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重回万亿规模——信贷有效需求步入回升通道
2020年金融数据来了!人民币贷款全年增加19.63万亿元 专家:货币政策以稳为主,不会“急转弯”,也不会出现“大水漫灌”
基建援助也要决高低?印度借贷规模增长2倍,中国已达8000亿
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重回万亿规模——信贷有效需求步入回升通道
9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8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及接续政策落地的支持下,8月份信用扩张有所加快,企业和居民信贷有效需求回升,这将有助于经济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_2)余额259.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4个百分点。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1月份至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4.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1万亿元。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环比7月份的6790亿元,增加了5710亿元,并重回万亿规模。1月份至8月份,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5.61万亿元,同比多增5540亿元。
其中,8月末M_2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表明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M_2保持较高增速是因为一方面,新增信贷较上月明显回升,存款派生效应增强;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加快,有助于市场流动性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新增信贷较上月明显回升的同时,信贷结构有所改善,这体现在数据的“一增一减”之间。8月份,票据融资明显少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8月份,票据融资增加1591亿元。中长期贷款方面,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2658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7353亿元。温彬分析称,其中,中长期贷款是继6月后,年内第二个同比多增的月份。
对于8月份金融数据,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及接续政策的落地步伐加快,金融数据改善尤其是中长期信贷恢复相对明显,再加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需求回升,未来可能逐步传导至投资与消费端。
下一阶段,温彬认为,为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需继续发挥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的组合效应,以投资带消费,加力促就业创业,支持信贷有效需求持续回升,并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和经济新动能,增强经济修复的可持续性。货币政策一方面要积极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在三、四季度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应加大对社会服务业、平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力促就业创业,提振市场信心以扩消费。
对于货币政策走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下阶段,人民银行将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此外,将进一步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性作用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传导到贷款端,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信贷的成本。
温彬认为,在此背景下,后续仍可能调降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进而引导LPR继续下行,以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信贷成本,支持信贷有效需求持续回升。同时,还有望继续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为金融机构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让利创造条件。
(经济日报记者陈果静)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0年金融数据来了!人民币贷款全年增加19.63万亿元 专家:货币政策以稳为主,不会“急转弯”,也不会出现“大水漫灌”
每经记者:肖世清每经编辑:段炼
1月12日,央行发布的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2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月末低1.4个百分点。M2、M1增速双双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方面,2020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4.86万亿元,比上年多9.19万亿元。2020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M2同比增长10.1%,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当月新增,环比也都有所回落。他继续指出,这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适度,市场流动性比较适宜,没有进一步滑向宽松。近期经济恢复情况较好,货币政策以稳为主,不会“急转弯”,也不会出现“大水漫灌”。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对记者表示:“社融低于预期是因为企业债融资较低”。
M1、M2增速双双回落
数据显示,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8.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56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月末低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43万亿元,同比增长9.2%。
回顾M2去年全年增速,每经记者梳理发现,M2自去年3月以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而4月、5月、6月连续维持在11.1%高位。具体看来,2020年1月—12月M2同比增速分别为8.4%、8.8%、10.1%、11.1%、11.1%、11.1%、10.7%、10.4%、10.9%、10.5%、10.7%、10.1%。
值得注意的是,12月末,M2增速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为去年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月。对此,董希淼对记者表示,M2同比增长10.1%,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当月新增,环比也都有所回落。这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适度,市场流动性比较适宜,没有进一步滑向宽松。近期经济恢复情况较好,货币政策以稳为主,不会“急转弯”,也不会出现“大水漫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M2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大幅多增的企业存款在12月出现了高达5000亿元的同比少增,而财政存款则出现了1200亿元的同比多增。前者主要源于企业信贷增速稳中趋降,存款派生也相应走低;后者则主要因为近期基建投资增速较缓,相当一部分政府债券收入进入了财政存款账户。”
值得注意的是,M1也较11月末下调1.4个百分点。王青判断,这一方面或与近期房地产调控收紧,房地产市场降温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年末企业信贷增速下滑——12月企业短期贷款大幅下降约3000亿——带来的影响。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
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其中,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多增1170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7.8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1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3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8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38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706亿元。
“在人民币贷款增量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17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8万亿元,占比达72.3%。这表明,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企业家对未来发展信心增加。”董希淼如是说。
此外,数据显示,2020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4.86万亿元,比上年多9.19万亿元。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821亿元,比上月少增超4000亿。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0.03万亿元,同比多增3.15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450亿元,同比多增2725亿元;委托贷款减少3954亿元,同比少减5442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55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746亿元,同比多增650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45万亿元,同比多1.11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8.34万亿元,同比多3.6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8923亿元,同比多5444亿元。
董希淼表示,从2020年全年看,人民币贷款新增19.6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86万亿元,达到此前设定的目标(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融增量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和社融增量同比分别多增2.82万亿元、9.19万亿元。这表明,2020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较好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
王青则认为,12月社融少增,除信托贷款降幅较大外,当月企业债券融资少增幅度也很大,表明前期债市违约事件的影响仍在发酵。
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较上月末下降0.3个百分点。
王青指出,12月存量社融增速降幅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从全年社融结构来看,主要特征是债券和信贷融资大幅增长,成为逆周期调节的主要发力点;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表外融资延续下降势头,表明严监管并未因疫情来袭而出现方向性调整。
每日经济新闻
基建援助也要决高低?印度借贷规模增长2倍,中国已达8000亿
中国素有“基建狂魔”之称,这几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在周边国家进行的基建项目也越来越多。2018年,中国工程师率先通过公路将马尔代夫各个分散的岛屿连接起来,建成了横跨首都马累和机场之间水域——长达2公里的“中马友谊大桥”(Si)。
现在,中国的领国印度也加大了在该地区的基建贷款。据悉,通过贷款和赠款等形式,印度正在为5亿美元的“马累连接项目”提供资金。该项目是一座长约7公里长的桥梁,连接印度首都新德里和周边几个岛屿,由印度历史悠久的帕隆吉集团运营。
事实上,撇开建设能力,印度在海外贷款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国,但是印度近年来加大了放贷力度,陆续向领国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信贷,包括斯里兰卡等陷入财政困境的国家。
作为债权国这一角色,印度正在迅速发展。根据印度外交部的数据,自2014年以来,印度向其他国家提供信贷额度的贷款规模较前八年增长了近两倍,达到325亿美元。另外根据智库RIS的数据,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累计的“发展援助”已从550亿美元增至2014年以来的1070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
然而,这一规模远远低于我国在9年前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据相关智库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规模达到8380亿美元。
印度虽然没有公开竞争,但是似乎处处都在和中国比较,甚至还有点“模仿”的意味。在人口规模上,印度将很快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2014莫迪上台之后,印度就推出了“印度制造”,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刺激措施。不过到目前为止,该国的经济规模仍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
在贷款这方面,印度也不甘示弱。威廉玛丽学院实验室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中国在前一年向一个国家提供了融资,那么印度国有进出口银行为该国项目提供融资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莫迪已经认识到,印度企业的经济火力已经明显不够用了,现在必须采取政策与外交相结合的手段,鼓励本国企业在其他市场寻求商业机会。
这一点在斯里兰卡表现得最为明显。今年5月,斯里兰卡成为20年来首个因外汇储备耗尽而破产的亚太国家。在这之后,印度提供了近40亿美元的贷款和赠款,用于供应燃料、药品和其他食品。中国则提供了价值至少12亿美元的食品援助和财政援助。
事实上,历史上印度把资源花在海外也是为了通过资助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比如港口),来增强软实力,这是促进其自身增长的必要条件。即使不与中国进行比较,印度也会在这上面胡心思,但是在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进行项目投资之后,印度的努力似乎变得更加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