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小米金融贷款 征信

本文目录

“小米金融”正常还款却被“征信逾期”,钱去哪了?

为了满足资金需求,不少年轻人都有通过各种互联网金融APP借款的经历。近日,一款名为“小米金融”的APP遭诸多用户“集中吐槽”。

许多用户反映,自己莫名其妙“被逾期”了,即根据合同约定在还款日足额将款项打入小米金融APP内,却收到了资金出借方——民生银行的“逾期警告”短信。根据银行提示信息,许多消费者担心,自己的“逾期记录”很可能已经被上报至相关“征信系统”,从而影响自己的信用记录。

正常还款,为何收到银行通知“逾期”?

近日,有不少用户集中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小米金融APP上的借款在5月10日按时还款后,却陆续从14日起收到资金出借方——民生银行的“逾期警告”短信,警告称其还款逾期,并将把逾期信息报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图为用户向记者展示的银行逾期提醒短信。

记者加入了几个名为“小米金融逾期问题”“逾期短信问题”的QQ群,这些群的规模已超过200人,基本都遭遇了同一问题。

30岁的用户林先生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收到的“逾期短信”。他表示,自己是小米手机用户,小米手机均预装小米金融APP。他在约1年前开通了小米金融,办了总共大约5万元的贷款,每一笔都按期归还,已经几乎快还清了,没想到,快还完的时候突然遭遇“被逾期”。

来自湖南的陈先生表示,自己正是14日收到民生银行“逾期”短信的。陈先生向记者展示的小米金融APP上的还款记录显示,其于5月10日手动足额还款,但仍于14日收到来自民生银行的“逾期”短信。

“我们把钱还给了小米金融,难道平台没有把钱打给银行?这笔钱究竟去了哪儿?”陈先生对此非常苦恼,“如果真的上了征信,五年之内我的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还有消费者在微博平台上质疑,小米公司是不是将用户的资金短期挪作他用了?

“年轻人的第一次逾期”?

“天眼查”资料显示,小米金融APP隶属于上海小米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是其唯一股东,其经营范围为金融信息服务(除金融业务),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外包、金融业务流程外包等内容。

一位用户对记者表示,自己从使用小米手机开始成为小米系列产品的“粉丝”,小米手机都会预装小米金融APP。

记者注册小米金融APP发现,一般用户只要完成身份证信息填写和人脸识别步骤后,就能至少得到1.7万元的贷款额度。记者尝试贷款10000元,选择类型为个人日常消费、12个月期限后,显示总利息为1006.6元,年息超过10%,满足条件最高可得到30万元的贷款额度。

有用户表示,稀里糊涂借完钱之后都没弄明白,为什么在小米金融APP上借的钱,却是民生银行来发送“逾期警告”短信?

据业内人士介绍,“小米金融”实际上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信息中介”的角色,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与有借款需求的借款者“撮合”起来,从中收取一定的佣金。根据合同约定,用户需要通过小米金融APP进行还款操作,小米金融再将用户的还款转入放款银行。此次问题的出现可能主要是小米金融向银行还款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由于此前小米手机曾被许多网友戏称为“年轻人的第一款手机”,此次事件发生后,许多维权的消费者苦笑着说自己这是遭遇了“年轻人的第一次逾期”。

专家:金融安全是底线互联网平台尤应谨慎

15日,小米金融通过微博官方账号表示,小米金融由于和民生银行对接系统因故出现异常,导致少量用户的还款信息未及时更新,目前已经协同制定了解决方案,将在30天内根据实际还款情况更新正确信息。

林先生表示,根据他了解的情况,这次受影响的人大多数都是小米手机用户。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受此次事件波及的用户以年轻人为主,基于对互联网大企业的品牌信任,同时也是对互联网金融平台更便捷的借款流程的信任,从而选择了小米金融平台借款。

但目前小米金融发布的情况说明,林先生和陈先生等用户均表示非常不满意,他们认为自己真正关心的征信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知情权。用户较集中的疑问是,民生银行是否已经向有关部门上报逾期?上报的逾期能否彻底删除并且没有任何记录?逾期处理的进度是怎样的?目前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小米金融和民生银行的明确回应。

还有受此事件影响的用户向记者反馈称,小米金融客服企图通过“发放100元还款免息券”的方式来安抚用户,对此他们表示无法接受。许多用户对记者表示,对于民生银行来说,发现同一服务渠道的贷款用户批量逾期,难道不需要跟用户本人确认一下还款能力,就如此武断确认为逾期上报吗?

有业内专家表示,许多互联网公司借助强大的终端平台跨界至金融服务领域,但此次事件为大家敲响警钟,在金融服务领域,安全不应该是“可选”服务,应该是金融服务不可逾越的底线,互联网平台应更谨慎对待消费者金融安全。

(来源:新华社)

不玩了!不到1年小米抛弃征信业务

从成立征信公司到剔除征信业务,小米只花了不到1年时间。行业竞争加剧和法规落地,小米放弃了这块难啃的骨头。

撰文岂料

出品消费金融频道

小米要退出企业征信业务赛道?2月22日小米旗下海南厚植征信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厚植征信”)发生工商变更,不仅更名为海南厚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同时业务经营范围也剔除企业征信业务、企业信用管理咨询服务、企业信用调查和评估三项。

相比较企业征信赛道的不被看好,个人征信企业的业务却开展得如火如荼。近期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下称“百行征信”)在2022年年度工作会议公布了其业绩情况,截至2021年底,百行个人征信数据库累计收录个人信息主体破4亿人,较上年末增长145%。

企业征信业务难啃

厚植征信成立于2021年5月,距今不过9个多月,法定代表人为岳凯。资料显示,岳凯还在重庆小米商业保理有限公司、阿尔法(天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厚植征信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由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100%控股,公司最终实控人为雷军。除剔除的企业征信业务、企业信用管理咨询服务、企业信用调查和评估三项内容外,其他业务均与之前相同。

去年5月,在厚植征信成立不久,小米就新增多项“厚植征信”相关商标,国际分类涉及金融物管、广告销售、设计研究等。但仅过了5个月,海口市场监督管理局因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至今未移出。

小米退出企业征信赛道或与业务调整和监管的加剧有关。企业征信业务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积累。国内企业征信行业已发展了十余年,效果却并不理想,目前企业征信机构存在商业模式千篇一律、产品单一、没有深入的场景等诸多问题,这导致无论是央行企业征信系统,还是市场化企业征信机构,生态都未得到很好地搭建。

监管方面,1月1日起实施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对开展企业征信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征信机构、保存或者处理100万户以上企业信用信息的企业征信机构,一需要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具备三级或者三级以上安全保护能力;二设立信息安全负责人和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由公司章程规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三设立专职部门,负责信息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定期检查征信业务、系统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措施执行情况。

此种条件下,毫无基础,开展企业征信业务无疑是在啃一块硬骨头,很可能吃力不讨好。加之小米的金融版图目前已拓展广泛,小米金融旗下已涵盖了第三方支付、网络小贷、虚拟银行、保险经纪、商业保理、融资担保、消费金融等多张金融业务牌照。放弃一块企业征信业务对其影响并不大。

个人与企业类两极分化

去年一共有5家从事企业征信的机构退出企业征信备案,其中广东鹏元征信有限公司更是在从事了10余年相关业务后,最终选择主动退出了该赛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46家企业征信机构退出,在企业征信监管不断加强后,还会有更多平台因为赚不到钱而选择离开。

不可否认企业征信是现代商业交易的基础。一方面,企业征信业务具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金融业的繁荣,与之伴生的企业间信贷、保险、担保等环节都需要企业征信服务的加持才能够顺利进行;但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业务结构复杂,获取数据的难度大,评价标准单一会大大降低数据的价值,这要求征信企业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资源性非常高,因此业务开展和盈利方面难度大。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监管的严要求,未来企业征信市场洗牌仍将继续,许多没有合适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又对征信缺乏深入了解的企业征信机构,都将遇到难以为继的难题。这种情况下,强大的企业背书和专业的处理能力无疑会成为走到最后的杀手锏。

以中诚信征信为例,不仅是我国最早一批获得企业征信备案的企业,还有20家知名企业成为股东,自然在资源方面比较充沛。对于其他企业征信公司而言,他们很难获得大公司的加持。

相比较企业征信赛道的拥挤,个人征信牌照的稀缺性让其成为了香饽饽。去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公示受理钱塘征信有限公司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这意味着钱塘征信有望成为继百行征信、朴道征信之后,第三家获批的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目前为央行征信为主,市场化持牌机构为辅的框架,而在运营的市场化持牌机构仅有百行征信和朴道征信两家。作为第一家持牌上岗的百行征信成立于2018年,距今运营也不过4年,时间短加持牌机构少的特点,让个人征信领域还有大量未开发的领域。

以百行征信为例,截至2021年底,百行征信累计拓展金融机构达2388家,个人征信数据库累计收录个人信息主体突破4亿人,较上年末增长145%;个人信用报告全年调用量2.92亿笔,企业征信数据库累计收录企业信息主体1163万户,董、监、高信息主体数637万人。

未来征信行业的机遇主要还是在个人征信领域。随着央行等监管部分对个人征信的重视,个人征信的蓝海会被陆续开发。而企业征信则很可能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呈现两极分化,多数难以为继的将会陆续退出,合规者将会得到政策鼓励,得到又一轮发展。

未申请就“被贷款”、一键授权合作方,小米消费金融联合贷惹争议

因“没有申请过贷款,征信报告上却莫名新增贷款记录”,首家由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的持牌消金机构小米消费金融,近日引发不少消费者和舆论关注。对于消费者反映的情况,北京商报记者6月20日向小米消费金融采访求证,并邀请了多位用户对小米消费金融旗下贷款产品进行了亲测,虽未在征信报告上无故新增贷款记录,但贷款过程中的一键授权操作,引发争议。

没有贷款却在征信报告新增记录

联合贷惹的祸?

“我从来没有贷过款,不知道为什么就上了征信记录?”近两日,一位来自湖南的消费者李华(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期在中国银行查到的一份个人征信报告让他大跌眼镜。

他表示,自己并未在小米旗下任何金融A上进行借款,且名下银行卡也从未有该笔贷款金额转入,征信报告却显示小米消费金融曾于2021年11月13日发放44425元个人消费贷款,于2024年11月12日到期,截至2022年4月,余额0。

“这笔贷款至今还显示在贷款记录中,这样其他贷款机构也会感觉我的个人负债比较高,很影响我的个人信贷。”李华直言,对于为何征信报告会有这样一项“无中生有”的贷款,他至今百思不得其解,曾多次拨打小米官方客服询问但无人接听。

对于李华反映的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小米消费金融采访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李华这一情况并非孤例,例如在黑猫投诉等平台,还有多位消费者也反映遇到了类似情况,其中就有人讲述于6月4日通过中国工商银行查询征信,同样发现在贷款明细中显示小米消费金融曾于2022年3月9日向其发放20900元其他个人消费贷款,截至2022年4月,余额0。该人士称多次自查,本人未通过小米消费金融进行借款,且当月所有名下银行卡流水未发现有此笔金额转入。

为何未曾贷款却上了贷款征信记录?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虽然小米未对此给出回应,但北京商报记者多方尝试寻找答案。

一方面,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未申请贷款却有相关记录,可能是消费者点击了某授权按钮;另外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也指出,消费者可能是在其他平台申请过,授权的时候一键授权了其他消费金融机构,这一商业模式主要体现在助贷或联合贷模式中。

另一方面,北京商报记者以自身为例亲测查看了个人征信报告,报告仅在查询记录中显示小米消费金融有过贷款审批查询,并未发现在贷款一栏中有所记录。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在后续调查中从李华处了解到,在进行一系列交涉后,小米消费金融已经给出解决方案。“新增贷款主要因为联合贷,他们说是给别的贷款平台做的授信额度,要撤销这个贷款记录只要把账号注销就行了,我给他们发个邮件,他们直接帮我操作。”不过,对于何时注册的这一贷款账户,李华依然表示并不知情。

贷款申请过程一键授权惹争议

谁在获取授权

除了前述李华反映的联合贷问题外,北京商报记者亲测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费解操作。

例如,北京商报记者在天星金融申请贷款时,页面明确显示贷款机构为小米消费金融,但贷款申请过程中,却需一键授权至小米消费金融合作金融机构,其中包括中银消费金融个人信息、征信授权书,华夏银行综合授权书、中邮消费金融客户知情确认书、小米消费金融征信授权书以及个人电子签名签署授权书。以中银消费金融个人征信信息查询及使用授权书为例,其中提到该授权用途主要为审核贷款申请以及对已发放个人信贷进行贷款风险管理等。

紧接着,北京商报记者在点击同意一揽子协议完成信息审核后,页面再次提示由小米消费金融提供本次借款服务。记者需要进一步点击同意小米消金委托扣款授权书以及小米消金个人消费性借款协议。从协议来看,记者此次贷款年化利率为21.6%。

为避免偶然性,北京商报记者另外还邀请了多位用户进行实测,但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即已告知贷款机构为小米消费金融,但在贷款过程中碰到了一键授权操作,获取授权的机构包括光大银行、苏银消费金融等,贷款年化利率分别为18%、23.976%。

既然页面已告知由小米消费金融贷款,且最终审核贷款机构同样为该机构,那贷款过程中将用户贷款信息一键授权至合作机构主要为何?此举设置是否合理?对于这一操作,北京商报记者向小米消费金融采访,但未获得回应。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从小米消费金融前述合作机构处了解到,这一贷款授权主要是出于联合贷操作考虑,一般出资比例按照70%和30%分配。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贷款申请过程中的一键授权,往往会发生在一些助贷或联合贷平台的协议中,因为最终的贷款机构是哪家可能具有不确定性,但此类做法容易形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正如今年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就明确提醒,一些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在开展相关业务或合作业务时,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到位,比如以默认同意、概括授权等方式获取授权,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因此,在具体个人信息授权过程中,需要以合规为前提,比如明确提醒,细化授权内容,或者进行单独授权等,给予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于百程说道。

“另据《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个人信息控制者开展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一键授权多家机构征信授权书属于信息收集过度,属于不合理不合规操作。”李亚直言道。

业内认为,当前对信贷资金来源监管穿透是大方向,不少互联网巨头已在整改过程中落实品牌隔离,通过资金来源区分自营、联合贷和助贷业务,明确信贷权责。

“正常来说,应该是该笔业务需要哪家金融机构出资放款,再授权给哪家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说道。

连续两年盈利

激烈竞争下如何突围

小米消费金融于2020年5月底开业,注册资本15亿元,是首家由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根据其官方披露,小米消费金融的愿景是做一家科技驱动型的消费金融公司,旗下包括大额消费贷款产品星享贷、小额线上消费贷款产品随星借,以及购物分期产品星易购,对应年化利率均在24%以内。

另据披露,小米消费金融也是目前少有的开业后连续两年盈利的消费金融公司,截至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63.16亿元,净资产15.05亿元,实现净利润368万元。

不过,置身持牌消金行业来看,小米消费金融年度业绩并不占优。

近一年来,在减费让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监管对于借贷市场也做出了诸多规范和要求,推动贷款利率的下行。金天指出,可以看到各家机构定价上,除了由其客群选择策略决定外,还受到资金成本、获客成本、风险定价能力等因素制约,如果其成本端比较刚性,那么在客户端的定价就难以压降,这在同业普遍降息的市场环境下,可能客观上造成其目标客群趋于次级、资产质量有所滑坡的问题,这需要小米消费金融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苏筱芮则指出,从行业整体来看,小米消费金融并非老牌消金选手,在消费金融行业马太效应日益加剧的当下,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采取客群上浮战略,对优质客户的争夺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后来者跻身头部的难度较大。

对于后续发展策略,北京商报记者同样向小米消费金融采访,但未获得回应。苏筱芮建议,后续展业上机构还需多方加强,例如在个人征信方面,需要遵循监管关于“断直连”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需要认真倾听消费者反馈的相关问题,建立健全客户沟通机制,不断提升客户服务及体验水平。

北京商报金融调查小组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