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压降贷款偏离度

本文目录

龙江银行互联网贷款压降拖累个人消费贷款下降超30%丨银行互联网贷款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愿北京报道

“互联网贷款规模压降导致个人贷款业务规模及占比有所下降。”近日,联合资信对龙江银行的2022评级报告披露。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龙江银行个人贷款余额为233.70亿元,较2020年末下降11.13%,占贷款总额的19.02%;互联网贷款业务余额72.77亿元,较上年末有所下降。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显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存量业务过渡期至2023年6月30日,这意味着龙江银行互联网贷款放缓压力或将有所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和大部分银行同时采取助贷、联合贷款模式不同,龙江银行与互联网头部平台合作,合作模式以助贷模式为主;该行出资比例为100%,全部业务由其独自审批,同时采取保险、融资担保的增信方式,业务风险相对可控。

对于联合贷款,2021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应严格落实出资比例区间管理要求,单笔贷款中合作方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个人消费贷款下降超30%联合资信对该行2021年评级报告显示,近年来,龙江银行将个人贷款业务发展重心转向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推广,以实现个贷业务的转型,并加强个人贷款业务产品研发和风险分析。2021年,该行董事会也审议了互联网贷款发展相关报告。

按照《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该办法过渡期为2年,即2022年7月12日。评级报告显示,2021年,龙江银行加强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并逐步压缩互联网贷款业务规模。截至2021年末,龙江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余额为72.77亿元,较2020年末有所下降。

“互联网贷款规模压降导致个人贷款业务规模及占比有所下降。”评级报告同时指出,截至2021年末,龙江银行个人贷款余额为233.70亿元,较2020年末下降11.13%,占贷款总额的19.02%。

事实上,龙江银行年报显示,2021年其个人贷款中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80.73亿元,较2020年末的121.17亿元下降近33.37%,占个人贷款的比重也由46.08%降至34.54%。可以看出,其个人消费贷款中大部分为互联网贷款。

互联网贷款风险相对可控在评级报告中,未披露龙江银行互联网贷款资产质量情况,仅表示“业务风险相对可控”。该行采取助贷模式为主,出资比例为100%,全部业务由其独自审批,同时采取保险、融资担保的增信方式。

“2021年,龙江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及占比显著增长,逾期贷款大幅增加,且不良贷款偏离度明显攀升,信贷资产质量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拨备水平下降。”评级报告指出。

截至2021年末,龙江银行不良率为3.31%,较上年末显著增长,同期黑龙江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2.4%,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占比为17.17%,较2020年末增长近10个百分点,且关注类贷款占比为12.25%。

从行业分布来看,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和农林牧渔业等,上述三个行业2021年末不率分别为13.39%、9.79%和8.87%。

评级报告还显示,2021年,龙江银行对部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客户办理了贷款展期,2021年末展期贷款余额为15.67亿元,主要计入正常和关注类,相关贷款五级分类下迁情况值得关注。“2021年以来,龙江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重显著增长,一方面由于2021年新增逾期90天以上贷款大部分未纳入不良贷款,另一方面相关企业贷款按照全国债权委员会要求五级分类未下调。”

截至今年6月末,龙江银行逾期贷款为203.54亿元,逾期贷款率16.28%,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重为224.92%;关注类贷款占比为11.91%、不良贷款率为3.54%,拨备覆盖率为137.82%。

(统筹:马春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平安银行2021财报:既有业绩、也有故事

作者杨芮

上市银行研究员

以下为3月11日杨芮老师在看懂小程序

一小时会议中分享的内容: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看懂经济的邀请,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对平安银行2021年财报的一些观点,今天的分享,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2021年平安银行的业绩表现情况,二是未来需要关注平安银行的重点业务,三个是平安银行未来发展的预期。首先,我们来看一下2021年平安银行的业绩表现,总体来讲,我个人认为平安银行2021年的业绩表现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一是资产负债双向发力,二是盈利指标再创佳绩,三是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我们分析一家银行,主要从以下五个维度去看它的业绩,一是规模,二是结构,三是效益,四是效率,五是质量。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五个维度来看一下平安银行今年业绩的表现。

一是规模维度,2021年,平安银行资产规模达4.92万亿元,同比增速10.1%,其中贷款规模达3.06万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为62.2%,负债规模达4.53万亿元,其中存款规模达2.96万亿元,占总负债的65.4%。

二是结构维度,负债端上,2021年,平安银行存款同比增长10.8%,占总负债的比重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活期存款较上年同比增长了2.2%。对公和个人存款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个人存款的增长更为突出,同比增速达12.5%,可以看出,平安银行2021年在零售金融转型、压降存款成本等方面做出较大努力。资产端上,贷款同比增长14.9%,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到62.4%。同时,对公贷款结构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回落,社会服务、科技文化、卫生业、批发零售业贷款的占比较为明显提升。

三是效益维度,2021年,平安银行营业收入1693.83亿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363.36亿元,同比增长25.6%,营业收入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净利润增速与三季度相比有所微降,主要源于平安银行保持了较强的拨备计提力度。整体上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较高的增长水平。

收入的结构能够反映出一家银行的盈利增长点,拆分平安银行的营业收入后,可以发现,2021年该行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均实现增长,利息收入同比增长6.1%,主要是受益于信贷规模扩张以及负债成本的降低,这两个因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净息差小幅收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2.4%,非利息收入占比为29%,较上一年提升2.9个百分点。非利息收入的增长主要是来源于债券投资等业务带来的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增加。另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是非利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平安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加11.5%,主要来源于对公结算业务、个人代理基金及保险业务、信用卡业务的增长。

四是效率维度。平安银行ROA为0.74%,较上年提升了0.09个百分点,ROE为10.85%,较上年提升了1.27个百分点。ROA和ROE的提升主要是由于净利润的显著增长。成本收入比为28.3%,较上年下降0.81个百分点,平安银行较长时间以来将费用投入到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已经显现出提质增效的成果。

五是资产质量维度,从质量上看,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呈现“双降”的态势,分别同比下降0.4%和0.16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和60天以上的贷款偏离度分别较上年降低了0.02和0.07个百分点,平安银行增量风险有所改善,资产质量进一步稳定。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对公业务在行业、区域和客户策略方面加大了风控措施,导致对公贷款质量的改善。2021年,平安银行对公贷款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下降了0.53个百分点至0.71%。以市场最为担忧的房地产行业为例,平安银行做出了以下的举措来改善资产质量。第一是通过实施白名单管理,第二是在区域选择上,重点关注一线城市和人口净流入、产业支撑力较强的二线城市。第三是在项目选择上,选择去化能力强,符合政策导向的项目。第四是实施贷后资金的监控。2021年,该行对公房地产行业不良率保持在2.2%,与去年水平基本相当。同时,该行的拨备覆盖率提升了87.02个百分点至288.42%,资产安全边际增厚,风险抵补能力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10.56%和13.34%。2021年的平安银行入选了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第一组,它适用于0.25%的附加资本要求,即平安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将从7.5%提升到7.75%。从目前来看,平安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存在进一步加大补充力度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平安银行的重点业务,银行的主要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板块(也可以成为三大条线):零售金融、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平安银行的三大业务板块在2021年均有各自亮点。

零售金融板块,2021年,可谓是平安银行零售转型发展新三年的攻坚之年,这一年,平安银行的零售金融提出”五位一体“的打发,它指的是将开放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和综合化银行相互衔接,并且有机融合,将客户经营体系由产品销售为主转为围绕客户旅程的智慧经营体系,打造“有温度”的服务。围绕三条主线,一是基础零售,二是财富管理,三是消费金融。其中,负债端做“大财富”,发力财富管理和基础零售,做大基础零售,夯实“大财富”的客群底座,做优私人银行,提升“大财富”的客群价值。2021年,平安银行在基础零售和私行财富两个板块,均注重提升产品队伍和专业化的能力,获客能力增强,零售存款增长显著,存款成本降低,零售AUM同比增长21.3%,个人存款同比增长12.5%,个人存款的平均成本下降12个基点至2.3%。同时,财富管理业务拉动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财富管理的手续费收入达到82.12亿元,同比增长18.6%。资产端做“大消费”,通过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新一贷”和汽车金融等业务,提高零售金融的资产创收能力,个人贷款同比增长19%。2021年,平安银行零售金融继续保持较强的“吸金”能力,零售金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全行的占比接近60%。

公司金融板块,平安银行对公业务重启开始逐渐显现成效,主要有两个发力点:一是交易银行,二是是复杂投融资。发展交易银行业务是银行目前拓宽对公存款来源,提高对公客户数量的主要方式之一。平安银行在“深发展”时期就具备了较好的供应链业务基础,现在用金融科技赋能供应链业务,布局优质资产,进而带动了对公支付结算,票据,跨境融资等业务的发展,夯实对公基础客户,2021年末对公客户数51.0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了8万户,增量为上年的1.48倍。再来看复杂投融资,平安银行的复杂投融资是将行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团金三方合力打造投融资生态圈,实现客户深度经营,提升新增客户量,进而实现对公存款增长和存款成本降低。2021年,平安银行的对公存款增长到了2.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平均成本率为1.96%,较上一年下降了0.21个百分点。

金融市场板块,平安银行称之为资金同业业务,这个板块的亮点在三个方面,一是交易业务,二是避险业务,三是同业机构合作。交易业务方面,平安银行积极拓展非跨市场、跨品种的组合对冲交易,依托先进的交易系统、投资研究与策略研发平台,定价能力、交易执行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升,做市交易品种交易量市场份额的保持市场前列,其中债券交易量的市场份额达到2.3%。避险业务方面,平安银行推出“平安避险”,帮助企业优化资产配置,改善负债成本,强化流动性,成为客户信赖的避险服务专家。2021年“平安避险”外汇及利率衍生产品业务交易量为290亿美元,同比增长95.7%。同业机构合作方面,做好同业机构与产品的连接服务,发挥综合金融服务的优势,构建金融机构的合作生态圈平安银行,2021年,同业机构的服务平台“行通”累计合作客户2370户,同业机构销售业务量同比增长84%。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平安银行未来的发展。一般来讲,我们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看一家上市银行的前景,一个是能“有什么样的业绩”,另一个是能“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从“讲业绩”的角度,2021年平安银行表现出业绩的高成长性,一方面,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盈利指标增速较高,另一方面,不良资产大量出清,卸下包袱后轻装上阵,为未来快速腾飞创造条件,未来或将有一个好业绩。从“讲故事”的角度,随着平安银行零售金融对其规模、盈利等方面的贡献持续提升,零售金融的标签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公司金融轻装上阵,构建平安银行的二次增长曲线,将为平安银行的发展带来正向拉动。另外,背靠平安集团显现出综合金融的优势,贯穿该行零售、对公和资金同业三大主要业务板块始终,成为其获客、连客、活客和留客的一大法宝。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上述发言是我个人的一个看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谢谢各位,再次感谢看懂经济。

从平安银行财报里看谢永林的「三个满意」?

文/一灯

出品/节点财经

8月18日,平安银行举行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公司高管集体出席并回应股价、零售条线“降薪”等市场关注的问题。

对于上半年的经营成果,董事长谢永林表达了“三个满意”:在复杂的环境下,对平安银行的零售经营指标比较满意;对动态调整经营策略非常满意;进入下半年,对平安银行业务发展的动能显示出来的态势非常满意,相关指标的回升力度是可喜的。

事实上,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降速、消费低迷、地产下行、“强制断贷”等各种因素作用下,严重压制板块投资情绪,银行股走势整体不佳。

不过,从平安银行的表现来看,其营业收同比增长8.67%至920.2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62%至220.88亿元,ROE从5.06%增长0.8个百分点至5.86%,龙头仍然展现出较强的熨平周期的能力。

透过平安银行的业务情况和财务数据,本文尝试回答三个问题:

1、该行如何实现ROE增长?

2、该行的房地产风险怎么样?

3、该行的零售业务怎么样?

平安银行ROE的核心驱动?

202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640.59亿元,同比增长7.91%,增速有所加快,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9.6%;生息资产日均余额4.68万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日均余额3.12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79%、13.19%。

不过,随着市场利率变化,以及强化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净息差管理均面临较大的挑战。

具体到平安银行身上,截至6月末,其资产总额5.11万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23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6%、12.14%,增速为近年来低位。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从2021年上半年的5.00%下降至4.86%,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从2.22%下降至2.16%,最终净息差从2.83%下降至2.76%,抹去了7个基点。

图源:平安银行财报

众所周知,吸储放贷是银行的基本业务,也是重要的营收来源,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环境下,各大银行的盈利能力承压不少,最直观的体现便是踟蹰慢行常态化。

相较之下,平安银行上半年利润双位数增长,高于招商银行的13.52%,ROE同步拔高,算得上亮眼。

透过财报,主要原因或可归因于两个指标。

一是成本收入比(通常以业务及管理费除以营业收入来计算),从28.3%降至26.46%。

202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为26.46%,比上年同期的27.36%减少0.89个百分点,比2021年的28.3%则减少1.84个百分点。

拉长来看,平安银行近几年的成本收入比一直处于下降通道,反映出在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驱动下,公司综合经营效率的提升。202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投入同比增长15.9%。

二是信用成本(又称信贷成本,贷款减值损失/平均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从2.08%降至1.93%。

但节点财经认为,有不良贷款生成率抬升做前缀,平安银行信用成本的下降更多得益于当期拨备计提速度的放缓和前期已计提不良资产的收回。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平安银行收回不良资产总额266.78亿元,同比增长34.8%,其中收回已核销不良资产本金150.61亿元(含收回已核销不良贷款78.40亿元),同比增长22.3%。

此外,202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拨备覆盖率达290.06%,比2021年末同比增加1.64个百分点,而在2018年-2021年,其拨备覆盖率同比增幅分别为4.16%、27.88%、18.28%、87.02%。

由于银行生意的特殊性,拨备往往是一块可逆周期调节利润的“自留地”。光景好时,可以做高拨备覆盖率,隐藏利润;光景不好时,便可截流拨备计提速度,甚至释放拨备内源,来稳定或驱动利润增长。

通过上述两种措施,结果便是平安银行信用成本不增反降,叠加成本端做减法,助力净利润和ROE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主动晒地产“底牌”

给市场吃下“定心丸”?

2022年,除了利率下行,市场最为忧虑银行的,莫过于房地产业务相关的敞口问题,特别是7月中旬爆发的“强制断贷”风波,一度重挫银行股。

节点财经注意到,平安银行在此次中报中主动披露涉房风险,坦言其高度重视房地产行业授信的风险防范和质量管控。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平安银行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主要是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2980.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97亿元;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0.77%,较年初增加0.5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0.92%的一般企业贷款不良率。

其中,房地产开发贷1,057.51亿元,经营性物业贷、并购贷款及其他合计1,922.69亿元。

前者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的3.3%,占比较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且全部落实有效抵押,平均抵押率43.4%,97%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后者以成熟物业抵押为主,平均抵押率45.8%,96%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

若以长视角观之,2018年-2021年以及2022年1-6月,该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分别为8.8%、9.8%、10.2%、9.4%、9.2%,近三个报告期呈向下趋势,但囿于宏观经济增速转缓及个别对公客户新增不良影响,本期房地产业不良率0.77%,较上年同期提升0.55个百分点,建筑业不良率亦提升0.63个百分点至0.71%。

进一步地,在全国发布断供公告的300多个楼盘中,事关平安银行的有27个。2022年7月末,其所涉楼盘中逾期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78亿元,仅占全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的0.028%;同时,7月末该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的比例仅8.75%。

“总体涉及规模比较小,对经营不构成重大影响。”平安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项有志强调。

图源:平安银行财报

总的看来,遵循“房住不炒”大政方针,平安银行的经营思路也在调整,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压降、出清,涉房风险整体可控。

西部证券预期,伴随监管各部门合力推动“保交楼”,按揭政策的持续松动,房地产行业有望回暖,行业风险得以缓释,平安银行涉房贷款资产质量将得以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行业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不断上行的情况下,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并未跟随跳涨。

截至2022年6月末,其不良贷款率1.02%,与上年末持平;关注贷款占比1.32%,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占比1.46%,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逾期6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分别为0.89和0.74。

不过,从新生成不良速度来看,今年上半年不良生成率为1.62%,较去年同期以及2020年上半年均有所上升,未来风险如何演化仍需要关注。

零售业务展现韧性?

在银行领域,广泛流传着一句话:“得零售者得天下”。

相较于“大水漫灌”式的对公业务,零售业务具有较低的金融风险、较高的收益率和弱周期属性,被各大银行视为重要战略和第二增长曲线。

正如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所言,“一家银行的战略不会轻易动摇,平安银行会坚定不移地推进零售转型。”

平安银行自2016年拉开零售战略转型大幕,经过多年加速追赶,已成为与招商银行齐名的“零售新王”。截至2021年,其零售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占比达58%和59.2%。

202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4.02亿元,同比增长4.4%,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5.9%;零售业务净利润110.65亿元,同比下降5.6%,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50.1%。

虽然创收和创利规模有所下滑,但放置于居民就业、收入和社零数据难言乐观的大背景中,其零售业务承受住了市场淬炼,展现出一定的韧性,也有不少亮点可寻。

节点财经了解到,围绕“五位一体”零售理念,即开放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和综合化银行这五个要素,其本质在于以数据驱动,精准描绘用户画像,做好场景数据分析,协调内部各类资源,重塑传统零售业务,提升客户触达效率和客户质量。

202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互联网获客88.61万户,其中新获客一类户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5%提升至19.9%,新客户均AUM余额1.49万元,同比增长453.7%。

于此同时,得益于专业的资产配置与财富管理服务,202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财富客户数和私行客户数分别同比增长17.55%和15.59%,私行AUM占零售AUM比例达到44.76%,较2021年末上升0.58%。

小结下来,就平安银行这份年中考卷,包括营收、利润,还有拨备覆盖率等指标,攻守两端都取得了优于同业平均的增长,α值继续坚挺。

至于银行板块的β行情,近期国家再度部署稳经济接力措施,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随着新一轮宽松刺激政策的开启,后续社融中长期贷款数据持续向好,有望带动银行板块复苏。

截至8月29日,平安银行股价报12.42元/股,今年累计下跌近40%,市净率不足1倍、市盈率5.47,可以说颇具“性价比”了。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