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寻求140亿美元贷款购买5G频段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记者卜晓明)美国媒体12日报道,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正与多家银行谈判,计划贷款140亿美元购买5G频段。
彭博新闻社报道,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与银行之间的谈判处于早期阶段。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这次融资是延期提取贷款形式;相关交易由美国银行有限公司主导。延期提取贷款允许借款方等到需要使用现金时才提取。
图为2016年10月24日拍摄的美国纽约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外景。(新华社/欧新)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开启上述谈判前夕,为购买用于5G网络的C频段,德国电信公司美国分公司在债券市场拆借30亿美元。两家公司融资方式不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寻求从银行贷款,德国电信公司美国分公司向投资者借款。
彭博社报道,美国政府的5G频段拍卖仍有多轮,拍卖收入已超过808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测的470亿美元。
彭博社报道,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提取贷款时,将按照比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高100个基点的利率支付利息。另外,交易结束时,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需支付0.05%的手续费,以及0.1%的服务费。
2016年10月23日,美国纽约第五大道一家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门店前人来人往。(新华社/法新)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2018年以850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公司后,截至去年第三季度仍背负1590亿美元债务,是全球负债最多的非金融企业。
不过,雷蒙德-詹姆斯合伙公司分析师上调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股票评级,看好该公司今后财务表现。分析师弗兰克·劳坦说:“我们认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财务)状况将在今后12个月改善,产生不错回报。”
美国《个人电脑杂志》去年9月发布的年度移动网络测试结果显示,在展开测试的22个城市中,21个城市接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5G网络的电话,实际网速慢于接入该公司4G网络的电话。
5G用户争夺乱象:购物券变信用购 结果“被贷款”
【原标题】5G用户争夺乱象:优惠购物秒变分期贷有运营商业务员淡化风险
日前,江苏消费者小孙在某家电商城购买家电产品时,被工作人员告知目前商城与中国移动有合作,用户进行5G话费套餐升级即可收到1440元的现金抵扣券。这样的活动让人难免有些心动,但在该业务办理完成后,小孙却收到了支付宝的提示信息,称“1699.2元的花呗额度已被冻结”,此后又收到短信称,小孙申请的全网信用购已生成取货码,分期金额1440元,可登录和包支付A“和包贷”查看。
为何工作人员原本承诺的升级话费套餐返还优惠券,却最终变成了分期贷?
购物券变信用购
多用户投诉称“被贷款”
“洗衣机柜台的销售人员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移动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可以进行话费提档,然后返还千元购物劵,抵扣我们购置洗衣机的价款,算是一个比较大的优惠。”对于当时的情况,小孙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上述工作人员在查询了他每月的话费消费情况后,表示小孙可以将5G话费套餐从现有的169元档升级至199元档,即可享受1440元的购物券返还。
在上述家电商城里,一位在中国移动柜台工作的营业员为小孙办理了话费套餐升级,该营业员表示,为了让小孙顺利领取到1440元的抵扣券,公司方面将冻结小孙支付宝花呗中1699.2元的额度,冻结期限为2年,并承诺小孙不需自行操作,冻结金额将会每月自动释放71元,在两年内全部释放。
但随后收到的几条短信通知,却让小孙感到非常疑惑。中国移动发来的短信称,小孙申请的全网信用购已生成取货码,分期金额1440元,可登录和包支付A“和包贷”查看。
“我从未听说过全网信用购,看到‘分期’‘和包贷’等字眼的时候,感觉自己是‘被贷款’了,但在办理过程中对方从未提及信用购、贷款等信息。”小孙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中的短信记录,据他回忆,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营业员曾拿出告知书让他签字,但仅让他核对确认金额,并未让他仔细阅读告知书中的信息,对于告知书中的其他内容也并未做出解释。
“这个不是贷款。”对于购物券返还变身为分期贷款,中国移动方面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用户每个月71元的还款数额,会在月初从当月话费账户中扣除,用户只需要在月初足额缴纳199元的话费,或至少保证月初时话费账户中留有71元的余额,那么冻结花呗金额的相关业务就对用户没有影响。
但小孙并不能接受这种说法。在他看来,一旦用户在月初忘记预缴话费,造成花呗无法顺利扣款,则用户就可能会出现欠款逾期风险,影响个人芝麻信用分、大数据的评估,未来还有可能被上报央行征信系统,留下个人征信污点。
小孙的遭遇似乎并非孤例。《证券日报》记者查阅黑猫投诉平台发现,有多项涉及中国移动的相关投诉,多位用户表示,中国移动方面以赠送手机、智能音箱等吸引用户升级5G套餐,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款”。
对于“被贷款”现象出现的具体原因,《证券日报》记者通过邮件的形式向中国移动进行询问,但截至发稿,中国移动方面尚未做出答复。
部分营业员未尽告知义务
律师称损害知情权
“这就是贷款。”某接近运营商的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强调,公司在对营业员进行培训的时候,会要求营业员告知风险。
据该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展示的告知书显示,相关产品属于“分期产品”,如果用户没能按时足额缴纳话费,则可能出现逾期风险。
该人士表示,告知书中的口径就是公司培训时要求营业员告知用户的口径。“但最近投诉确实比较多,部分营业员可能为了成功办理业务,弱化了风险提示”。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用户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用户在消费过程中,在不知情或者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金融相关的业务”。
芦云表示,运营商营业员在推荐业务时,有义务向消费者充分告知业务性质以及业务风险,运营商方面也有义务向消费者进一步核实其是否被告知风险。如果仅以赠送礼品或返还购物券作为诱饵,在用户办理业务过程中隐瞒一些事情、误导消费者,诱导消费者做出一些有违真实意愿的判断,那么至少是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在知情权受损的情况下,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也会受到影响。
争夺5G用户引发乱象
运营商接入征信大势所趋
“出现这种情况,本质上是运营商为了争夺5G用户导致的。”上述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投诉多发的原因主要在于营业员急于拉动业绩,导致部分营业员在风险告知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该业内人士指出,其实从贷款返还的形式来看,无论是每月分期贷款的金额还是利息都是由运营商支付的,用户如果能够做到按时缴纳套餐资费,就不会出现逾期的问题。因此运营商是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来补贴办理信用购业务的用户的,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不会获取任何收益。
运营商补贴的背后,是对高资费5G套餐用户的争夺。该业内人士对记者介绍,短期来看,运营商难以通过这项业务获益,但长期来看,在两年的约定期中,运营商一方面可以借此机会提高并锁定这部分5G用户的套餐资费;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携号转网流失用户,同时还能够培养用户消费习惯。
通信行业独立分析师付亮同样表示,运营商推出此类业务的初衷,还是为了发放补贴推广5G业务,运营商锁定花呗额度的原因在于避免用户违约。“其实此类业务在国际上已有先例。我国运营商之所以需要接入花呗,是因为运营商还没能更完善的接入征信系统,不能独立建立用户的信用保障体系。”
上述接近运营商的业内人士亦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运营商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接入征信系统,但由于运营商业务种类较多,接入征信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长期来看,运营商接入征信一定是趋势。”(记者李乔宇李亚男)
来源:证券日报
5G用户争夺乱象:优惠购物秒变分期贷
来源:证券日报
5G用户争夺战如火如荼。
日前,江苏消费者小孙在某家电商城购买家电产品时,被工作人员告知目前商城与中国移动有合作,用户进行5G话费套餐升级即可收到1440元的现金抵扣券。这样的活动让人难免有些心动,但在该业务办理完成后,小孙却收到了支付宝的提示信息,称“1699.2元的花呗额度已被冻结”,此后又收到短信称,小孙申请的全网信用购已生成取货码,分期金额1440元,可登录和包支付A“和包贷”查看。
为何工作人员原本承诺的升级话费套餐返还优惠券,却最终变成了分期贷?
购物券变信用购
多用户投诉称“被贷款”
“洗衣机柜台的销售人员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移动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可以进行话费提档,然后返还千元购物劵,抵扣我们购置洗衣机的价款,算是一个比较大的优惠。”对于当时的情况,小孙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上述工作人员在查询了他每月的话费消费情况后,表示小孙可以将5G话费套餐从现有的169元档升级至199元档,即可享受1440元的购物券返还。
在上述家电商城里,一位在中国移动柜台工作的营业员为小孙办理了话费套餐升级,该营业员表示,为了让小孙顺利领取到1440元的抵扣券,公司方面将冻结小孙支付宝花呗中1699.2元的额度,冻结期限为2年,并承诺小孙不需自行操作,冻结金额将会每月自动释放71元,在两年内全部释放。
但随后收到的几条短信通知,却让小孙感到非常疑惑。中国移动发来的短信称,小孙申请的全网信用购已生成取货码,分期金额1440元,可登录和包支付A“和包贷”查看。
“我从未听说过全网信用购,看到‘分期’‘和包贷’等字眼的时候,感觉自己是‘被贷款’了,但在办理过程中对方从未提及信用购、贷款等信息。”小孙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中的短信记录,据他回忆,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营业员曾拿出告知书让他签字,但仅让他核对确认金额,并未让他仔细阅读告知书中的信息,对于告知书中的其他内容也并未做出解释。
“这个不是贷款。”对于购物券返还变身为分期贷款,中国移动方面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用户每个月71元的还款数额,会在月初从当月话费账户中扣除,用户只需要在月初足额缴纳199元的话费,或至少保证月初时话费账户中留有71元的余额,那么冻结花呗金额的相关业务就对用户没有影响。
但小孙并不能接受这种说法。在他看来,一旦用户在月初忘记预缴话费,造成花呗无法顺利扣款,则用户就可能会出现欠款逾期风险,影响个人芝麻信用分、大数据的评估,未来还有可能被上报央行征信系统,留下个人征信污点。
小孙的遭遇似乎并非孤例。《证券日报》记者查阅黑猫投诉平台发现,有多项涉及中国移动的相关投诉,多位用户表示,中国移动方面以赠送手机、智能音箱等吸引用户升级5G套餐,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款”。
对于“被贷款”现象出现的具体原因,《证券日报》记者通过邮件的形式向中国移动进行询问,但截至发稿,中国移动方面尚未做出答复。
部分营业员未尽告知义务
律师称损害知情权
“这就是贷款。”某接近运营商的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强调,公司在对营业员进行培训的时候,会要求营业员告知风险。
据该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展示的告知书显示,相关产品属于“分期产品”,如果用户没能按时足额缴纳话费,则可能出现逾期风险。
该人士表示,告知书中的口径就是公司培训时要求营业员告知用户的口径。“但最近投诉确实比较多,部分营业员可能为了成功办理业务,弱化了风险提示”。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用户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用户在消费过程中,在不知情或者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金融相关的业务”。
芦云表示,运营商营业员在推荐业务时,有义务向消费者充分告知业务性质以及业务风险,运营商方面也有义务向消费者进一步核实其是否被告知风险。如果仅以赠送礼品或返还购物券作为诱饵,在用户办理业务过程中隐瞒一些事情、误导消费者,诱导消费者做出一些有违真实意愿的判断,那么至少是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在知情权受损的情况下,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也会受到影响。
争夺5G用户引发乱象
运营商接入征信大势所趋
“出现这种情况,本质上是运营商为了争夺5G用户导致的。”上述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投诉多发的原因主要在于营业员急于拉动业绩,导致部分营业员在风险告知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该业内人士指出,其实从贷款返还的形式来看,无论是每月分期贷款的金额还是利息都是由运营商支付的,用户如果能够做到按时缴纳套餐资费,就不会出现逾期的问题。因此运营商是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来补贴办理信用购业务的用户的,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不会获取任何收益。
运营商补贴的背后,是对高资费5G套餐用户的争夺。该业内人士对记者介绍,短期来看,运营商难以通过这项业务获益,但长期来看,在两年的约定期中,运营商一方面可以借此机会提高并锁定这部分5G用户的套餐资费;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携号转网流失用户,同时还能够培养用户消费习惯。
通信行业独立分析师付亮同样表示,运营商推出此类业务的初衷,还是为了发放补贴推广5G业务,运营商锁定花呗额度的原因在于避免用户违约。“其实此类业务在国际上已有先例。我国运营商之所以需要接入花呗,是因为运营商还没能更完善的接入征信系统,不能独立建立用户的信用保障体系。”
上述接近运营商的业内人士亦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运营商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接入征信系统,但由于运营商业务种类较多,接入征信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长期来看,运营商接入征信一定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