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家助学贷款|助学贷款助力学子成长成才 资助也更加精准有效
央视网消息:从1999年到2020年底,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了1500多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总贷款人次4508.81万人次,累计发放3024.12亿元,平均每人每年能获得6700元。当然,这是一个平均数,实际上,同学们能够申请到的助学贷款是逐渐增加的。
从2007年开始,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人数和发放金额开始明显增长,2020年,资助506.81万人次,是2007年的3.6倍,是1999年的8400倍;发放金额378亿元,相当于2007年的4.8倍,更是1999年的7560倍。到今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覆盖了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
与一般的贷款从拿到资金开始就要逐年或者逐月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不同,学生在领到国家助学贷款之后,上学期间是不用偿还本金的,利息也全部由财政补贴。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也有效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济南市平阴县双井村,这个正忙着做饭的小伙子叫尹逊瑞,今年刚刚成为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他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因为受伤影响了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一个88岁的奶奶需要照顾。2017年,当他考上大学时,学费成了横在全家人面前的一道门槛,正是国家助学贷款成功把他送进了大学校园。今年他又考上了研究生。由于家里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他又申请了新的助学贷款。
济南大学学生尹逊瑞:这个就是助学贷款今年发放的情况。现在就是国家的政策好,我们可以贷更多的钱,帮家里减轻负担。
据了解,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入学、安心求学、学有所成,有效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遭遇暴雨洪灾,加上疫情的影响,一些学生家庭收入受到了影响。记者在河南的调查中了解到,国家助学贷款不仅为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也对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的学生进行了及时、精准的救助。
潘彬阳家住河南省卫辉市前稻香村,今年夏天,连续的强降雨冲走了他家的玉米和小麦,冰箱、电视等也都被水泡坏了。水退了以后,村民们的生活逐渐开始恢复。这个时候,潘彬阳收到了河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是,这个好消息却让一家人犯了愁。
潘彬阳的妈妈李明丽:压力很大,因为俺的收入主要就是这几亩地。
不过,难题很快得到了解决。8月份,当地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开始启动办理,潘彬阳顺利地申请到了8000元的助学贷款。
交完学费,潘彬阳的贷款账户里还有几百块钱,他准备补充进生活费里。据介绍,今年河南工业大学新生中有2100多人都得到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支持。
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处处长黄泽峰:助学贷款不仅仅解决他经济上的压力,最主要是让这些同学有力量有信心能够完成他的学业。
来源:央视网
让助学政策更加精准化人性化
【光明时评】
作者: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据媒体报道,青海省西宁市民政局、西宁市教育局、西宁市乡村振兴局近日联合发文称,将继续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学费、生活费全程资助,让孩子们安心入学。
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拔除穷根的治本之策。我国一直在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其中的措施就包括贫困学生资助惠民行动。2020年,我国已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但还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方政府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资助政策,是对我国帮困助学体系的补充,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助学支持,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托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学梦,还需让助学政策覆盖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过程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
让助学政策覆盖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首要的还是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作用。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专门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部分生活费的一种信用贷款,是十分重要的帮困助学措施。据报道,国家开发银行已开始受理2022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且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不设贷款总人数和总规模上限,全力满足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需求。
近年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毕业生的实际职业等发展情况,我国不断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比如,不断扩大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面。目前,该政策已实现高校、科研院所等培养单位全覆盖。再比如,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额度,延长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的期限。
目前,有关方面仍在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介力度,让所有有助学贷款需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贷尽贷”。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外,高校还有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等帮困助学措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获得不同的帮困助学支持。
助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在实施各项助学政策时,要避免弄虚作假。过去,一些高校在审核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时,因方式不当曾引发侵犯贫困生隐私的质疑。近年来,借助大数据技术,高校的助学正日益精准化、人性化。如何做到精准核准又尊重学生隐私,是做好帮困助学必须周全考虑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应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学业发展规划,在各项帮困助学政策支持下,专注提升自身素质和竞争力,兑现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承诺,演绎出彩人生。
《光明日报》(2022年07月25日16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提高助学贷款额度,让大学生圆梦更有底气
李英锋
近日,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通知》。按照《通知》,自今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8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2万元;全日制研究生则由不超过1.2万元提高至不超过1.6万元。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助学贷款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奖、贷、助、勤、补、免”学生资助体系中的关键一环,自1999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3000多亿元,共资助1500多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支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增强助学贷款的保障功能,近年来,政府一直在调整完善优化助学贷款政策。去年7月,上述四部门已将助学贷款还本宽限期从3年延长至5年,将贷款期限从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调整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并下调了贷款利率。此次又大幅提升助学贷款的额度,与之前的政策调整理念和行动一致,保持了政策减负减压提质的延续性、稳定性,向高校学子释放了更多善意,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上涨,高校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也呈现出水涨船高之势。公办高校多数本科专业的学费普遍达到了每年四五千元,少数专业的学费达到了每年万元左右,民办高校的学费则更高。高校的住宿费一般在每年千八百元左右,住宿条件较好的高校收费较高。生活费虽因人而异,但也有最基本的底线,大多数大学生的月生活费都在一两千元左右,而一千元已是比较低的标准。这些费用加起来对一些家庭而言显然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对一些学子而言,半公益性质的助学贷款无疑是一个门槛较低、成本较低、压力较小的选择,是一种有益的教育“助攻”。而提高助学贷款的额度,则顺应了求学费用上涨的实际情况,顺应了学子们的需求,给学子们提供了更大的贷款选择空间,为学子们大学圆梦提供了更有力的“助攻”。
提高助学贷款额度与其他助学措施共同发力,增强了助学政策的保障弹性,既筑牢了助学政策的保障底线,又拉高了助学政策的保障上线,可以让高校学子的学习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底气,更有尊严。
提高助学贷款额度的风险是完全可控的。虽然提高了助学贷款额度,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都会按最高额度贷款,历史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不会选择顶额贷款。助学贷款的利率较低,还款期限很长,最长为22年,摊薄了还款压力,大学生在毕业后有5年还本宽限期(在此期间,可只还利息,不还本金),对确有困难无法按期还款的毕业借款学生,还有兜底救助机制为其代偿本息。
此外,大学生普遍素质较高,还款的主动性、自觉性较强。日益完善的征信机制也给学生还款增加了一份有力的督促和保障。这些因素能够有效控制助学贷款额度提升的风险,财政部、教育部也已做了反复测算,结果显示,学生的还款压力变化不大,不会因为贷款额度增加而导致贷款不良率大幅度上升。
提高助学贷款额度,降低了学子们大学圆梦的难度,让教育更人性化,更具温度,也让学子们更有信心、希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