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趋势

本文目录

从业人数近“腰斩”!小额贷款公司数量骤减,未来前景几何?

文:闫佳佳石丹

ID:BMR2004

7年间数量减少2911家,从业人员减少55809人,近乎腰斩。几年前风生水起的小额贷款公司,为何在走下坡路?

据央行公示的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已连续7年下滑。截至2022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05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512家。

图源:《商学院》记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开数据统计

近期,京东科技、度小满、携程等互联网平台都在缩减旗下的小额贷款公司,只保留了一张小额贷款牌照。《商学院》记者就多家小额贷款公司退出小额贷款业务原因,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问题致函京东科技、度小满、携程。携程相关负责人回复称,“当前行业清退一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是为了响应监管,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还需要紧跟监管动态,未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京东科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不接受采访。”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度小满回复。

2015年为转折点

2015年后在实体经济下行背景之下,小额贷款公司主动规避风险,向大中型客户靠拢,利率定价越来越低,盈利大幅缩水。

公开资料显示,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申请程序简单便捷,避免繁冗的评估、担保手续,无须抵押任何资产凭证。

“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我国主要有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三种发放消费贷款的金融机构。我国小额贷款的出现,主要来源于人们对我国国情的判断,当时我国存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情,小额贷款的推出,为我国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了极为重要的力量。”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向《商学院》记者表示。

2015年小额贷款公司走向顶峰,自此逐渐下行。究其原因,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向《商学院》记者表示,“作为政府规范民间金融的试点,从2008年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正式发布算起,前期这一领域属于尚待开发的蓝海,小额贷款公司的迅速发展是顺应了时代的趋势和满足了市场的需求。2015年是小贷行业迎来了强监管的第一年。2015年1月30日,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从当时央行副行长潘功胜的讲话内容来看,这应是小额贷款公司生存环境开始收紧的一个标志,其背景就在于小额贷款公司长时期内不仅没有贯彻‘小额、分散’的经营理念,还在行业中充当着‘过桥贷款’角色,导致不务正业的现象比较严重。”

袁帅还指出,2015年后在实体经济下行背景之下,小额贷款公司主动规避风险,向大中型客户靠拢,利率定价越来越低,盈利大幅缩水。同时,金融科技叠加消费升级,消费金融迎来风口,但小额贷款公司们习惯了对公贷款,模式变革致使其无法快速转变。多重因素作用下,导致近几年小额贷款公司快速减少。

随着强监管的持续,今年已经有多家小额贷款公司退出小贷市场,不再从事小贷业务。10月27日,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从“重庆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变更为“重庆京东同盈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同时,经营范围也从“开展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以自有资金进行股权投资”变更为“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票据信息咨询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

此前,京东科技一共有五家小额贷款公司,当前仅剩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称“京东盛际小贷”)一家最后保留了小贷牌照。

除了京东科技外,今年已有度小满、携程等拥有多张互联网小贷牌照的公司,开展相关牌照的整合清退工作。8月18日,度小满旗下上海满易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被注销,仅剩下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称“度小满小贷”)一张小贷牌照。8月9日,上海携程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上海携趣信服科技有限公司”,不再从事小贷业务,该公司旗下也仅剩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称“重庆携程小贷”)一家拥有小贷牌照。携程相关负责人告诉《商学院》记者,“此举主要出于合规考虑,按照《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两参一控’(关于股权管理,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作为主要股东参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或控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要求,因而将旗下上海携程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进行变更,退出小额贷款业务。”

2020年11月2日,银保监会、央行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表示,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应当主要在注册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内开展;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注册资本方面,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为满足监管条件,跨区域经营,多家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小贷公司注册资金增加到50亿元以上。就今年来看,2022年4月,字节跳动旗下中融小贷增资至90亿元。同月,度小满小贷注册资本由70亿变更为74亿元。6月,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由50亿元增至100亿元。7月,重庆携程小贷增资至50亿元。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挑战

当前,破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困境,深化小额贷款公司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放开小额贷款公司上市的渠道,允许满足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让资金流动起来,通过市场来规范其经营来增强其市场信任度,降低其风险性。

王鹏认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仍然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可以概括为:风险大、经营模式单一和融资难。特别是其经营不合规而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十分巨大。由于具有经验规模较小、市场话语权不大、销售收入回笼期较长、担保措施有一定瑕疵等特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在经营模式方面,小额贷款公司创新能力不足,公司管理模式落后,导致公司定位、营销模式不清晰,在公司发展进程中频频“暴雷”。

在融资方面,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途径主要有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也可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融资形式进行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还规定,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资产证券化、发债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王鹏提到,目前各银行机构普遍收紧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额度,且融资成本上浮,资本市场对其不信任程度导致融资难问题突出。

近期,小贷平台资产证券化(ABS)密集发行来满足资金需求。2022年10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称“上交所”)披露,中信证券博远1号第1-3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项目状态更新为“通过”。该项目拟发行30亿元,品种为资产支持证券(ABS),原始权益人为京东盛际小贷,债券存量规模123.9亿元。

2022年9月28日,度小满小贷作为原始权益人的“国联-度小满金融2号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交所成功发行,项目规模15亿元,其中优先A档12.67亿元,占比84.47%,AAA评级,预计到期日2023年10月24日,发行利率3.0%,与2018年度小满金融场景贷ABS“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优先A级利率相比减少了1.25个百分点。

2022年8月22日,重庆携程小贷“中金-携程小贷拿去花第1-2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上交所受理。10月12日,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显示,该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反馈”。

王鹏表示,实体融资需求是推动企业ABS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原因及作用来看,发行ABS,有助降低融资成本。传统的股债融资方式,均旨在扩充资产负债表右侧板块,ABS转而通过存量资产融资,限制条件少,节省融资成本,同时调节资本构成,实现轻资产运营。ABS融资,更加稳定和便利。相对于贷款和发债,ABS是一个更为稳定的融资方式。市场波动较大或者某些行业贷款和发债受到限制时,使用存量资产发行ABS是一个稳定的替代融资渠道。

王鹏认为,互联网小贷ABS的利率下降,一方面是受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公司旗下的消费贷款底层资产相对较优、历史逾期情况好于其他小额贷款公司,而使其更受金融机构青睐。

为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难问题,他提出三条建议:一方面,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证券化,这是缓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困境、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含义是把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资产设为资产池,并以该资产池的未来收益为基础发行证券的一种融资方式。

另一方面,要放开小额贷款公司同业拆借门槛。凡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并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均可以参加同业拆借。而目前,除部分国有小额贷款公司外,其余均不能参与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允许这种行为,不仅融资成本低,而且同时提高了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使用率,获得较高的收益。

最后,应该支持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上市。当前,破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困境,深化小额贷款公司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放开小额贷款公司上市的渠道,允许满足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让资金流动起来,通过市场来规范其经营来增强其市场信任度,降低其风险性。

如何抓住机遇,获得竞争优势?

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征程的新历史时期,特别基于党的二十大的精神传达,未来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城乡经济,致力区域产业经济振兴。那么,回归助农、帮助区域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将是小贷行业的时代新机遇。

袁帅表示,在小贷行业面临实体经济变化与同业竞争激烈波动的同时,小贷行业的监管政策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资本补充、财税与风险损失补偿等方面的设计有待改进,各地小额贷款公司的行业竞争并不充分和激烈,还需要相关部门更加细致的调节和整治,许多小额贷款公司不适合做中小企业,偏实体经济的传统行业又不太被互联网金融平台所辐射,导致小贷行业的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

但是,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征程的新历史时期,特别基于党的二十大的精神传达,未来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城乡经济,致力区域产业经济振兴。那么,回归助农、帮助区域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将是小贷行业的时代新机遇。

另外,小额贷款公司可结合自身业务现状与资源,开发符合自身战略定位发展的新业务、新产品,寻求新的发展,错位竞争,打造自己的特色,挖掘细分市场赛道。

王鹏则认为,小额贷款推动民间借贷活动由“地下”转为“地上”,民间资本由“体外循环”纳入“体内循环”,与其配套的监管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合规有序发展提供了契机。

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存在哪些优势和劣势?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优势需要哪些举措?在袁帅看来,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优点明显,比如申请门槛低、放款速度快,但承担的放贷风险自然也相对较大。资金规模和资金成本是小额贷款公司做大做强的核心关键,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好的风控和优质资产,在市场上很难拿到优质的资金渠道。

王鹏表示,相较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市场相对混乱,存在不少穿着小额贷款公司“外衣”的不法分子,实施诈骗行为。其次,贷款的费用较高,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申请门槛低,承担的放贷风险自然也相对较大,在风险换利润的贷款行业中,收取的利息自然高于银行。

他还建议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自身修养,谋求稳定发展之路。通过开展小贷行业监管人员、机构高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相关人员业务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从而规避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为小额贷款公司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互联网,谋求创新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向网络化、数据化发展。通过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的结合,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更多的客户信息,并通过大数据开展技术分析,从而降低业务操作的经营风险,提高公司收益率。

小贷行业优胜劣汰加剧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张力摄

图虫创意图

小贷行业正持续萎缩,分化现象加剧。互联网巨头试图以互联网小贷牌照为切入点,以资金和数据流量为优势,加速布局金融商业版图。而区域小贷机构正批量缩减,面临新一轮洗牌。

2022年,小贷行业或将持续洗牌!

今年伊始,360数科旗下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360小贷”)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金由10亿元增至50亿元。据记者不完全统计,360小贷是继美团小贷、蚂蚁小贷、度小满小贷、财付通小贷、京东小贷、苏宁小贷之后,第10家注册资本达50亿元的小贷公司。50亿元是2020年11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办法”)规定的网络小贷跨省经营的注册资本门槛。

巨头巨额增资谋求跨省展业的另一面,区域小贷机构因展业受限、客户资质相对较差、违约信用风险大、区域监管的分化与限制等多重困境正批量缩减。2022年已有两地监管机构宣布22家小贷机构视点资格被取消,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1年9月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566家。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伴随监管的收紧和规范的完善,一些达不到监管要求标准的机构将被清退,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下降的趋势是必然的。未来小贷行业中,将会形成多寡头的态势,业务量将集中在几家从事跨省经营的头部公司手中,区域性的小贷公司则会下降,且业务量受到侵蚀。

“对于传统小贷机构,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并谋求不同区域间的合作,同时要着力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而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公司则要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控制杠杆率和贷款不良率,以自身生态场景的优势,满足更多长尾客户的需求。”受访专家指出。

1

互联网巨头开启增资潮

在暂行办法征求意见还未正式下发的间隙,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机构开启增资潮。360小贷经历过两轮增资,从5亿元增至50亿元,成为2022年第一家增资至50亿元的小贷平台。

不久前,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小贷”)也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至50亿元,增幅达66.67%。这是京东小贷第二次增资,此前的2021年8月,京东小贷注册资本由16亿元增至30亿元。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门槛的小贷公司已有10家。其中,美团小贷2021年8月注册资本由30.58亿元增至50亿元;去年6月,字节跳动旗下深圳中融小贷注册资本由30亿元变更为50亿元;去年4月,腾讯旗下深圳财付通网络小贷注册资本由25亿元变更为50亿元。

更早之前,苏宁金融旗下重庆苏宁小贷注册资本由40亿元追加至60亿元,蚂蚁集团旗下重庆蚂蚁小微小贷注册资本由80亿元追加至120亿元,度小满旗下重庆度小满小贷注册资金增加至70亿元。此外,南宁金通小贷注册资本89.89亿元,中新(黑龙江)互联网小贷注册资本也达到50亿元。

对于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机构的增资举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互联网平台企业增资旗下小贷公司,首先是满足小贷特别是网络小贷展业的合规指标,符合监管的注册资本、杠杆率等政策制度要求;其次是增强业务发展、资产提升的可持续性;此外,也是对冲可能发生的业务风险,夯实合规经营基础。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网络小贷特别是全国性的网络小贷公司是近几年及未来小贷行业的发展焦点,在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监管要求下,生态型互联网公司要想深入开展信贷类金融业务,获取金融牌照成为必由之路,其中全国性的网络小贷牌照成为选择之一。

小微信贷专家嵇少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大规模增资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家都想抢有可能批的全国互联网小贷牌照,先增资到50个亿,先做一个入门的准备;二是有一部分小贷公司助贷的渠道受到了压力,手上多一些注册资本金,可以自主的投放,做一些‘蓄水’和‘调剂’。”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助理教授江嘉骏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公司纷纷增资满足50亿元的标准,这可能也是为了抢占先发优势以形成生态壁垒,让客户由于习惯和惯性留在原有的小贷生态当中,“再考虑到随着技术的优化和数据资源更好地被利用,未来小贷业务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

2

区域小贷机构缩减

巨头增资的另一面,区域小贷机构正批量缩减。2022年已有两地监管机构宣布22家小贷机构试点资格被取消。1月4日,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先后披露,分别取消芜湖市的17家和南昌市的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

事实上,2021年以来,多地金融监督管理局出手对辖区内小贷公司进行合规排查。具体来看,去年2月,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取消了辖区内的5家小贷公司运营资格;去年11月,安徽池州市6家小贷公司试点经营资格被取消……

根据央行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1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566家。而2021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686家,一个季度就减少了120家。

从更长远来看,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1年9月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566家,贷款余额从9594.16亿元缩减至9352.52亿元,从业人员数从114017人缩减至65516人。无论是机构数量、贷款余额还是从业人数,这三项指标均在波动中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从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来看,身份属性定位不明、区域监管的分化与限制是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重点问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服务能力。近年来愈加严格的行业监管也压缩着小贷公司的生存和展业空间。央行去年底发布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也预示着小贷公司的监管进一步收紧。

除此之外,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也冲击着小贷市场。江嘉骏表示,商业银行也不断推出小额信贷业务,对于借贷人来说,银行相比小贷公司,客户的借款成本会更低且信任感更强,这也致使他们放弃从小贷公司获取贷款,转投向传统银行渠道。

车宁也指出,小贷批量减少属于自然的市场进程,从外部因素来讲,随着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推进,个人金融消费者、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小贷形成挤出效应。此外,随着监管体制的完善,逐渐弥补了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以及不同板块之间监管失衡的状态,持续挤压了监管套利空间。因此,尾部的小贷公司业务发展和持续盈利的能力遭到削弱,然后退出市场,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然的过程。

于百程表示,全国小贷公司数量众多,其中地方小贷公司占绝大多数,近几年全国贷款规模和公司数量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地方小贷公司业务普遍立足地方,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波动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因而近几年生存压力较大,还有部分地方性小贷公司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的现象,因此整体数量和规模都呈下滑态势。近几年,多个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都发布过取消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营资格的通知,主要面向违规、失联、空壳等小贷公司,体现出小贷行业监管的不断规范。

嵇少峰认为,小贷公司批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经济下行,信贷风险加大,小贷公司的业务很难开展;二是小贷公司的股东多数是民营企业,自身资金链吃紧,对外放贷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主动性,要把资金撤回;三是一部分小贷公司经营不善,不良贷款很高,本身不够专业,自然被市场淘汰。

3

行业分化格局加剧

如今的小贷行业存在着一组鲜明对比:整体行业正持续萎缩,而互联网巨头试图以互联网小贷牌照为切入点,以资金和数据流量为优势,加速布局金融商业版图。在此背景下,未来小贷行业又将走向何方?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李楠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金融监管走向规范化,小贷公司自然面临洗牌,大量的以融资和资本运作(高杠杆)为目的的小贷公司必将被淘汰。

嵇少峰指出,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增资是为了放大平台的数据、信息渠道和生态优势,通过金融牌照转化为收益。传统小贷基本上还是发放传统的、相对次级的信贷产品,本身的经营状况就不是很好,随着监管要求下浮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加大对小微企业投放,也压降了传统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空间。

对于传统小贷机构,嵇少峰建议,一是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这是一种常规的打法;二是要谋求多区域小贷公司的合作,持牌小贷合作形成统一、批量的场景来落地执行,同时要做银行的“助贷”,帮助银行解决一些小微企业融资落地的问题。

于百程建议,地方小贷公司要发挥自身灵活和了解本地的优势,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差异化发展,做到“小而美”,同时也尽可能地利用技术手段,降本增效。

李楠也指出,小贷公司不适宜面面俱到追求地域行业的迅速扩张,应先利用自身的行业背景、渠道背景,把某一行业、某一场景彻底研究透,建立合理的商业逻辑。针对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特定客户,设计风险可控的商业模式。

针对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小贷机构,车宁表示,网络小贷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建构完整生态、打造业务闭环、保障数据安全甚至提升企业估值方面具有一定作用,特别是一些企业在没有其他信贷资质的情况下,网络小贷牌照对于其提升业务合规水平、防范监管风险方面颇有价值。此外,对于背景资源雄厚、业务场景丰富、客户流量充裕、技术实力强劲的企业来说,网络小贷牌照有很强的加持作用,可以凭此布局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尤其是小微信贷服务,在消费金融“红海”之外开辟业务增长“第二曲线”。

李楠提出,小贷公司必须按照金融机构监管,而其关联的母公司(互联网平台)则应按照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特别是要注意建立不同业务之间的防火墙,控制杠杆率,严格要求资本充足率,严格储备金要求,控制贷款不良率,防范通过各类“金融创新”转移风险的花式操作。

江嘉骏认为,小贷行业的重点将放在风险控制上,行业里面的数据资源会存在马太效应。未来的小贷行业,将会形成多寡头的态势,业务量将集中在几家从事跨省经营的头部公司手中,区域性的小贷公司则会下降,且业务量受到侵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区域性小贷公司将走向灭亡,“小贷公司本身就是为了满足被银行忽视的长尾客户的需求,若互联网公司对全国性小贷业务相对垄断后,可能又会成为像传统银行这样的巨头,真正的尾部客户仍然会遭到忽视。”在江嘉骏看来,除了几家头部企业外,小贷行业中还会存在许多本地的、基于线下社会网络数据来实现风控的小贷公司,经营者和借款者共享同一张社会网络,从中能够更好地评估借款人风险,针对当地情况在助农、小微企业和消费信贷等方面开展特色业务,满足各层次主体的需要。

铆足了劲增资VS停业整顿,小贷业下半年如何走?

作者刘四红

来源BBTFih圈子

2022年过半,小贷市场分化局面愈发明显。

一方面,出于监管合规要求与经营需要,包括腾讯、字节跳动、度小满等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纷纷增资扩融,向百亿元迈进;另外,360数科、OPPO、viv旗下小贷年内也传来增资消息,将注册资本金扩至50亿元。

“主要还是考虑到今后业务发展的合规性,为了满足基本的门槛要求。”一小贷行业从业人士一语见地。

不过,前排竞速、“差等生”淘汰。巨头谋合规扩融的另一面,不少地方小贷公司却在大批量出清。仅在7月,就有多地整顿清理了最新一批小贷公司。

不难预见,在监管趋严、竞争加剧、获客趋难的行业现状下,后续小贷仍将进一步分化。

01

巨头“扩融”

“现在为了谋合规、拼市场,大家都铆足了劲增资。”小贷行业人士李力(化名)坦言。

近期,互联网平台旗下小贷公司出现增资潮。就在6月,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从50亿元增资至100亿元,增资完成后,资本金一度跃升为行业第二;此外,OPPO、viv旗下网络小贷公司隆携小贷也一举增资至50亿元,势在瞄准跨区域展业。

对于增资行为,财付通小贷此前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增资是基于自身经营需要,对公司资本金进行的正常调整,相关申报严格遵循监管合规要求;另外,有知情人士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企业增资主要是考虑到今后业务发展的合规性,为了满足基本的门槛要求”。

事实上,不仅仅是财付通小贷、隆携小贷,今年来,包括字节跳动、度小满等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公司也频现增资消息,二者分别增资至90亿元、74亿元;另外,360数科旗下小贷从去年底至今也追加了两轮融资,将资本金增至了50亿元。

有消息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字节跳动此轮增资主要是为了扶持抖音电商场景内的小微企业主,中融小贷主动加大自有资金投入,增资也是更稳健的方式,保持杠杆率处于行业低位,符合监管指导方向”。据悉,该增资事项已获监管部门审批通过。

从头部小贷增资行为来看,一方面是意在满足监管对全国性网络小贷的注册资本门槛,另外也侧面反映出网络小贷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需要。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20年11月银保监会会同央行等部门公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网络小贷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及“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跨省公司不低于50亿元”后,小贷行业增资动作不断,一方面为满足新规要求,瞄准跨省经营;另外由于杠杆限制,也在为业务扩展补充更多“弹药”。

“网络小贷相比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牌照,杠杆较低,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但具有跨区域性和业务灵活性的优势,牌照可获得性也可能高一些。因此网络小贷成为一些互联网生态巨头开展借贷业务的着力点。”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分析道。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也提及,头部小贷纷纷增资扩融,表明贷款类业务仍是巨头金融业务中的重点构成,是巨头利用流量优势切入金融的优质业务,体现出作为股东的互联网巨头对网络贷款业务前景的看好,也能够表明其合规经营和稳步扩大业务规模的决心,能够为后续展业筑牢根基。

02

差生离场

巨头“扩融”,差生离场,这样的一个行业分化现象,在今年上半年体现得更加鲜明。

就在近日,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了该市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小额贷款公司名录。其中,有9家小贷公司被责令停业整顿。

另外,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也发布消息称,拟取消辖区内5家网络小贷公司的试点资格,并强调相关机构要继续承担应承担的债权债务及相关法律责任。

除此之外,包括安徽、江苏、湖南、内蒙古等地,都在持续推进小贷合规治理,一批接一批的地方问题小贷公司,在加速退场。

这些问题小贷公司,有的违规,有的失联,有的已经仅剩个空壳。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清理小贷其实一直在推进,一方面是市场上小贷公司较多,良莠不齐,很多小贷公司非法发放高利贷,还有一些小贷公司并未开展实际业务,因此,将其清理出市场,有利于促进小贷行业健康发展。

在他看来,随着监管趋严,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小贷的红利将越来越少,再加上部分小贷公司的股东主营业务增长乏力,这也或导致更多机构被迫退出小贷业务。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中尾部小贷公司来说,今年的业务开展不容易。从业者李力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经常会造成公司业务受阻或中断的问题,目前整个公司业务策略趋于保守。“市场需求下降,获客也更难更贵。只能少做点。”他无奈道。

这其实是很多小贷公司面临的共同困境:增长乏力、核心竞争力不足、业务高度同质化下,如何提高获客效率、降低获客成本、留住存量客户,已成为小贷公司的生死考题。

纵观近几年央行披露的全国小贷统计数据,从2015年开始,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持续下降,近两年有略微加速下滑的迹象。例如到2021年底降至6453家,贷款余额为9414.7亿元,再至2022年一季度,小贷公司数量进一步降至6232家,贷款余额降至9330.49亿元。

对此,于百程指出,全国小贷公司数量众多,特别是地方小贷公司占绝大多数,但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波动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因而近几年生存压力较大,还有部分地方性小贷公司存在违法违规现象,因此整体机构数量呈下滑态势。

03

维持现状不下滑

“下半年,努力维持现状不下滑,就是最好的结果。”谈及后续发展,李力感慨道。

这也是大部分小贷公司的发展目标。多个因素影响下,不难窥出,后续小贷行业仍将持续分化。

正如王诗强指出,获客难且成本不断增加,杠杆限制导致融资难,此外监管要求降低贷款利率,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下,小贷发展困难重重,展望后半年依然挑战较多。机构需要提高获客效率,降低获客成本,此外,只有风控较好的小贷公司才能给客户提供更低利率贷款,才能留住客户。因此,在他看来,下半年,小贷公司应该积极与第三方头部智能风控企业合作,提高风控和获客能力,应对激烈竞争。

“如今小贷公司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预计接下来还将持续优胜劣汰。”于百程说道,下半年有几个点值得关注,一是在网络小贷层面,监管办法目前仍在征求意见中,根据征求意见稿,网络小贷门槛较高,全国性的网络小贷因为全国展业,将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批准和监管;另外,今年上半年广东发文开展小额贷款公司不良资产转让试点业务,有利于小贷公司降低不良率,盘活资产,从而开展新的业务,这也是小贷行业提升资产处置效率,优化资产结构的有益尝试。

展望后续,苏筱芮则指出,小贷行业的发展仍将延续分化之势,建议相关从业机构立足初心,充分挖掘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资金需求,提升服务能力与科技水平,打造自身的差异化、特色化业务,同时也要关注个人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重点合规工作,在合规的前提条件下稳健前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