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2017农业贷款政策

本文目录

多家银行上新涉农贷款 为种植、养殖、民宿等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央广网北京10月12日消息(记者白杰戈谭瑱)今年上半年,全国涉农贷款增速稳中有升。各地金融机构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和重点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为农村的种植、养殖、民宿等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专家表示,涉农贷款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金秋十月,山东淄博沂源县西里镇,任明芬承包的家庭农场,红苹果挂满枝头,预计亩产3500斤,70亩农场能带来纯收入30万元。然而年初,任明芬还在为人工、农资等成本犯愁,担心贷款困难。

“一年下来成本五十多万,很有压力。想贷款,但家庭农场的土地是流转的,没法抵押,很犯愁,担心银行不给贷款。”任明芬说。

当地银行机构了解农场的经营状况之后,为任明芬授信130万元,利率执行3.85%,政府贴息后综合成本在2%左右。

任明芬说:“银行说省内农担公司给做担保,我就放心了,之前最愁的就是担保。农行的工作人员指导一步步操作,从交申请到批贷款时间不到一个礼拜,确实帮了大忙。”

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黄牛养殖大户侯绪龙拿到了全省第一笔“沿黄肉牛贷”。梁山农商银行杨营支行副行长郝美帅介绍:“黄牛养殖有成本高、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融资需求金额大、期限长,动物养殖没有很好的抵押物,可以说这个产业一直面临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

通过涉农信贷,这些难题今年在全国各地陆续得到化解。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是有名的乌鸡之乡,作为支柱产业的乌鸡养殖受到疫情影响,回款速度下降,当地农业部门和金融机构推出“乌鸡贷”专属融资服务,属于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企业都可以申请。

中国农业银行泰和支行副行长陈锋介绍:“截至目前,我行对辖内乌鸡产业企业及养殖农户授信金额3.6亿元,针对稳企纾困,我行推出了‘白凤乌鸡贷’,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投入10个亿的乌鸡产业贷款,助力泰和乌鸡早日实现百亿产值。”

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村的村民闵金财通过“抗旱贷”采购了发电机、抽水泵等14台灌溉机械,保住夏粮丰收和鱼塘丰产。

同省梅岭镇民宿老板韩莉通过“民宿贷”,解决了扩建的资金短缺问题。“贷款不到15天就申报成功了,300万很快到账,给了我们继续做好产品,做强产品的信心。”

贷款不只惠及身在本地的农户。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开拉面店的青海省海东市,截至今年6月底,当地银行机构累计为拉面店发放“拉面贷”近40亿元,近一半的“拉面贷”是以纯信用形式发放的,22.8%的拉面店有银行贷款的支持。针对拉面店分布分散、经营规模不一、金融需求多样的特点,银行机构推出了“拉面循环贷”“拉面融易贷”等产品。2020年以来还通过续贷、展期、延期还本付息、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的拉面店恢复生产经营。

青海省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景晋生介绍:“针对拉面从业人员省外经营的特点,我们指导银行机构在贷前调查、贷款办理、贷后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及时做出调整,依托拉面产业数字化平台,探索‘拉面贷’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实现拉面户经营数据、金融数据、消费数据等信息互联互通,突破‘拉面贷’跨省服务的瓶颈,银行机构还多次赴省外拉面从业人员较为集中的城市开展上门送贷服务,为拉面经营户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

人民银行统计显示,今年二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多家上市银行半年报的数据也符合这个趋势。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除了响应政策,这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利益的体现,涉农贷款还有广阔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我国农村市场非常广阔,金融资源丰富,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和服务,符合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银行也逐渐转变观念,将服务对象从工业、城市逐步转向农业、乡村,但与此同时涉农贷款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首先,完善并加大政策支持必不可少。对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其次,政府性担保机构,应该加大对涉农贷款的各类主体的担保,提高银行投放涉农贷款的积极性;此外很重要的是要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更加高效低成本的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要完善农村的金融基础设施与生态体系建设,比如说完善农村的征信机构,农民、农户也能有更完善的征信报告,这样会降低银行提供涉农贷款的成本。”董希淼表示。

江西试行“农保贷”提高贷款可得性

来源:【中国农网】

近日,记者从江西省财政厅和江西银保监局了解到,江西在全省范围试行“农保贷”业务,深入挖掘农业保险保单的增信融资功能,着力解决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据了解,“农保贷”是指由银行或由银行和担保机构合作,为提供农业保险保单的农户发放生产经营性贷款的业务。农户或涉农经营主体申请生产经营活动贷款时,将其合法拥有的农业保险保单作为贷款增信举措及风险保障措施,作为银行和担保机构评审加分项,为相应贷款增信,提升贷款可得性。

江西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保贷”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突出保单增信的唯一性,同一保单在同一贷款周期内只能增信融资一次。二是突出借收账户的同一性,借款人的借款账户需与农业保险理赔收款账户保持一致,保险理赔款优先用于归还贷款本息。三是突出权利义务的统一性,明确了借款人、保险机构、担保机构和银行机构各方的职责义务,其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义务相对等。四是突出财政政策的引导性,财政部门对“农保贷”业务不提供资金支持、不进行风险兜底,仅作为政策引导、行为规范和统一流程标准。

“农保贷”流程便捷、接受度高、多方共赢可持续,受到涉农主体的欢迎。江西各级财政部门、银行保险监管部门、银行、担保和保险机构将加强日常协调沟通,加强“农保贷”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域其他重点工作的统筹推进,探索形成“农业保险保单增信融资+”模式,扩大试行成效。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莫志超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

商业银行加大农业领域支持力度,农业银行将投放超3000亿涉农贷款

多家商业银行今年加大了对农业相关领域的投放支持力度。中国农业银行于近日宣布拟投放3000亿元以上涉农贷款,重点支持包括粮食生产、农产品收储、冷链物流、农田设施建设在内的多项农业领域。

从国有大行到农商行,银行业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少银行对于乡村振兴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涉农贷款规模实现稳步增长。今年7月29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统计期末,全国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早在2021年4月,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力图促进农村金融数字化创新,以金融行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据中国证券报统计,各大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不少银行涉农贷款规模实现稳步增长。例如,上半年末,工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30806.38亿元,较年初增长16.2%;建设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7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7%;交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7479.94亿元,较年初增长15.8%;兴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5448.81亿元,较年初增长16.84%;中信银行涉农贷款余额4447.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15%。

据财联社报道,截至9月末,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5.5万亿元,相比年初增长15.7%。

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大型金融机构发布涉农贷款,对乡村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但不仅限于农业方面。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涉农信贷可能不仅仅涉农,还会进一步扩展。比如,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很多农村的乡村振兴路径,都涉及制造业发展和工业化等方面。金融对于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也涉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