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贷款公司
贷款是金融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金融业态。从理论上讲它是一种信用中介行为。但目前我国对它的定位尚不明确,对其性质、功能、监管等也缺乏统一认识和规范标准。因此,在现阶段不宜将贷款的经营模式简单等同于银行放贷业务;也不宜将贷款的经营方式与银行的存贷业务等同起来;更不能把贷款与非法集资划上等号。
一、关于34的性质认定
(一)成立背景
宝应县地处苏中里下河腹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县域经济一直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3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突出,财政困难较大。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001年7月由县牵头成立了宝应县人民投资控股的34,并组建成立了以该在内的三家投资(即江苏金桥建设投资有限、江苏金桥房地产及江苏金路运输发展有限责任),专门投资项目的前期运作工作以及企业改制重组工作。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2002年底又组建了以该为主体的34。2003年初为了更好地发挥集团整体优势,2003年4月县委县决定将原属国有独资的省建三改制为民营性质的股份制企业-34(简称34,以下简称34),并于当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同年8月份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同意筹建了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小额担保有限,2004年2月经市工商局注册登记正式更名为现名(注册号为:)。
(二)业务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和省办公厅[2003]16号文件精神要求,2006年以来我县先后设立了多家小额信贷机构和小额再担保中心,2007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了清理整顿工作任务,2008年上半年已全面完成清理整顿工作任务并通过验收备案,2009年开始正常运营至今。
宝应努力实现全年新增贷款40亿元的既定目标
近日,记者从宝应县金融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1年,全县将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推进系统处置,严防区域金融风险;注重靶向发力,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开辟多方渠道,推动直接融资工作”等举措,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保障功能,为全县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贡献金融支撑力量。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陆安亚出席会议。
进入2021年以来,宝应县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着力打造“荷乡振兴”金色支持工程,促进辖内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努力实现全年新增贷款40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1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9亿元的既定目标。
为积极做好下阶段的金融工作,全县将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做好华夏银行在宝设立支行的服务协调工作,力争今年“荷藕节”前正式运营。推进各保险公司创新业务产品,加大企业财产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的推广力度;推进系统处置,进一步严防区域金融风险。继续开展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发挥“处非办”职能,联合开展处非宣传、整治排查等工作;注重靶向发力,进一步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对照权利清单,通过线上监测和现场检查,加强对担保、典当、小贷公司、融资租赁等类金融机构实行日常监管。督促各类地方金融机构落实省市县政策要求,减少审批手续,降低资金费率,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经营负担;开辟多方渠道,进一步推动直接融资工作。抢抓注册制改革机遇,密切关注国家政策走向,做好上市知识宣讲、上市资源储备等基础工作。推动上市、挂牌公司采取增发、配股,发行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公司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途径。
记者:蔡健通讯员:邵泓淦
编辑:华丽
审核:杜强
助企纾困出实招,1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贷款超2亿
作者:杨金淞吴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近日,宝应县工信局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推送共享机制,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求,联合人民银行召开“宝应县‘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银政企对接会”。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宝应农商行、银河证券等8家金融机构和扬州腾飞电缆电器材料有限公司、扬州市管件厂等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培育企业参加活动。
银企对接会上,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企业情况和融资需求,银行行长介绍了各自的金融服务内容与金融产品。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银企对接活动能了解到各家金融机构的融资政策,为企业融资拓宽了视野,为进一步沟通找到最合适的融资方案。据了解,6月,该县11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与银行发生贷款金额1.94亿元,其中信用贷款1.08亿元。此外,该县扬州市管件厂有限公司运用“远扬”牌中国驰名商标进行知识产权质押从县农商银行获得5千万元的贷款额度,进行循环使用,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近年来,宝应县大力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通过示范引领、政策扶持和精准服务,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目前已累计创成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11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
编辑:华丽
审核:杜强王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