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清寒,男孩带着全家希望考上大学,这份录取通知书属于六个人
云南澜沧县的肖中平,生在一个清寒的农民家庭。尽管收入微薄,他的父母仍坚持让四个孩子都读书。然而,生活的压力催赶着孩子们一个个放弃升学外出谋生,他的二姐还因为意外染病,不得不放弃就读大学的机会。最终,全家人的希望都落在老幺肖中平身上。他不负众望,从最低微的土里开出鲜艳的花来,以高分被西南民族大学录取。▼
父母坚持让四个孩子上学他从小就立志要好好读书
来自澜沧县富东乡团山寨的肖中平,今年高考,考出了562的好成绩,顺利的被西南民族大学(数学系)录取。
这对于来自贫困山区,肩负着全家人希望的孩子来说,是多年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也是一件令全家人激动不已的事。
但是面对大学的各项费用,对于像肖中平家这样比较困难的家庭来说,是有点难以承受。高兴之余,一家人又为筹钱犯上了愁。
小时候的肖中平,家住偏远山区,家里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茶叶为主,气候冷凉,土地并不肥沃,家庭收入微薄。全家六口人,有四个孩子。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因为文化水平低,生产技能水平也不高,也不知道读书对以后生活意味着什么,都认为读读书也没有什么前途,浪费钱财,把辛苦挣的钱花费在读书上,并不值得。还是出去打工贴补家用实在。也曾有左邻右舍跟肖中平的父母说,家里困难,那么多孩子,让孩子出门打工,一家人都可以过上好日子。但是肖中平的父母还是坚持让四个孩子上学。但是因为夫妻两没有文化,家庭经济收入实在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供四个孩子上学实在力不从心。
眼看着家里的困难,肖中平的大哥和大姐,上完初中就外出打工,帮着父母供弟弟妹妹上学。然而,在外打工的哥哥和姐姐,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做着收入微薄的工作。因此,就算两个孩子出去打工了,仅能缓解一点家里的经济负担。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小就知道家里生活不易的肖中平,除了会帮父母做着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就立志要好好读书,用读书改变命运,他想要出人头地。
在学校,他努力学习,用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业上。他是老师和同学严重,更刻苦的那一个学生。放假回到家里,他是个懂事的大孩子,力所能及的帮着父母干活,做家务,到了晚上,全家人都可以歇下来了,他又看上了书。只有帮父母做事情,空余的时间才能安心的看书。
带着全家希望考上大学“有梦想,就要不懈努力”
本来事情已经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肖中平学习成绩优秀,他的二姐也在2019年考上了保山学院,但是刚上了一年,就检查出具有肺结核迹象,这让她只能休学回家,最终虽然并无大碍,但这已经耽误了学业。眼看着弟弟马上要上大学,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大哥和大姐已经各自成家,已经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帮助家里了,二姐自己觉得,家庭负担过于重,自己也休学一年,课程也难以跟上去。权衡再三,二姐决定先去打工,暂时放弃学业。
就这样,家里只有最小的肖中平在上学,同时全家的希望也落在了他的身上。他深知,只能更加努力的学习,在高考中拿出一个好成绩,才对得起一家人的付出,才对得起这些年自己的努力。
他也不负众望,经过不懈的努力,一直埋藏在心底的种子萌芽开花了。他的高考成绩不错,录到的大学也不错。但是读大学所需的费用,让这个本就不易的家庭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这又再次让年迈的父母犯愁,肖中平只好到县里教育办理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自己的学业。
其实,在澜沧县,像肖忠平一样生活在并不富裕的家庭,自强不息,努力上进的孩子还有不少。肖中平经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经过社会爱心的帮助,国家政策的扶持,他可以顺利的走进大学校园。他说,他只想对与他相似经历的学弟学妹们说,自己心中梦想的种子,萌芽了,只要坚定信心,不懈努力,就一定会开出美丽的花朵。为了梦想,为了明天,要努力学习。
「正能量说」
六口之家,哥哥姐姐相继离开学校,未完待续的求学梦,都落在小弟肩膀。累吗?怕吗?期许的目光,在他看来,不是压力,不是负担,而是助力翱翔的翅膀。
在偏远的边陲,教育真的有用吗?男孩昂首挺胸,即将给出掷地有声的答案。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
联合澜沧县融媒体中心
为肖中平颁发正能量励志学子追梦奖学金一万元
这是一段旅程的终点,也是一个家庭向前向上的起点。肩负全家人的希望,但愿他不要觉得沉重,而是永远充满力量。
正能量励志学子追梦计划
随着各地高考的陆续结束,一大批年轻学子将迎来圆梦时刻。为激励逆境学子勇敢追梦,即日起,阿里公益旗下的“天天正能量”联合重点合作媒体启动2022届“正能量励志学子追梦计划”,寻找今年参加高考的逆境自强学子,为他们颁发“励志学子追梦奖学金”,助力他们成就更好的自己,也鼓励他们继续发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
大家身边有这样的学子,欢迎自荐或推荐,可发邮件至:
zhi@i-i.
-E-
天天正能量(zhi)综合自
澜沧县融媒体中心
“寒门学子”江群:一家6口靠母亲养活,高考681分圆梦清华
2019年的高考放榜日,7月的太阳流火般晒在河南商城县湾塘村的地头里。
少年江群兴奋地跑到正在田里劳作的妇人面前,告诉她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妈妈、妈妈,成绩下来了,681分,我被清华大学工科试验班录取了!”
江群和母亲
一行热泪顺着妇人的脸颊流了下来,小儿子终于考上清华了,一家6口平时省吃俭用,在贫困的日子里熬过了数十个春秋,如今终于苦尽甘来。
不多久,在这个贫困的山沟沟里,如同炸响了一声春雷,人们纷纷奔走相告:谁说寒门难出贵子,以穷困出名的塘湾村可就出了个清华的大学生啊!
考上大学也许并不难,但是考上清华却是非常难,即便是在教学条件比较好的城市,能考上清华的也是当地的凤毛麟角,何况教学条件、生活条件都相对落后的偏远山村。
江群
江群的这张清华入学通知书,是穷人家的孩子也能鲤鱼跃龙门的最好证明。
河南贫困县的一家6口改变阶层成本最低的方式便是读书,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当今社会,因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种趋势尤其明显,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有个高学历,才是改变自己人生和家庭命运的有效途径。
这一个道理,虽然很多人都懂,但是在大多数的农村家庭里,却是很少被重视。
幸运的是,江群的父母虽然是农民,但是他们却对“读书改命论”有着十分坚定的执念,这或许也和当地的民风有关。
江家祖辈都生活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余集镇的湾塘村,这是个质朴的小山村,村民们世代务农,过着传统种田养家的日子。
商城县自2019年5月9日之前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其下辖湾塘村也是深度贫困村。
这里交通不便,民风质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村民们并没有太多的文化,但是他们非常重视孩子们的读书学习,谁家孩子成绩好,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都是村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从贫困家庭出身的江群自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江家父母也常常对孩子们耳提面命:“要想飞出这个穷山沟,只有好好读书才行!”
江群出生于2000年,在家中排行老四,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这个6口之家住在农村常见的那种平房里,日子过得十分清贫,江群小的时候,父亲和母亲靠着耕种家里的几亩地艰难度日,农闲的时候,父亲会去镇上打点零工,补贴一些家用。
江群小的时候在村子里很是调皮,每天和小朋友们玩着泥巴,过的那是无忧无虑的日子。
可是天有不测之风云,2008年,才上小学二年级的江群有一天回到家,发现家里的气氛凝重,母亲在屋里不停抹着眼泪,哥哥姐姐们也是愁眉紧锁。
原来是江群的爸爸工作时病倒了,医院诊断说是肝硬化引起了系列严重的并发症,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一个家庭如果只是贫穷,或许算不得什么,但如果有人生病,那是比贫穷更可怕的事。
为了给江群的父亲治病,本就没有积蓄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江群的妈妈到处借钱,先是带江群父亲到商城县人民医院治疗,因为效果不明显,转到信阳154医院,后来又转到北京302医院。
一番折腾下来,总算是把病情控制住了,然而江家也因此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外债。
对于以务农为生的江家来说,这笔债可是笔巨款,日益落魄的江家自然也成了被精准扶贫建档的困难户。
由于江群父亲的这种病不能过于劳累,一旦再次病发就有生命危险,所以江群妈妈不得不挑起养活一家6口的重担。
从此,这个身高不到1米6的瘦小妇女起早贪黑地干活,为了多挣点钱,江群妈妈每天除了自家的地要种,还承包了村里别人家的几亩荒地,种点玉米、芝麻、花生之类的农产品。
除此之外,为了多挣点钱,她还经常帮别人打零工。
村民们每次提到江群妈妈都不免夸赞道:“江家媳妇可真能干,一个妇人家抵得上三个壮年的劳动力,一般人可干不了。”
江群妈妈身上的担子确实太重了,她不仅仅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还要挣钱给丈夫买药,江群和哥哥姐姐们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人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如何忍心让母亲一人操劳。
江家的孩子们尤为懂事,他们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帮妈妈干活,江群年龄最小,也总是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在这个遭逢变故的家庭里,孩子们似乎一夜之间就成了小大人,年长一些的姐姐们甚至还和爸爸妈妈说:“爸妈,我们不上学了,在家帮你们干活吧?”
可是,有远见的江家父母坚决打消了孩子们的这个想法:
“在我们江家,不论男孩、女孩,你们都要认真上学,只有上学才有出路,不好好上学,以后就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你们只管去上学,其他的事不用你们操心,只有把书念好,才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家境贫困,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自此,江家的孩子们更加努力学习,在村里,他们虽然穿的是最旧的衣裳,但是学习却是最好的。
江群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平时都是捡哥哥姐姐们穿小的衣服,自父亲生病后,更是没有条件买新衣了。
他每天穿着已经洗泛白的衣服去学校,时间久了,同学们都知道他家境困难。
有一次,江群的一个男同学从家里扛了一大包衣服到学校来了,他递给江群的时候还有些害羞地说:“你别介意啊,都是我穿小了,我妈说质量还行,丢了有点可惜,这些你都拿去看看说不定有喜欢的。”
这件事让江群非常感动,他知道这是同学知道他家境困难想帮助他,又怕他不好意思才那样说的。
原来的江群只知道埋头学习,从那以后,他有时候就帮助其他同学解答难题,同学们有不懂的来找他,他都耐心地进行解答。
生活在江群那样的家庭里,很多孩子可能都会因贫穷而产生自卑,但是江群并没有。
他从未因自己的家境而感到沮丧,反而像个阳光少年,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成绩优异的他一直是学校的活跃分子。
2012年,江群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余集镇一中。
一家人高兴之余又不免烦恼起来,从江群的家到余集镇一中有近10公里的路程,再加上村里到镇上路况不好,每天步行往返学校显然是不现实的。
在这种情况下,江群只能住校,可是住校意味着更大的开支。
江群的大姐早在几年前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因为江群的母亲不仅要负责一家人的生计,还要偿还所欠的外债,大姐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就偷偷跑去城里打工了,等她把打工挣来的钱寄回家里,家人才知道大姐为了这个家选择了放弃学业。
大姐牺牲个人前程的行为,成了弟弟妹妹们更加奋发读书的驱动力,兄妹几个都知道,要想彻底改变家庭的困境只有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只有那样,才能对得起大姐,才能真正地帮到家里。
江群的大姐每次给弟妹们打电话也会说:“姐姐在外面找工作因为没有高文凭,所以找不到工资高的工作,你们要想以后能挣大钱就好好读书,姐姐会努力给你们挣学费。”
尽管有妈妈和姐姐日以继日的辛劳,这个家依旧是在贫困线上挣扎。
自江群住校后,为了节约伙食费他一天只吃两顿饭,中午一餐都省了,为了省出菜钱,他还和学校的食堂商量用自家的粮食换菜票,即便是节约如斯,他每顿饭也只吃那种最便宜的只需要3元钱的素菜。
这种场景在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曾经出现过,可这却是江群所处的现实。
为了省下每周回家的车费,江群都是采用步行,往返走20多公里的路常常连布鞋都被磨破,更不要说是双脚了。
或许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必经过程,饥饿和贫穷从来不会阻碍这个少年前进的脚步,江群的成绩在学校始终保持年级前三的排名。
他的优秀在于他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也同样出色。
班级或者学校活动,他是主持人;学校开运动会,他积极报名,中长跑的项目也能拿个亚军……中学期间,他一直是班级里最合格的班长。
2015年,江群被学校评为星级学生,并由学校向县里推荐,成为年度“商城美德少年”。
可就在这一年,命运又再次对这个家庭使了绊子。
妈妈患上抑郁症,孩子们顶住压力求学江群的妈妈,那个操劳的农村妇女,因为长期打理十多亩稻田外加5亩玉米地等繁重的劳动,累倒了。
过重的体力劳动、外债的压力、丈夫反复的病情、子女们的学业与前程……一切的一切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她命运的咽喉,让她喘不过气来。
江群的妈妈患上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医生说这种病发展到后来可能连家人都认不出来。
亲人的接连病倒,让江家的孩子们一度无法安心学习。
这个时候,江群的妈妈告诉孩子们:“不要影响学业,你们都到了中考和高考的关键的时候,如果你们学习不好,妈妈的病才会更加严重。”
这一年,江群的二姐顶住压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观庙高中;
2016,江群以613分的好成绩进入同一所中学;
而江群的大哥也在同年考入了郑州大学。
接二连三的好消息,让江家因亲人陆续生病带来的精神上的阴霾渐渐散去,但物质上的困难却丝毫没有减少。
江群的大哥去郑州大学需要大量学费和生活费,江群和二姐的高中生活脱离了义务教育的优待,也要不少学费和生活费,金钱的缺乏让这个家庭陷入了最大的困境。
正所谓命运无情人有情,好在人的一生中总会不期而至地出现阳光般的温暖。
为了挣自己的学杂费,江群决定利用暑假去打零工,为妈妈和大姐减轻一些负担,这个时候,他的同学们纷纷伸出援手,四处打听,积极地帮他找零活。
同伴们的热情帮助让江群在逆境的黑暗中始终可以看到光明,他送牛奶、发传单、在小饭店当跑堂、穿着道具服扮演玩偶、还帮别人做活动主持人……他在对金钱的需求中快速成长。
观庙高中的校长在得知江群家的困难情况后,也主动提出减免他的学杂费,除此之外,还每月资助他300元生活费。
江群在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终于顺利踏入了高中的校园。
就在江群准备利用周末的假期继续打零工时,在外打工的大姐特意请假回了家,她把弟弟拉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
“小弟,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因为你现在为挣那点小钱四处打零工,耽误了学习可就得不偿失了,等你考上好的大学,以后才可以得到一份有高额回报的工作,现在的困难都是暂时的。”
江群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很快领悟了大姐的话,此后,专心致志地学习。
2018年,江家再传喜讯,江群的二姐考入985院校之一的北京语言大学。
江群的大哥用自己在郑州勤工俭学和助学贷款攒下的钱为妹妹付了学费,而江群的二姐也表示自己会在北京一边读书一边学习一项技术,早日为家里减轻压力。
寒门学子终以681分圆梦清华2019年,江群以681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到达的这一天,江群的小伙伴们纷纷从家里赶来,他们簇拥着江群,开心地笑着,闹着,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江群的父亲母亲和江群也开心地站在家门口的院子里,拍了一张照片,纪念这重要的一天。
特别是江群的妈妈,这个淳朴勤劳的女人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家里四个子女,个个有出息,除了大姐为了家庭早早外出谋生,其他几个孩子将来都会有相当不错的前途。
江群的大哥从郑州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太原市某单位,作为家中的长男,他一直承担着大哥的责任和义务,在弟妹们求学的道路上,他一直鼎力相助。
自从他参加工作后,家里的债务很快就还清了,只是弟妹们学业未成,他仍需努力工作挣钱,每月他都把工资大部分寄回家,现已三十岁了还没有谈个女朋友。
别人问起他的婚姻一事,他总是说:“等家里条件好点了,弟妹们都顺利工作,再去考虑,现在要照顾父亲母亲,家里还需要我,而且我现在也不能提供给女方更好的生活……”
不得不说,江家的教育真的很成功,孩子们个个优秀懂事,大家兄妹情深,劲往一处使,这样的家庭想不成功都难吧?
如今,江群的二姐也即将大学毕业,江群也已在清华大学念大三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家也慢慢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等待他们的必然是光辉的明天。
结语无论是靠科举入仕途的古代,还是以学历搏前程的今天;不论是豪门,还是寒门,只有自己真正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一点是亘古不变的。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点:出身于寒门的学子或许在这一条路上走得更加艰辛些,他们是家族改变命运的开始,付出的必然会更多,所以希望天下的寒门学子都能向江群学习,成为改变自己家族命运的第一人。
婺源13名家庭困难大学生受助
8月25日,在婺源县慈善会组织下,2022“农商银行·助你圆梦”慈善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婺源县民政局举办,农商银行共捐赠6.5万元资助婺源县13名困难家庭大学生,为每名受助学子一次性发放5000元助学金。婺源县慈善会会长程红亮,县民政局局长胡颖,婺源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秋生,县民政局副局长王强,县教体局资助中心主任朱永福,县教体局核算中心副主任余学勤,县慈善会常务副会长宋三龙,县慈善会监事会会长钱国祥,县慈善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裘汉彬出席了会议。县慈善会监事会会长钱国祥主持仪式。13名受助学生及家长代表参加了发放仪式。
程红亮向莘莘学子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受助学子提出三点希望:一要爱祖国、爱家乡;二要爱学习、爱思考;三要懂感恩、懂回报,做一个认真学习、富有爱心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胡秋生表示,国家要振兴,教育是根本,孩子是希望。一直以来,婺源农商银行在奋力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践行“帮困助学、奉献社会”的宗旨,连续8年共捐资64万元资助492名贫困高中生就学,持续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升学。近五年,以慈善一日捐、人道万人捐、一元捐等方式累计捐赠资金10余万元,走出了具有农商银行特色的公益慈善之路。
他指出,一是心怀感恩,共效社会。希望受资助的同学努力学知识、长本领、增才干,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回馈社会、报效国家。二是心系公益,共谱善域。希望社会上更多的热心人士投入公益事业,共同营造婺源县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三是心念农商,共推发展。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鼎力支持,继续关心婺源农商银行改革发展,积极推动农商银行事业行稳致远,共同推进婺源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发放仪式上,宋三龙传达了省慈善总会“农商银行·助你圆梦”慈善助学金发放仪式内容和精神,胡颖宣读了受助学生名单,朱永福向受助学子们表示祝贺,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奋斗不息、百炼成钢,将来建功立业,回报社会。
13名受助大学生现场领取了助学金,受助学生代表余凌发言,她向农商银行以及参会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李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