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发放贷款及垫款科目

本文目录

解析银行拨备

今天讲一讲拨备。

我们都知道,银行靠着息差存活,那么稳定的息差怎么来呢?存款这一头,不用说了,客户存款,银行付利息,这对银行来说是一种负债,银行要想赚钱,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贷款这一头了。实际上,大部分银行的“客户贷款与垫款”科目几户占据了银行资产的8成以上。这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下面我们来看看银行的贷款方面怎么玩风控。

五级贷款分类。

先来看一下,银行的贷款怎么分类。按照现行的公认标准,银行一般可以将其贷款划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每一类贷款都有非常标准的定义,但是定义太繁琐,我就把这里的主要意思,简化叙述,更易理解。

1、正常类贷款不难理解,就是客户正常还款,客户信用以及还款能力没有问题。

2、关注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是客户基本还能够按时还款,但是银行通过调查,发现客户有潜在的违约风险,客户还款能力有下降趋势。但是,必要时,银行执行担保人担保,或者强行要求还款,该贷款还是可以收回的。

3、次级贷款,客户逾期还款已经发生,即使该贷款执行担保人担保,也会造成银行损失(损失一般在30%)。

4、可疑类贷款,客户逾期不还款,即使执行担保人担保,也会造成银行损失(损失率在30%-75%)。

5、损失类贷款,就是客户不还款了,即使银行采取措施(执行担保,起诉,拍卖等),也只能收回部分贷款,或者压根儿就收不回贷款。贷款损失率一般在75%-100%。

是不是还是有点儿复杂,那就再量化一下:

正常类贷款:客户每月正常还款。

关注类贷款:客户在还款期有过3个月以内的逾期,但不是连续逾期,或者逾期次数没有连续3个月。

次级类贷款:客户连续逾期超过3个月,但是不超过1年。

可以类贷款:客户连续逾期超过1年,但是不超过3年。

损失类贷款:客户连续逾期超过3年。

从征信上面就能很好的看到这一数据。通常情况下,我们把次级、可疑、损失这三类贷款总的成为不良贷款。

接下来,开始进入今天的正题:走进拨备。

拨备,拨备,就是拨出来备着。啥意思呢?假设银行A放了1000万的贷款,其中有10万块是确定收不回来了,咋办?这个时候银行A就把本年营业利润里(注意不是净利润)拿出10万块钱出来,备着。不算进本年利润里(相当于本年的营业利润亏损了10万)。

为了更加直观,我们对于银行A的这1000万贷款,做了如下的表格:(注意:这里的表格只是针对这1000万贷款来做,主旨在于说明拨备对应的会计科目,以及对于报表项目的影响。而非反映银行A的资产负债全貌)。

表1银行A-1000万贷款资产简易模型

表2银行A的利润影响模型

再次重申(重要的事情要重申!):该模型表只为理解拨备对于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等的影响,不是说明银行A实际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实际情况要比这儿复杂的多,而且实际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均有监管要求。我们只是着眼于拨备,探究其原理罢了。

回归拨备正题:拨备对应的科目就是贷款减值准备,银行1000万的贷款中,不良贷款占了10万,贷款减值准备也计提了10万。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完毕后,其对应的损益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就增加了(借记)10万,也就是影响了当期的营业利润(-10万),最终通过本年利润结转到所有者权益中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中。

实际上,我们在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及垫款项目时候,看到的是已经扣除了贷款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也就是990万。

为什么要进行拨备呢?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拨备会影响银行的当期利润(会计利润减少),而拨备的目的就是银行防控未来风险,提前做好准备的一种操作。

再用简单的话来讲,比如20*1年,银行A的1000万贷款全部都是净息还款(每年客户只付利息,不还本金),产生了利息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是100万,如果不进行拨备,那么这赚来的100万会直接增加银行的当期利润,进而影响到所有者权益总额,此时银行当年的收益就是100万。你好我好大家好!忽然到了20*2年,银行A发现1000万贷款中有200万,贷款客户破产清算了,不但利息20万收不回来,连200万的本金也全部损失掉了。此时20*2年,银行的当期损益中,利润减少了200万,相应的贷款资产也损失了200万。这样一来,银行就会变得非常不稳定,好一年坏一年。

要知道,银行存在的目的不是投机搞钱了,是要稳定存在的。如果不进行拨备,银行损失过大,直接就会伤及自身的股本,伤及资本充足率,更坏来说,就是银行有可能把客户的存款给亏损了,面对这样的银行,客户还敢去存钱?存过钱的客户一定会挤兑,造成了不可收拾的金融危机。

所以拨备必须要有。监管层面也是非常重视银行拨备的!

通过以上阅读,相信你已经了解了拨备最简单的原理。接下来,我们就再细细的品味一下拨备。

按照监管要求,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即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150%,当然,这个所谓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还要看央妈怎么规定,但是无论怎么样,再低也没有低过100%的例子,原因很好理解,你准备应对风险的钱都抵不过潜在损失的钱,那还谈什么稳定。

同时,银行的拨贷比(贷款减值准备/贷款总余额)≥2.5%

银行一般会根据五类贷款的余额相应的计提拨备,计提标准有央行给的指引标准,即正常贷款的1%,关注的2%,次级的25%,可疑的50%,损失的100%。也有财政部的要求,即正常的1.5%,关注3%,次级的30%,可疑的60%,损失的100%。

通过之前的会计存货章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存货跌价准备是一个累计值,资产负债表里体现的是期末时间节点上,该项资产的账面余额-跌价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类比到拨备上。贷款的账面价值=贷款的余额-贷款减值准备,而贷款的减值准备就是我们说的拨备。既然是个累计值,那就需要每一期,都有可能新增(或者冲回)。而拨备的最终期末总的余额=期初数+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万变不离其宗,都离不开这个逻辑)。

我们单独拎出来“拨备累计值”来欣赏一下。

拨备项目下又可以分为单项评估和组合评估,对于大额的不良贷款逐笔评估减值准备的,叫做单项评估,对于剩余不良贷款,银行根据违约率,以及自身的算法,按照监管要求计提的减值准备评估叫做组合评估。这个没啥好解释,知道就行。需要注意的是,单项评估和组合评估可以相互转换,但是不影响整体的拨备累计值,(内部跳来跳去,整体金额不变)。

拨备的具体明细表,有需要的可以去百度查一查,或者到同花顺等股票软件上,按F10,找找银行的财务报表。这里不多讲了。反正记住一个逻辑:即拨备的最终期末总的余额=期初数+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

注意本期的增加数,会影响当期损益表的利润哦。

还有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如果不良资产进行了核销,也会影响拨备的累计值。一般核销的都是损失类的贷款,100%收不回来了,才进行核销。还是上述银行A的例子,1000万的贷款,核销了3万,这个时候,拨备少了3万,那么这1000万的贷款的账面价值=1000-3-(10-3)=990万。所以可以看出核销这一操作,不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但是会影响拨备的累计值哦。

再有一点,如果银行收回了已经核销的贷款,那么这个收回的贷款又会重新回到拨备里,增加了拨备的累计值。

以上就是对于银行拨备的简述。

总结一下吧:

1、拨备就是资产减值准备。

2、拨备是银行对于未来风险的提前准备。

3、拨备需要按照一例比例计提,且需要满足拨备覆盖率,拨贷比要求。

4、拨备类似于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但二者有完全不一样,可以类比的进行理解。即拨备的累计值会变动,进而影响当期损益。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点赞+关注+转发。

老金陪你读财报,资产负债表②

点击上方蓝字“金宝财手记”星标我,以免收不到文章,一起学习,分享

上一期讲了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科目,这期继续讲非流动资产部分

发放贷款和垫款,主要是旗下财务公司对经销商或集团旗下公司的贷款,或者票据贴现之类。

债权投资,也就是新会计准则之前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收回利息和本金的债券了,以摊余成本计量,计入利润表的“投资损益”,影响当期净利润,计提减值也是影响当期净利润,搜索—(图4),

(图4)

其他债权投资,与“债权投资”一样都是债券,“债权投资”是持有至到期,“其他债权投资”是不一定持有至到期,随时都有可能卖掉,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综合收益,减值也计入综合收益,不影响当期净利润,只要卖出的时候才计入。

长期应收款,一般都是融资租赁款项,在这我分别讲一下,

你要租一台挖掘机,我没有,我买来租给你,这叫融资租赁;

你要租一台挖掘机,我本身有,我租给你,这叫经营租赁;

我没有挖掘机,买了一台卖给你,再跟你租,这叫融资售后回租;

我本身有一台挖掘机,卖给你,再跟你租回来,这叫售后回租。

长期股权投资,是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计入当期“投资损益”,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子公司,持股大于50%,经营情况合并在报表中;

第二种,联营,持有小于50%,但有决策权;

第三种,合营,持股比例和决策权按照合同约定;

这三种状态外的股权投资是归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一种公司采用的是“成本法核算”,只体现在母公司,第二种第三种采用的是“权益法核算”,制作合并报表时,统统采用“权益法核算”,体现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其他权益投资工具,性质与“其他债权投资”一样,区别在于持有的是股票,期间波动计入“综合收益”,只有卖出后才确认“当期损益”,持有期间股利照常计入“当期损益”。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持有期超过一年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就放在这里”,计入“当期损益”,新会计准则以前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搜索—(图5),期末余额为0,代表当年处置掉了。

(图5)

投资性房地产,公司持有房产,地皮,不是自用而是为了赚取租金,升值为目的,就会放在这个科目,搜索—(图6)

(图6)

计量方式有两种,

成本模式计价,计提折旧,收到的租金计入利润表的“其他收益下的其他业务收入”;

公允价值模式计价,变动影响当期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选择成本计量可以改为公允价值计量,但选择公允价值计量不可以改回成本计量,同时,在资产没有卖出确认收入前,政府不对其征税,因此投资性房地产也是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原因之一。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这个科目没什么好说的,主要关注在于折旧和减值,一般不会改变折旧方式,突然改变我们就要研究看是否合理。

在建工程,搜索—(图7)

(图7)

可以看到在建工程的项目和进度,建好后会转入固定资产,如果一个项目迟迟不转入固定资产,很有可能是已经完工,达到避免折旧,美化当期利润的目的。

生产性生物资产,农牧业的科目,有两种:

养猪是为了生猪,这叫生产性生物资产(为了生产而持有);

养猪是为了杀猪,这叫消耗性生物资产(为了出售而持有)。

油气资产,石油业,略过。

使用权资产,也就是租他人资产过来用的期间,归入这个科目。期间的利息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商标权、特许权、版权、非专利技术等对企业经营有用的资产,无形资产也是资产,有型资产要折旧,无形资产要摊销,摊销就是把无形资产使用年限的支出分摊到每一年,跟折旧是同一回事,无法定义使用年限的就采取减值,减值一经确定,不可以转回。

无形资产可以购买也可以研发,研发也就是研究和开发,研究阶段的费用计入管理费,开发阶段的费用计入无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的价值,那什么是开发阶段的费用?是指研究成功后,能商业化使用这一段期间所花费的费用。

房地产公司的土地使用权是为了建造房屋售出,不算无形资产,而是归为存货,非房地产公司的土地使用权,与经营有关的归入无形资产,无关的归入投资性房地产。

商誉,这里需要与资产区分一下,可以产生收入的才叫资产,而商誉是不产生收入,你可以理解为某种看不见的优势,或许的优秀的管理层、广为人知的品牌、经营特许权等,比如双方都生产同中产品,但是A可以比B卖得更贵,享有溢价权,如果你想将A收购,A的资产价值1000万,必然要多花钱才能收购,这多花的钱就是商誉,所以商誉只有收购时才能产生,公司不能对着自己加。

商誉不需要摊销,只做减值,减值后不可以转回,同时商誉也可以做手脚,在收购的同时做低资产价值,抬高商誉,这样可以降低以后资产的折旧来美化报表,之后某年利润好的时候做大额减值,这就需要我们多关注这个公司以往的收购是否合理。

长期待摊费用,公司已经支付了钱,与公司收入有关且持续一年以上的费用,常见的就是对固定资产的改良和维修,搜索—(图8),也有公司会把广告费用,研发支出归入此科目来美化报表,总的来说这个科目的数额都不会大,太大则需要我们警惕。

(图8)

递延所得税资产,简单点讲,税务局与公司财务的计算方式不同,税务局算的账多于财务算的,公司算是提前缴税,放在税务局那里的就叫递延所得税资产,反之,税务局算的账小于财务算的,就按税务局的来缴,还没缴的那一部分钱在公司这里,就叫递延所得税负债,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就相当于一笔无息贷款。搜索—(图9)

(图9)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查询企业所得税率,茅台是25%,用“当期所得税费用”÷25%可以得出税务局认定的企业当期税前利润,再与当期企业净利润相比较,从长期来看它们会保持一个稳定的比例,如果某年打破了,我们则需要查找一下原因。(图10)

(图10)

其他非流动资产,与流动资产一样性质,超过一年的就放归入这里,搜索—(图11)

(图11)

至此资产部分介绍完了,下一期介绍负债,码字不易,如果对你有所帮助,点个赞,你的点赞是我的动力。

本文属于日记,不构成投资建议。

贷款业务的核算的会计原则有哪些?

导读:企业的贷款业务需要做相关的核算,很多财务都不了解其中具体的账务处理,本文来为大家详细解答贷款业务的核算的会计原则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贷款业务的核算的会计原则有哪些?

企业(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具有贷款性质的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以及垫款等,在本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垫款”等科目。

企业(保险)的保户质押贷款,可将本科目改为“1303保户质押贷款”科目。本科目可按贷款类别、客户,分别“本金”、“利息调整”、“已减值”等进行明细核算。

贷款如何做会计分录?

1.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本金+交易费)

*—利息调整(差额)

贷:吸收存款(实付额)

2.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本金×合同i)

贷:利息收入(摊余×实利)

*贷款—利息调整

收到贷款利息:

借:吸收存款(票利)

贷:应收利息

3.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贷款减值后,贷款下设所有的(本金、利息调整以及应收未收利息)明细账都需要转入“贷款—已减值”。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