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平安证券贷款

本文目录

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最新公告!支持实体经济,这些数据很亮眼

继六大国有行发挥头雁效应,齐发公告披露自家前三季度的信贷结构情况,强调服务实体经济、提高经营质效后,两家深交所上市、且都以“大零售”见长的非国有行——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也罕见主动发布了关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公告。

其中,配合着三季报发布,平安银行按普惠型小微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乡村振兴资金、绿色金融等指标分别详列了自身支持实体举措及成效。

两份公告的共同点是:增量贷款的主要投向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客群。

平安银行表内外授信总额已超4.87万亿

截至9月末,平安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5.195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5.6%。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盈利能力稳健,实现营收1382.65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净利润366.59亿元,同比增长25.8%。

据三季报,截至9月末,平安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的本金总额为3.301万亿,较去年末增长2378.95亿元。按贷款的结构来看,企业贷款增加1443.34亿元,个人贷款增加935.61亿元。如果加上表外授信的话,平安银行表内外授信总融资额4.87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

重头是看支持实体经济数据,平安银行主要按对公客群和业务板块重点阐述了四大举措及成果:

一是扶植普惠型小微企业(即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不含票据融资的小微企业贷款)力度加大。截至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累计户数99.81万户,其中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户数占比近90%,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占绝对主体。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739.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其中信用类余额为1057.37亿元,占比22.3%。1-9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计发放额3303.47亿元,同比增长25.5%,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全年下降1.46个百分点。民企占据贷款客户绝对比重,1-9月,该行新增投放民营企业贷款客户占新增投放所有企业贷款客户的70%以上;9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5.5%,在企业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74.7%。

二是实现制造业企业服务模式突破。平安银行总结了三个做法:一是深入制造业产业链全景,挖掘生态客群场景金融需求;二是将票据业务深度嵌入供应链生态,重点围绕制造业、绿色产业等行业及“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票据结算及融资服务。三是将数字口袋作为批量获客经营的门户,通过多元化的专区服务中小微客群。这一系列打法下来,截至9月末,该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3%,高于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增幅15.2个百分点。

三是在颇受关注的绿色金融方面,平安银行积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重大项目。截至9月末,该行及平安理财绿色金融业务余额1608.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4%;该行绿色贷款余额1049.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8%。

四是助推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平安银行在今年前三季度投放乡村振兴支持资金150.72亿元,累计投放512.48亿元;乡村振兴借记卡发卡80095张,累计发卡10.36万张;惠及农户7.88万人,累计102.88万人。

截至9月末,平安银行的净息差为2.77%,较去年同期收窄4个基点。该行称这是由于积极推动重塑资产负债经营,负债端主动优化负债结构,积极压降负债成本;资产端受市场利率下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资产收益率下降所致。

近日,平安银行还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总额为200亿元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本期债券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2.45%,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

宁波银行前三季新增贷款超1600亿元

跟随国有大行脚步,宁波银行也罕见地发布了关于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公告。

公告显示,宁波银行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超1600亿元。这部分增量贷款的主要投向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进出口企业等实体经济客群。值得注意的是,宁波银行在公告里透露,今年该行通过了信贷额度单列、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等专项政策来助力普惠小微客群融资。

宁波银行还列举了自身助力企业纾困的多项举措。包括对延期还本付息的目标客户全覆盖走访;主动开展无还本续贷服务,持续推广转贷融产品,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进行线上转贷,提升转贷效率,降低成本;创新金融服务,主动对接客户需求,解决疫情下企业资金周转问题等。

宁波银行目前尚未发布三季报。而据其半年报显示,该行贷款投向制造业力度持续加码。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为1637.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3.94亿元,增幅接近20%,超过该行整体贷款余额增速。

宁波银行在公告中积极向市场传递信心。该行称,在今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稳健,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核心财务指标均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资产质量保持较优水平。

此前,六大国有行也齐齐发声支持实体经济。据中泰证券研报统计,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新增投放9.48万亿元;贷款存量余额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6%,其中,农业银行增速最快,其次为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增速接近。六大行单三季度信贷投放2.42万亿元,其中四大行的投放均在4500亿元以上,按增量排序依次为工商银行(5931亿元),农业银行(5640亿元),建设银行(5441亿元),中国银行(4568亿元);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别投放了1622亿元和1040亿元。

责编:王璐璐

校对:赵燕

中长期贷款拐点可期

本刊特约作者方斐/文

当前市场更关心的反映“宽信用”成色的指标——中长期贷款,2022年中长期贷款增速大概率能够在二季度企稳,在保障房开发和房企并购贷款、传统基建和绿色基建、碳减排支持工具与煤炭清洁生产再贷款、中小企业和国企改革相关融资需求的支持下,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拐点或将更早出现,使金融数据呈现出总量与结构的双重改善。随着“两会”后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宽信用前景并不黯淡,股市正值配置价值较高的窗口期,债市仍需警惕宽信用实效落地后的潜在调整风险。

其他中长期贷款作用不可忽视

除了基建、地产与绿色领域以外,其他中长期贷款,即与绿色领域无直接关联的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贷款,以及居民中长期经营贷款,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也不容忽视。截至2021年年末,其他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2.3万亿元,居民中长期经营贷款余额为8.3万亿元,合计占到全部中长期贷款的23.7%。

对于其他领域的信贷支持,预计将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支持国企改革带来的融资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后,大中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显著下滑。截至2021年年末,大中型国企的资产负债率约为55.5%,接近国际金融危机前的低位,低于私营企业2.1个百分点。

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翁杰明表示:“中央企业要把加快专业化整合作为2022年的工作重点。通过推动各类企业间与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加快形成一批‘小散弱’清零、板块清晰、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向世界一流迈进。”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大中型国企既有加杠杆的能力,又在并购整合、设备更新升级与战略性投资等方面存在现实的融资需求,可充分支持其合理融资需求,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头作用,撬动产业链上下游内的信贷资源投放。

另一方面,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作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2021年12月发布的《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提出:“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促进传统产业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开展数字化转型”。货币政策可能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的中长期融资需求,创新再贷款、再贴现或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商业银行提供中长期专项资金的支持。

根据平安证券预计,2022年其他领域中长期贷款增量为4.2万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经营贷款增量1.4万亿元,不含地产、基建、绿色三大方向的其他领域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约为2.7万亿元。居民中长期经营贷款在2017-2020年的增速分别为19.1%、15.8%、14.4%、18.2%,分别高出同期中长期贷款整体增速0.8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而2021年增速为19.8%,较同期中长期贷款增速高出6.3个百分点。预计在普惠领域小微贷款支持政策下,居民中长期经营贷款2022年全年仍可保持17%以上的增速,约可贡献1.4万亿元的贷款增量。其他企业中长期贷款,即与绿色领域无直接关联的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贷款,在2019-2021年增速分别为9.1%、14.6%和12%,往往较同期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低1-3个百分点。考虑国有企业改革对采矿业、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贷款需求的支撑,结构性政策工具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中小企业的纾困支持,假设这部分贷款仍以12%的速度增长,约可贡献2.7万亿元的贷款增量。

平安证券预计2022年新增社融34.3万亿元,增速约为10.9%,全年呈现倒V型走势,7月、8月份的高点在11.3%(重点取决于政府债的发行节奏),年末趋于回落。人民币中长期贷款的加速投放与表外非标压降速度的放缓,将成为社融增速提升的重要抓手。

具体来看,预计2022年人民币贷款投放23.7万亿元。其中,在保障房开发和房企并购贷款、传统基建和绿色基建、碳减排支持工具与煤炭清洁生产再贷款、中小企业和国企改革相关融资需求的支持下,中长期贷款为18.7万亿,居民短期贷款、企业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规模合计4.8万亿元,略高于2021年的4.6万亿元,低于2020年的4.9万亿元。外币贷款在出口好、人民币升值的年份往往投放量较大,如2017年、2020年和2021年;出口较弱或人民币贬值期间往往负增长,如2015年、2016年、2018年和2019年。我们预计2022年出口景气度前高后低,人民币在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下可能贬值。对应地,外币贷款前高后低,全年基本持平。

委托贷款在2021年压降约1700亿元,较2018-2020年降幅明显放缓。截至2021年年末的委托贷款存量10.9万亿元,估算其中7万亿元左右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预计2022年委托贷款压降速度进一步放缓,全年小幅压降1000亿元。信托贷款2021年压降2万亿元,相比2020年1.1万亿元的压降规模,速度仍然较快。据报道,2022年1月10日已有信托公司收到窗口指导,监管要求将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继续压降20%。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融资类信托贷款余额3.86万亿元,同比下滑35%。考虑到当前融资类信托存量已明显下降,预计2022年信托贷款压降幅度小于2021年,全年压降规模在1万亿元左右。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季节性明显,年度间波动大,预计持平。

从直接融资来看,根据《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预计2022年政府债融资总规模7万亿元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安排2.65万亿元(通过发行国债弥补),地方财政赤字7200亿元(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弥补),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3.65万亿元。企业债融资方面,考虑到稳增长下城投债融资通常较强,且绿色债券在2022年1-2月净融资增长较快,预计企业债净融资3.7万亿元左右,高于2021年的3.3万亿元。注册制推行之下,IPO预计维持1万亿元左右增量,低于2021年的1.2万亿元(可能包含北交所开市影响),高于2020年的0.9万亿元。

其他部分,贷款核销季节性非常明显,2018年、2019年和2021年的增量都在1万亿元左右。因疫情影响,银行背负让利实体经济任务,2020年计提核销力度较大,达1.2万亿元。预计2022年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约为4000亿元,高于2020年和2021年,与2019年相当。

宽信用中的股债表现

从“宽货币”到“宽信用”起效需要一个过程,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宽货币:货币政策放松,但社融增速惯性下滑;二是社融总量回升,结构不佳,社融增速回升,但结构上中长期贷款未有明显的改善;三是融资结构改善: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

在宽货币阶段,债券市场直接受益,股票市场下跌或弱势震荡。这一阶段,央行开始启用全局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释放流动性。由于社融增速惯性下滑所体现的实体经济融资疲弱,金融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对债券市场而言,疲弱的基本面与充裕的流动性,支撑着利率的较快下行。股票市场估值虽有支撑,盈利预期却处下滑通道,往往下跌或弱势震荡。典型的是2011年11月末央行降准至2012年5月社融回升前夕、2018年4月中旬央行降准至2018年12月社融回升前夕、2021年7月中旬央行降准至2021年10月末社融回升前,10年国债活跃券利率分别下行25BP、40BP、13BP。尤其是2014年年末到2015年5月,央行多次降准降息之下,社融迟迟未有改善,流动性大量淤积于金融体系,一度催生股债双牛。不过,以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的精准性看,2015年的股票市场异常波动难以再现。

在社融总量开始回升阶段,结构未有起色:债券市场趋于震荡,股票市场相对走弱。这一阶段,社融增速虽有回升,但增量更多地在于直接融资、表外融资和表内的短期贷款、票据及居民端融资,尚未传导到与经济直接相关的中长期贷款上,此时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如第一阶段充裕。对债券市场而言,市场围绕进一步宽货币的可能性、实质性的宽信用何时到来两个主线博弈,利率往往处于震荡格局;但这期间,股票市场盈利预期仍在下探,叠加增量流动性减少,调整风险加大。典型的是2012年6月至年末,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分别下跌4.1%、12.7%;2019年4月至7月,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分别下跌1%、11.6%;2021年11月至今(2022年3月21日),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分别下跌13.2%、9.5%。

在中长期贷款回升阶段,实体经济融资结构改善:股票市场大概率企稳反弹,债券市场调整风险较大。央行货币政策宽松的目标是支持实体经济,其中效应最高的支持渠道是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因其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基本同步,它的起量意味着宽信用实效已现。债券市场在基本面回暖的影响下趋弱,即便社融增速在中长期贷款回升后转而回落,经济复苏的良好态势也将显著增大长端利率的调整风险。随着上市公司盈利预期逐步改善,股票市场往往“无惧”货币宽松的退出和社融增速的回落,开始企稳反弹。典型表现是:1.2013年,沪深300指数虽下跌7.65%,但中证500指数上涨了16.9%;2.2016年2月至年末,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分别上涨12.3%、14.5%;3.2019年8月至年末,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分别上涨4.4%、9.7%;4.2020年4月至年末,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分别上涨33.2%、18.9%。

当前来看,社融总量自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连续三个月回升,而中长期贷款增速仍在下滑。尽管近期公布的2月金融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但并不能说明“宽信用”前景黯淡。未来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果将1月、2月数据合并来看,在直接融资支撑下,新增社融仍比2021年同期多增近4500亿元;二是回顾历史,历年1月社融数据“开门红”之后,市场往往对2月数据抱有更高的期待,过于乐观的预期大多数时间都会落空。三是前瞻性景气指标表现较好,对后续社融数据或不必过于悲观。通常来说,社融总量领先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约两到三个季度,预计中长期贷款增速将在2022年二季度企稳。尤其是,在结构性政策工具的助力和制造业投资需求的支撑下,企业中长期贷款拐点或将早于中长期贷款整体。

由于2月金融数据表明短期房地产拖累经济减速的风险加大,市场对央行直接调整政策利率的预期升温。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结构性通胀压力升温与美联储加速紧缩风险并存,对货币政策的约束边际在增强,总量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需多加斟酌。如“宽信用”成效逐步显现,总量政策宽松的必要性或将进一步降低。

平安证券认为,随着“两会”和金稳委后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中长期贷款的结构改善正在路上,股票市场经过前期的调整,现正值配置价值较高的窗口期。债券市场目前对政策利率的进一步调整抱有期待,对“宽信用”的到来持谨慎态度,短期或以震荡为主,但需警惕宽信用实效落地后的潜在调整风险。【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信息新报3469887933.24小时内回复。】

阅读隐藏边栏发布日期:2022-04-1409:29:10所属分类:财经

开户需慎重!紧盯房地产的招商、平安等银行,值得托付个人养老?

进入12月后,各大银行仿佛都只剩下了一件事——抢个人养老金账户。

“开个人养老金账户领红包”、“一年最高省税5400”、“开户领幸运大奖”等等,带着浓浓互联网味道,疑似出自大厂“毕业”策划之手的营销文案,充斥于各个社交媒体渠道,宛如又一场互联网大战悄然揭幕。

甚至一些银行已经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即便延缓其他各项业务,也要将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个人养老金账户上边。不少试点地区的员工更是背负KPI,如同此前推广ETC时一样,尽可能转化自身人脉资源,拉亲戚朋友前来开户。

然而再如何热闹,都是银行之间的竞争和较量。站在用户角度,还是建议尽可能不要被人情世故所裹挟,一定要明确个人需求,以及对比衡量不同银行的理财经营能力之后,再来谨慎选择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户行。

特别是那些在投资方面有频繁踩雷情况的银行,在选择过程中,更是应该加倍慎重。

一、随意开户或将带来长期风险,个人养老金开户行需谨慎选择首先要明确的是,个人养老金账户具有终身唯一性。

也即是说,同一个身份证信息下,每个人此生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绑定唯一一个人养老金账户。而且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规定,首批拥有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资格的银行,只有6家大型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5家城市商业银行。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总人口数量约为14.13亿人。这也意味着,尽管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31个省市、36个城市获得了先行资格,但是这23家获得首发资格的银行,正在拥抱14亿储户的庞大蓝海市场。

“粥多僧少”的大环境下,也无怪乎各个银行主动参照互联网企业“跑马圈地”的市场争夺模式,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将首发机遇最大程度转化为实际业绩。毕竟个人养老金除了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补充环节之外,更主要的功能,还是用来购买各类特定的金融产品。

根据相关政策,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内的资金,可以是活期存款形式,也可以用于购买符合监管规定的个人养老储蓄、理财产品、保险、公募基金产品。主要包括并不限于,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理财和专属养老保险等品类。

再加上个人养老金账户采用的是封闭式运行模式,除了养老储蓄和购买金融产品外,不支持任何支取、转账等其他金融功能。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一样,在没有交够年限之前无法进行提取操作。

对银行而言,个人养老金账户,不仅意味着一个人数十年的稳定养老储蓄资金流,更会将用户的理财投资行为与银行进行深度绑定,为银行业务带来全方位的赋能提升。对此,多家证券机构已然做出预估,个人养老金市场在2030年就将突破万亿规模。

只不过,前方的景色虽然美好,但通往未来的路途,或许并不是一帆风顺。

个人养老金购买的金融产品,虽然都经过专门的审查和限制,需要符合国家要求的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但只要是金融理财,就很难彻底规避风险。

在个人养老金相关政策规定中,也做出了这样的提醒——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机构要以“销售适当性”为原则,做好风险提示,不得主动向参加人推介超出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个人养老金产品。

同时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尽管参加个人养老的用户能够自由决定,通过账户资金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品种和金额,但是大部分用户还是会更倾向于选择银行推荐、引导购买的金融产品。

当前,已经有14家券商、16家商业银行、7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进入了个人养老金首批基金销售机构目录。首批入选个人养老保险产品名单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也有着中国人寿寿险、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太平养老、泰康人寿、国民养老等6家险企的7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根据天眼查,与个人养老相关的企业信息高达25528条,相信在未来准入资格扩发后,相关的养老金融产品品类也会大量增长。

面对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寻常用户在没有专业知识的辅助下,很难分析其中的风险和收益。更何况,个人养老金每年的缴纳上限只有1.2万元,可供选择的余地并不宽裕,如何合理规划资金分配,也将会形成不小的痛点。

再加上,当前个人养老金用户所能选择的金融产品,都仅限于开户行代销范围之内。即便未来各个银行会逐步对接所有的产品品种,但短时间内,开户行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个别金融产品的购买资格。

若是只顾及开户红包之类的蝇头小利,从个人养老金的长期回报角度来看,很可能会带来不小的风险。

此外,随着银行在养老投资方面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银行本身的理财经营能力,以及长期投资眼光的精准与否,也将成为重要的参考因素。

不太凑巧的是,参照近段时期各个银行在投资业务方面的表现,其中似乎还埋着更多的“雷”。

二、被房地产拖入雷区的招商和平安,能做好养老金融产品代销?在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资格的银行中,招商银行大概是最不令人放心的一个。

先是在今年5月底,代销的中航651号信托理财产品,因涉及房地产项目导致逾期风险,使得上市公司安克创新1亿元认购资金无法准时兑付。

一个月不到,招商银行又在6月份“踩雷”五矿信托,其所代销的鼎兴1号至15号产品全部到期后,总规模超过23亿元的金融零售产品无法完成兑付。之后更是引起游戏大厂米哈游和莉莉丝的起诉,引起业内一片哗然。

而后又因网络爆料,该系列产品在逾期前被招商银行认定为“R3稳健类固收产品”,以及个别投资者声称招商银行理财经理涉嫌实质性违规,一度被各界质疑财务管理是否足够专业。

五矿信托的余波未散,11月下旬,招商银行又被曝“踩雷”国通信托。招行代销的国通信托诚亿项目,原本应该在今年3月份兑付,但到期时却突然公告称逾期兑付,并展期一年。

而后到10月份又提出延期履行债务计划,临时宣布延期24个月。据有关媒体报道,该信托计划的债务人拖欠了数亿元的资金缺口,同时其资金投向于房地产融资,短期内可能并没有能力填补这一缺口。

再算上2021年8月“踩雷”大业信托,代销的5亿元金融产品实质性违约。以及2021年11月外贸信托富荣166号恒大成都天府半岛项目,66亿元规模的代销产品,因到期后无法正常兑付延期两年。

招商银行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可谓是身处雷区,而且每次“踩雷”的代销产品,都与房地产有所关联。

这不由得令人联想起“踩雷”新华联建设和恒大的长沙银行、被房地产拖累股价连跌三年的民生银行、“踩雷”宝能逾期近百亿的平安银行等等。身处泥潭的房地产,似乎正在成为更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累赘。

特别是宝能旗下的深圳钜盛华,8月份披露的2021年财报中,不仅亏损了115.23亿元,更是披露了822.91亿元的有息债务余额。直接将10家银行、12家信托公司、3家证券公司以及12家非银金融机构拖进泥潭,其中,平安系可谓是损失惨重,平安信托逾期53.12亿元,平安银行逾期35.01亿元,平安证券逾期4.5亿元。

此前2021年初,华夏幸福信托产品出现大面积违约时,两大债权人工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一整年愁云惨淡。平安银行更是因为代销规模达到120亿元,导致2021年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29%。

尽管被房地产拖累至此,平安银行仍然在今年12月前后,分别向绿城中国、滨江集团提供了合计5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金额。其中除了开发贷款、按揭贷款等房贷相关之外,也提及了债券承销的业务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和“零售之王”招商银行相提并论的“零售新王”,平安银行也身处首批获准开放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银行名单之中。在开户大战中,更是借助平安集团的商业生态,将综合金融和医疗健康关联到一起,推出了一站式个人养老服务体验,大有将个人养老直接做成金融服务产品的势头。

考虑到碧桂园刚刚在12月11日暴跌17%,在房地产板块单边下行浪潮下,截至13日收盘仍下跌4.14%。中国平安身为碧桂园第二大股东,很难预测平安银行在其中是否会受到直接影响。

投资成败有时候依仗运气,但是投资眼光和策略,却是理智和长期规划的具现。

纵观中国平安近些年来的投资水平,与平安银行相关联的地产投资,大都是以惨败收场。而且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保险企业,平安寿险并没有被列入首批个人养老保险产品名单,同样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

被誉为“隐形地产股”的平安银行,可能是除了招商银行之外,另一家需要个人养老金投资者谨慎对待的银行。

参考资料:

《争夺万亿养老金市场:“现在什么事都可以停,必须争分夺秒揽客”》——蔡鹏程

《银行打响个人养老金账户“争夺战”,这些区别要知道》——和讯网

《招行踏入“密雷区”》——科技金融说

《中国平安的投资水平到底怎么样?》——锦缎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