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银行上半年“增收不增利”,联合万达贷发放30%以上贷款
来源:新经济IPO
作者:IPO君
近日,九江银行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交出了今年“其中考试成绩单”。
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总资产规模达4784.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负债总额达4425.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今年上半年,九江银行增收不增利,资产质量总体有所下滑。营业收入实现52.12亿元,同比增长5.8%;归母净利润为10.24亿元,同比下降5.3%。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为1.57%。
今年以来,九江银行高层变动频繁。2月11日,刘羡庭因到龄退休原因,辞去九江银行董事长、执行董事等职务。据媒体此前报道,行长潘明将接任董事长一职,但截至半年报披露,该行暂未确定新任董事长。7月19日,九江银行同时迎来一正一副两位“75后”行长:原副行长肖璟内部晋升行长,袁德磊补位副行长。
半年报披露,截至2022年6月末,九江银行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1568.5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56.9%,不良贷款率为1.88%;零售贷款及垫款总额922.9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3.5%,不良贷款率为1.51%。
零售贷款和垫款共分为四类,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345.05亿元,个人经营类贷款余额336.17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79.40亿元,以及信用卡透支余额62.36亿元。
联合资信评级报告显示:九江银行加强零售业务线上场景化建设,在合规发展的前提下有序通过线上联合贷款、助贷的方式投放消费类贷款。另一方面,九江银行积极响应监管要求,严控互联网贷款跨域经营,将各项存续互联网平台贷款业务按计划切换到属地三省范围内,完成了属地客群的转换。
受此影响,九江银行消费贷款增速较慢。截至2021年末,九江银行个人贷款余额865.89亿元,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83.87亿元。
据新经济IPO不完全统计,九江银行曾与多家贷款APP合作。例如,国美易卡、万达普惠、微博借钱、360借条、民生助力贷、新橙优品、还呗、好分期,以及小赢卡贷等。
3月15日,有网友在黑猫平台发帖投诉,江西银行联合万达普惠旗下万达贷发放高息贷款,还收取高额担保费。
根据该网友上传的截图,在万达贷借1万元,分12期,还款总额为11649.97元,其中第1-4期还款金额分别为1091.66元、1047.21元、1048.60元、1020.83元。据此计算,截至2022年2月份,万达贷APP还在发放年利率超过30%的贷款。
小编下载并注册万达贷APP发现,万达贷最高额度20万元,1000元用1天0.25元起,年化利率9%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份,有网友在今日头条吐槽表示:“无意中发现万达贷利率这么高,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24%,记得之前没有这么高,别人都在降,万达还涨?想问一下王健林,1个亿的小目标,万达贷贡献了多少?”
新经济IPO意到,九江银行在严控互联网贷款跨域经营的同时,已经与部分贷款平台停止了合作。以国美易卡为例,目前该平台合作贷款机构共11家,但并不包括九江银行。
注:国美易卡11家资金方:国美小贷、西安银行、浙商银行、南京银行、哈银消金、众邦银行、亿联银行、亿联银行(时光分期)、金美信(融优贷)、大兴安岭农商银行(我来数科)、山东信托(我来数科)。
没有了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加持,九江银行开始了“自谋出路”。
2021年3月16日,九江银行发布一则宣传海报,海报上赫然写着“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当时九江银行称,彩礼贷最高可贷30万元,最长可贷1年,年利率低至4.9%。贷款用途限定于新婚旅行、购买车辆、首饰和家电。海报下方还注明: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
彩礼贷海报一出立刻引发舆论发酵,不少网友认为,“彩礼贷”或将助长高价彩礼的不良风俗,不应该出现在市场上。还有网友直言“银行不应该把创新放在这种事情上。”
3月18日,九江银行对此发表“致歉声明”,表示已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停职处理,对部门负责人给予记过处分,并对相关转发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4月1日,银保监会引发《关于服务煤电行业正常生产和商品市场有序流通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
银行保险机构不得诱导金融消费者盲目借贷、过度超前消费;不得通过诱导信用卡“过度分期”等方式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不得提供显著高于市场利率的消费信贷产品;不得开发违反公序良俗、助长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的“墓地贷”“美丽贷”“彩礼贷”等消费信贷产品,坚决打击各种“伪创新”。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重庆万达小贷注销,万达金融仍有两张小贷牌照
网络小贷牌照又少一张。
在万达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钱支付因KYC违规被罚千万前后,万达旗下小贷公司的命运也岌岌可危。「镭射财经」获悉,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重庆万达小贷”)已于近期决议解散,公司已经进入注销阶段。
这意味着万达旗下注册资本最高的网络小贷牌照将退出市场。工商信息显示,重庆万达小贷注册资本为25亿元,由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旗下贷款平台为万达贷。
小贷牌照收缩,支付牌照待价而沽,万达金融全线撤退。至此,这个曾让王健林振臂高呼的业务板块走向败落,期间除了受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影响,主要还是归因于万达金融自身自营困境。
牌照收缩
与五年前到处买买买相比,现在的万达金融忙于卖出与注销,不断收缩金融业务版图。
根据工商信息,2022年1月21日,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因决议解散,申请注销登记。同样由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控股的上海万达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万达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均已被注销,另外万达旗下的保险经纪牌照也已被注销。
在小贷业务方面,万达拥有三张小贷牌照,除了已被注销的重庆万达小贷,还有上海万达小贷和广州万达普惠网络小贷。这三家小贷公司旗下拥有万达普惠、万达贷、快易花等贷款平台,具体产品包含现金贷万贷、装修分期、教育分期、惠农贷、小微贷款“万达生意红”,以及近期正在推广的烟草贷等产品。
以往万达贷款产品分属不同小贷主体运营,现在主要由万达普惠统一管理。当用户打开万达贷A时,被提示下载万达普惠A继续操作。知情人士称,两三年前万达就将分散的现金贷业务并到广州总部,也就是万达普惠平台。
万达砍掉重庆万达小贷,其他两家万达小贷命运堪忧。有业内人士分析,万达舍弃小贷牌照,尤其是注册资本高达二十多亿的网络小贷,说明万达仍在瘦身,削减不必要的运营成本和非主业业务。“况且现在小贷行业监管加码,所需资本增加,而万达旗下的小贷业务做得并不出色,撤销或是其最佳命运。”
万达小贷业务在经营过程中模式较粗放,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此前,广州万达小贷和上海万达小贷旗下的贷款平台均被工信部通报,涉及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以及A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问题。
自2018年开始,万达迫于负债压力出售多项核心资产,保险、支付等金融资产也在名单之中。目前,第三方支付牌照快钱是万达含金量较高的牌照之一,市场曾传出京东数科以16亿的价格收购快钱。不过这张牌照还未出售就屡次踩监管红线,近期更是收到大额罚单。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快钱支付因存在4项违法行为被处以罚款1004万元,并责令限期改正。快钱支付的4项违法行为涉及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同时,时任快钱支付总经理、助理副总裁均被罚。
快钱支付的业务资质较全,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全国银行卡收单业务。全国二百多家支付公司中,具有全国性银行卡收单业务的也就四十多家,这说明快钱支付牌照的价值突出。此外,快钱的大POS、MPOS、代收代付、行业收银解决方案等业务在业内具备一定实力。
在万达金融版图收缩趋势下,快钱恐怕也难逃被变卖的命运。
金融梦醒
在金融梦醒之前,万达金融经历了疯狂的扩张。像众多渴望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掘金的野心家一样,站在万达架构顶层的王健林也曾亲手绘制万达金融蓝图。
2015年7月,万达金融集团成立,王健林亲自督战,扬言对金融集团有大期许,这是万达未来价值最大的板块。彼时,互联网金融巨头已处于战火正酣的阶段,移动支付和互联网贷款成为必争之地。
金融一度成为万达四大业务板块之一,虽然王健林在战略上足够重视金融业务,并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但毕竟缺乏互联网基因和金融业务经验,后来加之监管对民营金控的政策收紧,万达金融最终难逃衰落。
金融集团成立,万达先后拿下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保险经纪、保险等多张金融牌照。以小贷牌照为例,万达一举拿下三张网络小贷牌照,足以见得它进军金融的野心。2016年,王健林给万达金融定了个“小目标”,三年内实现IPO。最终,三年等来的不是上市消息,而是撤退。
甚至直到2018年,万达还向重庆万达小贷增资,注册资本金由10亿元增加到25亿元,领跑一众小贷公司。随后不久,万达金融改名为万达投资,现金贷业务传来收缩消息,出售保险牌照,支付牌照也将被变卖。
待万达出售金融资产时,金融监管政策越来越严,尤其是网络小贷监管加码,导致牌照价值一落千丈。此前市场传出万达欲把支付和征信、小贷打包一起出售,现在看来最值钱的就属于支付牌照,而小贷牌照直接被注销。
万达发力金融业务,主要优势在于万达商业场景,无论是供应链、商户场景,还是消费金融场景,都能为万达金融提供流量。但金融业务具备极强的专业性,仅靠集团内资金和场景优势并不能支撑其良性发展,万达的负债压力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竞争压力,又抵消了万达金融的优势。
万达金融只是民营金控赛道上倒下的一个缩影,只有头部玩家的命运才会有更多可能。
王健林的第二个关键时刻
出品子弹财观
作者胡芳洁
编辑蛋总
美编倩倩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5年前万达面临信贷危机时,人们多用此句形容这个曾经的“地产巨无霸”断臂求生的艰难处境。
然而,仅仅过去5年,市场情势已经大反转,尤其是地产股在今年出现了大幅下挫。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王健林却逆势重组珠海万达商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商管”)赴港上市。招股书显示,万达商管P-IPO融资时估值已达1800亿元。
今年4月,王健林家族以1050亿元身家杀回胡润全球房地产企业家榜单第5名。而昔日风光无限的同行们,包括碧桂园、融创、富力等地产巨头,却纷纷陷入困境。
面对短短几年内如此巨大的反转,有人调侃王健林现在是地产行业“最被羡慕的男人”。万达最大的危机已经过去,不过,市场对王健林的考验还没有结束。
10月22日,万达商管港股招股书面临第二次过期。港股上市遇阻,王健林正在迎来他的第二个关键时刻。
1、3000亿负债与盈利能力下降通过万达商管招股书,及其母公司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万达”)财报可以看到,无论是2017年,还是2022年,王健林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依然是缺钱。
2017年,万达突然面临银行停贷,王健林打包出售13个万达文旅城和77个万达酒店给融创和富力,紧急融资631亿元。如果说资产打包出售、降负债,解决了万达的燃眉之急,那么2018年后的轻资产化转向,才是真正决定万达如今能在一片萧瑟的房地产市场独善其身的关键原因。
轻资产化,更为注重长期的运营能力,商业运营带来的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能够更好地抵御市场周期波动以及信贷政策调整风险。
图/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综合来看,万达自2017年以来轻资产化过程中,成功实现了降负债,整体资产负债率从2016年的70.26%,降低至2022年上半年的50.79%,目前负债总额3007亿元,其中短期负债250.5亿元,现金短贷比为1.36,持有现金能够覆盖短期有息负债。万达在变得更轻更健康。
但与此同时,万达的盈利能力以及取得持续现金流的能力是下降的,目前它还没有找到真正自发增长的现金流来源,这也是为什么王健林还很缺钱。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看出来。
(1)持有的现金大幅下降。2022年上半年,大连万达账上货币资金有341.94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接近百亿元。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明显减少。2022年上半年,大连万达的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3.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7.6亿元下降了22.21%。
(3)筹资压力大。近年来,大连万达筹资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出,根据Chi金融终端数据,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大连万达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分别为-395.09亿元、-202.18亿元、-319.84亿元、-112.69亿元、-83.86亿元。对于大连万达而言,外部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公司资金需求,公司再融资压力较大。
(4)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从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大连万达的净利润持续处于同比下降状态。
2022年上半年,大连万达实现营收244.03亿元,同比增长7.13%,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却同比下降5.51%至67亿元。2021年,在营收同比增长20.37%的情况下,净利润也出现1.7%的同比下降。
(5)将子公司万达商管作为低成本融资渠道。
根据万达商管招股书,2020年,万达商管以4.35%的利率,向大连万达贷款27亿元,该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大连万达2020年通过债券融资的利率。据大连万达2022年半年报,其2020年在国内银行间市场发行、目前尚未到期的债券共有5支,发行利率为4.7%-6.6%。
上述招股书还显示,大连万达持有万达商管69.99%的股份,万达商管作为大连万达最为核心的优质资产,寻求港股上市,对于急于提升运营现金流以及盈利能力的大连万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曾有媒体报道万达此前引入腾讯、京东等战略投资的过程中曾与投资方签署了对赌协议,承诺在2023年10月底之前完成上市。尽管万达相关负责人此后曾对媒体辟谣,称“不存在对赌协议”,但也承认存在上市期限的压力。
内部需求+外部压力,使得万达商管的上市,成为王健林接下来最关键的任务。
2、IPO难推进和缩水的估值10月25日,「子弹财观」查询港交所信息披露平台,今年4月22日更新的万达商管招股书已无法查询到。随着距离上次更新招股书时间已过半年,万达商管招股书第二次失效。
至于接下来的上市安排,「子弹财观」联系了大连万达,截至发稿并没有得到回复。
关于万达商管上市进程遇阻,在睿信咨询总裁、睿观研究院院长郝炬看来,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估值。
“2020年、2021年,商业管理、物业管理公司,整体估值都是比较高的,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2020年华润万象生活上市时应该是最高的,市盈率大概是80-100倍,到了去年,物业管理公司普遍在30-40倍左右。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轻资产类的股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估值一直在下滑,到了今年上半年,部分企业已经跌到了10倍以下。”郝炬说,万达商管在去年融资时,整体估值还是比较高的,但现在还想用去年的估值上市,就会有很大的问题。
据媒体报道,2021年8月,万达商管P-IPO融资,引入腾讯、京东等多家投资方,当时估值达到1800亿元。
根据招股书,王健林持有大连万达52.68%的股权,而大连万达直接和间接持有万达商管78.83%股份,由此计算王健林持有上市主体万达商管41.53%的股份。这一轮融资,更新了王健林持有资产的可量化价值,可以说为其今年4月重回胡润全球房地产企业榜单拿下了关键一票。
图/万达商管招股书
根据招股书,以2021年万达商管净利润34.82亿元计算,P-IPO融资估值1800亿元,市盈率约为51.7倍。但一年过去了,商业运营公司的估值已普遍大幅下降,这一估值显然港股市场已经难以接受了。
据「子弹财观」统计,以港股商业管理、物业管理上市公司为例,华润万象生活、碧桂园物业、雅生活服务、越秀服务、金融街物业为例,从去年6月至今,市值下跌幅度分别为50%、90%、87%、56%、59%,基本全部腰斩,碧桂园物业更是跌去了9成。
截至2022年10月26日,上述5家公司市盈率分别为26.37倍、5.28倍、2.51倍、7.94倍、5.34倍。除华润万象生活以外,其余四家市盈率都在10倍以下。
假设以华润万象生活市盈率26.37倍为参考,粗略计算万达商管的估值,则要在去年融资时51.7倍市盈率的基础上打个对折,那么万达商管目前估值应该在900亿元左右。
不仅估值在下降,随着美联储加息导致资金向美国回流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港股融资额也在大幅萎缩。
Wi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金额为883亿港元,较2021年一季度融资金额2637亿港元大幅减少66.53%,较2021年四季度融资金额1425亿港元减少38.08%。
此外,港交所2022年一季度IPO数量跌出全球五强,仅有16家企业成功IPO上市,较去年同期的32家缩减50%。
仅仅只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对应股权价值就要打个五折,投资人能接受吗?到底是延缓上市、等待估值恢复,还是降低估值和融资额继续上市,这是王健林正面临的艰难抉择。
3、万达商管的局限与优势无论万达商管上市进度如何,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轻资产化、重商业运营的战略调整,不仅拯救了当时岌岌可危的大连万达,同时也为其躲过2021年以来席卷地产行业的流动性危机奠定了基础。
“时也运也”,有业内人士这样感慨王健林近几年来的“祸福转化”。
而接下来,万达商管能否形成真正的市场化能力和竞争壁垒,则决定了它能走多远。
根据招股书,与母公司大连万达强绑定的关联业务,贡献了万达商管大部分的业绩。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万达商管在管商业广场数量为417个,其中独立第三方商业广场数量为132个,万达旗下商业广场数量285个,占比68.3%。
不仅管理物业中近7成为母公司物业,在实际运营中,来自大连万达的关联物业毛利率,也明显高于独立第三方物业。
万达商管运营模式主要包括委托管理模式和租赁管理模式两大类,2021年,委托管理模式下,大连万达关联物业的业务毛利率为48.4%,高于独立第三方物业的45.5%;租赁管理模式下,来自大连万达物业业务毛利率为45.3%,明显高于独立第三方物业的35.4%。
图/万达商管招股书
2021年来自大连万达业务毛利率,在2020年30.2%基础上大幅提升至48.4%,增加了18.2个百分点。一年之内如此大幅度的毛利率提升,很难用正常业务运营逻辑解释。
不过,招股书也对毛利率变化给予了说明,主要原因在于2021年5月,万达商管调整了运营模式,对所有大连万达旗下商业广场的运营都调整为委托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下,不产生租金形式的销售成本。
简单来说,这两种模式主要区别在于:租赁管理模式下,运营方需要先向业主方支付租金获得商用物业的运营权,然后再招租运营;而委托管理模式下,运营方不用支付租金,而是向业主收取运营管理费等来获得收益。
因此,运营模式的改变让大连万达物业的运营毛利率大幅增加。
随着业务模式的调整,2021年万达商管净利润也获得爆发式增长。2020年,万达商管营收同比增长36.6%至234.81亿元,而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15.8%至35.12亿元。
过于依赖母公司关联业务,对于万达商管而言有利也有弊。一方面,万达商管可以便捷地通过改变运营模式使得利润率大幅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了难以从关联方及时收取相关费用的问题。
招股书显示,2021年万达商管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大幅增加,从2018年的1.62亿,上升到16.83亿,增长超过了十倍,应收账款增长明显高于营收增速。
进一步查看招股书可以发现,来自万达关联公司的“赊账”增加是导致贸易应收款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021年万达商管贸易应收款中,92.5%来万达关联方业务,金额达到16.14亿元。
未来随着独立第三方业务的增长,将进一步增强万达商管业务的独立性。据招股书,截至2021年12月,万达商管还有161个储备项目,其中独立第三方项目139个。万达商管市场化运营能力的形成,还需要时间的证明。
尽管目前业务发展主要依托于大连万达业务,不过,从在管建筑面积市场份额以及储备建筑面积计算,万达商管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运营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8.3%。在出租率、覆盖城市数、单店日均客流量等方面,也有突出表现。
图/万达商管招股书,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
图/万达商管招股书
“虽然在一线城市,大家会觉得万达的商场比较土,但是,在下沉市场,又能有几个SKP(原北京新光天地,北京高端购物中心主要代表)、有几个华润万象城呢?对商业运营的衡量,核心不在于高不高端,更多的还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人流、看运营的稳定性、投资回报率等。”有业内人士对「子弹财观」表示。
而在郝炬看来,万达覆盖全国的运营网络和商家资源库等,正在形成其独有的竞争优势,这些将构成万达商管独有的特点。
“运营过程中的规模增长和管理提升,业务护城河的逐步建立,这些东西是非常关键的。万达商管已经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商业运营网络,那么未来如果管理商业广场超过500家,它对于中国所有的购物中心里的商业品牌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在这个基础上,它也有可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管理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公司。”郝炬表示。
他认为,如果从持有资产的角度来说,他会更关注华润,在于华润的物业主要是在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稳定性更强。但是从轻资产运营的角度,他更看好万达的未来规模和潜在市场空间。
回到万达商管港股IPO的问题,“就我个人的观点,港股上市对其意义重大,即使没有那么高估值的,上总比不上好。”郝炬说。
在郝炬看来,未来的竞争只会越来越大。包含商业管理业务的公司,除了已经上市的华润万象生活、万物云等,目前在筹备港股IPO的还有龙湖智创生活等,以及保利、宝龙、中粮、招商地产等等都有自己的商业运营业务,这些都会成为未来万达商管第三方商业管理的竞争对手。
如果说,王健林躲过了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危机或多或少有被动的意味,而这一次,依托轻资产运营逻辑下的业务重构,他掌握了相对更多的主动权,这或将是万达蜕变与发展的又一次重要机会。
接下来,王健林是否会重回巅峰?谁也说不好。不过,万达能否真正形成市场化的、轻资产化的运营能力和服务能力,才是其面对未来众多挑战的关键所在。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