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全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准备工作
吉林大学秉承学校党委“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总体要求,从实从细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工作,各项准备工作现已完成。
学校已将详细介绍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及措施的相关材料与《录取通知书》同时寄送给新生,包括资助热线电话、迎新网站地址、微信公众平台等信息。通过学校开发的“自助迎新”系统,学生可提前查询录取相关信息,并可在系统中填写乘坐车次、是否申请“绿色通道”等信息。同时,各学院利用假期时间提前与新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以及家庭所在地为贫困地区、灾区的学生建立联系,了解新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和实际经济困难。截止目前,各学院共调查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1569人,其中孤儿5人、残疾人家庭学生54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46人、低保家庭学生120人、单亲家庭学生143人、遭受各类自然灾害家庭学生41人,为18名特殊困难新生提供爱心报道路费。另外,学校通过开通暑期“资助热线”,及时解答新生及家长相关问题;通过“两微一端”,拓展新生了解学校资助政策、措施的信息渠道,使得资助政策深入人心、资助举措更加暖心。
新生报到期间,学校将在各校区迎新场地设立“绿色通道”服务站,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审批办理缓交学费和住宿费等手续,确保“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还准备了200套“爱心被褥”,300套“免费军训服装”,2500张“爱心书卡”,总金额达10余万元,发放给特殊需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制作发放190张、总金额达12万元的致远超市爱心卡,学生本人持“爱心卡”和录取通知书到各校区“吉大致远”超市即可换购所需各类生活用品,解决“资助礼包”品类相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同时,学校将为入学报到后没有生活费用的家庭特殊困难新生提供临时困难补助,补助金额分别为500元、1000元,最高达2000元。提前与中国银行取得联络,第一时间为有需要的经济困难新生办理校园地助学贷款,解决学生入学后的学习及生活费难题。
吉林大学将通过完备的资助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提供全方位的资助服务,确保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安心上学,度过愉快精彩的大学时光。
吉林农业大学多措并举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经费保障有关工作》的要求,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吉林农业大学发挥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把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实施多项举措全力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一、开展疫情期间致全体资助对象倡议工作
吉林农业大学学生处资助服务中心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出《致全体资助对象的倡议书》,引导学生响应国家和学校防疫工作号召,在学习和掌握防控知识的同时降低疫情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防范疫情对学生成长的侵扰。
二、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网络慰问工作
运用“互联网+资助”工作形式,辅导员通过网络视频、网络电话等方式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家长进行网络慰问,向学生家庭宣讲党和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生活状况,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鼓励学生在家做好学习生活计划,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
三、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疫情期间情况摸排工作
及时掌握、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疫情期间的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摸排六类重点保障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城乡低保学生和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及其他经过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对存在未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六类重点保障学生,或因疫情导致家庭经济生活困难的学生,本着困难认定自愿申请的原则,由本人申请、学校认定,有针对性地提供资助,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求学。
四、开展向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工作
以“点对点”沟通方式,开展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疫情紧急救助工作。辅导员对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每日联系,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掌握身体健康状况,并做好各类资助信息采集工作,通过汇款到学生银行卡的方式为全校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确保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有效缓解经济压力,全力保障学生顺利度过防疫阶段。
五、开展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工作
制定并实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细则,对因本人或家庭直系亲属罹患新冠肺炎,导致无力按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的毕业借款学生,在疫情过后,根据上级部门相关工作通知要求对符合条件的毕业借款学生代偿全部或部分国家助学贷款应还本息,避免借款学生产生不良征信记录,切实缓解疫情期间还款压力;对于符合条件要求的贷款学生,在疫情期间国家助学贷款发生逾期的,在还清所欠金额后,将按照征信异议处理流程进行征信修复,不纳入违约客户名单。
六、开展长春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相关工作
对因患新冠肺炎进行住院医疗且未参加长春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学生及时办理新参保、续参保、缴费等业务;对已参保学生产生门诊意外伤害费用、户籍所在地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实习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等,返校后携带报销材料由学校统一收集后协助办理报销手续,避免学生家庭因“疫”返贫。
七、开展勤工助学工作
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为更好地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有效帮助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本着必要、适当的原则,学校面向全校机关部处及各学院申请设立校内勤工助学临时岗位。岗位设立充分考虑工作性质和学生特点,比如网络自媒体宣传助理、数据统计助理等,坚决杜绝任何单位让学生从事危险性的、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以及其他不便于学生参与的工作。
八、开展奖助资金评选发放准备工作
对于延期开学可能造成的2020年春季学期国家奖助学金及各类资助经费评选发放不及时等问题,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服务方式,联合财务部门准确、及时地把各类资助金发放到学生银行卡中,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吉林农业大学赵文志)
@需要的你 国家助学贷款还本宽限期延至5年
近日,在一家社交媒体上,一则“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重大调整”的新闻引来不少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受益者的评论和点赞。
在今年高考分数揭晓、高校招录工作进行期间,教育部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助学贷款有三大调整:
这是继2015年7月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以来的又一重要举措,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为广大学子特别是贫困家庭学子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上的一份暖心礼物,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走进大学校园。
江苏扬州大学大四学生李东明(第二排),父亲腿部患有残疾,母亲患有精神病。他将父母从吉林老家接到扬州,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用稚嫩的肩膀担起家庭的重任。这些年来,扬州大学为了让李东明能安心学习,帮他办理助学贷款,发放励志奖学金,在校师生、社会爱心人士也为他捐款。李东明说:“虽然我现在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有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生活的困难压不垮我。我一定要学好本领,回报社会,让爱传递。”(照片为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利用金融手段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支持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收费制度逐步实施,低收入家庭就学问题凸显出来。为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等问题,我国制定实施了以财政贴息贷款为手段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助学政策。
贫困大学生正在办理助学贷款手续。来源:海南日报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三个覆盖”,即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而且其完善程度前所未有、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切实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对于本专科阶段的大学新生来说,不仅有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进入大学后,还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勤工助学等系列奖助政策的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道路上,不仅学费、书本费以及基本生活费能够得到保障,资助政策还正在向“资助育人”“发展型资助”发展,越来越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深造学习、发展自我的机会。据统计,从1999年至2019年间,国家助学贷款共计发放近2420亿元。
历时30多年发展,中国助学贷款政策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实际,不断拓展国家助学贷款的服务面和贷款额度。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会长白华介绍,助学贷款相关政策的调整很大程度上是围绕“还款期限”和“利息”两大核心进行的。在“还款期限”方面,2000年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贷款学生毕业之日起开始偿还,毕业后4年内还清。2015年的政策规定,贷款最长偿还期限大幅延长至20年,还本宽限期从2年延长至3年。今年新出台的政策在还本期限和贷款期限方面进一步延长。在“利息”方面,2004年出台的相关政策改变了此前在整个贷款合同期间对学生贷款利息给予50%财政补贴的做法,实行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全部自付的办法。近日新出台的政策规定,自今年1月1日起,新签订合同的助学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30个基点执行。
健全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既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权、守护教育公平的要求,更是助力他们通过教育成长成才,改变个人以及家庭社会经济情况,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要求,是以教育扶贫促进社会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来源:中国文明网综合自新华社报道(记者于忠宁)、微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