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乐清信用社贷款

本文目录

见证40年|乐清探索农房抵押贷款新模式,让农民的不动产“动起来”……

55岁的陈庆芳是乐清农商银行北白象支行客户经理,长期经手农房贷业务。1979年,他进入万家信用社(乐清农商银行前身)工作,那时就已经有第三方担保贷款了,有些农民买蓑衣、耕牛、种子等生产资料时,找个人来担保,贷款额度一般只有300到500元,最多也不会超过1500元。

1989年,他调到白象信用社,为了提升农户的贷款额度,信用社尝试用农房来做抵押贷款,农户可以拿着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土地批文等三件东西中的一件,再加上房屋产权证,抵押在信用社,基本上就可以办贷款了,最多贷15万元。

银行工作人员到贷款农户家中核实情况。乐清农商银行供图

“当时这些证件没到住建部门去登记,就放在信用社的保险柜里,有专人保管。管理相对较粗放。”陈庆芳回忆。

从那时候开始,乐清就在积极探索农房抵押和流转,以便有效盘活农村资产。陈庆芳粗略估计了下,上世纪90年代初,他经手的担保贷款有几百笔,而农房抵押贷款一年只有七八十笔,全年贷款额度也就1000万元左右。虽然额度小,不良率却很低。因为农房对农民的约束力很强,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自己的房子被查封、被处置,所以这项业务一直延续下来。

农房贷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前年,市民丁先生和朋友在天猫网上开了一家头盔网店,需要再投入资金扩大生产,就跑到慎海社区的乐清农商银行分理处申贷。客户经理经过调查,认为丁先生的两间五层楼房估价为100万元,个人征信也没有问题,没几天就贷给他45万元。

类似的贷款陈庆芳办过许多。后来他回到了万家信用社。据他初步统计,2000年时北白象片区总体的贷款规模达6000多万元,大多数是农房抵押的,支持的业务不仅有农业,还有服务、电器、建材等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2007、2008年前后,农房抵押业务在乐清达到史上最高峰,全市贷款余额50亿元左右。此后因政策原因曾中止。2014年底,乐清被列为第二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2015年底正式成为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农房贷从民间自发提升为官方认可,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

背景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为解决农村融资需求旺盛与有效抵押物不足的矛盾,乐清市自行探索农房抵押贷款,是农房抵押贷款业务开展较早、金融机构参与度高、业务量大且较为成熟的县级市。2015年12月,经全国人大批准,乐清市被列入全国59个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后,突破改革障碍,实施创新举措,稳步推进农房抵押试点工作,为全国农房抵押贷款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目前,乐清共有15家银行开展农房抵押贷款业务。截至2018年9月,乐清市农房抵押贷款余额66.81亿元。2016年、2017年,乐清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全国农房抵押贷款试点评估结果中均位列第一。

温农信四千亿惠及城乡 普惠金融实现存贷五连冠

2018-01-1810:12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江维海通讯员胡加恩李欧能

浙江农信首款纯线上信用贷款产品“浙里贷”在温州农信首发

2017年,温州农信在省农信联社和温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行、银监及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坚持市场定位,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强化风险防控,构建了“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体系,助力温州实体经济发展。

温州农信按照浙江省政府以及省农信联社的部署,启动了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工程,通过做小做散、错位经营,实施用户发展战略,为“三农”以及困难人群提供均等化服务,全力支持了新农村建设,重点支持科技型、优质型小微企业,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扶持新一轮经济发展。

近10年来,温州农信作为“三位一体”改革的重要参与方和主发起单位,与供销社、农业局签订“三位一体”战略合作协议,指导辖内行社因地制宜推出农信担保联合平台、农合联增信平台、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等合作模式,目前,11家行社均为农合联副理事长单位。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471户,余额4.75亿元。与全市7家农信担保公司合作,累计为农业企业和农户提供担保贷款超过35亿元。去年,在瑞安召开的全国发展“三位一体”合作现场交流会,温州农信深度服务“三位一体”赢得赞誉。

同时,温州农信持续推进传统金融服务渠道转型升级,累计设立融合互联网基因的丰收驿站、助农取款服务点,购买并投用11辆“流动银行”服务车,定时、驻点的服务,获得广泛称赞,实现农村地区、边远海岛山区金融服务全覆盖,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使得产品更契合客户需求,根据温州各地实际,温州农信先后推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贷款、青年创业贷、巾帼创业贷、普惠贷、最美温州人贷、新保贷、民宿贷、电商贷、丰收新农贷等金融产品,推出十余项财务管理服务,开拓了百姓便捷理财的通道。

随着浙江农信以农副产品为特色的“丰收购”电商平台和“丰收家”社区O2O平台的上线,金融服务、便民服务、信息服务等融为一体,构建起了具有农信特色的互联网“生活圈”。

目前,温州农信下辖9家农商银行、2家农信联社,共有营业网点516个,员工6550人,在营业网点覆盖、服务客户数量上,领先于当地其他金融单位。2018年初,温州农信存贷余额率先超4000亿元,存贷规模位居温州银行业首位。而2017年底不良率仅为1.21%,远低于当地同业平均水平。

下一阶段,温州农信将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制订金融配套方案,推进“三位一体”建设,加大对新型农业主体、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农村电商、农村创客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还将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积极打响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战,构建具有温州农信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助推温州农村经济新发展。

鹿城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实现“互联网+”

鹿城农商银行率先探索互联网普惠金融新路,推出互联网直销银行平台——“富民融通”直销银行平台,重新定义了“支农支小”金融服务。这是该行在当地银监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业务融合,有效填补了传统金融覆盖面的空白。

对于经营民宿的刘先生来说,“富民融通”为他送来的不用抵押和担保的5万元贷款,是一场及时雨。“如果没有这笔钱,我想我的民宿肯定来不及在旅游旺季来临之前完成扩修。”同样,在市区经营服装生意的张女士,刚刚收到了她通过“富民融通”平台投资5万元的按月给付利息,也喜上眉梢。

创新平台、创新服务、创新效益,让每个客户和创业者从“富民融通”平台获得真诚服务。2015年6月,鹿城农商银行推出的“富民融通”直销银行,面向全国,为线上互联网用户提供便捷的投资理财渠道,为线下“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在让小微客户获得规范化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同时,推动了银行业务由传统间接融资模式向直接融资模式转型。

截至2017年末,“富民融通”平台注册用户数8.4万户,累计为4.65万户融资需求者提供30.52亿元的撮合资金,户均6.56万元,全部投向小微实体经济。(叶家佳)

龙湾农商银行:首推“赋强公证”促信用建设

2017年9月,在温州市处置办、银监分局的推动下,龙湾农商银行办理了温州市首单由行政调解介入的“赋强公证”,化解了一笔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温州市行政调解联动公证推动金融债务纠纷化解的实践,由此真正落地。

近几年,因受民间借贷风波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客户因资金周转困难,要求银行继续提供融资支持。稳定经济金融秩序与维护金融债权安全,成为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中需谨慎平衡的重中之重。

“赋强公证”是“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简称。在银行与贷款客户签订相关贷款合同文本时,经双方同意由公证员进行公证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当贷款客户不归还银行贷款时,银行不通过打官司方式向贷款客户追偿,而是向公证机构申请出具强制执行证书。“赋强公证”较好地平衡了金融债权维护和借款人资金周转之间的矛盾,有助于金融债务纠纷稳步化解,促进借款人诚信履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

截至目前,仅龙湾区就执行了4笔“赋强公证”,涉及金额400多万元。(叶丹)

瓯海农商银行:授托代管撬动“沉睡”资产

瓯海农商银行在全国首推“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信贷模式。在此模式下,农户以自有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经济权益作为授托资产,不用登记、不用担保、不用保险,仅凭书面承诺方式,就可向该行申请贷款,有效盘活“沉睡”资产。

金融助力“三农”发展,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职责。农村存在的“贷款难、担保难、融资贵”这“两难一贵”的现状一直以来制约着农村农民创业致富。而普惠金融的着力点就在于如何解决这些农户的切实需求,让其享受到贷款的权利,满足其致富的期盼。

截至目前,该模式已覆盖瓯海区224个村,受理资产8368宗,成功发放该项贷款7449户、金额27.89亿余元。其中历史上从来没有贷过款的农户有3990户,金额达到8.69亿元,这有效缓解了农民融资难题,社会意义远超贷款本身。

“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的推出,受到了各级党政部门的认可,老百姓的欢迎,2017年7月,瓯海“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被14个部委审批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并被评为2017年度浙江银行业转型升级亮点项目及温州金改五周年十大市民最受益案例。(陈丹)

乐清农商银行:构建“小而美”普惠金融体系

乐清农商银行围绕“姓农姓小姓土”的定位,制定了“小而美”的经营战略,构建并深化升级普惠金融的核心生态体系。

该行在银监部门指导下,创新网络贷款业务,浙江农信“浙里贷”线上信用贷款产品在乐清首发上线。力推新一代电子渠道,丰收互联突破30万户。推进智慧菜场、智慧驾校、智慧公交等,智能付和一码通全面铺开,打通资金流通渠道,电子银行替代率达89.55%。

同时,该行积极推进“三位一体”工作,与农信担保公司合作发放农信担保贷款,拓展农业产业链22条累计授信7亿元;盘活农民集体房产,全国首推农房抵押贷款,累计投放200亿元;积极对接精准扶贫工作,对乐清市74个薄弱村授信5000万元,承担13个山(老)区的扶贫贴息贷款任务,累计发放5.5亿元。

以智慧普惠、精准普惠、共享普惠三个手法,乐清农商银行传统业务稳健发展,成为全国农商银行标杆银行、全国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郑娜)

瑞安农商银行:服务实体,回归“三农”本源

2017年年中,“三位一体”全国现场会在瑞安召开,最激动的就是瑞安农商银行工作人员。

作为“三位一体”工程的核心成员,瑞安农商银行实行额度优先、利率优惠、手续优化的“三优”扶持政策,对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纯农业贷款实行基准利率。累计支持专业合作社246户,金额7.6亿元;支持社员2.45万户,金额27.7亿元。

瑞安市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万科农业),有社员764人。瑞安农商行给予的高达7500万元的整体授信,间接带动了4500户农户致富。

此外,该行在高楼镇红头巾村所作的信贷支持,也可圈可点。为了扶持经济薄弱村,该行在瑞安全市范围内共授信4亿元,红头巾村就是其中之一。在银监部门指导下,从“输血”到“造血”,通过对该村经济合作社给予信贷支持,现该村油茶种植面积发展到1125亩,年产近5万斤,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通过这些努力,瑞安农商银行6年业务实现逆势上扬:从2011年135.8亿元跃升到329亿元,占瑞安市新增存款的56.3%;贷款余额从95.7亿元跃升到206.8亿元,增长1.16倍,增量存量均居瑞安第一。2017年存贷款新增额位居瑞安银行第一位。(王克力)

永嘉农商银行:贷款实现“最多跑一次”

为推进普惠金融工作,方便客户办贷,永嘉农商银行以星级信用村创建为载体,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打造便捷的服务网,让客户办理贷款“最多跑一次”。2017年,正在创建的213个星级信用村(社区)贷款余额38.05亿元,比年初新增4.43亿元,惠及20456户村民。

让客户办贷“最多跑一次”。推进星级信用村创建,需要提前做好客户调查。客户有资金需求就可以一次性到网点办理贷款手续,无需多次跑银行办理,实现了客户贷款办理的“最多跑一次”。同时,大力推进家庭式信用贷款,简化办贷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受到客户的好评。

该行还通过流动服务车、3G移动终端等到村里为村民提供金融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有关业务。拉近与村民关系的同时,实现业务办理“一次都不用跑”。

此外,在银监部门指导下,该行注重培育“讲信用,好贷款”的农村信用文化。根据星级信用村村民关联度、贷款覆盖率、不良贷款率等,给信用村进行评级,按照不同的等级给予不同的贷款利率优惠,营造“讲信用,好贷款”的农村信用文化环境。(郑志彬)

平阳农商银行:贴心服务小微企业

近年来,平阳农商银行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17年1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20.77亿元,当年新增1.71亿元,申贷获得率97.96%。

根据小微企业类型,该行推出“税银贷”、商标质押贷、青年创业贷、“企信贷”流动资金信用贷款等产品。日前,该行与科技部门、担保公司合作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面向科技型企业提供无抵押的“科保贷”。截至2017年12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19户、余额3566万元。

为了进一步服务客户,该行安排人员主动跟进园区,积极对接万洋国际工业城、萧江轻工产业小微园等县重点项目,借鉴商品房按揭贷款的经验,创新推出厂房按揭贷款,让入园企业迅速成为业主,安心生产经营。

此外,在银监部门的指导下,该行推进上门精准服务,实行信贷人员、流动银行车、移动终端相结合的“三上门”方式。2017年,该行共派出工作人员上门618次,办理业务12.63万笔。(程淑贤张凡提)

苍南农商银行:“双创”为普惠金融提速

苍南县大渔镇村民高全德和他的朋友们,凭着海域使用权证(俗称“养民证”),先后成功申请了信用贷款。“养民证”贷款业务,是苍南农商银行和当地海洋与渔业局联合推出的信用贷款,有效破解了养殖渔民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

苍南县观美镇凤鹤村村民董某的贷款经历更让人惊叹。他通过手机微信提交了10万元的贷款申请,很快接到了工作人员的电话。核对了申请信息后,工作人员告知他贷款已经发放成功,前后不到半个小时。

近年来,苍南农商银行聚焦苍南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关键时期,坚持“做小做散”市场定位,以“客户为中心”,落实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通过层出不穷的“双创”举措,不断深化普惠金融工程,助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据了解,至2017年12月,该行贷款户数11.57万户,贷款覆盖率达34%;累计开业丰收驿站100家,办理业务163.91万笔。(欧阳艳艳)

文成农信联社: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工作

文成当地的群众,拿着市民卡,基本可以实现“一卡通”。农贸菜场、校园、公共交通、电影院、诊间结算、行政机关食堂、健身房、图书馆等八大场景“通刷”,是近年文成农信联社大力建设的多场景应用。

因为渠道多,又有不间断的“买菜9折”“1元换购”“5元健身”“5元观影”等活动,当地群众不仅享受到了优惠,也享受到了“智慧生活”带来的便捷。

此外,该联社为推进互联网金融建设,在银监部门指导下,以网点转型升级为契机,将网点打造为便民服务平台,创新推进“丰收豆”回馈机制建设,到2017年末,共建成丰收豆兑换店7家,发展积分兑换特约商户32家,共有近5000名客户进行积分兑换。

近年来,文成农信联社持续推进中间业务便民建设,节约客户缴费排队时间,为全辖农户提供56项代收代付业务。持续多年开展电费、水费、数字电视费代扣优惠活动。到2017年末,惠及客户15万户,累计让利超过1000万元。(赵海燕)

泰顺农信联社:打造“三网”推进金融普惠

经过几年努力,泰顺农信完成了县内62个行政村的整村授信工作,将普惠金融送到村,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村两委和助农服务点管理员的协作,结合泰顺目前的丰收驿站、ATM机和助农服务点的分布,泰顺农信普惠金融服务遍布全县城乡。这是泰顺农信联社“三网”全覆盖服务网络体系的第一网。

此外,该联社通过免费办理发放社保卡33万张,全面代理乡镇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开办水电费优惠代扣、ETC等收费代理业务,大力推广丰收互联和电商平台业务,实现了“服务渠道网”建设。

最让当地群众称赞的,是该联社针对村居分散,孤寡、病患老人行动不便等问题,依托流动服务车、3G移动终端实现上门服务,为留守老人办理密码挂失、市民卡激活等业务,充分体现出金融服务的人文关怀。(张蓬)

洞头农商银行:多举措推广小额普惠贷

洞头农商银行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提出信用贷款“分期”概念,因地制宜地推出小额普惠贷,延长贷款期限至5年,按月等额还本付息,减轻居民一次性还款压力。截至目前,该行已经发放小额普惠贷2003户,支持金额达1.56亿元。

在小额贷款业务中,该行延伸“洞头人”的范围,针对户籍在洞头、或住在洞头、或工作在洞头的18~60周岁新老洞头人,创新推出小额普惠贷。额度最高至20万元,期限最长5年,倡导信用贷款,进一步扩大对“三农”及个体户的普惠金融覆盖面。

此外,在银监部门指导下,该行积极推进“整村授信”,对小额普惠贷进行详解与宣传,开展名单式、片区式管理,完善居民信息档案,对符合条件的居民进行信用评级及授信。贷款人只需提供贷款申请表、夫妻身份证明与婚姻证明,一般次日就能完成放贷,贷款一次授信循环使用,且可选择分期还款方式,按月等额还本付息,切实解决居民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

把业务“做小做散”,切实保障了小额贷款业务健康发展。(唐疆疆)

引金融活水赋能 农业高质量发展 市财政金融协同支农 试点“财农担”贷款

【来源:温州乐清人民政府_每日要讯】

为进一步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助农金融服务,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日,我市出台了《乐清市财政金融协同支农试点“财农担”贷款管理办法》,助推财政支农项目建设,赋能乐清农业高质量发展。该管理办法将于12月3日起实施。

该办法所称“财农担”贷款是指合作金融机构面向实施财政支农项目的农业经营主体发放由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乐清市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联合担保的项目建设类贷款。

在乐清市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主体,包括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可申请“财农担”贷款。

“财农担”贷款期限根据贷款用途、生产周期、还款的资金来源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最长期限不超过3年。“财农担”贷款利率按最新LPR基准利率执行。“财农担”的贷款资金仅限用于财政支农项目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采购等。

对符合贴息条件的,由市财政按“财农担”贷款实际贷款额度的1.5%给予贷款贴息,贷款利息由借款人先行支付,贴息资金一年发放一次,逾期贷款不予贴息。

省农担公司和市农信担保公司提供的担保额度,原则上单个农业经营主体最高担保金额不超过500万元。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含)以下的农业经营主体的年化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0.5%,担保费由市财政局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市农信担保公司补助,对申请“财农担”贷款的农业经营主体免收担保费。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j.jiiw.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