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2021 宣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农坚守 惠泽百业
2021年以来,宣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围绕“服务县域城乡、助力乡村振兴、全面转型发展”战略定位,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能。
宣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21年12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727,03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78269万元,存量市场份额排名宣威市各商业银行第一。
深耕小微市场服务“三农”。2021年,宣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始终坚守“支农支小”、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动摇,充分发挥深耕本地的优势,专注“三农”,做小做散,做精做优,多渠道、多方位服务农村、农业、农民,持续开发多元化、特色化乡村金融产品,积极为农村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支持,切实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工作落到实处。2021年累计发放贷免扶补贷款530户,金额9,069万元。累计投放创业担保贷款328户,金额3,471万元。累计发放贫困人口贷款1376笔,金额6447万元,占全市投放量的78.83%。
金融赋能助推乡村振兴。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保障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持续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农村金融、小微金融、绿色金融四大特色金融,主动提升金融便民惠民利民成效,深入村寨创建乡村振兴现金服务示范区,大力开展“整村授信”、创建标杆信用乡镇,打造乡村振兴名片和农村金融主力军品牌。
打造普惠金融工程服务民生。主动赋能普惠金融服务站现金服务功能,保证随时能储备一定数量的小面额新券,依靠其帮助农户在“村门口”就能调剂券别、回收残损币、鉴别真伪、获取反假人民币知识等创造条件,破解农村地区用现“最后一公里”难题。构建存取便捷、兑换便利、收支顺畅的农村现金流通环境,开通小面额现金调剂、残损币兑换、新钞投放等现金服务窗口。开展网点现金服务标准化建设,畅通现金集中缴存和小票兑换渠道等,努力为群众提供省心、舒心和热心的现金供应服务。上下联动、左右联合、线上线下合力把反假人民币、拒收现金、整治人民币图案知识宣传到城乡,向工厂、乡镇、村寨、校园、街道深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
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契合农村发展导向,紧跟乡村振兴重点区域市场需求及人口流动趋势,致力打造“小而美、聚而精、品牌好、口碑佳”的农村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持续推出“金猪贷”“金牛贷”等信贷产品支持农村农业农户养殖业发展,助力宣威市生猪出口大县更上一个台阶;持续推出“流量贷”“农信易贷”“烟商贷”等信贷产品支持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小微企业发展。解决客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创新服务方式,主动适应客户金融行为多样化、线上化特征,持续深耕农村客群,推进建设农户贷款绿色通道,提高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农村金融服务质效大幅提升。
严抓常态疫情防控,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在做好各网点的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宣传,引导客户利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设备等方式办理业务,降低感染风险。并做好疫情期间复工复产企业、个人的信贷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疫情期间融资需求。
宣威:稳抓就业创业 让群众既富脑袋又富口袋
近年来,宣威市始终把就业创业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坚持就业优先,努力开发就业岗位,持续改善创业环境,不断强化技能培训,让群众既富脑袋又富口袋。
在海岱镇金果佳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扶贫车间里,几十名工人正在制作假发。搬迁到金果佳园的敖小春如今在扶贫车间稳定就业,不仅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也不用常年外出务工。
“厂里提供我们中午饭,早晚还可以接送孩子,星期六、星期天可以在家管管家务、照顾孩子。每月能拿到一千多的工资,方便得很。”说起现在的生活,敖小春感到很满意。
金果佳园建成后,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立2个扶贫车间,通过挖掘一批就近务工岗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安排乡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吸引搬迁群众到扶贫车间务工,让他们稳得住、快融入、逐步能致富。目前,金果佳园的扶贫车间已解决就业100余人。
海岱镇文和社区党总支书记吕金利介绍:“我们引进小型企业后,小区里的建档立卡户就可以在这里就近务工,实现搬迁群众楼上好安居、楼下好挣钱。他们每个月的平均工资可以到2500元以上,高的可以拿到4000元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稳定了,娃娃的就学、就医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能随之解决。”
除了在金果佳园的一系列就业帮扶措施外,海岱镇持续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技能、送岗位活动,积极组织专场招聘会,搭建精准供需对接平台,开展“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稳定性,增强搬迁群众外出务工意愿。
海岱镇易地扶贫搬迁羊场村安置点居民刘云说:“培训让我们学习了绑扎钢筋的一技之长,让我们以后在找工作的时候比较好找,收入也比较稳定。希望以后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其他培训,然后好找工作。”
抓好转移就业的同时,海岱镇把重心放在本地产业的培植上,加强与本地企业对接,不断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空间。2016年宣威海岱昆钢金福食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后,常年招录贫困户子女和贫困群众进厂务工,并结合季节性生产需要安排临时岗位。2020年,全镇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5万元,直接扶持15人成功创业,带动400人实现就业。位于海岱镇磨戛村委会的华滇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据公司负责人余俊波介绍:“磨戛村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食用玫瑰。现在公司有食用玫瑰种植基地300多亩,日生产量鲜花饼五万多个,年产值达到400多万元,可以带动周边村子100多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20余人,平均每人月收入达到两千多元。公司还带动部分农户自己种植食用玫瑰,由公司统一收购。”
海岱镇磨戛村委会村民刘建琴常年在公司打工,她表示:“这里离家近,上班之余还可以管孩子,照顾老人,工作也稳定。农忙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家管田地。一年可以拿到两万左右的工资,现在政策好,工作也稳定,我觉得以后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如今,海岱稳步推进就业服务常态化,严格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积极开展多元化公共就业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大就业帮扶力度,让群众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全镇更好更快发展。
海岱镇武装部部长黄留才介绍:“海岱镇将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组织化输出、亲友帮带、扶持创业、引进企业等几种方式全力抓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全镇农村劳动力共有40700人,目前已经外出转移就业25000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200余人。下步工作中,海岱镇将继续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持续加大组织化输出力度,做优做强刺梨、食用玫瑰、特色中草药种植等特色产业,确保全镇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宣威市近年来加快推进市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在乡(镇、街道)成立就业创业服务站,在行政村(社区)开发就业信息员,进一步建立市、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方位推动劳动力就业见实效。以“菜单式”培训与“全员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2207人次,让贫困群众通过培训掌握至少一门劳动技能和生产技术,就业扶贫的服务链条不断延伸、增收动能充分释放。同时,进一步优化就业增收环境,全面落实免费技能培训、就业推介、外出务工车费报销等政策。充分发挥昆明、上海、深圳三个劳务输出工作站作用,加强劳务供需对接,精准做好岗位推荐和组织输出等工作,实现贫困户劳动力100%推荐就业岗位。截至2021年3月底,全市79.5万名劳动力中实现转移就业43.9万人,转移就业率达55.22%。
宣威市即将启动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宣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抓住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的时间节点,决定7月18日启动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确保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
宣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以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导向,依托工作实际,拟定《宣威市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方案》,下发到29个乡(镇、街道)中心学校,严格规范化、标准化助学贷款办理流程,组织工作人员集中观看云南省2022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启动会视频,学习2022年助学贷款工作变化及常见问题解答、助学贷款受理现场操作流程经验分享、首次贷款需要如何操作、档案管理等具体业务内容。续贷远程办理时间从7月18日至9月24日,贷款学生自行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办理,宣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办理贷款学生关注在校系统审核情况,审核不通过的及时更正,审核通过的才能确定为办理成功。现场办理时间从8月2日至9月17日,新生和在校生首贷到各乡(镇、街道)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点办理,采用错峰受理、预约办理、现场排号等高峰期贷款受理有序“分流”措施,及时掌握受理动态、分散贷款人群。分门别类严格核实2022年办理助学贷款材料,在校生续贷,原则上网上自行远程申请,对于学生名字偏僻,无法实名认证的学生可以现场办理,学生或共同借款人其中一方到场即可。在校生首贷,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双方都必须到场。预申请学生需提交学生身份证、共同借款人身份证、申请表、录取通知书(在校生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生和共同借款人户口册5项材料,无预申请学生在预申请学生需提交材料的基础上,还需要提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无预申请首贷学生填写)。学生登录在线服务系统,自行导出申请表,2022年助学贷款首贷学生请准备一张学生本人银行卡,办理贷款第二天由学生本人绑定助学贷款还款账号。
宣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温馨提醒学生和家长:开学前后是诈骗高发期,宣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不会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告知学生获得资助,所有资助需学生到所在学校填表,审核公示后,由学校打卡发放,收到此类电话,请联系就读学校老师,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诈骗,避免造成损失。
通讯员宣威市教育体育局创文办耿家宏李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