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迎正规军:建行贷款利率5.6%,中行放款要学校审核
在互联网金融渐渐退出争议颇多的校园贷时,传统银行重新回归这一领地。
5月17日,两家国有大行宣布进军校园贷领域。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互联网信用贷款平台——“金蜜蜂校园快贷”。同日,中国银行对外发布消息称,推出“中银E贷校园贷”,目标是为高校学生打造小额信用循环贷款。
从两家银行提供的产品来看,建行提供的贷款产品授信额度在1000元到5万元之间,第一笔授信1000-5000元,年化利率仅为5.6%,远低于信用卡以及P2P的信用贷款利率。中行提供的产品贷款上限是8000元,中行方面表示贷款具有普惠性质,此外还提供还款宽限期服务,宽限期内只还息不还本。在业务模式上,中行采用高校深度合作模式,由高校和银行共同审核学生借贷需求。
国有大行此番进入校园贷市场之前,原本市场主体之一的P2P网贷出现了大规模“退潮”。这主要是因为校园贷参与者良莠不齐,不少学生缺乏财商教育,对风险认知不够,导致“裸条”等恶性事件频发。除了直接提供现金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分期购物平台也频频中招,澎湃新闻了解到,也有不少学生在购物平台打白条以求套现,来弥补在其他平台的欠款,导致分期平台积累了一定的坏账。
退潮是从2016年开始的。去年4月,“分期乐”宣布不限于校园开展业务,将服务对象拓展至白领人群;9月,“趣店”宣布退出校园分期市场;8月,“优分期”宣布进军非校园消费金融市场;10月,“我来贷”宣布正式关闭学生申请贷款的通道;2017年4月,“名校贷”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将暂停新增校园网贷业务,转向校园公益事业,为在校生提供公益性的服务。
在大规模迁徙出校园贷的背后,是监管的牙齿。
4月10日,《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要求,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纳入营销范围,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进行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
虽然上述规定并没有意在“剿灭”校园贷P2P们,但是银监会随后释放出信号称,传统金融机构需要重新进入这个领域,来重构市场。
银监会在4月21日召开的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对互联网金融与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提出要求,并提出,要加强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应通过推出正规校园贷把对大学生的金融服务做到位"。
其实商业银行原本是校园贷市场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互联网金融是“后来者”。
大学生市场曾是信用卡业务的兵家必争之地,2002年,招商银行发行了第一张针对学生的信用卡,5年后银率网的调查显示,2006年国内在校大学生持卡比例为15.1%,2007年上升到24%。正在如火如荼之时,大学生透支信用卡,家长还贷的情况屡见不鲜,引起社会关注,各家银行开始收紧发卡政策甚至不再发卡。
让银行彻底暂停大学生信用卡审批是2009年7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对信用卡发卡的适用对象做出了进一步明确:信用卡申请人应拥有固定工作,或稳定的收入来源,或提供可靠的还款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卡(附属卡除外),对于不符合条件但确有必要发卡的特殊情况,必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
但校园贷市场客观而言有刚需存在,这才让不少后来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盯上了这块蛋糕。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称,2016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到4524亿元,同比增长4.7%,并呈增长趋势。
横向对比来看,国外的学生信用贷市场渗透率也很高。根据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银行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截至2016年末,美国狭义消费信贷(不含住房按揭)规模为3.76万亿美元,其中学生贷款已超过信用卡成为第一大消费信贷品类,在联邦支持的学生贷款之外,约19%的学生贷款来自银行等商业机构。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副行长许罗德对媒体表示,当前商业银行在校园提供的信贷服务仍聚焦于政策框架下的助学类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而面向更广泛大学生群体的商业化消费信贷,几乎等于空白。
“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因为在产品研发、风险控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在高校消费金融服务中应扮演主要角色。要开发有针对性的高校消费金融产品,合理设置消费信贷额度和利率,使这些产品符合普惠金融属性。另外,依托自身的风控体系,商业银行要建立大学生的资信和承债评级模型,”许罗德称。
中国银行2月1日取消个人借记卡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以前欠的也不收了
临近春节,中行给个人客户发出减费让利的节日红包。1月25日,中行发布公告称,为积极响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及行业协会号召,进一步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惠企利民,该行自2022年2月1日起取消个人借记卡年费和人民币个人小额活期存款账户管理费(简称“小额账户管理费”),客户名下中国银行所有个人借记卡年费(含以往年度欠缴的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当日起不再收取。此前一日,银保监会刚刚公布《关于规范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管理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主动惠企利民,适度减少账户管理及维护、低频低投入等服务项目收费。
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借记卡年费都是银行的市场调节价收费项目。根据中行官网公示的服务价目表,该行对日均存款余额低于300元(不含)的单个人民币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按季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每户每季度最高收取9元。中行长城借记卡标准卡的年费最高为10元,联名卡年费最高20元/卡,长城国际借记卡最高50元/卡。
其他大行的收费标准与中行大体相同,略有差异。比如,农行个人小额账户管理费也是每季每户3元,但农行是对日均余额在500元(不含)以下的个人人民币存款账户收费,门槛高于中行。农行的借记卡年费,主卡不高于10元/年,附属卡不高于5元/年。
事实上,按照监管要求,此前各家银行已经对很多类型的个人账户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以中行为例,已签约开立的代发工资账户、退休金账户、低保账户、医保账户、失业保险账户、住房公积金账户以及低保金专用存折账户、缴纳交通罚款的存折账户、养老金存折账户、抚恤金存折账户、用于偿还个人贷款的存折账户等早就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2017年,发改委规定“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申请,为其提供一个免收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账户(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中行也于当年开始落实这一规定,保证每个个人客户有一个免费账户。
昨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鼓励银行主动惠企利民。《指导意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减费让利政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适当减免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的基础银行服务费用,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定价和服务优惠,合理确定专项资金扶助保障领域服务价格,适度减少账户管理及维护、低频低投入等服务项目收费,与企业和人民群众分享银行业发展成果。中行此举无疑是对监管要求的积极响应。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程婕
科技赋能普惠 助力共同富裕|中行浙江省分行全力推进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蒋晓莉
因疫情原因,杭州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异地押品核查受阻,傅老板从某银行抵押贷款到期前1个月就开始苦恼续贷问题。了解到中行有一款“银税贷”产品,无需抵押,且随借随还,傅老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提交了申请。凭借公司多年来诚信纳税的表现,前后不到半个小时,公司就获批了中行300万的信用贷款。“来噻,来噻。没想到中行根据纳税就可以给我比抵押房子还高的额度。”傅老板连连称赞。
中行浙江省分行紧跟省内数字化转型大潮,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统一到支持实体经济的部署上。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集合内部系统、链接外部数据,研发推出线上融资产品,以线上信用贷、银税贷、外贸贷、抵押贷、惠担贷等丰富的产品体系,在援手小微、抗疫纾困、助力共富路上,让无数像傅老板一样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享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肩负使命担当加大线上普惠金融力度
中行浙江省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助企纾困政策、“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要求,组织7次产品模型策略大型优化,将延缓缴税、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等国家政策深度融入到线上产品服务。截至今年9月,该行线上融资已向制造业投放120.4亿元、零售业投放22.82亿元、物流运输业投放2.99亿元、文化旅游业投放2.43亿元,重点支持行业投放合计148.65亿元,占全部授信近43.51%,授信资源进一步向急难愁盼客群倾斜。
中行员工向客户讲解普惠线上产品申请流程
中行浙江省分行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在“中银企E贷·抵押贷”线上产品框架范围内,进一步引入企业ESG、碳效评价、亩均效益评价、纳税信用评级等反映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研发全线上“碳惠E贷”产品,引导信贷资源向绿色低碳方向倾斜,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秉持“乡村振兴有我”之志,积极对接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联合建模,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服务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力点,对接和融入基层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小额信贷“美丽乡村E贷”,为农业发展引入金融活水,以输血唤醒造血,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提质增效,搭建普惠金融线上综合平台
近年来,中行浙江省分行积极推动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拓客、管理、风控、运营为重点方向,全力提升服务质效,致力于构建普惠金融数字化运营全景图谱。
“中银i普惠”是中国银行针对普惠金融业务发展而开发的综合性全流程线上平台,内含“智能服务、智能审批、智能风控、品质管理、线上产品、移动助手”六大模块。平台的搭建使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客户可通过该行线上渠道或者第三方平台,进行在线融资申请、提款还款等业务互动,享受高效快捷便利的线上金融服务。
今年以来,中行浙江省分行打造“普惠E贷”个人经营贷在线接单平台,利用人脸识别等认证方式,减轻纸质材料递交的压力,以科技创新实现普惠客户“最多跑一次”。持续推动中银i普惠的3.0优化迭代,一方面对内持续进行全流程去手工化的功能优化,使得行内人员更便捷提供服务,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服务更多普惠客户;另一方面对外不断丰富普惠数据仓,通过银政协作建立不同场景客户画像,依托内外部服务渠道及生态平台,拓宽普惠线上业务的客户流量入口,深入挖掘流量转化价值,更精准地为疫情防控常态下急需资金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截至9月末,该行已实现与浙江省经信厅、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浙江电子口岸等政府部门和第三方平台的系统直连和数据对接,丰富了普惠业务客户画像所需的经营数据字段。
春风化雨,普惠甘霖惠及更多客户
中行浙江省分行坚持以服务民生为己任,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乘着浙江数字经济的东风,该行将银税互动、厂房抵押、商铺质押、碳金融、外贸报关等一系列贴近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场景融入产品创新;通过互联网打造线上渠道解决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的金融服务;通过大数据让缺乏信贷历史的客户也能得到银行的金融服务,有效降低客户融资成本。银政协同,入驻浙江省经信厅企业码直播课堂,将中行惠企政策和好产品送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以良好的服务态度、专业的服务方式、有效的服务手段传递中行线上普惠温度。2022年以来,中行浙江省分行已为12595户普惠客户累计投放超400亿元线上随借随还贷款,其中首贷户1086户,实现了金融的“普”与“惠”。
中行浙江省分行将立足我省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发展契机,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通过银政合作和政策协同,持续提升普惠线上融资业务供给能力,让更多市场主体分享金融服务带来的实惠,进一步扩大浙江普惠金融线上融资业务覆盖面,并以线上业务作为山区26县提升贷款增速的利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