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3245贷款王

本文目录

学史力行办实事,夏粮收购正当时——农发行英德市支行投放2160万元地方储备粮贷款支持夏粮收购

粮充盈,民安心。为支持地方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确保粮食轮换工作顺利完成,农发行英德市支行立足主责主业,紧紧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挥政策性金融力量,向英德市粮食储备管理公司投放地方储备粮油轮换贷款2160万元,切实做到“钱等粮”。

英德市储备粮管理公司作为当地唯一一家国有粮食储备企业,一直承担着当地储备粮的承储轮换工作。为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年度的储备粮轮换工作,该行充分发挥农发行收储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主动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粮食收购企业沟通协调,及时掌握地方粮食收购计划和资金需求,开通绿色通道,优化评级授信、贷款审批、发放等环节,为夏粮收购保驾护航。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行累计投放粮油贷款3245万元。同时,该行积极优化支付结算工具,为粮食收购企业提供7×24的全周期网银结算服务,确保收购资金供应不断档,企业收购不间歇。

农发行因粮而生、伴粮成长。该行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到业务发展之中,密切关注储备企业粮食收购进展,全力保障粮食收购资金供应,确保地方储备粮常储常新、储备粮库存安全和储备粮轮换目标的完成,助力打造农发行“粮食银行”品牌形象。(易思琪、陈佳仪)

《中国金融》|钱文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全力服务巩固衔接

作者|钱文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2年第9期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统揽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中央巡视整改为契机,全力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发挥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和骨干作用。

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农发行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良好开局

2021年是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农发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以服务乡村振兴统揽工作全局,推动工作重心平稳衔接过渡,全力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2.34万亿元,同比多投放3351亿元,年末贷款余额达6.6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500亿元,取得明显成效、实现良好开局。

顺应三农重心转移,工作体系实现平稳衔接。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守服务三农主责主业,坚持“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战略定位,举全行之力服务巩固衔接。发挥支持乡村振兴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领导小组作用,成立总行和省级分行乡村振兴条线机构。实施省级分行支持巩固衔接工作考核,引导全行聚焦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坚决落实“四个不摘”,提出“四个不减”“五个衔接”要求,出台巩固衔接支持意见,坚定先锋主力模范目标不动摇。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出台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31条差异化政策。印发新阶段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支持意见,作为主体金融单位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

着眼国家战略需要,投入力度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021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6.29万亿元,较年初净增5303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的95.68%。全年投放精准帮扶贷款4842亿元,高于脱贫攻坚期平均水平,保持金融同业首位。向832个脱贫县投放贷款3245亿元,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水平;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放贷款502亿元,创五年来最多;投放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贷款671亿元,居金融同业首位。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战略合作收获务实成果。深化政银企合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签订三方协议,联合选取河北、浙江、贵州三省开展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31家省级分行全部与当地农业农村或乡村振兴部门签订协议。与9个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乡村振兴相关战略合作协议,与283家央企及其子公司、全国涉农重点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服务乡村振兴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客户群越来越大。

农发行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央巡视组指出,农发行注重服务三农,发挥农村金融体系骨干作用,在脱贫攻坚中作出了贡献。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中,农发行是2020年度全国金融机构仅有的两家获得“优秀”的单位之一,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中连续获得“好”的评价,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农发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站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切实扛起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坚决助力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继续发挥金融服务先锋主力模范作用。农发行继续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坚定先锋主力模范目标不动摇,脱贫地区分支机构把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任务,全力为脱贫人口增收和脱贫县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全力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发行加快推动工作重心转换,把服务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深入挖掘新阶段农业农村金融需求,聚焦重点领域加大支持力度,怀着根植三农、服务三农的激情,集全行之力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切实提升政策性金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农发行时刻牢记政策性金融肩负的神圣使命,始终从党和国家大局思考谋划金融支农工作,围绕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切实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职能作用,强化金融改革政治担当,不断提高政策性金融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质效。

坚决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要求,推动高质量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央巡视组强调,要以巡视整改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此次中央巡视指出了农发行在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农发行将以中央巡视整改为主线,从政治上精准把握党中央要求,扛牢主体责任,深刻剖析原因,全面从严整改,接续推动高质量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切实加大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投入力度

农发行强化深耕三农情怀,聚焦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定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安置点“四大区域”,优先服务带动返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群众、脱贫人口“三类人群”,突出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发展“两个融合”,用好精准帮扶贷款差异化政策和倾斜性政策“两类政策”,集中资源支持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坚决助力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力支持衔接推进全面乡村振兴。

突出支持增加脱贫群众收入。统筹用好各类信贷产品,重点通过支持产业发展和带动就业帮助脱贫群众实现持续增收,力争2022年全年投放精准帮扶贷款不低于2600亿元。一是坚持精准帮扶带动。严格执行精准帮扶贷款认定标准,主动对接各地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于符合条件的动态监测和帮扶对象,努力满足其发展生产的金融需求,大力支持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二是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突出抓好产业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因地制宜采取就业、交易、入股等六种帮扶方式,大力支持产业园区、帮扶车间等全产业链带动就业,为脱贫人口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不断缩小脱贫人口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三是持续提升帮扶质效。强化精准帮扶贷款质效管理,加大对帮扶成效突出贷款的政策优惠力度,重点支持带动脱贫群众成效显著的企业和项目。做好存量扶贫贷款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督促项目主体做好资产运营管护,推动贷款持续发挥作用。

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将重点帮扶县作为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农发行相关省级分行均签订了责任书,力争2022年全年向160个县投放贷款不低于350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水平。一是突出支持防止规模性返贫。聚焦支持各地补短板、促发展项目,着力提升带动监测人口的精准度和有效性,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等,推动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积极主动对接做好融智融商服务。持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主动参与各地巩固衔接规划方案编制,帮助设计融资项目和模式,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支持承担重大项目的投融资主体做大做强;帮助引进东部优势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助力缩小发展差距。三是叠加用好各方面差异化政策。将国家对重点帮扶县的14条集中支持政策、各省相关政策、农发行31条倾斜特惠举措叠加使用,找准财政、土地、金融政策与信贷产品政策的结合点,整合各方资源,打出政策“组合拳”。

大力推进重点专项帮扶任务。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专项任务,主动顺应新阶段新要求,切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细。一是持续开展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专项行动。聚焦支持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一区两业”,2022年投放贷款不低于260亿元,为万人以上大型安置区提供“一区一策”金融服务,助力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二是切实落实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任务。压实帮扶责任,深化“四融一体”帮扶机制,将帮扶工作与定点县防止返贫、巩固“三保障”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三方面贯通连接,优先倾斜政策资源,将定点帮扶打造成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田。三是创新支持东西部协作和“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东部企业到脱贫县投资兴业,支持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帮助建设东西部产业协作链条、拓宽产销衔接渠道;继续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支持“回报家乡”专项行动,引导民营经济参与服务乡村振兴。

全力服务接续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坚持以服务乡村振兴统揽工作全局,围绕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业现代化、乡村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六大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切实履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本职责。全力以赴贯彻国家粮棉油收储政策,围绕“粮头食尾”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支持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二是全力支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助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新产业新业态、冷链物流体系、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大力支持乡村建设行动。着眼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要求,聚焦水利、“四好农村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型城镇化、数字乡村等加大支持力度。四是积极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创新绿色金融模式,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力支持重点项目落地。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农发行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和资源保障,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

深化推进抓党建促服务乡村振兴。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首议题”学习制,高标准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金融、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以学习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严从实抓好中央巡视整改,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深入推动“党建领航”工程实施落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服务乡村振兴业务高质量发展。

强化全行帮扶工作格局。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认真研究落实服务巩固衔接的重大决策、重要问题、工作目标、任务考核等事项,充分凝聚工作合力,层层抓好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同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展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作用,以“三方协议”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服务乡村振兴目标任务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全面落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要求,锻长板、补短板,优化涉农信贷结构,争当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排头兵和主力军。

加强资源倾斜支撑保障。在守好合规和风险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从业务授权、资源配置、利率定价、绩效考评等方面,加大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资源倾斜力度。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管理体系改革和重点客户工程,做大做强服务乡村振兴的客户基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传承发扬过硬作风,继续做好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加强总结宣传,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推广成功案例,选树先进典型,擦亮“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品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责任编辑张黎黎)

阮健弘: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

中新经纬4月15日电(王蕾)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14日在2022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信贷结构优化,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预计未来信贷投放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支持经济复苏。人民银行将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阮健弘表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是12.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77万亿元。从结构上来看,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增强,一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二是企业直接融资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1.31万亿元,同比多增4050亿元。股票融资2982亿元,同比多增515亿元;三是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较多,一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58万亿元,同比多增9238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1.3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09万亿元;四是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降幅明显缩小,一季度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减少1229亿元,同比少减2389亿元。

阮健弘说,在金融系统靠前发力,信贷投放节奏加快,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等因素下,一季度新增贷款规模达到了统计上的高点。从结构上看亦有四大特点:一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持续高增长;二是工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较高;三是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有所回落;四是出口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较快。

阮健弘介绍,截至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9.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1.9%;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20.7%,明显快于全部产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3.2%,比上月末低0.5个百分点;出口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31.8%,比上月末回升了0.6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强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同时,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降低实体企业的经营成本,2022年3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为4.37%,比上年12月低8个基点。

“当前,国内疫情发生频次有所增多,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阮健弘强调,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阮健弘还介绍了银行承兑汇票的基本情况。她说,一季度,票据融资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合计增加8818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多增较多。

“银行开展承兑汇票业务有利于开票人和收款人顺利开展商业活动。根据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采集的逐笔银行承兑汇票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银行开立承兑汇票共惠及十万余家开票企业和50万余家收款企业。从开票企业和收款企业的分布来看,私人控股企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企业较多。开票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等省份。”阮健弘说,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努力服务实体经济,预计社会融资规模将平稳增长。

当有记者提问长三角等经济发达、信贷投放量较大的地区是否因为疫情影响出现了信贷投放的收缩,阮健弘以数据给予客观回答。

她说,当前全国的贷款总量是平稳较快增长。当前人民币贷款增速为11.4%,增量比年初新增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的贷款增速高于全国。按可比口径统计,3月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为11.5%、14.9%、15.8%和13.7%。上海贷款增速是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比全国高3.5、4.4和2.3个百分点。从增量上看,3月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人民币贷款分别新增1247亿元、3245亿元、3957亿元、1315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22亿元、514亿元、1212亿元、391亿元。(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原创,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孙庆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