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买房掏空了腰包,后期装修没钱怎么办?其实可以考虑装修分期
住上梦想中的新房,是很多人的奋斗原动力。尤其是对于未来充满幻想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
你梦想中的新家是什么样子的?是时尚清新的现代风格,还是华丽高贵的欧式风格,亦或者是简洁大气的简约风格。对于梦想中的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根据自己的审美和生活习惯来装修,这样才能收获温馨、舒适的理想新家。
然而高昂的房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即便内心有非常完美的装修蓝图,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买不起房,再好的装修计划也只能付诸流水。
为了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很多人会采用贷款买房的方式。把所有的存款拿出来交了首付,后面还需要当几十年的“房奴”。然而,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买房之后,装修也需要一笔不菲的花费。
买房可以分期贷款,那么装修也可以分期吗?答案是可以的。
装修分期是银行或者金融公司推出的一种个人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这笔贷款,只要用于新房的硬装、软装、家具、家电等相关消费。
看着交钥匙的毛坯房,因为没钱装修而闲置在那里。心里的梦想新家无法变成现实中的新家,而且每个月还需要支付一笔房租费用。
对美好新家的需求,和不充分的装修预算之间的矛盾。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装修分期来解决,先消费,后还款。这样不仅可以住上温馨、舒适的新房,还可以节省下每个月的房租。
因为装修分期不像贷款买房那么普遍,虽然越来越多人在装修的时候选择分期。但是依然有一些人,对装修分期存在一些误解。
装修分期,无需抵押和担保很多人还停留在固有的贷款思维,认为贷款就需要抵押。其实装修分期的手续非常简单,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担保,凭借着装修合同,就可以申请装修分期的资格。
贷款资格下来之后,只需凭借着身份证、房产证、收入证明等资料,就可以一次即可办理完成
和买房贷款有所不同,装修分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先付首期款,中间验收的时候付中期款,完工之后再付尾款。虽然比较麻烦一些,但是这样可以保证装修工程的质量。如果装修公司偷工减料、质量差的话,后面的钱可能都拿不到。
1、首期款,一般是工程款的20%左右装修之前,基本的材料都需要到位,所以需要先支付装修款的20%左右。首期款的付款时间,一般都在装修开工之前,装修合同签订之后。
2、中期款,一般是工程款的40%左右装修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需要对项目质量进行验收。确定没有出现偷工减料和质量问题,这个时候就可以支付中期款。
中期款的金额,一般在工程款的40%左右。
3、尾款,一般是工程款的40%左右当装修全部搞定之后,需要检查工程的质量是否合格,工期是否超时。如果都没有问题的话,就会支付剩下的40%左右。
每一期的支付金额比例,一般在装修合同里面都会有所体现。具体支付的金额比例,按照装修合同里面的条款来进行。
有些装修企业为了以次充好,会提出“先装修,后付款”的提议。之所以这样提议,是为了方便装修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为了避免自己吃亏,采用分期付款的模式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装修的过程中,自己也要监管好工程项目,有问题及时整改。
装修分期哪里办理想要办理装修分期,可以有好几个渠道。
1、可以找开办这个业务的银行网点进行办理,排队、填表、提交资料、办理相关手续。
2、自己找靠谱的金融中介帮忙办理,不过这个做法一般都会收取中介费用。
3、直接通过服务类的金融平台,预约到银行进行办理。
装修分期怎么还款装修分期最长可以贷款8年,一般月利率在0.26%左右。
如果贷款10万的话:
每月本金:10万÷96期=1042元
每月手续费:10万÷0.26%=260元
每月还款额:1042+260=1302元
如果你手头宽裕了,还可以提前进行还款。
总结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想要追求温馨、舒适的高质量新房,但是资金不够。面对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考虑采用装修分期。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让装修分期,帮你实现梦想新家。
21投教|平均年利率11.88%、实际年利率却达20%?小心“利率幻觉”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唐婧北京报道
当你点击“申请贷款”等类似按钮之时,是否亲自核实过真实的资金使用成本?贷款机构展示页上提供的利率未必可靠。
近年来,我国零售贷款业务快速增长,然而一些贷款机构利用其与借款人在专业知识上的不对称,通过只展示较低的日利率和月利率,掩盖较高的年利率;或者只展示较低的表面利率,或每期支付的利息、费用,掩盖较高的实际利率,以服务费等名目收取砍头息等方式,给金融消费者带来“利率幻觉”。
平均年利率11.88%、实际却达20%7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在首届长三角金融司法论坛上发布了首批长三角金融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在田某、周某诉中原信托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中,上海金融法院确认贷款机构有义务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实际利率。
基本案情显示,2017年9月,借款人田某、周某与中原信托公司签订贷款合同,约定贷款本金600万元,期限8年,贷款利率具体以《还款计划表》为准,平均年利率11.88%,还款方式为分次还款。
合同附件《还款计划表》载明每月还款本息额和剩余本金额,还款期数为96期,每期还款均包含本息,每年12期还款金额一致,每12个月递减一次还款金额。
可等到田某、周某2018年11月提前还清贷款时仔细一算才发现,按照《还款计划表》这笔贷款实际年利率竟然高达20%。
田某、周某认为,中原信托未向其披露实际利率,仅告知其平均年利率为11.88%,但实际执行利率却高达20%多;而且实际放款前已经收取了第一期还款,该款项应从贷款本金中扣除,据此计算中原信托多收取利息88万元。
中原信托称,借款人签字确认按《还款计划表》还款即为认可。另外,由于在贷款实际发放前确实收取了第一期还款14,1000元,故愿意补偿田某、周某20万元。
双方协商未果,田某、周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败诉后,上诉至上海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二审认为,按照《还款计划表》载明的每期还款金额核算,系借款的实际利率为年化20.94%,并改判中原信托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田某、周某返还84万余元并支付相关利息。
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贷款利率应该如何计算,以及中原信托披露平均年利率而不是实际年利率,是否涉嫌故意混淆视听。
两种利率计算口径背后的“猫腻”中原信托表示,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以《还款计划表》为准,该表系以借款本金600万元*平均年利率11.88%*借款期限8年的公式计算出应还的总利息,再加上本金后分摊至每月做成。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中原信托的算法,借款人已经还款的部分在后续的还款月份中仍在按11.88%的平均年利率计息。
这样的计息方式类似APR(名义利率)口径,即按照放款金额进行计息,即当期利息的计息基数是期初放款金额。对于借款人来说,APR相对好理解,计算起来也简单。但是它忽略了资金被实际占用的时间,无法真实反映借款人的借款成本。
而田某、周某主张的实际年利率则是用IRR(实际利率)口径计算得出,即按照贷款余额进行计息,当期利息的计息基数是剩余贷款本金。实际利率又称内部收益率或内部报酬率,是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借款成本。
IRR的计算公式稍显复杂,但由于已还贷款本金没有计入计算利息的基数,同一款贷款产品用IRR口径计算出来的实际利率往往会明显高于APR口径,这也是贷款机构倾向于展示APR口径下的名义利率来吸引客户的原因。
除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在扰乱金融消费者的视线,各种还款方式也在掩盖着借款人真实的资金使用成本,并不精于计算的普通金融消费者很容易陷入“利率幻觉”的陷阱。
目前借贷市场上常见的还款方式有随借随还、先息后本、等本等息、等额本金、等额本息,每种还款方式下即使标注的利率相同,实际用资成本也可能相去甚远。由于利息计算具有专业性,不同的本息支付方式又增加了计算的复杂难度,贷款产品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直观的标尺来衡量资金的实际使用成本。
2021年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3号公告(下称“3号公告”),要求所有续作贷款业务的机构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
3号公告的附件显示,计算贷款年化利率较为公允的方法是,根据借款人的借款本金、每期还款金额、贷款期数等要素,考虑复利后计算得出的年化内部收益率(IRR)。不过,央行也提到,贷款年化利率可采用复利或单利方法计算,采用单利计算方法的,应说明是单利。
贷款机构有义务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实际利率上海金融法院在本案的判决中指出,贷款产品的提供者应当向借款人明确披露实际利率。原因如下:
首先,利率是借款合同的核心要素,关系到借款人在合同项下的根本利益,利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借款人作出是否立约的决策。在将竞争机制引入贷款业务,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如果将贷款视为商品,那么利率即是其价格,贷款人有义务如实披露利率,为其提供的贷款商品“明码标价”。
其次,只有实际利率方能如实反映借款人的用资成本。利息是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费,因此贷款人只有实际将货币交由借款人使用方能获得利息,借款人只有实际获得货币才须支付利息。在本金因分次归还而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使用以初始本金为基数计算的利率必然低于实际利率,并不能反映借款人的实际用资成本。
再次,明确披露实际利率是确保借款合同平等缔约,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必然要求。一般而言,实际利率是普通金融消费者所理解的利率,但利息计算具有专业性,不同的本息支付方式又增加了计算的复杂难度,缺乏会计和金融专业知识的普通民众难以具备计算实际利率的能力。
最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对利率、费用等与金融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信息进行解释说明,不得有虚假、欺诈、隐瞒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上海金融法院认为,贷款人应当向借款人明确披露实际利率,或者明确告知能够反映实际利率的利息计算方式。若贷款人以格式条款方式约定利率,还应当采取合理方式提请借款人注意该条款,并按照借款人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本案中原信托应当对实际利率作出明确提示并说明,其主张按照《还款计划表》收取利息缺乏法律依据。在中原信托未明确披露实际利率的情况下,应当根据合同解释原则,结合合同的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来确定利息计算方式。借款人田某、周某主张以11.88%为年利率,以剩余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符合交易习惯和诚信原则,应予支持。
本案判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格式条款告知、合同解释等规定,认定贷款人在与金融消费者订立借款合同时,应当明确披露实际利率,若因贷款人未予披露导致借款人没有注意或理解该实际利率,则贷款人无权按照该实际利率计收利息。
上海金融法院表示,本案的判决结果对规范贷款业务,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金融机构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要求具有积极作用。该案例不仅对于其他法院审理同类案件具有示范效应,而且为金融监管工作提供了借鉴,获评2019-2020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
(统筹:马春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25年前的老保单曝光,终身复利9%
《25年前的老保单,为啥回报率9%》!
最近这篇文章火爆全网,我们先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有位网友分享了一张保单,在1996年,也就是他2岁的时候,他的妈妈给他买了一张独生子女年金保险,仅交费1万元。
保单约定,从他55岁起,每月领取7095元,每年领取85140元。只要活着,这笔钱就一直领下去。
每月领取7095元,这个金额很高了。这么好的产品如果放在现在,肯定被人疯抢。
现在他已经28岁了,再过二十多年就可以领钱了。他开玩笑说:“以后肯定饿不死了。”
我们计算了一下这张保单:
●55岁,领到第一年的8.5万,年复利4.12%,已经跑赢目前很多理财产品了
●60岁累计领取51万,年复利7.36%
●80岁累计领取221万,年复利8.92%
●100岁累计领取391万,年复利9.08%
我们用保保达客公众号的利率计算器算一下
●投入:
交1年,年交保费10000元
●领取:
第53年55岁~第98年100岁
每年领取85140元
●测算至:第98年(100岁)
●IRR复利:确实是9.085%
这里做个小广告,保保达客公众号推出的保单利率计算器确实好用,轻松帮你计算各类保单的单利、复利率。
96年的利率真有这么高吗?
很多网友疑惑,96年的利率为什么这么高?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年的一年期存款利率:
从上图可以看出,90-96年,中国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确实高达7.5%~10%。
96年5月份开始降息,96那一年一共降息了3次。
这位网友的保单是1996年2月投保的,正好赶上了末班车,那时保险公司的终身预定利率是还是8.8%。
这份保单直接锁定了终身的利率,不管未来银行的利率有多低,养老金的领取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从55岁开始每个月7095元,一分都不会少。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板上定钉的。
为什么那个时候银行利率特别高?
●1.是因为货币的供求关系。
八九十年代,大家收入都不多,喜欢把钱放自己手里,存银行的人不多。改革开放以后,企业对于贷款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解决这一供求关系,银行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储。
●2.是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90年代经济增速十分惊人,经常达到10%以上,物价飞涨。通过银行加息的方式就可以比较好的抑制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也是导致90年那几年存款和贷款利率都十分高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利率反而越来越低了呢?
●存贷供需调整
因为经过最近这二三十年的发展,大家都已经习惯把钱放在银行了,银行已经不缺钱了。
所以每当遇到经济发展困难的时候,国家就会选择降息来刺激经济发展,因为一旦开始降息,就会有部分人把钱从银行拿出来去做投资和创业。
与此同时,贷款的需求方也会更倾向于从银行借贷了,因为成本降低了,反复这样操作,银行的利率自然就越来越低了。
●实体利润变薄
还有一个大家都没有太注意的因素就是经济越发达,钱就越难赚,做过传统生意的人尤其感触颇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越发达,行业垄断程度就越高,信息差就越小,最终就会导致利润越薄。
之所以提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银行的利润本质上是来源于实体经济,如果实体经济的利润普遍变薄的话,那银行要想保持利润增速就得不断地多释放资金,银行利率进而形成不断下行的趋势,所以,银行的利率在未来有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近期,七大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齐发公告,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存款利率,而且是各个期限都降!
目前,这七大银行挂牌的定期存款利率如下:
●一年期:1.9%;
●三年期:由年初的3.25%下调至3%;
●五年期:2.65%-3.05%
记忆力好的小伙伴应该记得,最近一年时间银行已多次下调挂牌存款利率。
以后会出现负利率吗?
如果银行利率进一步下行,那未来有没有可能出现日本和欧洲部分国家那种0利率和负利率的状态?
我认为,这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因为经济增速越来越慢了,如果没有出现足以颠覆现在科学技术的新技术,就只能通过不断降低利率的方式来维持经济增速,最终也达到日本,欧美国家的那种低经济增速模式。
如何应对利率下行?
利率下行是发展趋势,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购买“长期锁定利率”的产品。
当然,刚才提到的终身锁定9%这样的“神仙产品”自然是一去不返了,但这份保单确实给了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20年前,你肯定觉得银行10.98%的利率更高,但确忽略了银行利率会调整的规律。
●20年后的今天,银行年利率不到2%,而20年前买保险的客户依然享受着9%的复利率,这就是保险确定的收益和未来,无论未来通胀还是通缩,锁定利率,稳稳的增值!
增额寿3.5%复利是未来的天花板
往前看,25年前的9%就是峰值,但很多人并没抓住,往后看未来的利率会越来越低甚至负利率,那么3.5%复利就是未来的天花板,你还打算再吃一次后悔药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选择增额终身寿险来理财了,成为新时代理财的新选择!那么增额终身寿具备哪些功能,能带给大家什么呢?
一、锁定未来和生命等长的长期收益
目前增额终身寿险的预定利率是3.5%复利,可以理解为交费期满后,这个利率是锁定终身不变的。
二、兼顾现金的灵活性
增额终身寿具有较高的现金价值,在急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通过保单贷款、减保取现的方式,灵活取现,获得一笔现金流(现金价值的80%,且利率会相对比市面贷款更低)。
三、复利的奇迹
增额终身寿的保额会按照3.5%的复利逐年递增,爱因斯坦曾把复利形容成世界第八大奇迹。短期来看,复利的优势可能并不明显,但是把时间拉长,你就会发现它的“威力”有多大。
复利3.5%,
30年,相当于单利6.02%;
50年,相当于单利9.17%。
中长期来看,是非常非常可观的!
四、强制储蓄
金融领域有一个名词——拿铁因子。这是由作家兼金融顾问大卫·巴赫首先提出的,源于一个故事: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买一杯咖啡看似没花多少钱,30年累积算下来,竟达到了70万元。
“拿铁因子”主要是指人们生活中不必要的经常性支出,例如每早一杯咖啡、午饭后的一杯奶茶或者一份甜品、上网时买的各种打折促销商品、付了钱却未使用完的健身卡……
这些支出看似不起眼,日积月累下来,数目不可小觑。因此,大卫也一针见血地指出:“钱的问题通常不在于收入太少,而在于开销太多!”
有时候决定财富积累的不是某一项大的收入,而是隐藏在我们不注意的细节当中。我们“想要”的很多,“需要”的其实很少。而保险就可以帮助我们强制储蓄。
保险能帮我们每年强制存一笔钱,这不会影响平时的生活质量。然而,长期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在复利的影响下,却能积累一笔可观的财富。
写在最后
可以这样理解增额终身寿,缴费期满后,基本就等同于锁定3.5%利率,关键是复利,可进可退。
●利率持续走低,你赚了,要长期持有;
●利率如果走高,可以退保或者保单贷款进入新的投资渠道,完全是自由的。
一个人可以玩命供房子,为了有个家,就有理由玩命供一份增额终身寿保险。
它不会让你一下子赚很多钱,但能管住现在的钱,挣到将来的钱,保证一辈子都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