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贷行业洗牌观察①:十年小贷行业趋势总览,互联网高歌猛进,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上海报道
编者按:2020年以来,小额贷款行业进入加速洗牌阶段。
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资信水平、入股资金来源、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审查,并对小贷公司融资杠杆进行限制。
2020年11月,银保监会与央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又明确了监管体制、网络小贷业务的准入机制、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基本规则,对机构跨区展业、注册资本、风险控制等提出要求。
在此背景下,小贷机构行业洗牌加剧,增资和清退成为两大关键词,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21资管研究院推出《小贷行业洗牌观察》系列报道,试图探索小贷行业发展趋势与转型方向。
本系列报道第一篇将通过梳理2010年以来央行披露的各季度末小贷公司统计数据,分析近年来全国小贷行业整体趋势。
全国小贷行业十年趋势纵览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2022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2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232家,贷款余额9330亿元,从业人员61039人,实收资本7711.38亿元,各项指标较2021年末均有所下降。
事实上,2021年以来全国小贷行业余额是逐季攀升的,但这个上升趋势在今年一季度突然被打断,首次出现余额下降。记者根据wi数据,梳理了2010年以来全国小贷公司贷款余额总量曲线,如下图。
在2014、2015年小额贷款行业达到顶峰后,贷款余额快速增长的势头戛然而止,在2015年到2018年二季度末缓慢攀升至9700亿元左右的最高点。
2017年11月,针对现金贷业务乱象,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要求各级小贷公司监管部门不能新批互联网小贷公司,同时禁止新增批复的小贷公司跨地区开展小额贷款业务,部分机构与从业人员开始退出小贷行业。
记者据央行披露报告统计,在2018年一年从事小贷行业的员工人数减少1.3万人,机构数也从2017年末的8551家减少至2018年末的8133家。
2020年,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的小贷业务与网络小贷业务迎来严监管,小贷行业“清退潮”加剧。
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资信水平、入股资金来源、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审查,并对小贷公司融资杠杆进行限制。同年11月,银保监会与央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又明确了监管体制、网络小贷业务的准入机制、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基本规则,对机构跨区展业、注册资本、风险控制等提出要求。
小贷行业的贷款余额在2年半的时间里骤减1000亿元,从2018年三季度末的9721亿元回落至2021年一季度末的8653亿元,在此期间共计减少1491家小额贷款公司。这样的余额下降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21年,增幅逐渐转正。
集中度提升下,头部互联网小贷增资与行业出清同现在行业出清的同时,小贷行业的集中度逐步提升,一方面体现在网络小贷公司贷款余额的增加,另一方面体现在头部互联网旗下小贷公司的大幅增资。
2021年全年,全国小贷公司贷款余额总量每季度末环比均呈现上升趋势。在2021年3月末、6月末、9月末、12月末,贷款余额总量分别为8653.15亿元、8865.05亿元、9352.52亿元、9414.7亿元,全年新增贷款余额527.16亿元,同期末的存续机构数量分别为6841、6686、6566、6453、6232家,按此计算,每家小贷公司的平均贷款余额分别为1.26亿元、1.33亿元、1.42亿元、1.46亿元、1.50亿元。
这主要是2020年以来,为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部分地区放宽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限制,广东、重庆、山东、深圳等地明确对小贷公司阶段性放宽融资杠杆、拓宽融资渠道、扩张展业区域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小贷机构放贷规模的整体提升,事实上在全国31个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的省市中,共有17个省市在2021年全年贷款余额总量减少,而不受区域展业限制开展网络小贷业务的贷款余额依然可观。
2021年全年,重庆市小贷机构新增贷款余额共计新增635.15亿元,超过全国全年新增贷款余额527.15亿元,广东省小贷公司以新增贷款余额130.55亿元次之。
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今年1月披露的《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名录》显示,在重庆成立的253家小贷公司中,共有49家开展网络贷款业务。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这些互联网小贷公司股东可分为互联网系、产业公司系、投资集团系等三大方面,互联网股东包括蚂蚁、京东、聚美优品、度小满、美团、携程、瓜子二手车、滴滴等,产业公司系包括小米、海尔、苏宁、美的、永辉超市、神州数码、千方科技、中国支付通、世茂集团、中国旅游集团、拉卡拉、数禾科技、融易信等,投资集团系包括中国人保、瀚华金控、普洛斯金融、九鼎控股、银联商务、平安普惠、众安科技等。
同时,2021年以来,多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对旗下小贷公司进行了增资,例如,2021年4月,腾讯旗下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由25亿元增资至50亿元;字节跳动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在2021年6月由30亿元增资至50亿元;美团旗下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在2021年8月由30.58亿元增至50亿元。
就在2022年4月27日,今日头条对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资40亿,深圳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对中融小贷的出资额从50亿增加至90亿元。从工商信息来看,中融小贷的业务范围包括经相关部门批准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
随着头部小贷公司大幅增资,记者根据各季度末实收资本与存续机构数量计算,2020年以来全国小贷机构平均实收资本也在不断增加,尤其在2021年后呈现快速增长。
在小贷行业清退潮中,除了大手笔增资的互联网企业,还有哪些机构在加快入场?请关注《小贷行业洗牌观察》系列报道第二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浅谈小贷业务的四大“迷思”
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的金融从业的经历,总结出了小贷业务的大数据迷思、复贷率迷思、风险溢价迷思、场景迷思这四大“迷思”,并相应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数年的金融从业经历,回望这些年的业务,感觉有些金融机构是走弯路了,基于个人理解总结以下四大“迷思”,不足之处,欢迎拍砖!
一、大数据迷思大数据风控,其实是建立在一个“理想化的时代背景”下,即:客户的有效信息均可被线上化,并可被高效获取。机构能根据这些信息,建立起具有极强区分能力的风控模型或策略,极致压缩风险成本。他们声称他们的大数据、AI模型可以比你更了解你。他们说,他们用几百个维度的千万计的指标和几十种模型来衡量你、预测你。
但事实上,当今借款人的财务与信用信息线上化的程度依旧不完备,大量信息还是“烟囱一样”分散在不同机构中。想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聚合和分析,首先要动用接口或者爬虫从多个数据载体中进行归并,这里本身就涉及了不少的技术成本与法律风险;同时这些数据对客户现金流与信用状况的描述也只是管中窥豹,其完整性与全面性都是有限的,并不高于线下的风控策略,双方各有优劣、需相辅相成。如此,很多数据只是垃圾甚至错误的东西,那么必然造成的结果就是“Gi,”虽然金融科技的内容很多,但是在信贷领域,它似乎只解决了一个衡量还款能力的问题。但是如何衡量还款意愿,却着实不容易。
再者,即使大数据对信贷客群在广度与深度上的覆盖性都很好,它也面临着与线下风控一样的困境:业务初期Y值(客户履约事实)不足,中后期模型随着客群迁移而逐步失效。比如对于经营贷这种需要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评估的业务,无论是客户的账目明细还是经营现场,都很难数字化,风控模型所需的关键变量需要业务员在现场的采集,更不是一个“大数据”的概念就可以涵盖的。
其实,大数据风控的真正价值,其实体现在对第三方欺诈的防控上。第三方欺诈行为通常通过伪冒大量自然人的身份来操作,其在物理设备、物理空间、信号基站、IP、wifi等数据上会产生聚集,在此过程中伪造出来APP活跃、财务流水等因经不住多源数据交叉验证的考验,容易被找出漏洞,这些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公司强大的数据分析与整合能力加以甄别。此外,客户在生产/生活中的异常行为有时也能作为信用状况异变的旁证,用于信用风险的防控。应该说,互联网大数据作为传统信用数据的补充是很有意义的,作为初筛手段的性价比更是线下风控不能比拟的,但将其说成无所不能就是言过其实了,以此作为壁垒开展的信贷业务,更容易掉进陷阱。
二、复贷率迷思随着流量“租金”的不断上涨,放贷机构的利润空间将持续被压缩,因此放贷机构总是希望提高借款人的复贷率来降低实际的流量成本(、和展期都是常见的操作方式)。用简单的逻辑计算,如果每个客户在本机构的平均复贷次数为N,机构的整体获客成本就可以下降N倍。这样,原来在单次信贷假设下由于高昂的获客成本不成立的商业模式,就能在N次复贷假设下成立了。
这个逻辑本没有错,但与大数据迷思类似,从业机构不宜对效果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机构的复贷倾向本身是有副作用的——多数信贷客户,总是在缺乏头寸的时候发起贷款,并且在头寸充裕且未来现金流可控时主动缩小负债(还款或提前结清)。存在通过拉升复贷率来降低成本的机构希望客户在可还款的时候继续维持负债余额,甚至进一步扩大(余额存在意味着息差、罚息以及各类服务费收入,因而提前还款的未必是“好”客户),这样的业务倾向会直接作用在风控策略上,使得最终的信贷产品偏向有扩表意愿的客户,即风险策略向获客策略低头。
虽然信贷资金是有价格的,但对于经营者而言,很多时候不会那么敏感,因为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有价格的,宽松的资金环境一定会让他的债务扩增。类似的,消费信贷的借款人很容易控制不住物欲,更在极低的“日息”诱惑下冲动消费。当整个市场的放贷机构都在追逐复贷率时,借款人的债务会积少成多,提升违约风险。由于其隐蔽性与市场联动性,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陷阱,一旦发生,波及的是整个市场。
三、风险溢价迷思贷款风险溢价是根据特定贷款业务的风险大小来确定贷款利率提高的幅度。当市场的信贷规模扩大,金融机构推市场下沉策略时,业务势必会覆盖更劣质的流量。这时为了防止转化率显著下降所引发的获客成本暴涨,放贷机构可能会适当降低风控门槛,同时提高服务价格以平抑由此提升的风险成本。
这个策略的问题在于:当服务价格逐步上行,一方面市场会出现逆向选择,即高定价吸引高风险群体;另一方面,信贷规模扩容,致使流量价格加速上行,形成“踮脚效应”,不愿降低风控门槛并溢价放贷的机构被逐出市场。
四、场景迷思身边有一些从互联网公司转型过来的同事经常说公司的信贷业务没有后劲是因为“缺乏场景”。我的观点恰好相反是“场景没那么重要”。场景贷产品曾在2015-2018年掀起了一轮热潮。基本集中在汽车、3C产品、医美等三个领域。选择这些场景的原因无外乎几个因素:
1)传统金融机构对一些领域覆盖不足,虽然传统金融机构已经介入且规模空间足够大,但只针对优质用户,如汽车抵押、汽车分期等。民间资本的介入则很好补充了银行对于下沉市场用户服务不足的空白。
2)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足够大,且产品更新迭代快,能满足信贷产品“刚性强、频率低”的弊端,如3C产品特别是智能手机。
3)服务单价较高但需求量大,且正处风口,如医美分期兴起,是在用户对于医美服务及产品的需求爆发之际,而医美行业的高客单价,成为金融产品解决用户资金不足的服务点。
然而,自从2019年以后,场景分期的热度随之下降,特别是一些早期头部平台纷纷失利,如3C信贷产品分期难做了、医美分期遭遇整顿等等,场景贷从业机构也随之湮没在了普惠金融历史进程中。
而促使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主流的说法是大致是内外两方面。
1)内因
站在信贷产品本身的角度来看,还是金融与场景的融合出现了问题。简单粗暴一点就是金融在该场景当中的应用没有使交易双方有明显的“效率提升感”,反而因为金融的参与,使得交易变得更为繁琐,在此情况下,也就自然而然地会被市场所舍弃,转而选择更有效率的金融工具或者产品。
2)外因
我认为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征信数据的持续完善、风控理念的大力创新等因素的助力。正是在上述外部因素的推动下,“泛场景化”下的金融信贷才有理论成为了现实,并最终对传统“重场景”的信贷产品,完成了革新与超越。
由此看出,“场景贷”更像是信贷产品向泛场景化方向发展的一种过渡产品。
除此之外,我还有另一个看法,是从借款人违约方面考虑:场景更多是发现(或创造)客户的借款需求,但无法抑制客户违约,这也是金融机构很在意的。要抑制客户违约,除了产品设计与运营策略,更需要抓手。越是客户在意的东西越是好的抓手,比如征信、熟人关系等。微粒贷为什么违约率低,是因为微信就是很好抓手,如果因为违约限制微信使用,那是多大的不便。
因此,场景没那么重要,抓手才重要!
作者:王小宾;微信公众号:一起侃产品
本文由@并不跳步交叉步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深度丨门槛骤升、回归本源,小贷行业14年浮沉记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霜上海报道
监管叫停新设网络小贷机构,小贷公司成立注册资本提高,大量小贷机构注销,小贷行业发展路在何方?
近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回复网友留言时,银保监会明确指出,针对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在网络小额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和清理规范,全面叫停新设网络小额贷款从业机构。
时隔5年,监管再次“全面叫停新设网络小贷机构”。
2017年11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曾发布《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要求各级小贷公司监管部门即日起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小贷公司跨区域经营。
之后的2020年11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小贷公司从事网络小贷业务进行了规范。其中规定,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
相比可以通过互联网跨越地域限制,进行全国展业的网络小贷,普通的小贷牌照相对容易获取。在获取小贷牌照,并满足一定要求后,才能从事网络小贷业务,可以说,获取小贷牌照是从事网络小贷业务的第一步。
但近两年来,各地金融监管部门也提升了小贷牌照获取的准入门槛。
新设门槛提高
9月29日,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开征求对《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
江苏省此次对小贷公司注册资本的要求相较以往有所提高。《征求意见稿》提出“公司注册资本应为实缴货币资本,苏南地区不低于8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苏中、苏北地区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而在此前颁布的《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注册资本方面按照公司性质划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人民币(山区县(市、区)不低于15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山区县(市、区)不低于2000万元)。
但相较于其他中东部省市的规定,江苏此项规定变动后对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并不高。
可以参考的是,湖北省2021年9月30日发布的《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变更及退出操作指引(试行)》中指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
上海市的要求是“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原则上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为实缴货币资本”。
河南的规定是“在县(市)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在市辖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在省辖市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注销潮起
入场门槛提高的同时,大批玩家正在陆续退场。
记者根据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2日,今年以来广东省注销的小贷公司有10家。
10月11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由于超过6个月无正当理由自行停业、连续3个月未按监管要求报送数据信息等原因,拟取消4家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
8月22日,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取消抚州市6家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试点资格。
7月4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拟取消海南中宇慧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资顺(三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资邦(三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海南神州数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海南银恒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
2020年9月,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一次性取消了118家小贷公司的经营试点资格。
除了被监管取消资格,一些持有多个小贷牌照的互联网小贷公司选择主动注销多余牌照,仅保留一张,并提高注册资本。
今年6月,京东数科注销了旗下一张小贷牌照,7月又注销了一张,目前旗下还有两张牌照。京东数科曾对媒体表示,未来只会保留一家小贷公司。
度小满金融共两张小贷牌照,除保留重庆度小满小贷并增资达50亿元外,在7月注销了旗下另外一家上海满易小贷。携程同样如此,注销上海携程小贷,并将旗下重庆携程小贷增资至50亿。
两条明路
行业门槛的提高和大量玩家的流失并不一定是坏事。
起码对于将注册资本提升到50亿元的小贷公司来说,一方面获得了全国展业的法律资格;另一方面,贷款规模限制有所放宽。根据2020年9月7日银保监发布的《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小贷公司融资杠杆上限统一为5倍,各地可根据需求调整。
可以看出,小贷行业在2008年在监管的指导下开始试点,走过了14年的沉浮后,正在经历大浪淘沙。大量的规模小、经营不稳定的小贷公司正在被淘汰;而具有流量、资金、生态优势的头部企业正蓄势待发,等待着网络小贷牌照的下发的信号。
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处独家获悉,2017年,整治办函141号《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中要求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暂停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此后未有文件提及放开新设。而2020年11月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后,监管讨论过各地监管部门的意见反馈,如设立资本金等,但并无定论,此后一直搁置。因为仅仅是征求意见稿,所以此管理办法并未实际落地,此后各地确实有零星新设,但是机构数量也在减少。
一位小贷行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小贷的经营贷市场长期看好两个方向,一是三农市场,各地涉农的小贷公司竞争还不充分,仍有精耕细作的空间;第二个是本地小微,小额贷款不适合做中小企业,而本地偏实体的传统行业、物流商贸等其实不太容易被互联网平台金融覆盖。
另一位互联网小贷机构的高管同样认为小贷行业的市场需求依旧存在,未来发展方向在于回归本源,回归到助农、助小微业务上去。他介绍,目前一些业务沿着农产品供应链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其实相对稳定。
小贷机构的经营状况可以通过其资产证券化(ABS)窥斑见豹。一般来说,经营状况良好,具有大量借贷需求的小贷机构才会选择通过ABS融资。
记者统计小贷机构2022年以来的ABS发债情况发现,今年年初至10月12日,小贷公司ABS发行总量为493.701亿元。其中美团、度小满、京东等互联网小贷机构分别发行的ABS197.22亿元、107亿元、90亿元,占比79.85%。在其余的小贷机构中,大部分为具有国资背景的小贷机构,比如深圳市中小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江苏信保科技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高新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中和农信是一家专注服务农村小微客群的综合助农机构,在多个省份设立了子公司,服务当地三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