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小额贷款作假

本文目录

有诈!“小额贷款”冒充“国有银行”放贷!

放假在家的小克闲来无事,一次偶然的机会,接到朋友的电话,电话里朋友介绍了一份“只要打电话就可以了”的工作。

·以为“毫无风险”·

为了买名牌潮鞋的小克,听到工作如此轻松简单,不免动了心,于是不假思索爽快地答应了。几天后,当小克来到朋友公司之后发现,公司远在郊区,工作环境除了几台电话座机外,可谓是“家徒四壁”,心顿时凉了半截。可是,一想到有钱挣且没有“任何风险”,小克也就忍了。

·开始“轻车熟路”·

在朋友的“言传身教”下,小克很快就学会了工作内容。小克熟练地拿起桌上的电话机,拨打了沭阳县各企业电话,按照术语假装是四大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谎称低息、免息可以办理贷款,不用等不用审核,当面下载软件立即到款,一番诱惑的说词,收获了不少急需贷款的小型企业老板的信任。

·上演“狸猫换太子”·

小克在获取有急需贷款企业的信息后,就转手将信息交给其他“同事”,再由他们实施诈骗。具体的诈骗过程是:其他“同事”上门服务,当着企业老板的面下载正规银行APP,可是在一番操作后又神不知鬼不觉的删掉APP,反而下载其小额贷款APP进行身份验证、授信贷款。

·只打电话真“没有风险吗?”·

看着工作环境如此恶劣:没有任何银行标志、同事作假行为……,小克内心产生些许怀疑,可一想到自己只是单纯地拨打电话,又没有实际参与诈骗,于是自我催眠地认为没有风险。可这一次,他错了!就在放贷后的一个月,在收到小额贷款公司还息的短信后,不少企业老板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报了警。

·“只打电话”也是违法·

经查明,小克等人通过冒充四大国有银行的方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企业老板办理贷款的高额“手续费”,并从中按照提成获利,涉嫌诈骗罪。

检察官说法

同学们,寒暑假是电信诈骗的高发期,兼职锻炼值得鼓励,可千万要保持警惕,尤其不要轻易拨打电话。

即使没有实际参与诈骗,但根据法律规定,只要主观明知他人在诈骗,即使如案中的“小克”只是拨打电话,也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哦!因此,检察官提醒:兼职需谨慎,远离电信诈骗。

法律链接:《刑法》第266条【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真有“不用还”的贷款?揭秘借贷“花式陷阱”里的套路

文/赵斌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本周发布《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2022年第2期消费者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要了解消费信贷的有关政策和风险,防范过度信贷透支消费风险,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合法权益。

此类提示并非首次。2020年底,银保监会会同央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同期发布了风险提示——《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但是,与借贷相关的过度营销,甚至是带有“诈骗”性质的各种套路,就“潜伏”在我们身边,利用人的“贪念”伺机而动,稍不留心就陷入债务“泥潭”。

这些套路是否“面熟”?“在商场门口办三家银行的信用卡就送玩具无人机,觉得不花钱就办了,银行又反复打电话劝我开卡、各种‘赠送’。现在透支欠款还不上了,只能开了更多的卡‘拆东墙补西墙’。”

“在支付选项里,首选了用软件释放的消费额度款支付,逾期了才发现是自己当时不小心选择了确认……”

“骑共享单车,软件里都有开通借款额度可获赠免费月卡的优惠……”

“零首付买车”“贷款不用还”“什么资产都不用,凭身份证能在银行办30万元人民币贷款……”

多位不愿具名的曾经身陷各种诱惑与套路下债务“泥潭”的消费者,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讲述了这些场景。

这些场景在日常生活中让人“似曾相识”,虽然绝大多数人选择“飘过”,但还是有人在“不经意”间中招,陷入超出自身偿还能力的债务中。更有甚者被包含诈骗手段的“贷款”营销“围猎”,被当成“老赖”不说,还有随时被以“信用卡诈骗”或“非法骗贷”等罪名刑事追责的风险。

真有“不用还”的贷款?把本人身份证、银行卡、支付宝或开通支付功能的微信交给对方,和小贷公司签订一个借款合同,就会有10万元进账,很快把其中9万元转到对方指定支付宝或微信账户中,中间人抽成2000元,其他8000元“白捡”,整个贷款不用还。老黄(化名)把这“馅儿饼”吃到嘴里后立即拉上死党小城一帮人联系那家小贷公司组团“捡漏”。

小城顺利拿到8000元钱后,也当中间人几次找这家小贷公司梁总(化名)“组团领馅儿饼”,令人惊讶的是“贷款”的确不用偿还。

有一次梁总告知这种“不用还的贷款”没了额度,但有更好的机会,可以不用任何资产、流水拿到“正规银行”30万元贷款,一年后正常还贷。

照例提供本人身份证等,只是比之前多了人脸识别和几次签字,基于“信任”根本就没注意文件内容,谈笑间完成签字。没过多久小城就收到了30万元贷款,一年相安无事。

刚过一年,小城接到银行的催款电话,经确认自己的签字与相关打款记录,小城此笔借款竟然是150万元,流水与相关抵押均为造假。后来得知,120万元在梁总手中,其中大约50万元用于一年中替小城还贷,其余被所谓梁总卷走,之所以银行前期没有找小城,就是因为一年内还款正常。找到小贷公司被告知所谓的梁总只是借用他们办公室,与小贷公司“并无瓜葛”,梁总“失联”。

实际拿到30万元而背负150万元债务,想追究银行“失察”把关不严,却又担心自己也涉嫌“非法骗贷”受责,没有证据证明签字时自己对内容“不知情”。纠结中,小城和老黄等一干“领馅儿饼”的人几乎同时接到公安机关传唤。当时每人都拿到好处的“不用还的贷款”,实际上都是犯罪赃款,他们为了贪图小便宜又涉嫌成了洗钱犯罪的一环。

涉贷套路伤害的不仅是消费者涉及贷款的各种小套路“花样翻新”,似乎无处不在。这不仅危及消费者合法权益,也给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带来风险。

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监管层面之所以对过度营销、过度授信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因为这不仅是行业的问题,还带有很强的社会外溢性。

过度授信必然导致过度用信,会直接提高借款人债务杠杆水平,加重其还款负担。过高的债务负担通常会加剧以贷还贷现象,让债务人陷入还债泥潭;

对放贷机构而言,短期内虽会带来信贷业务的虚假繁荣,但最终结果肯定是债务逾期率攀升,对借款人和放贷机构都是双输局面。

同时,负债压力会降低居民消费意愿,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居民杠杆率快速提升已成为阻碍消费复苏、压制内需扩张的重要负面因素。所以,控制居民杠杆率快速提升,对于促进消费复苏也有重要意义。

薛洪言认为,近年来金融机构在消费者保护方面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本质上看,还是因为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度普遍不高,所以当监管部门以及全社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注度提升,与行业长期以来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相遇时,难免会发生激烈碰撞,暴露出种种问题。

薛洪言说,就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银行业务的全面线上化、数字化,供给侧更加拥挤、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消费者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只有真正“以用户为本”,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才能行稳致远。

在这个意义上,监管层全面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而具体到单个银行,能否尽早意识到行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并迅速作出改变,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各种假借“贷款”而坑害消费者的行为也会因为失去生存环境而逐渐消失。

来自:国是直通车

编辑:陈昊星

责编:魏睎

中介机构打着帮忙修改征信记录的幌子,只有一个目的:骗钱

蒋旭峰(资深金融人士)

互联网信贷给民众带来了业务操作上的便利,与传统银行开展差异化业务,很好的服务了长尾客群。

对比传统银行提供的信用卡业务、信用贷款业务,互联网信贷在业务结构中一般都会加入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作为重要一环。然而正是因为有了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当借款人发生贷款逾期的时候,或许在人行征信报告中就会出现了代号”D”的逾期标志。这个D可不是一个好的征信符号。

一、什么是“D”

征信报告逾期记录中的D是代偿的记号。如果个人版查询,就会有如下代偿记录展示。

代偿,顾名思义就是代为偿还。当你在银行的借款逾期达到一定的天数之后,银行在业务流程中加入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就会代你先偿还你在银行的欠款。

或许你会疑惑,我不就是在银行借了个款么,啥时有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事儿了,而且为啥他那么好要替我偿还欠款?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担保公司才不会无缘无故做你的亲人,替你还你的欠款。当借款人在办理网络信贷的时候,你不要急于啥都不看就点击下一步。你就会发现平台一般会让你签署两个合同:一个是与银行的借款合同,另一个就是与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的担保合同(或信用保证保险合同)。这里面就有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在你欠款时替你偿还债务的约定。一般描述为:

“根据《借款协议》,借款人逾期还款或因借款人原因导致借款提前到期且借款人未按时还款的,担保人收到出借人代偿通知后,将在XX日内进行逾期偿付。”

借款人所支付的每期利息中一部分是借款利息,另一部分则就是担保费用。借款人给自己买了个服务,一旦借款人逾期不还钱,这笔债务就由保险或者担保公司来代为偿还,债权人由网贷机构转让给后者。在借款人的征信报告上就会显示出相关的代偿信息。

二、代偿对征信报告的影响

一般的借款逾期在征信报告上只显示逾期的字样,但是一旦如上面约定的XX日后启动了代偿机制,则借款人征信报告上逾期记录就会变成代偿记录,且即使你最终将逾期还掉了,代偿记录还会依旧保留在征信报告中。这个记录一存就是5年。

征信报告是衡量借款人信用的主要工具,尤其对于传统银行信贷审批来说。担保公司代偿并非一个新兴事物,很早就有。在传统信贷业务中,代偿真的代表借款人已经没有了偿还能力,需要担保公司按先前的承诺,给予银行补偿。因此,代偿在传统银行眼中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情况。当你征信报告中出现了代偿标记,基本上说你在传统银行的一般信贷业务都将对你关上了门。

三、代偿了是否就不用还款了

你想多了。代偿只是银行将债权转移给了担保公司,不代表着你的债务就不用还了。担保公司还是会行使权力对你追偿。债务不还,你的征信报告将一直得不到状态更新,成为征信黑户。在日益成熟的信用社会体系下,会严重影响借款人今后的社会行为。

四、为什么要有担保公司代偿

银行引入担保公司并非互联网信贷特有的交易结构,存在已久。在传统银行信贷业务,尤其是对公贷款业务中,担保公司被普遍应用。引入担保公司是为了对借款人进行进一步信用评估,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银行对借款人不了解,不敢放款,担保公司就给借款人向银行打个保票,借款人不还就我来还。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银行有了担保公司的承诺,更进一步加深对借款人的信任。

在互联网贷款中,担保公司也起到了降低信贷风险的作用,但更多是为了解决银行不良贷款处理的诉求。监管对银行有不良率的考核,如果逾期贷款一直存在银行端,则银行的经营数据就会非常难看。互联网贷款小额分散、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决定了担保公司无法像传统业务那样起到对借款人了解进而给借款人打保票的主要目的。银行经营这类业务也无法像传统零售业务那样,每笔进行追责核销,也无法在高收益情况下确保这类业务还有一个低不良率。我有利润但无法去弥补风险,所以担保公司这时更多起到了化解不良的目的。一旦担保公司代偿,银行就将债权完全转移。从银行账面来看,这笔贷款就是还清了,不再是逾期贷款了,不良率也就下来了。

五、几点建议

代偿机制的存在,推动了互联网信贷业务的发展。给网贷借款人几点建议:

1.贷款申请时候一定不要翻动太快,对交易结构中引入的担保条款一定要看清楚。了解清楚多少天会进行代偿。代偿天数如果太短(有些机构会设置4日甚至更短日期就启动代偿。为啥设置那么短,很多原因可细品)会对借款人信用记录产生很大影响。毕竟有时候借款人也不是真的逾期不还,而是真的忘记还了。

2.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一定要按时还款。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信用社会需要你珍惜自己的信誉。

3.真的发生代偿了也不用慌。首先及时还款,其次向银行索要贷款结清证明。这样日后在别的机构发生贷款因代偿记录被拒的时候,可以出具相关资料证明自己的信用,做一定的补充解释。

4.非特殊情况或正当理由,征信报告中的代偿记录是无法抹灭掉的。能改你征信记录的只有你发生业务的借款银行,所以不要轻信外部中介机构打着修改征信记录的幌子乱收费骗钱。千万不要中圈套通过造假等行为恶意投诉、欺骗银行来达到所谓的修改目的,这是目前被严打的犯罪行为!(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