对我好,是真的信任我,我以后一定要加倍的对她好,才对得起美女同事。
浙江小伙发现鱼皮上的商机,欠债20万到年入百万,带领村民致富
他一千多度的近视,合不拢的笑脸,当地人称他为“憨豆”。
他曾因欠债一度陷入绝望,至今手腕处仍可见两条可怖的疤痕,后凭借鱼皮小吃生意,把一条20元的普通草鱼,卖到百元。
他的鱼皮扯不破、拉不断,滑腻腻韧性极好。在他不懈的努力下,2014年实现了销售额上百万元。
不仅如此,他还在短短几年内,打造了养殖、休闲一体化创新型鱼苗繁殖基地,带领当地农户一起养鱼致富。
讲述三农致富能手创富故事,挖掘草根人物致富经验。本期子牙童趣三农致富能手就带领大家一起了解,“在鱼皮上发现商机年入百万”的优秀实践者马位强,用鱼皮带村民发家致富的故事。
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谷来镇的马位强,目前是绍兴城里有名的鱼皮特色小吃店老板。
40多岁的汉子,没事就喜欢乐呵呵地傻笑,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十足的开心果。
然而,他在2003年时曾有过一次创业失败经历,使他一度欠债20多万元。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农村的山里人来说,可谓是一笔巨资。
面对长辈,他不能让其父母享受天伦之乐;面对儿子,他连孩子学费都交不起,一种极度的绝望和自责,不断充斥敲打他的心。
在迷惘的精神重压下,马位强于2003年9月的一天,选择了割腕自杀来完结自己的生命。幸亏其父亲发现及时,把他送进了医院治疗。
很庆幸的是马位强活了过来,但很不幸的是他因失血过多造成大脑长时间缺氧,导致反应速度下降,行动能力减退。
这次自杀的经历使马位强清醒了许多,坚强了许多。
待身体和心理调整恢复之后,他重新担起家庭的重担,外出打工赚钱,就这样在外漂泊了近7年。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养草鱼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这东西来钱也快,于是凑钱在绍兴市郊区承包了一块占地50多亩的鱼塘。
然而,问题马上就来了,马位强对养鱼可谓是一窍不通。
只见他戴着一千多度的近视镜,行动起来笨手笨脚,像个活脱脱的憨豆,有时候撒个网,甚至都能把自己掉到水里。
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因为他之前已经有过创业失败的经历,有过用自杀逃避现实又死里逃生的经历,他不想再像之前那般软弱,这次他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努力,即使付出比常人更多,也要做出成绩。
凭借着这个信念,马位强比之前更加努力了。可天不如人愿,他还没有完全学会撒网,鱼塘就出事了。
这是2010年的一天,马位强正在鱼塘附近的地里割草,突然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巨响,没错,这声音是从他的鱼塘里传来的。
他扔下手中的工具,赶紧跑了过去。马位强当时就被眼前的场景吓傻了眼,整个水面波光四起,成千上万条鱼在池塘中不停地翻涌、扑腾。
每当马位强回忆起这多年前的场景时,脸上都会流露出些许无奈和惋惜。整个池塘里的鱼在短短十几分钟里就全死了,这半年的辛苦也白费了。
后来马位强渐渐反应过来,这都怪自己的失误。为了省钱,他没有找专业人士,而是自己摸索着给鱼塘安装的增氧机。
这次事故,就是增氧机的意外漏电,把池塘里的鱼全部电死的,因小失大,活脱脱损失了3万多元的血汗钱。
马位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这期间他学习了各种养鱼的技巧,在2011年又投资引进了一批新鱼苗。
令人可惜的是,草鱼行情不如往年,从原来的8斤/元,掉到了不足3斤/元。
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让马位强喘不过气来,想想之前欠下的20多万债务还没有完全还清,现在这些辛辛苦苦养的鱼又卖不出去,马位强再次陷入了困境。
2012年春节前,马位强夫妻俩竟连回家的路费都拿不出来,两人不得不躲在阴冷的帐篷里,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马位强回忆起来,当时一碗酱油泡饭对身无分文的夫妻俩而言,就是人间美味了。
2012年,看着紧巴巴的日子,妻子几次劝说马位强放弃养鱼,继续去外地打工。这话说多了,马位强也有点犹豫不决了。
一天,马位强的舅舅来看他,但夫妻二人因为没钱请客,就顺手在自家鱼塘里抓了几条鱼来招待。
舅舅曾是一位厨师,他边聊天边剥鱼皮。马位强看着眼前的景象,突发奇想,要是把鱼各个部位分开来卖,鱼皮、鱼肉、鱼肚、鱼骨头,不就可以赚好多几份钱吗?
一条5斤左右的鱼,鱼肉可以卖90元,凉拌鱼皮可以卖80元,这一条鱼就可以卖到百元了!就是这样一个想法,让马位强后来的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
当妻子再次和马位强商量打工的事时,马位强说自己可以把鱼卖到百元一条。
妻子以为他在说大话,在当时,一条5斤左右的草鱼,才值20元,怎么可能卖到百元高价呢?
仔细斟酌后,马位强东拼西凑的从好友手里借到钱,在一个小巷子里开起了饭馆,小小的空间,只能摆放四张桌子。
现代人重视养生,而鱼皮里富含胶原蛋白,马位强就把它作为特色吸引顾客。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要想把鱼皮和鱼肉彻底分开,就需要极好的刀工。如果切太厚,吃起来不仅硬,还柴;如果片太薄了,鱼皮又容易烂,不成形。如何将鱼皮更好地从鱼肚子上剥离开呢?
马位强没有专门学过做菜,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戴着一千多度的眼镜,不分白昼练习剥鱼皮,手上留下了斑斑疤痕。
由于练习次数太多,马位强的手指头到现在依旧是弯弯的,直不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能把鱼皮完整剥下来的绝佳方法。
他的鱼皮扯不破、拉不断,滑腻腻韧性极好。
但在绍兴当地,人们并没有吃鱼皮的习惯,且当时马位强做的鱼皮总是带有一股土腥味,还有顾客反馈有点像蛇皮,大家很难接受。
马位强又将自己关在了厨房里,为了改进鱼皮的味道,他就不断的做,不断的试吃,遇到感觉好的口感还让别人品尝提意见。
到后来,他的舌头甚至都尝不出味道了,就让妻子代他继续试吃。
当他把鱼皮味道做的鲜美无比后,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他在人多的地方举办蒙眼试吃的活动,以此来消除大家对鱼皮的偏见。
渐渐的,接受鱼皮的人越来越多,马位强的小店开始有了生意。
期间有客户抱怨,每次都需要跟马老板说一声,才会给多加点鱼皮,不然给的量很少,也是因为这个鱼皮实在不好做,但味道确实是好,还有客户抱怨来晚了都排不上号。
顾客们口口相传,到马位强店里吃饭的顾客越来越多,有时候巷子里都挤满了人。
马位强为了让远道而来的顾客也能吃上这美味的鱼皮,就多租了一间房子。
看着顾客爆满的小饭馆,马位强心里乐开了花。自此,他更加努力。
“炸鱼皮”也是马位强研制众多佳肴中的一个,这道菜是将鱼皮包裹上面粉、调料,然后放到油锅里炸。
就是这道菜为马位强的小店创造了年销售额近60万元的佳绩,让马位强的小店极度人气爆棚。
后来因为考虑到炸鱼皮营养价值不高,为顾客着想的马位强索性将该菜品下架。
2014年,马位强研制了一道新菜叫“酸萝卜烧鱼皮”,后又陆续研制出了许多不同菜品,供顾客享用。
不久他又开了两家分店,还带二十多位乡亲跟他一起养鱼致富。
不仅如此,没怎么上过学的马位强硬是发明出了一个捕鱼神器,有了这个捕鱼神器,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之前需要百号来人的巨大捕鱼工程,节省了大笔人工费。
通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辛苦终于有了回报,马位强不仅还清了外债,还在绍兴买了房。
他从身负外债几十万,到年赚百万;从自责绝望自杀,到撸起袖子使劲儿干。
他在创新和学习的路上不卑不亢,努力前行,带领乡亲一起养鱼赚钱,走上财富自由之路。
创业的方式千千万,成功的人士万万千,但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必定经历了常人无法体会的辛酸,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就像我们的“憨豆先生”马位强一样。
你对马位强的故事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信你已经喜欢上了我的文章,关注并为我点赞转发吧!你们的每份鼓励,都将成为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巨大动力。
—END—
小喵
乡村辣酱“触网”,农户借网店年收入20万
80后廖业中开始长白头发了,在他记忆里,这些白头发好像是一年前突然长出来的。“我以前一根白头发都没有,但是去年疫情原因,我们公司生产的辣椒酱堆在工厂里卖不出去,当时真是睡不着觉干着急,整个人变得特别憔悴。”
广东佛山人廖业中家里两代人都做调味料生意,现在他是湖南广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去年传统销路受阻,廖业中决心从线下转到线上,在京喜开了“状元桥拼购旗舰店”。没想到生意越做越好,不仅辣酱有了销路,还带动了当地不少农户就业增收,最近的京喜618,工厂销售环比增长4倍,给厂里供货的农户家庭年收入超过20万。
10万斤萝卜压在仓库,他说自己没脸见乡亲
走在湖南衡阳市祁东县鸟江镇金槐村,能看到大片的辣椒地和萝卜地。“这些都是供给我们厂里的,我们跟农户签了收购协议。”廖业中在金槐村的工厂占地2000平方米,当地村民们种植的千余亩辣椒都被他的公司悉数收购,然后再制成辣椒酱销往全国各地。
不过就在一年多以前,他的工厂却是另一番光景:从农民手中收来的辣椒、萝卜等原材料堆满了仓库,加工完的辣酱也都因为没有销路只能摆在地上干等。“去年因为疫情原因,不光交通受影响,餐饮行业也受了很大打击,所以我们的酱料一下就卖不出去了,当时光萝卜就在仓库里积压了10万斤。”
在状元桥工厂里,工作人员对辣椒酱的品质有严格的把控
廖业中公司生产的状元桥牌辣酱,因为用料好,保质期短,而且请来了老同兴酱园的“曾家酱”传人把关产品制作,口味也很有特色。就是这么一款让廖业中自信满满的辣酱,却因为疫情几乎“凉凉”。
“我们之前都是走线下渠道,当时我到处打电话,包括给东北、珠三角的老客户问能不能收购,都因为没需求或者运输不方便给回绝了。这不光是自己投的钱打了水漂,跟当地的村民也缺个交代。”
原来,廖业中当时来到金槐村是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运作。在当地政府牵线下,他与当地农户签订了1000亩种植收购协议,统一引进种子进行育苗分发,希望通过农业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带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
“如果卖都卖不出去还谈什么致富啊,农民以后估计也不想再种辣椒了,他们也要买肥料、做地膜,还要搭水管,如果发现种这个没出路,对他们也是个打击。”廖业中觉得不能对不起父老乡亲,既然来了就要想办法做下去,电商则成了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日销2单到1500瓶,电商让廖业中收获惊喜
去年底,廖业中在京喜的店铺终于开张了,不过因为完全没有电商运营经验,店铺刚上线时还是没什么销量。“我们毕竟是传统企业,根本没有电商这个部门,当时也是博一下的心态,但最开始1天才能卖2单。”
首次触网的廖业中出师不利,但他没有放弃,而是专门从广东找了负责电商的专业人才来公司运营,而此时京喜也关注到了廖业中的店铺和他的状元桥辣酱。
“3个月前,京喜有人突然给我打电话,问我们考不考虑加入他们的官方直营,我当时挺懵的,但觉得京喜是京东旗下的平台,还有人帮着操心卖货,就答应了。”
其实,京喜自从廖业中入驻平台后便有针对性地做了调研,了解到他的企业效益直接与村民收入挂钩,但受疫情影响销路受阻后,也希望通过今年4月新上线的京喜官方直营项目和地方优选模式助他一臂之力。
“对于状元桥这种没有电商经验的中小型企业,京喜官方直营会联合第三方运营机构为商家提供代运营服务,货品使用标准化的包装箱及统一的物流配送,同时借助官方直播间和溯源直播间帮商家展示。而地方优选更强化商品的地域标签,致力于帮商家打造地标名片,这也与状元桥酱料产品的传承工艺强关联。”京喜电商负责人介绍。
有了平台的大力扶持,廖业中的店铺迅速有了起色。“现在辣椒酱一天能有1500瓶订单。有一天甚至一个小时就卖了500多瓶,这让我都有点儿诧异了。原先我们是一级一级的在线下销售,电商是24小时随时随地可以下单,三更半夜有可能也会有人来店里买,这真的太不一样了。”
在电商平台的加持下,廖业中的状元桥拼购旗舰店在京喜618期间单量也稳步提升,日销量环比提升4倍。“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现在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也不是刷手机看新闻了,醒过来就上去看看单量。”
农户和网店签收购协议,种30亩地一年挣20万
辣椒酱越卖越好,给廖业中供货的农户和在厂里做工的员工们也进入了“涨薪快速通道”。
“我们所有的劳动力都是本地的剩余劳动力。农民可以不用去外面打工,留在家乡也能安居乐业。”廖业中的工厂里,有不少都是曾经当地的贫困户。
李江清今年56岁,家里7口人,原先全家年收入不到5万,家里种了20亩地供自家吃,收成也不好。全家就女儿在镇邮局有每月2000多元工资的固定工作,其他人都是打零工。后来,李姐和丈夫都到廖业中的工厂里工作,每天走路五分钟就能上班。随着辣酱在网上大卖,李姐一家的年收入直接翻了一倍。
如今在金槐村能看到大片的辣椒地
员工收入涨了,种辣椒的农户也富裕了。李长春是状元桥的合作农户,之前靠种植一些常规农作物转卖给批发商为生。后来他跟廖业中的公司签订合同,由企业负责发放辣椒种苗,收购辣椒等。如今他们家辣椒种植面积30亩,每亩产量3000斤,每斤收购价4.5元,加政府补贴300元/亩,刨去种植成本后全家一年能有20万的收入。
“我们以后希望能把这里做成辣椒小镇,带动更多的产业。”如今,廖业中的公司已经成为了湖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试点项目,并成功解决当地500余人次的劳动力就业,其中30人为曾经的贫困户。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万人,比2019年增加160万人,同比增长19%,是近年来增加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返乡入乡创业项目中,55%运用信息技术,开办网店、云视频、直播直销、无接触配送等,打造出了众多“网红产品”。平均每个返乡创业创新项目可吸纳6.3人稳定就业、17.3人灵活就业。
电商平台的助力让状元桥辣椒酱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产品”,也让金槐村的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堪比大城市白领的收入,相信随着状元桥的数字化转型,金槐村的奔富之路也能像辣椒一样继续红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