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首富杨卓舒:配12名秘书,骗40万人上百亿,走投无路携子自首
2019年5月18日,石家庄市公安局裕华分局门口停下一辆私家车,车上先后下来了两个男人,他们身穿西装,径直走到局里开口说要自首。
其中年轻一些的或许很多人不认识,但是年龄大些的那位,在河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曾经在河北的商场上几乎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多数人的身家。
他就是卓达的董事长兼总裁,河北曾经的首富杨卓舒。而另一位就是他的儿子杨汗青,那么昔日的首富为何要携儿子前来自首呢?
弃笔从商,“无中生有”与许多富豪不同的是,杨卓舒并不是早年就开始经商,他最一开始做的是文字工作,直到中年时才辞掉工作,开始打拼。
杨卓舒1952年出生于黑龙江肇东市,因为父亲身份的原因,他小时候过得很不幸,一直被人当做“异类”过了19年。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同学总是欺负他,杨卓舒打也打不过,只好逃课躲着别人。
到了5年级,一位老师发现他小小年纪总是一副愤世嫉俗的模样,就来找他谈话,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就对他进行劝解安抚。
那位老师让他知道躲避不能解决问题,站在高处才不会被排挤,于是杨卓舒不再逃学旷课,开始正常的读书学习。
他逐渐地在这个过程中爱上了读书,觉得文字能带给人无穷的力量,因此他后来进入社会就从事了与文字相关的工作。
杨卓舒做过记者,担任过编辑,还在书刊编辑部兼任主编,与文字和人打交道的工作经验让杨卓舒对人的心理有着很强的把控能力。
在1993年41岁杨卓舒已经做到了报社副社长的位置,这时的他突然辞职,准备去商场上发挥才能,打造自己的事业。
他虽然不再从事文字工作,但其强大的语言能力,也为他今后的商业模式开辟了一条宽广之路。
1993年,正是国家房地产的低沉期,杨卓舒却在这个时候义无反顾地进入了地产行业,于当年成立了河北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他拿着多年来积攒的一点积蓄加上找亲友借的共10万元资金,准备着手买地建房。
虽说这些钱在那个年代也是一笔不小的钱,但是要做为启动资金来用,还是有点微不足道。不过既然他有勇气辞职,就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方法。
杨卓舒凭借自己的口舌和之前的记者身份,加之一点补贴,并把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一辆韩国大宇汽车作为抵押,用来偿还村民的青苗费。
用这个办法几乎没费财力的就从村民手中赊来了30亩地。
有了这些地皮,杨卓舒又靠着多年在报社积攒的人脉,在《石家庄日报》中免费获取了一整版的广告。
堂而皇之地宣称河北将建立一块别墅区,且该小区包含多项免费服务,为业主打造多方面便捷居住服务,每平方售价仅1588元。
杨卓舒以“没有福利分房了,到卓达花园享受福利物业”,为宣传口号,直击群众的内心,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也成为河北石家庄一句耳熟能详的经典广告语。
广告的作用就是在于能否吸引人,杨卓舒做到了。他不仅以低于市场价400元每平的价格出售,再加上包括乘车、环卫等近60项免费服务。
以及低于国家标准5%-15%的水、电、暖收费,引得当地居民奔走相告,激动不已。
大家听别人说这个事情的时候还有点不太相信,但是看着当地报纸连续推送的新闻总不至于作假。
于是准备买房的群众纷纷拿着现金来到卓达地产公司排队买房,现场一片喧哗,生怕钱交得晚了,就买不到房。
卓达地产的顺利起步,让杨卓舒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获得了4600万元的房产资金。这一操作的成功,也让杨卓舒有了自信,开始大刀阔斧地建设他未来的商业战场。
拿着这一笔巨款,杨卓舒开始找材料商,招施工队迅速地建造房子,那段时间工地上日夜兼工,漫天灰尘。
有不少交过钱的业主前来观看,看到这一副忙碌的景象,心里也都非常期待。
房地产毕竟是个大行业,前期全靠充足的资金维系,而烂尾楼的出现全是由资金断链造成的,杨卓舒手中的这一大笔资金也随着施工的进展,慢慢损耗到所剩无几。
可这是他的第一个项目,是他事业的第一步,他可不愿意“出师未捷身先死”,下决心一定要把房子建起来。
焦虑的杨卓舒也没忧愁多久,想到了用自己的老办法再筹一笔钱。他要用自己未建好的房子做抵押,从建材公司赊来建筑材料。
他的这一行为再次得到了许多厂家的支持,不仅换来了钢筋、水泥、木材,还有许多别的厂家找来,要赊给他汽车、电器等产品。
杨卓舒统统收下,用不到的他就卖掉,作为资金使用,就这样,他的房子顺顺利利地建成了。
杨卓舒白手起家开始,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中,就获得了一桶沉甸甸的金子。这次的初试成功后,杨卓舒马不停蹄地开始下一处地产的开发。
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河北的知名房产企业,还被业内同行称为“商业鬼才”。
几年下来,卓达地产的产业遍布河北省,曾经小小的地产公司已经滚雪球般扩展得越来越大,他的手上也有了很足的资金,于是杨卓舒开始考虑转型。
1999年,杨卓舒经过考察发现河北是棉花大省,在服装方面却没有自己的品牌,于是想要成立一个服装产业园。
他找到政府沟通,以帮助市民提供就业岗位和发展当地经济规模为由,成功用极低的价格获得了政府批下的360亩荒地的使用权。
只是因为在服装一事上没有相关的经验,建立后的服装产业园并没有为他带来很大的利润,只能不好不差地运营着。
但因地处偏僻,人烟稀少,还没有开发建设,所以杨卓舒承包下来后,先把基建掏钱修建了一番,因此给当地政府留下了一个很好地印象。
赚到钱后的杨卓舒还开始做公益,资助困难家庭以及优秀学生,在当地得到了非常好的名声。
而且凭借着资产雄厚的身家以及和政府友好的关系,杨卓舒在1999年-2003年之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十大民营纳税企业之一。
2001年杨卓舒的个人净资产达到了47亿,被世界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选为中国大陆富豪榜的第十五名,并且连续四年上榜,成为河北有名的地产大亨,当地首富。
在后来的几年,杨卓舒开始试探着进入多个行业,其涉及建材、教育、旅游、等多个跨行业领域。
并把集团扩展到了海南三亚、内蒙古乌鲁木齐等城市,在这些地区开发了近10处住宅区,赚得盆满钵满。
以高利息回报,民间集资百亿元如果说杨卓舒老实地搞自己的房地产行业,或许还能在河北安稳度日,但是从他四十经商就可以看出,杨卓舒的性格就不是安稳的人。
在1998年房改后,土地买卖和房产销售开始正规化,这在杨卓舒眼中就是利润被压低。
他还是想要按照从前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便多家公司一起运营,哪个发展好,他就多多关注。
但是杨卓舒为人太过自傲,他不信任手下的任何人,把所有公司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里,所有事情全权过问。
杨卓舒认为股份制企业就是最大的黑社会,在他眼里,哪怕是公司的一棵草都要姓杨。
这种行为的弊端也造成了他工作量巨大,每天都要从早忙到晚,不过,好在他有钱,富裕起来的杨卓舒为自己配了12个女秘书,用来减轻自己工作上的负担。
但由于这些秘书几乎都是年轻貌美的女性,所以他遭到了外界多方的议论。杨卓舒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他还为自己请了十个保镖,在外面全程陪护。
走在路上十个保镖两侧排开,气场十足,被不少人评为财大气粗。除此之外,他还为自己的父母请个十余个保姆,照顾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这些人的花费在杨卓舒看来不值一提,他确信自己的赚钱方式无人可比。他自创了“一瓢水”理论,说自己只需要用一瓢水,就能激活源源不断的资金,做什么项目都可以成功。
不仅如此,杨卓舒还喜欢发表演讲用来鼓动员工,让他们认可自己的理念,给他们灌输为无私卓达贡献的工作理念。
在现在来看,他的那些演讲无异于心灵鸡汤和洗脑,而在当时的员工看来,杨卓舒有着很强的人格魅力,他们都被每次的演讲深深触动。
在这种激情饱满的工作范围内,杨卓舒的自信心再一次得到满足。
2008年属于杨卓舒的高光时刻正在慢慢退散,他急需寻找一个新的发展出路,使他再创辉煌,这时一个名叫纪勇的人找到他。
说自己有一种新型的材料,可以防水防火还耐腐,最重要的是价格低廉,甚至可以造房子。
这引起了杨卓舒的很大兴趣,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从前他们没有自己的产品,所以企业扎根不够稳。
因此他收购了纪勇的新材料公司,并把公司命名为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其后,杨卓舒开始大力宣传,把这种材料的作用描述得非比寻常,但对于它的制作配方却始终保密,面对追问,杨卓舒公开回应,“我的技术核心就是把竹子变成钢”。
而根据相关人员揭露,这种新型材料只是用硫酸盐水泥、木屑、网格布以及一些建筑垃圾合成,然后用来建造板材。
这个时期卓达集团的资金已经隐隐有些不足了,但是杨卓舒依然表现出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还夸下海口要建设四十家工厂,但是都没有实现。
在此期间他还在多地签署了规划近3000亿的造成项目。但是卓达新材几乎没有做成过一个订单,因此他新项目的资金跟不上,杨卓舒决定再运用他的“无中生有”手段。
杨卓舒推出了一个卓达太阳城的理财项目,以“合作建房”为名,吸引业主前来投资,他承诺在四年内偿还本金,还会获得一套与本金价值相等的房产。
最重要的是他还宣传产品回报率最高可达32%。如此高额的利息换做别人肯定没人信,但是杨卓舒通过在河北多年的打拼积攒得很好的名誉,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一开始这项理财仅在石家庄大肆宣传,但随着人群的增多,逐渐扩建到全省,这些人群一开始由早期购买过卓达项目的人为主,后来覆盖为全省各行各业的人士。
声势之浩大,几乎全民皆知。甚至在一个拆迁区域内,几乎全村的人都投钱进去,还有不少人用自己的房产做抵押,只为了四年后超高的回报。
这其中也有不少清醒的人认为这项理财不靠谱,特别像是一场“庞氏骗局”,但他们的声音太过微弱,被淹没在冲动的人潮之中。最终这个项目引来了40多万人参与,融资高达100亿。
2015年无界新闻发布了一篇《卓达新材百亿融资术》的报道,公开质疑卓达公司涉嫌欺诈,并揭露其公司真实的情况。
杨卓舒为此录制了一段视频称无界新闻所言不实,恶意捏造,毁坏公司以及他个人的名誉,他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无界新闻继续做出回应,称自己的新闻全都如实报道,绝不虚假。被揭了老底的杨卓舒有些慌了。
他专门录了视频进行反驳:“不就是一点钱吗,不就是100亿吗,我告诉你们1000亿也没事,只要杨某人在,1000亿也是小不点钱。
还说自己已经跟俄罗斯签订了2万亿订单,以及反对他们的公司,就是对普京有意见等等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言论。
这件事也确实引起了一阵舆论的风波,可是投资人最后还是选择信任杨卓舒,而他的公司除了业绩下降了一点也没有其他的影响。
漏洞难补,携子自首谎言总有被拆穿的一天,杨卓舒承诺的四年之期也逐渐接近,不断有人来找他兑现承诺,卓达也一直表示会按时支付。
还表示他们会通过变卖资产来偿还债务,但他们又因为资金断链多出停工,那些建在偏远地区的楼盘成为烂尾楼,根本无人接手。
四年之期很快过去,卓达的推脱之辞也完全没有了效果,投资人纷纷找上门来要求退钱。
可是他们连一分钱也无法拿出,只给出一句模棱两可的:“一切集团自由安排,政府也会有安排”。
2019年,巨额的债务让杨卓舒毫无办法,他带着在公司担任董事的儿子杨汗青,来到了公安局自首,表示他们无力偿还。
杨汗青
随后法院冻结了卓达地产公司48项股权,卓达新材23项股权以及卓达控股集团44个项目,涉及金额达几十亿元。
警方同时发出公告,让参与投资人到当地警局报案进行登记,反映个人真实情况。而杨卓舒在自首后因身体不适,一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治疗,后来转移到监管病房。
在2019年11月27日开庭审理时,人民法院最终把审理现场定在了杨卓舒住院的地方。可是因为事件牵扯较大,现在依旧没有进行判决。
卓达集团的倒塌,留下的只有一群茫然的普通百姓。他们不但得不到投资的利息,就连本金都无法要回来。
还有些投资了大量的房产,到现在看到的只是进行了一半的半成品,他们倾尽家财,想要安度晚年,最终却无法获得属于自己的利益。
参考资料[1]《澎湃新闻》,2019年5月18日,《卓达集团实际控制人杨卓舒和杨汗青投案,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商业观察》,2015年12月15日,《杨卓舒,无中生有的大玩家》
[3]《南方周末》,2019年12月14日,《“反对卓达,就是反对普京”——河北前首富杨卓舒的野蛮生存术》
西安农民工高温猝死,真正杀死他的,不是热射病,而是“穷病”
看到一则新闻,西安一农民工,连续高温工作9小时,不幸倒地猝亡。
致死原因是热射病。
这个词上过几次热搜,专家说是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
说通俗点,就是重度中暑。
人要得了这种病,内脏就像被“水煮”过一样,致死率非常高。
已经有不少地方,播报了关于热射病致死的新闻。
很不幸,噩运这次落在了这位56岁的农民工的头上,他没能躲过去,倒在了收工回家的路上。
为什么他在如此高的温度下,工作这么长时间?
看完这条新闻的完整内容,知道答案后,我心里特别难过。
不止是农民工意外猝死,引发的底层共情。
更重要的是,这个专家口中文绉绉的“热射病”的夸张,掩盖了一个“热死人”的人间悲剧,一个充满苦难的故事。
热死的人叫王建禄,是一名建筑工人,在西安某工地上打零工。
当时,七月的西安正处极端高温,路面被晒化,走两步都汗流浃背。
而王建禄就是在这样的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中工作了整整9个小时。
这是透过文字,都能感受到的累。
已经56岁的王建禄,如此拼命的原因,只不过是想为儿子多挣些上大学的费用。
儿子是王建禄的一块心病。
7年前,儿子就考上了大学,后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无奈只好选择退学打工。
家里的姐姐不忍心,一直劝弟弟回来读书,直到今年,儿子重新参加了高考,再考上了大学。
作为父亲的王健禄很欣慰,心想这次不管怎样,都不能让儿子再次失去上大学的机会。
工友说:“没人愿意干的脏活、累活,王健禄都抢着干。”
最终身体超出负荷,彻底累垮了,热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麻绳总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一个农民工,一个老实人,一个好父亲,就这样被一场高温打倒,永远倒在了7月的烈阳下。
家里的顶梁柱走了。
妻子几天不肯吃饭,哭晕了好几次。
已经退过一次学的儿子,又考虑放弃学业。
姐姐无奈地哭诉:
“弟弟好不容易又有了一次读书的机会,但爸爸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们一家人都很努力地想把生活过好,为什么命运却总是百般刁难?”
这个农民工的故事,锥刺着所有人的心。
写到这里。
我想起《杀死那个石家庄人》中的一句歌词: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没有选择,没有理想,直到用尽力气,仿佛是对许多农民工的真实写照。
据调查,2021年,全国农民工有2.9亿人,平均年龄41.7岁。
毫无疑问,现在农民工的主力军全都是中年人。
没有年轻人再愿意做农民工了,他们都在开网店、搞直播、送外卖…
只剩下我们的父辈,埋头在工地上,挥汗如雨。
他们用最笨拙,最辛苦的方式,默默守护着一座城市,一代儿女。
但最后遭到抛弃的还是他们。
我们真的需要多关注一下农民工这个群体。
不仅是因为他们不断消亡,而是欠了他们太多应有的体面。
新闻报道中称,王健禄的去年的工资还被拖欠着。
2021年,王健禄一整年的工资59370元被老板拖欠,他生前多次去要薪,讨来了只是一张张欠条,最后一张欠条上写着2022年6月30日付清,但还是没能兑现。
王健禄之前都是在固定的工地打长期工,但因为一直拿不到钱。
所以他去打了更热更累,但当天能结工资的零工。
从监控视频中看到,王健禄打完工连口水都没喝,先提前跑去门口,等着结算工资。
哪怕只有几百元,他也怕老板拖欠着不给。
这是一个底层的人,被压榨后,仅存的渴望。
因为农民工大多是没有劳动合同的,意外死亡难以被认定为工伤,目前也联系不上工地。
我看到这,既愤怒又哀叹:
没错,王健禄是因为热射病倒下的,但真正杀死他的是穷病。
如果王健禄拿到这笔钱,儿子的学费就有了,也许他不会这么着急去筹钱,顶着高温去打零工,也许他也不会倒下。
如果不是急需用钱,走投无路,谁会愿意顶着40度的高温,咬牙坚持9个小时?
说句现实又伤人的话:
众生皆苦,但有些人,注定活的特别累,特别辛苦,因为他们没有选择,也不被人理解和善待。
我想起前段时间的一个热搜。
说的是明星拍戏被粉丝心疼,觉得夏天这么热,明星穿那么多拍戏,太可怜了。
有网友吐槽明星矫情卖惨。
粉丝气愤地反驳:“给你10万块钱,你愿意去太阳底下站一天吗?”
虽然我也是个坐班写字的人,整天待在办公室里,淋不到,也晒不到...
但抱歉,我仍然无法理解粉丝对明星的共情。
因为仅仅透过办公室的窗户,就能看到太多太多在高温下工作一整天的人。
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外卖小哥,交通警察,核酸检测员......
哪一个不是置身于烈阳之下?
相比明星,他们没有助理,没有人打伞,没有空调吹,也没有杀青后的鲜花祝福....
别说给10万块钱,就算给200块钱,我可以肯定地说,世上依旧有大把的人挤破头想去。
不要总是昂头看星空,踩在父辈的肩上,诉说人间美好。
多低头看看偏僻的角落,真的,底层谋生远比我们想象中难得多。
有些人,只是为了活着,就已拼尽了全身力气。
岁月静好和负重前行永远是并行的。
一个明星,日赚10万,登上光鲜亮丽的舞台时。
就会有一个农民工,穿着胶鞋,倒在滚烫的马路边。
最后,请在这个持续炎热的夏季,记住这个因高温倒下的农民工的名字——王健禄。
他的猝死,是无数农民工的缩影。
也是最有力的控诉。
请务必善待农民工,因为正是他们用双手将我们推上这个崭新的时代。
希望这个夏天,再无悲剧发生!
2020年河南38岁女博士患癌,急需80万换肝,丈夫跪地:求你放过我
病房内异常安静,似乎一枚针掉地的声音都能听到,这是一个落雨的秋日黄昏,沉闷的感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沉默,无尽的沉默已持续了二十几分钟了。突然,神情憔悴的中年男子跪地恳求:“求求你答应离婚,放我一马吧。”这声音有些突兀,也有些刺耳。
女博士被病魔折磨得有些恍惚,但这句话她却听得真真切切。她用手捂着脸拼命地摇头,呜咽声灌满了整个病房,窗外的雨似乎下得更大了……这不是电影里的桥段,而是现实版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晴天霹雳2015年初夏的一天,博士生杨楠走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林荫小径上,马上就要完成光学工程博士学位的学业了,可能之后还要出国陪伴在日本留学的丈夫,想想都觉得美。
父母的期待、自己的愿望即将达成,杨楠心里高兴,可这兴奋感却因为身体不舒服而大打折扣。她这段时间常常不想吃饭、恶心、呕吐、困乏无力,有时还伴有发烧,杨楠以为自己怀孕了,但验孕试纸显示并没有怀孕。她想可能因为学业繁重,做课题太累,便没在意。
又一星期过去了,身体不适的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感觉越来越严重。身体实在吃不消,杨楠就请了病假回老家休息。说是回老家休息,其实她更想去看看公婆,丈夫远在国外,她这个当儿媳的应该做得更好。
杨楠从小就是个要强早慧的女孩,父母对她疼爱有加,砸锅卖铁也要供她念书。她知道,父母给了她生命,却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她只有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当同龄人还贪玩的时候,杨楠已经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了。
一路走来,杨楠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人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的骄傲。因为比别人努力,太多幸运接踵而来,杨楠照单全收,她是被命运宠爱的女孩,先是顺利考上名牌大学、读研,而后读博时遇到她的真命天子——一个名叫张海的阳光大男孩。
张海和杨楠的家都在河南洛阳农村,家境贫寒,门当户对的两家相处得极好,双方父母看着两个同样优秀的孩子,心生欢喜,暗自庆幸。
杨楠和张海都是上交的博士,他是她的学长,比她大两岁。杨楠读博一那年,一次老乡聚会上,他们第一次见面就互生好感,彼此欣赏,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那以后,两人经常见面,相谈甚欢。
一天,张海向杨楠表白,杨楠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张海在学习上、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杨楠,使她觉得有点离不开他。再后来,相爱相知的他们,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步入婚姻的殿堂。
这对志同道合、哪哪都般配的情侣,成了人们艳羡的对象,谁见了都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
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杨楠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婚后,张海依旧宠她疼她,对她体贴入微,他把家务全包了,只让杨楠干自己喜欢的事,他说要这样宠爱她一辈子,杨楠好感动。不光杨楠自己,亲戚朋友也觉得她嫁对了人。
几经周折,终于到家了,杨楠的不适症状更明显了,婆婆见状赶忙让她躺下休息。精心准备的饭菜等杨楠休息了半个多小时才端上桌,可杨楠根本吃不下,她以前也不晕车啊,这是怎么了?
看杨楠这反应,公婆却偷着乐,他们早就盼着抱孙子。一定是怀孕了害喜呢,婆婆高兴得忙前忙后。晚上难受没睡好,到凌晨才睡踏实,一觉醒来,已是上午十点多,杨楠有些不好意思,以前每次回婆家,杨楠都起得很早,一个标准好儿媳的形象。
于是杨楠赶紧帮婆婆摘菜,准备午饭,可不知怎么突然眼前一黑,她什么也不知道了。公婆吓得不轻,怀孕也不至于晕倒啊。他们赶紧送杨楠去医院,先挂了妇产科的号,没怀孕,又在其他科室做了一系列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了,真是晴天霹雳,三人都惊呆了,肝癌晚期,这可是要命的病啊!杨楠还那么年轻,怎么会这样?
严峻考验闻讯赶来的父母仿佛一夜间白了头,显得那么苍老无助,他们带来了家里所有积蓄。看着有些消瘦的杨楠,父母忍不住抹起了眼泪,他们不相信这是真的,一定是县城的医院误诊了。
女儿不会这么苦命,从小到大受苦受累读书到现在,好日子才刚刚开始,怎么就传来这噩耗,杨楠的父母真的不能接受。杨楠的公婆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己的儿子,张海以最快速度回到妻子身边,他心急如焚,他也不相信这是真的。
张海带杨楠到上海最好的医院去复查,一项一项检查做完后,煎熬的等待开始了,紧接着是更沉重的打击。肝癌中晚期,这五个字像钉子一样钉在张海的心上,使他疼痛,使他喘不过气来。
接下来的日子,张海时刻守在杨楠身旁,照顾她,安慰她,给她打气,他渴望奇迹出现。张海给杨楠做好吃的,陪她聊天,照顾她吃药输液做化疗。
看着张海操劳的身影,杨楠感动得想哭,却强忍住不让他看出来,他们都强颜欢笑、安慰鼓励着对方,其实,他们都很怕,怕病魔将杨楠带走。
日子一天天过去,钱大把大把地花出去了,杨楠的病却没有好转的迹象。病魔恣意地折磨着她,曾经意气风发的女子,已变成蜷缩在病床的干瘪躯壳,谁见了都心疼。
为给杨楠治病,她的父母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因此欠了好多债,他们平时做一些又苦又累的零工,生活举步维艰。
张海的父母悉心照顾着儿媳,自杨楠生病后,他们家倾尽所能给杨楠治病,各大医院都跑遍了,家里的钱也用光了,可杨楠的病却越来越严重了,这个无底洞何时才能填平?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呢?
张海的父母非常焦虑,一年年过去了,眼下杨楠的状况,不可能为他们张家生儿育女,张海已经40岁了,再这样耗下去,他的后半辈子就完了。
于是父母劝张海道:“儿啊,这些年你精心照顾杨楠,为她付出了所有,可谓仁至义尽,已经很对得起她了。你也该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了,最好还是把婚离了吧。”张海起初不为所动,可日子越过越困难,压力越来越大,他有些扛不住了。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经济上压力山大,心情沉重压抑,再加上看不到一丝希望,张海时常感到崩溃,他的后半辈子难道就这样消耗在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身上?他变得越来越暴躁。
杨楠能感觉到张海的不耐烦甚至嫌恶,到后来,张海简直像变了个人,稍有不快就对杨楠恶语相向,而她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谁让她这么倒霉,摊上这种绝症呢?
夫妻二人的交流越来越少,心也离得越来越远。翻看微信聊天记录,隔着屏幕,杨楠都能感到张海对她的怨恨,她的心如针扎般难受。
救命稻草2020年,是杨楠与病魔斗争的第五年,她的情况更加糟糕。一次在医院,杨楠听说换肝能挽救她的生命,大约得花80万元,这让她看到生的希望。
杨楠还不到四十岁,她多么想活着,像正常人一样活着,可80万不是80元、800元,对她这个没有任何收入,娘家婆家都被掏空的人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杨楠给丈夫发了好多消息,可面对80万的高额费用,张海除了埋怨就是辱骂。杨楠知道,自己就像一个大包袱一直拖累着丈夫,张海能照顾她五年,已是仁至义尽,她哪有资格要求更多?可即使身处绝境,杨楠还是想活,她只有牢牢抓住张海这根救命稻草。
为了给杨楠治病,她的父母把能卖的家当都卖了,还欠了好多债,却也只是杯水车薪,他们再也拿不出钱来了。
也就是生了这场病,杨楠无意中得知自己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她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也为自己给他们带来的苦难而愧疚。虽然父母说会一直照顾她,可杨楠更愿意抓住张海这根救命稻草。
病得太重太久,好多时候,杨楠感觉自己要崩溃了。她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大,常常莫名地烦躁不安,甚至难以自控。自从张涛大年初一送杨楠回娘家后,他们就失联了,杨楠不得不住在父母家。想起大年初一早上那件事,杨楠还是觉得委屈。
那天早上,婆婆叫杨楠起床吃饭,杨楠因为身体实在难受一直没能起来,婆婆不高兴唠叨了几句,杨楠替自己争辩,结果两人吵了起来。杨楠一生气便嚷着要回娘家。
张海劝杨楠第二天再回去,因为村里有讲究,出嫁的女子大年初一要在婆家过,初二或初三才能回娘家,若初一就回娘家,会被认为和婆家闹了别扭或吵了架,会被人说闲话。杨楠当时在气头上,坚持要回娘家,张海只好开车送她,一路上两人话不投机,又吵了一架。
张海很生气,觉得杨楠不可理喻,不尊重自己的母亲,更让他在村里人面前丢了面子。把杨楠送到家,张海头也不回地走了,跟杨楠的家人连声招呼都没打。
这次冲突更坚定了张海离婚的决心,他不去接杨楠回家,杨楠就只能一直住在娘家。张海发出离婚的最后通牒后,杨楠不同意离婚,他就撂挑子玩失踪,不给杨楠打电话,不接电话,不回微信,也不再管她。
五年了,杨楠因病没有任何收入,只能靠张海给她出钱治病。张海是她唯一的依靠,是她的救命稻草,她必须牢牢地抓住他,所以,杨楠觉得自己说什么也不能同意离婚。
张海这么对待她,她本应该想通,可她还是不能接受。她曾那么引以为豪的爱情,在她心里崩塌了。
“无论富贵与贫困,无论健康与疾病,我都将爱她、忠诚于她。”婚礼上的誓言犹在耳边回响,那个说好要爱他疼她宠她一辈子的人,恶言恶语伤她的心也就罢了,这个时候竟跟她玩人间蒸发,还要跟她离婚,想到这些,杨楠崩溃大哭……
劳燕分飞杨楠拖着病痛的身体,不顾面子去婆家找张海,公婆只说儿子不在家,其余都不透露。杨楠联系不到张海,治疗费药费都没有了,她不想躺着等死。走投无路的杨楠只好求助于媒体,希望通过媒体找到张海,两人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沟通。
媒体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张海,几番劝说,张海终于同意和杨楠面谈。面对被病痛折磨得苍白无力、瘦弱不堪的杨楠,张海一度沉默着。
待到杨楠主动打破尴尬,张海便抓住杨楠的胳膊,跪地恳求:“求求你答应离婚吧,我已仁至义尽,实在扛不住了,你放我一马,我还是会想尽办法帮助你的……”
虽然知道张海的不容易,但杨楠想到自己还要靠他治病,离开他自己无法生活,所以,杨楠坚决不同意离婚。
杨楠自顾自地说:“我们在一起时感情那么好,我一直记着你的好,我本不想拖累你,可我实在没有办法,因为我想活!我现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你是这世上我唯一能依靠的人,我不能就这样跟你离婚。”
“我想离婚,是因为年龄大了,想要孩子。以你的现状,不可能生孩子,我的父母都老了,我不想让他们再受折磨。我也要为自己的将来考虑,我已经40岁了,现在不要孩子,以后越来越不好要了,我的父母想抱孙子,我也想有自己的孩子。”张海说。
尽管杨楠觉得张海说得句句在理,可张海掌管着她的生死大权,他们离婚,张海娶妻生子,肯定不会再给她花钱治病,所以她不能离婚。张海说只要杨楠答应离婚,他还会继续照顾她,只是换一种方式照顾她……
杨楠还是不同意离婚。第一次会面不欢而散,无果而终,张海直接离开了。媒体又安排了第二次会面。这次张海更坚决地提出离婚,任凭杨楠怎样苦苦哀求,他都不为所动,张海说自己只想离婚。
杨楠起初还是不同意,后来提出一个条件,她让张海帮她还清这些年借亲戚朋友的所有钱,还有后续治疗所要花的钱,这些钱共计60万元都给她,她就同意离婚。
张海听后说这么多钱绝对不可能,他求杨楠放过他。张海说自己虽是大学教授,但薪水并不是很高,他每天都很累,要上课,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去做各种兼职,包括体力活,才能维持生活。
两人一度因60万元僵持着,后来张海说自己连每个月2000元的药费都无力承担,更别说一下子拿出60万,自己能承受的极限是30万。第二次会谈再次谈崩。
时光流逝,身心疲惫的他们,最终通过法律程序离婚了。杨楠因为拿不出钱支付高昂的费用,换肝的希望成了泡影……
曾经令人艳羡的神仙眷侣,终因残酷的现实对簿公堂;当初刻骨铭心的爱情,终被苦难的日子消磨殆尽。在无情的病魔面前,人,是那么渺小。风声起,青山肃穆,江河呜咽,谁为谁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