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丨总书记这篇署名文章聚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习近平总书记19日发表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强调,我们要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契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
文章深刻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
2012年12月,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出席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庄严宣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来推进,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
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签署主席特赦令实施宪法确定的特赦制度……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对宪法的尊崇和践行一以贯之,给举国上下树立榜样。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2018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后,手抚宪法、庄严宣誓。这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次国家领导人宪法宣誓,成为中国法治史上的高光时刻。
就是在这次全国人代会上,我国现行宪法完成第五次修改。这次修宪汇聚全党全国智慧,集中社会各界共识,反映党和人民共同意志,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通过国家根本法确认下来,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所指出,新时代十年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监督取得重大成效,全党全社会宪法意识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丰硕。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七个必须坚持”来概括我们党总结运用历史经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勇于推进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创新的新鲜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二是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三是必须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四是必须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五是必须坚持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化法规化;六是必须坚持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七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宪法。
这“七个必须坚持”,就是我们继续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如何增强宪法自觉,加强宪法实施,履行宪法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提出了5个明确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我国宪法制度的显著优势和重要作用。
——把宪法实施贯穿到治国理政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高党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能力。
——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增强法律规范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
——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
——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不断提升中国宪法理论和实践的说服力、影响力。
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就是要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策划:霍小光
主笔:罗沙、齐琪、任沁沁
统筹:杨维汉、王绚、施永南
视觉编辑:张舒宁、唐兴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白人至上、美国第一、富人优先——起底“美国例外论”的危险本质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国际观察)白人至上、美国第一、富人优先——起底“美国例外论”的危险本质
新华社记者柳丝
霸权之危险,在于其不顾一切的自我中心主义、对他者的冷酷无情,以及为恶行所做的种种虚伪掩饰。从北美大陆近400多年的历史来看,残酷的种族主义、霸道的扩张主义、贪婪的物质主义贯穿其中,让今天的美国成为政治和历史学者罗伯特·卡根所言的“危险的国家”。
“白人例外”——殖民恶行留下的种族主义烙印
“今天,当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家庭欢聚一堂庆祝感恩节时,许多人仍然不知道这个节日背后的真实历史。”今年11月24日,美国《福布斯》网站在一篇报道中指出,“事实是,对于原住民部落来说,这是哀悼的日子,而非庆祝日。”
感恩节,作为美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剥去温馨感人的故事包装,其背后的真实历史却是那么黑暗和血腥——当初拯救了“五月花号”白人移民的印第安人恐怕不曾想到,当越来越多白人移民者在北美大陆站稳脚跟后,自己的种族走上了一条几乎毁灭的“血泪之路”。
对于感恩节等美国历史的主流叙事,源自北美大陆的白人殖民者。
1620年,以清教徒为主体的一群白人移民乘坐“五月花号”帆船驶入北美洲东海岸的普利茅斯港,上岸前41名男性乘客签订了《五月花号公约》。这份被称为美国“立国根基”的文件写道:“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耀,我们飘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
1630年,马萨诸塞殖民地总督约翰·温斯罗普在率领移民到达北美大陆之前说:“我们将如‘山巅之城’。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我们。”这句话几个世纪以来被无数美国人反复吟咏,为美国文化乃至美国人的世界观构建起一个经久不衰的隐喻:北美殖民者为全人类树立了“榜样”,改造他们眼中的“野蛮人”是其天然使命。
这是美国人广为宣传并引以为傲的历史,也是“白人例外”的写照,其突出表现如《福布斯》网站文章所述:在学校里,大多数孩子被教导,感恩节是庆祝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盛宴。印第安人把美洲交给白人,这样就可以创建一个自由、充满机会和信奉基督教的伟大国家,让世界其他地区从中受益。而美洲原住民遭白人殖民者野蛮杀戮和掠夺的历史却被刻意漠视。
这种根植于殖民历史与宗教思想的“白人例外”思维,天然带有蔑视其他文化的种族优越感。它长期主宰美国社会,使今天的美国本质上仍是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所描述的“一个种族主义的国家”。
历史上,无论是《独立宣言》中标榜的生而平等的“人人”,还是美国宪法创立者宣扬的“人民”,都仅限于白人。美国白人明确将自身置于印第安人、黑人、亚洲人、墨西哥人等族裔之上,并曾把这些群体长期排斥于美国主流社会之外。
尽管殖民、蓄奴、种族隔离等黑暗篇章已一一翻过,但这些滔天罪行背后的“白人例外”思想依旧根深蒂固。时至今日,白人精英群体仍在总体上把持着美国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关键位置,少数族裔依然面临长期、广泛、系统性的歧视。如今,许多印第安人被迫居住在资源贫瘠的保留地,人均预期寿命低于全国整体水平;非洲裔美国人至今“无法呼吸”,其死于警察暴力的可能性“几乎是白人的三倍”;亚裔遭受日益严重的“仇恨犯罪”,缺乏安全感……
可以说,白人“种族优越论”的幽灵始终在美国游荡。美国总统拜登也不得不承认,系统性种族歧视是美国“灵魂上的污点”。
2020年5月乔治·弗洛伊德事件发生后,全美各地大规模反种族歧视抗议示威活动持续不断。图为同年6月6日,示威者手举标语“肤色不该成为我们死去的原因”在芝加哥参加游行示威。新华社发(克里斯·迪尔茨摄)
“美国例外”——扩张历史形成的霸权主义底色
对内是“白人例外”的种族主义,对外则是“美国例外”的霸权主义。
“我们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国家。”今年9月11日,拜登在“9·11”事件21周年纪念仪式上发表讲话,呼吁捍卫使美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主制度。
“独一无二”,是美国人长期以来反复强调的一个词语,其实质是认为美国与众不同、高人一等。这种“美国例外论”声称,自建国之日起,美国就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国家,代表了文明进步的方向。美国人自命“天选之子”,认为本国的价值观和制度优于其他国家,坚信自己肩负按照美国模式改造其他国家的使命,而且必定会成功。
卡根在《危险的国家:美国从起源到20世纪初的世界地位》一书中说,从清教徒时代开始,美国就不是“山巅之城”,而是一个“扩张的引擎”,“甚至在美国诞生之前,美国人就认为他们注定要成为全球领袖”。
数百年来,伴随着美国的一步步崛起、扩张、称霸,“美国例外论”深度融入美国的文化基因,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逻辑起点”,为其侵略扩张、称霸世界披上了一件自认为“合理”的外衣。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曾在《外交政策》杂志撰文说,“美国例外论”基于这样一种信念——美国是一个独特的有道德的国家……但冷静地看一看历史记录,就会发现大多数关于美国“道德优越”的说法都是假的。
自独立建国以来,美国在领土、势力上的扩张欲望从未停歇。从建国之初东部沿海13个殖民地的约80万平方公里,到现在的约937万平方公里,通过不断的战争、威逼、欺骗等手段,美国领土足足扩张了10倍多。对此,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直言不讳地称,美国的扩张就是“上帝赋予这个国家必然的道德使命”。
美国把美式价值观鼓吹为“普世价值”,热衷于输出意识形态。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倚仗自身霸权,更加肆意地干涉他国内政,强推所谓“民主改造”,甚至频频发动侵略战争,触手所及,家国破败、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美国前陆军上校劳伦斯·威尔克森指出,“美国例外论”意味着数百万人的死亡、数百万人的伤残,以及数百万人的流离失所。
美国以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不断玩弄双重标准,动辄毁约退群:自己拒绝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却指责他国违反公约;对各国人权事务指手画脚,自己却拒绝签署多数人权条约;肆无忌惮地利用技术优势监控各国,却把“危害网络安全”的帽子扣到他国头上;自己放松监管酿成金融和经济危机,却把后果转嫁给他国……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在《新外交政策:超越美国例外主义》一书中指出,“美国例外论”认为美国与众不同,拥有制定和打破国际游戏规则的固有权力,但这是一种“危险的幻想”,让美国“变成了一个流氓国家”,将给美国自身和世界带来危险。
“富人例外”——资本掌权催生的金钱至上病态
瑞银集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乌克兰危机升级、各国货币政策收紧、股市下跌等原因,2022年全球亿万富豪人数下降,但美国亿万富豪人数却不减反增,从去年的724人升至735人。美国盖洛普公司12月初的民调显示,由于美国通胀居高不下,超过半数的美国成年人表示自己的家庭遇到财务困难。凡此种种,凸显美国贫富鸿沟加大的严峻现实。
这是2020年10月30日拍摄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旁的华尔街路牌。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美国奉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其宗旨就是以资为本、金钱至上,体现在社会文化层面是“富人例外”——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金钱决定社会地位——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德莱塞的《嘉莉妹妹》等美国文学作品,将美国底层民众挣扎生存、富人倚仗金钱呼风唤雨刻画得惟妙惟肖。
金钱决定教育机会——美国《纽约时报》2019年披露,包括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在内的多家美国名校收钱办事,违规招收知名演员、企业高管、著名律师等的子女入学。
金钱决定话语权力——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曾坦言:“无疑,存在阶级斗争。但是,是我的阶级——富人阶级在发动战争,而且,我们在取得胜利。”在经济学家萨克斯看来,这场“战争”的突击部队是蜂拥进入国会和联邦政府的企业说客,武器弹药是用于游说活动和竞选捐款的巨额政治献金,宣传推手是以超级富豪鲁珀特·默多克为代表的媒体巨头。
在《美国真相》一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美国正逐步演变成一个“属于1%的人的国家”:经济和政治都只为那1%的人而存在,也被那1%的人操纵着。这1%的人主要聚集在一些最强大、最富有的利益集团里,涵盖金融、医疗保险、制药、能源、军工等行业。
2011年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正是美国那99%“草根”民众对“富人美国”的愤怒呐喊。然而,十多年过去,美国仍旧如洛克菲勒国际公司主席鲁奇尔·夏尔马所言,是“富人的社会主义,其他人的资本主义”。
国内问题丛生、矛盾重重,国外感召力下降,这是美国当前的写照。就如《华盛顿邮报》网站一篇题为《“美国例外论”的终结》的评论所言:“多年来,美国人经常看不起其他国家……我们以为自己与众不同,更好,甚至是例外。但其实,我们也就这样儿。”
这所高校缘何成为中国考古人才的培养重镇?
从1993年到2002年,全国先后有64支考古队前往三峡,对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区及迁建区文物古迹进行抢救性保护。当年全程参与其中的吉林大学考古队领队赵宾福发现,60多支队伍中有超过半数的领队是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的毕业生。
20多年后,已担任吉大考古学院院长的赵宾福回忆起这一幕,感慨这只是“吉大考古人遍天下”的冰山一角。
今年是吉大考古学科创立50周年,50年来,从这里走出了近3000名毕业生。他们几乎参与了国家所有重大考古工程、项目,从“三峡工程”到“南水北调”,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项目,许多人成为中国考古界的栋梁,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良渚古城的发现者……
50年间,从一个小专业到建系、建院,从初创的籍籍无名到今天桃李天下,成为中国“考古人才培养”重镇。这是吉林大学考古学科从白手起家到世界一流的故事,也是中国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故事。
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学生在田野考古实践教学与遗址保护研究中写考古日记。(资料图片)
一条学脉在接续传承中形成考古发展的中国特色
1977年,当23岁的王巍坐在张忠培先生的课堂上,搜肠刮肚地思考如何提出让老师满意的问题时,他可能想不到,多年以后,他会以校友代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的身份,跟2022级的新生们分享这段经历。
那是王巍考古生涯的起点,也是吉大考古学脉的草创时期。学科创立者张忠培先生以“严”著称,要求考古学“一切从材料出发”。王巍多次回忆,在张忠培讲授的《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课上,先生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根据课堂上的内容提出问题,“问题靠谱才算听懂”。
要求你看的书没看,不准发表意见;田野考古没做,必须回去挖一次;论文语法标点有错误,打回去重写……同样师从张忠培的赵宾福对此记忆犹新。“我们的学生时代,张忠培先生要求的是做学问必须一丝不苟,犯错误被骂哭是常事。”他说,“50岁时再见老师也很是忐忑,不知有没有学术上做得不妥之处。”
这种做学问的严格在一代代师生中传承下来,养成了吉大考古“求真务实”的学风。
“直到现在,我对我的学生们要求也一样严格,拿来主义、学术轻浮,学生们是不敢触碰的。”赵宾福说。
1972年吉大考古创建时,曾面临七门课程只有两位教师的难题,因此,张忠培等老一辈教师采取了联合培养、请人代培等方式。他将朱泓送到中科院,将杨建华送到东北师大,将陈全家送到北大,将魏存成介绍给自己的老师宿白……当这些学生成长为大师后,他们又像自己的老师一样,无私地培养学生。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段天璟曾是赵宾福的硕士生,毕业后在赵宾福的推荐下考取了张忠培的博士生。从“师徒”变“师兄弟”,在一些人眼中是辈分乱了的笑谈,但在他们眼中,这就是一种学脉的传承。“只要把事业延续下去,就是我们的光荣。”
一项传统在扎根田野中塑造考古群体的中国风格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考古是一门重在实践的学科。
50年的耕耘中,吉大考古不断拓展学科外延,不断进行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但“田野考古”这门课程的地位从未被削弱。
“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问才知道是捡陶片的。”既是考古人曾自我调侃的一句话,也是过去他们长期野外工作的真实写照。
1996年入学的段天璟还记得,田野实习时住在老乡家里,每天步行两个小时到野外的工地。女同学住在条件稍好的老乡家里,男生们则有啥住啥。他甚至住过村委会的马棚。那是一座土坯房子,老乡怕他们冷,还特地在墙上糊上了报纸。但一到秋冬雨季,土坯房返潮严重,报纸一片片地往下掉。同学们躺在行军床上,把能盖的都盖在身上,还是会觉得很冷。
这样的经历是一道天然的“分水岭”,更像一把筛子。有的学生畏于条件的艰苦,“这辈子都不干这行了”,有的学生反而痴迷于在自然中探索未知的乐趣,“一辈子就干这个了”。
良渚古城发现者刘斌正是后者。“在河北蔚县的三关遗址,长时间的田野实习,师生们在艰苦的乡村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同甘共苦,不仅学习了知识,磨炼了意志,也增进了师生间、同学间的友情、亲情,培养了务实的风格。”
50年来,这样的培养方式延续至今。“从学科创立之初就定下每个学生都需经过两次田野实习,到后来规定田野实习课占两门课的学分。而且实习地点多选在生活比较艰苦的冀北、晋北等农村地区。一方面,这些地方当时是考古能有关键性突破的地区;另一方面,这些地区是锻炼学生艰苦奋斗好作风的理想地区。”吉大考古资深教授林沄说。
对学生而言,一次田野考古实习,也是他们重新认识老师的机会。平时严格严厉的老师在长期野外实践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师生之间变得亲密无间,从学术到生活到成长,无所不谈,像父亲、像兄长、像“哥们儿”。
距离感的消失,让学生们能够从一言一行中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老师们想要传递的知识和品格。因此,在50年不间断的田野考古实习中,一代人影响一代人,属于中国考古人的那种朴素、务实、求真的特质得以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
“它是一种氛围,也是一种气质,无论是老教授还是年轻教师,朝夕相处中,你都能从他们的身上找到它。”20岁的大三学生曹雪妍说,“你会心生敬畏和敬仰,并想成为那样的人。”
一种担当在不断创新中打造考古新军的中国气派
在2021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吉林大学考古学科位列全球第44位,中国第2位。
很多人奇怪,地处北疆的吉林大学是如何建成世界一流学科的?赵宾福说,从学科建立的第一天,吉大考古就没有将自身定位为在东北一隅搞东北考古,而是立足东北,放眼全国,走向世界,培养一流的考古人才。从张忠培到林沄,从魏存成到朱泓,再到赵宾福,考古学科的负责人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是以中国考古为担当,以全球视野办学的理念始终未变。
吉大考古在创立时期就开设了“西伯利亚考古”课程,并在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展外国考古的研究,推出了中国第一部外国考古著作。
如今,吉大考古在西亚考古、欧亚草原考古、东北亚地区考古等领域形成了特色学术体系,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为了拓展学科,吉大考古早在1998年就与吉大生命科学学院合作,成立了国内首个考古DNA实验室。时至今日,实验室已有超过万例的古人类、古动植物样本组成古代DNA基因库,成为国内科技考古研究的前沿阵地。
全国唯一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唯一的教育部考古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唯一的古文字学强基计划专业、国家文物局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重点科研基地……
脚步不停,吉大考古在田野考古上也率先做起了新文章。
2020年10月10日,在中国古代文明考古的重要区域——运城盆地上,吉林大学山西运城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正式启用,这是一个全新的、在国内高校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和里程碑意义的考古实践教学基地。
学生们田野实习的生活从“老乡家”搬到了“基地”里。有铃声、有课堂、有各类实验室,每个寝室还配有空调和24小时的热水,教学资源丰富、设备齐全、管理先进。
“我们要改变中国田野考古教学的现状,考古人不是专门找苦吃,而是为了科研不怕吃苦。”赵宾福说。
在这座最新式的田野考古基地里,像曹雪妍一样的“00后”新人成了“主力军”,一系列新技术、新手段被应用到他们的考古挖掘和教学当中。
“无人机遥感、三维扫描建模等技术已经是很成熟的考古工具。”基地负责人、吉大考古学院副院长方启介绍,“我们还在测试无人驾驶运输车,每个学生在探方中挖出来的渣土不用再靠人力推,用手机A一键呼叫,无人车就可以自动运走渣土,自动倾倒到指定地点。”
在这里,考古学在不断迸发新的生命力。
“我们的考古不仅仅与化学、生物学等理科相结合,还要探索与民族学、社会学甚至哲学等文科进行交叉研究,更好地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考古项目服务。”赵宾福说。
在这里,学生们不必再体会老师们年轻时那种艰苦的考古条件,但艰苦奋斗已融入他们的学脉里。年轻人们可以肆意将汗水播撒在田野里,书写属于新一代考古人的故事。(本报记者郎秋红、张博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