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不良贷款迁徙率

本文目录

2022年Q1哪些银行资产质量已出现拐点?(2)关注率与迁徙率

本系列文章为2021年及2022年Q1,15家全国性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全景分析,规划文章如下:

2022年Q1哪些银行资产质量出现拐点?(1)核销前不良率

(2)关注率与迁徙率

(3)90天逾期率

(4)信用减值

(5)拨备覆盖

(6)债权投资

一、引言

上篇文章主要讨论的是贷款五级分类里的后三级即不良类贷款,本文将重点讨论关注类贷款,并通过剖析贷款迁徙率来分析银行关注类贷款与不良类贷款的生成情况。

最终我们通过不良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的这些迁徙情况可以得到一些银行资产质量拐点的初步结论。

二、贷款关注率

关注类贷款是潜在的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一笔贷款到底是算作不良还是关注,这块的认定标准也是比较偏主观的,银行可能会处于某种原因将不良贷款暂时存放在关注类里,所以贷款的关注率也需要银行投资者长期考察。

计算公式:

贷款关注率=关注类贷款余额÷期末贷款总额

图1-贷款关注率趋势图

如图1所示,到2021年底,招商银行贷款的关注率非常低不到1%,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大致在1.5%左右。浦发、中信、民生、光大等股份行和国有大行相对较高,大约在2%左右,但从2016年以来绝对大多数银行保持着明显的下降趋势。唯独例外的是建设银行,其贷款关注率一直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更详细的数据参见下面表1。

表1-贷款关注率

如表1所示,截至2021年底,招商银行和邮储银行贷款关注率低于1%,浦发银行和浙商银行高于2%。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关注率都高于2.5%甚至达到了3%,且整体下降速度较慢,这里存在几种可能的原因:1.其风控策略较为严格和谨慎,很多关注类贷款实际发生不良问题的可能性较低,2.由于营收等问题导致其不良处理能力较弱,积累了大量的存量不良和关注贷款无法核销,但新增较少,3.其贷款质量较差,仍然会不断新增大量有问题的贷款。这几家银行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关注率持续较高,我们需要结合后边的指标进一步分析。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同贷款不良率一样,关注率这个指标也具有快照性质。表1中的2021年的关注率仅代表着2021年12月31日那一天银行贷款的关注率,并不体现2021年全年的情况。

三、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要分析贷款关注率较高的问题,就需要看下关注类贷款的迁徙率

表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如表2所示,银行财报中公布的迁徙率不太直观,只能在银行间做简单对比,很难用于分析其贷款的不良率和关注率,因此,我们需要做下转换。

计算公式: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其中,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

这里我们需要做一个核心假设:即可以忽略掉“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我们假设关注类贷款里直接核销的金额应该小于从不良贷款里核销的金额。所以将其忽略影响不会非常显著,况且是在统一口径下,就是大家都忽略掉这部分数据,影响也会大大降低。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得到如下公式:

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

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占比=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末贷款总额

由于在五级分类里关注类贷款下面三级都是不良贷款,所以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占比也就是关注类贷款迁徙到不良类贷款的金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这个比例与贷款的不良率和关注率由于分母相同,可以直接做对比。

表4-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占比

现在,我们依次考察关注率高于2.6%的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以及高于2.1%的浦发银行和浙商银行。

如表4所示,2021年建设银行从关注类贷款到不良类贷款的迁徙率只有0.38%只有其贷款关注率2.69%的14%,而且之前年份的数值也都不高,所以很有可能建设银行贷款关注率高是因为其风控标准比较严格所致,这些关注类贷款实际产生的不良其实并不高。

而浦发银行迁徙率高达1.03%,是其贷款关注率2.17%的47.5%,意味着其关注类贷款里生成不良贷款的比例非常高,而且在迁徙了这么多之后关注率依然较高,就说明其存量不良可能还未出清。

剩下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迁徙率超过0.7%这个值也不算低,结合其剩余的关注率来看占比都在30%上下,我们暂时还无法判断这个迁徙率是不是受到了营收问题的压制,即我们不确定如果有足够的收入来核销处置不良贷款,这个迁徙率会不会大幅提升。

最后,光大银行的迁徙率接近1%,而关注率不到2%,占比达到了52%,即大量迁徙之后关注率显著降低了,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考察,如果其营收没有问题,就有可能是存量不良已经出清了。

四、贷款不良关注率

相比于不良率来讲,不良关注率相当于广义上的不良率,这个指标将已经确认的不良和潜在的不良合并在一起,比不良率更加能够反映出银行未来潜在的不良水平。

计算公式:

贷款不良关注率=(不良贷款余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末贷款总额

图2-贷款不良关注率趋势图

如图2所示,到2021年底,招商银行的广义不良率依然是最低的,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贷款的不良关注率也不高。浦发、中信、民生、光大等股份行和国有大行相对较高,但从2016年以来保持着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建设银行的贷款不良关注率一直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更详细的数据参见下面表5。

表5-贷款不良关注率

如表5所示,截至2021年底,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不良关注率则低于2%。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不良关注率依然高于4%,浦发银行和浙商银行也高于3.5%。

这个指标的分析,我们需要结合正常类贷款的迁徙率(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到关注类或不良类)来看。

表6-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如表6所示,该指标由于相对于关注类贷款迁徙率直观一些,因此我这里没有做转换,相对明显的是民生银行和浙商银行,其2021年迁徙率分别超过了4%和5%,说明其较高的不良关注率并不是因为之前在关注类和不良类贷款中留存了大量未进行核销处置的问题贷款,而是刚刚从正常类贷款中暴露出来的,那么其存量贷款到底还有多少问题,就比较难判断了,只能说其拐点未到。

而建设银行迁徙率只有1.6%,浦发银行刚超过2%,华夏银行刚过2.5%,说明其较高的不良关注率更多是之前就已经留存在其中的,而建设银行我们之前已经分析过了,其关注类贷款质量相对较好,所以其风控较严格的可能性更大,而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其关注类贷款质量较差,则有可能只是暂时来不及进行核销处置。

未完待续。。。

【本文为原创,您的点赞、分享与评论就是对我持续创作的最大支持!同时也欢迎您关注“考拉大叔滚雪球”,及时发现我的分享!】

本系列文章列表:

2022年Q1哪些银行资产质量出现拐点?(1)核销前不良率

(2)关注率与迁徙率

(3)90天逾期率

(4)信用减值

(5)拨备覆盖

(6)债权投资

信用卡资产质量下滑,有股份行不良率已超6%

作为信用卡业务的主力军,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信用卡贷款的资产质量出现下滑。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2020年已披露信用卡相关数据的上市银行年报统计,除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外,各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均有上升。其中,渤海银行去年信用卡不良率超过6%,年末为6.26%;民生银行信用卡不良率超过3%,为3.28%。

(来源:第一财经根据上市银行2020年年报整理)

“去年疫情之后,我们调整了信用卡准入授信政策,对一些非稳定职业客户群体提升了准入标准,较为严格地控制风险敞口。另外,开展逾期贷款管控,对小额信用卡账户执行差异化核销。”一位银行人士称。

多位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1年信用卡业务处于风险释放期,资产质量仍将面临一定压力,但随着银行策略的调整、风控强化,信用卡资产质量预计将边际好转。

有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超6%

2020年新冠疫情下,经济环境受到较大冲击,部分行业人群还款能力出现明显下降,信用卡贷款风险加速暴露,银行业信用卡贷款整体呈现风险上升态势。

根据已披露的2020年年报数据,仅有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下降。工商银行年报显示,去年末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为129.06亿元,不良率为1.89%,2019年年末不良率为2.21%;交通银行去年末信用卡不良贷款为105.58亿元,不良率2.27%,而2019年年末为2.38%。

“持续加强信用卡数字化风险控制能力建设。去年二季度以来,不良贷款迁徙率逐季下降,下半年季度新增不良逐步回落,信用卡资产质量总体趋于可控。”交通银行在年报中称。

另外两家国有大行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去年的信用卡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末,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8257.10亿元,不良贷款金额为115.9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而2019年不良贷款率为1.03%;邮储银行年末信用卡业务不良贷款率为1.83%,2019年年末为1.74%。

截至目前已披露数据的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最高的为渤海银行。截至2020年末,信用卡贷款余额43.07亿元,较上年增长31%;信用卡不良贷款2.69亿元,较上年增加1.92亿元;不良率为6.26%,而2019年年底为2.33%,上升3.93个百分点。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数据显示,去年末不良贷款率为3.28%,比上年末上升0.80个百分点。民生银行称:“在疫情常态下,采取了多项举措提升信用卡新客质量,提升清收效能。例如,建立风险监测体系,匹配差异化风险管控动作,构建早期预警模型,完善风险退出机制;对存量关注类贷款实行风险分类机制,采取差异化催收手段,升级催收体系,搭建失联‘云修复’平台,提高清收成效,压降关注类贷款下迁比例,提前化解风险。2020年下半年新发不良比上半年下降25.88个百分点。”

“从不良贷款率结果看,本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在同业较高,主要原因之一是信用卡核销和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力度有待加强。还原本年不良资产处置后,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在同业处于中等水平,未来信用卡将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民生银行表示。

另外,平安银行数据显示,去年信用卡应收账款不良率为2.16%,较上年末上升0.50个百分点。浦发银行信用卡及透支余额为3721.17亿元,不良金额为93.75亿元,不良率为2.52%,2019年不良率为2.3%。兴业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4098.26亿元,不良率2.16%,2019年底为1.47%。

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信用卡数据显示,去年末信用卡贷款不良额为124.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91亿元,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66%,较上年末上升0.31个百分点。另外,中信银行去年末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为115.61亿元,不良率为2.38%,较上年末上升0.64个百分点。

2021年信用卡运营策略是什么?

“去年,受到疫情大环境、共债风险上升影响,不少银行信用卡逾期、出现不良率上升等现象,预计今年信用卡风险形势将有所好转。原因在于,从宏观环境来看,经济复苏使金融业面临的行业状况有所改善;从文化环境来看,树立理性消费、勿超前消费的理念正在成为社会新风尚;从业务环境来看,金融机构的信用卡业务已从规模增长逐步转向结构调整阶段。”消费金融专家苏筱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展望2021年,鉴于疫情变化仍有不确定性,居民就业、收入和消费正在恢复,叠加共债风险等因素,预计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控将持续面临压力。将密切跟踪外部环境变化,秉持审慎的风险偏好、稳健的风险策略,不断优化客群及资产结构,动态调整和部署风险管控策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努力保持消费信贷类业务资产质量的相对稳定。”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2020年年报中提到。

上述银行还称,从2021年起,将对信用卡业务采取平稳、低波动的经营模式,以有效应对当前风险周期,实现信用卡业务“质量、效益、规模”均衡发展。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在年报中称,将采取“全流程风险穿透”方式,将信用风险识别及管控措施贯穿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贷前,通过识别客群画像、细化归类客群分层、差异配置管控策略等,加大对优质客群的获取力度,多维度动态关注新发卡客户信用风险变化,防范疫情影响与共债风险叠加而引发的资产质量波动。贷中,建立动态额度管理机制,优化授信资源投放。贷后,坚持现金清收、常规核销和不良资产证券化并行的多样化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同时,探索信用卡批量转让业务,压降不良。

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其所在银行将围绕提质增效展开业务,主要是在信用卡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背景下,主动持续调优客群结构,围绕经营场景,策划主题营销,推出与年轻人紧密连接的产品。

“未来消费金融竞争是场景之争、生态之争,信用卡是否能担当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角关键在于自身能否抓住数字化转型契机,将自身各业务条线整合完善,打造开放生态圈的同时做好精细化运营。”苏筱芮称。

资本充足率下降,贷款减值损失上升!张家港行资产质量面临考验?| 银行

张家港行今年上半年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同比增28.90%。而且,该行上半年末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下降0.45个百分点

《投资时报》研究员田文会

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张家港行,002839.SZ)发布的首份上市银行半年报,揭示了今年上半年整个银行业业绩的正向增长。不过,该行贷款减值的快速增长也提醒该行对贷款资产质量需加强管控。

据张家港行近日发布的半年报,该行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7.62亿元,同比增27.76%。不过,投资收益同比降12.0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同比增28.90%。

而且,今年上半年末,该行净息差较上年末降0.19个百分点,公司活期存款较上年末减少6.33%。活期存款占比较上年末下降约3.89个百分点。同时,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45个百分点和0.27个百分点。

张家港行在今年半年报中表示,该行坚守“支农支小、做小做散”的战略定位,下沉客群,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持续深化“两小双轮竞速机制”,发挥“支农支小”信贷主力军作用。

不过,该行也面临贷款减值损失增长的问题。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今年5月19日发布的《2022年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跟踪评级报告》称,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该行业务定位于服务中小微客户,其业务运营、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易受到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不过,逾期贷款率较上年末增约0.25个百分点。

《投资时报》就上述投资收益下降、贷款减值损失增长、资本充足率下降等问题向张家港行发送了沟通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张家港行最近一年股价走势(不复权,元/股)

数据来源:Wi,数据截至2022年8月22日

贷款减值损失增长

张家港行今年上半年业绩增长较快,但净息差下降,且贷款减值损失增长较快。

张家港行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营业收入为23.53亿元,同比增5.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7.62亿元,同比增27.76%。

营业收入中,利息净收入为约18.95亿元,同比增6.51%;投资收益为3.38亿元,同比降12.01%。

虽然利息净收入增长,但期末净息差为2.24%,较上年末降0.19个百分点。2021年末,该行净息差已同比降0.31个百分点。

净息差下降的原因包括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下降和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上升。张家港行今年上半年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4.46%,同比降0.14个百分点;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为2.47%,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

付息负债中,吸收客户存款的平均成本率为2.33%,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升高原因或与该行公司活期存款减少有一定关系。今年上半年末,张家港行公司活期存款为247.9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33%。活期存款在存款中的占比为26.56%,较上年末下降约3.89个百分点。

对于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如何抵御息差下行压力,该行在今年7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表示,稳定净息差的重点在于调整资产结构和控制负债成本。该行将做好前瞻性和趋势性研判,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资产端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升贷款风险定价能力等。负债端努力提高活期存款占比,控制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投放规模等。

张家港行今年上半年营业支出中,信用减值损失为9.18亿元,同比降0.77%。不过,其中贷款减值损失增长较快。

具体来看,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为10.21亿元,同比增28.90%;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为64.03万元,同比降87.33%。这两项贷款减值损失合计约10.21亿元,同比增约28.11%。

今年上半年,张家港行非信贷类资产减值损失则表现为同比减少,其中,其他应收款减值损失为转回1.41亿元,上年同期该项减值损失为636.02万元。

在8月12日张家港行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该行称,今年上半年非信贷类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是其他应收款项目转回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减少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该行对原存在诉讼的力联公司的房产完成清理,计提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

资本充足率下降

资产质量方面,今年上半年,张家港行不良贷款率虽然下降,但逾期贷款率上升,同时,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出现上升。而且,该行资本充足率出现下降。

今年上半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90%,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略低于同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降幅。

当期末,该行拨备覆盖率为533.31%,则较上年末提高57.96个百分点。

在今年7月8日张家港行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该行称,进入二季度以来,4月初受疫情影响以及静默期的管理企业经营情况有所波动,不过随着5月份的稳经济大盘会议召开以及政府推出了6方面33项政策以后,企业经营环境逐步好转,资产质量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整体符合预期。

不过,该行贷款核销增长较快。今年上半年,该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和垫款核销/处置3.87亿元,同比增116.2%,也接近上年全年的4.25亿元。

而且,该行逾期贷款也增长较快。今年上半年末,该行逾期贷款总额为12.59亿元,较上年末增40.2%。逾期贷款率约1.15%,较上年末增约0.25个百分点。

同时,今年上半年末,张家港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14.10%,较上年末增加5.22个百分点。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28.15%,较上年末增加22.11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方面,张家港行今年上半年末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85%、11.15%、9.55%,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45个百分点、下降0.38个百分点、下降0.27个百分点。

《投资时报》研究员还注意到,张家港行应付债券增长较快。今年上半年末,该行应付债券为122.62亿元,较上年末增49.52%。今年上半年,该行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为108.05亿元,同比降11.17%;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68.1亿元,同比增8.79%。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