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平安银行贷款部

本文目录

平安银行累计核销贷款400多亿,涉房不良率0.22%,副行长:未来将重点支持普通商品住房开发

金融界网3月10日消息3月10日,平安银行召开了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董事长、行长、副行长等高管集体亮相,并对于营收增速、净息差收窄、房地产资产质量等市场关注的话题进行了回应。

2016年10月,平安银行全面启动零售转型,距今刚好是第一个五年收官之际。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五年的转型之路,从最开始两年零售一枝独秀,到对公、资金同业迎头赶上,目前平安银行在业绩贡献、资源配比上,已经形成了大零售、大对公“六四开”的动态均衡格局。

谢永林在表示,对2022年营收增长充满信心,各业务板块的增长点非常明确,综合金融仍然是平安银行的差异化核心优势和“杀手锏”,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净利润比增长25.6%,净息差同比下降9个基点

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平安银行总资产接近5万亿元,营业收入1,693.83亿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363.36亿元,同比增长25.6%;不良贷款率1.02%,较2016年末下降0.7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88.42%,较2016年末上升133.0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达标要求。

从其披露的数据来看,平安银行在过去一年的营收同比增幅,相对于净利润增幅来说,稍有逊色。谢永林在发布会上对此解释,平安银行第一、三、四季度营收指标比较正常,压力主要来自于第二季度营收。具体来看,2021年四个季度营收增速分别为10.2%、6.23%、11.24%和14.1%,除第二季度之外,其他三个季度营收均在双位数以上增长。

谢永林表示,“2021年整体经济环境复杂,房地产市场出现变化,为规避风险,平安银行一方面大幅收紧私人财富管理代销的准入,另一方面是大幅收紧信用卡准入门槛和额度管理,以致于中收受到很大影响。”

另外,作为经营中重点关注的指标净息差,该行2021年达2.79%,同比2020年下降9个基点,同比2019年下降16个基点。平安银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项有志表示,从目前趋势来看,影响息差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LPR的调降,另一个是市场经济因素。从减费让利的监管政策导向来看,预计未来净息差还将有下行空间。

面对净息差下行趋势,项有志介绍,平安银行将从息差的绝对额、息差下降幅度两方面进行优化。在业务层面,不断提升负债能力,加快低成本活期存款增长、提升零售贷款占比。2022年,平安银行将继续改善负债结构,在做大规模的基础上,将量价平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资产端既要支持实体经济又要控制住相应风险,使得资产端在稳风险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收益。

累计核销贷款404.18亿,涉房不良率0.22%

谢永林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五年的转型之旅,深知资产质量对经营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果断处置问题资产,打消经营转型的后顾之忧。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平安银行累计核销贷款404.18亿元;收回不良资产总额327.71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收回已核销不良贷款158.88亿元;不良资产收回额中98.70%为现金收回,其余为以物抵债等方式收回。

当被问及平安银行过去一年房地产业务的风险情况时,平安银行副行长郭世邦称,该行房地产业务风险总体可控,不良率只有0.22%,低于对公的不良率,更低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

郭世邦透露,公司代销已出险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华夏幸福和宝能。目前,华夏幸福的重组由河北省政府主导,已经出台了债务重组方案,相当部分的代销投资人选择了按照重组方案来推进。后续,平安银行将协助产品管理人做好与债务人债委会的沟通,持续跟踪方案实施与现金流的回流进展,督促产品管理人在收到债务人垫付的现金后,及时对投资者进行分配,尽最大的努力维护投资者的权益。

对于宝能代销情况,郭世邦表示,目前各产品管理人已采取了司法措施,各产品的底层抵押项目也已经完成首封,同时产品管理人同步在推进资产转让,争取尽快变现资产兑付产品。

针对下一步在房地产行业的计划,郭世邦介绍,该行将严格按照“房住不炒”大政方针,继续在落实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房地产贷款均衡有序投放,重点支持普通商品住房开发,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及租赁住房开发,并积极响应监管号召,有选择的支持优质企业实施的优质房地产项目并购。同时,持续加强房地产贷款的风险管控,坚持“主体、项目并重”,按照双优原则做好业务准入管理,并坚持贷管并重,在坚持“选好项目”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管好项目”,升级资金封闭管理要求,升级线上化贷后管理工具,实现对客户经营、项目进度、资产状态、资金流的全方位监控。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

平安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增25.6% 所涉27个停贷楼盘逾期房贷余额7800万

首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报正式亮相。8月17日晚间,平安银行在股份行中率先公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中报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20.22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净利润220.88亿元,同比增长25.6%。针对网传的“停贷事件”,平安银行披露,截至2022年7月末,该行所涉27个楼盘中逾期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78亿元,相关事件对该行资产质量影响较小。

上半年个人存款余额和个人贷款余额分别较去年末增长12.8%和1.3%

中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该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4.02亿元,同比增长4.4%,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5.9%。6月末,个人存款余额8,687.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个人贷款余额19,354.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平安银行称,主要受疫情影响,部分个贷产品新增

投放量有所下降。

上半年,对公业务营业收入242.12亿元,同比增长7.9%。上半年,该行代理保险收入10.65亿元,同比增长26.3%;非保险营业收入已占新队伍整体营业收入约五成。6月末,企业存款余额23,744.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

不良贷款率1.02%与上年末持平

资产质量方面,6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02%,与上年末持平;关注贷款占比1.32%,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占比1.46%,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90.06%,较上年末上升1.64个百分点。上半年,该行收回不良资产总额266.78亿元,同比增长34.8%。

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0.77%

平安银行中报详细介绍了投资者关心的房地产风险方面的情况。

该行表示,高度重视房地产行业授信的风险防范和质量管控。2022年6月末,实有及或有信贷、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3,413.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4亿元;该行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1,091.5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5.33亿元。

其中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主要是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2,980.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97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1,057.51亿元,占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的3.3%,较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全部落实有效抵押,平均抵押率43.4%,97%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经营性物业贷、并购贷款及其他合计1,922.69亿元,以成熟物业抵押为主,平均抵押率45.8%,96%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2022年6月末,该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0.77%。

不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主要是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525.7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63.28亿元,其中底层资产可对应至具体项目或有优质股权质押的产品规模421.59亿元,93%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其他主要是高等级私募债及资产证券化产品。

涉及27个“停贷楼盘”逾期按揭余额仅7800万

针对网传的“停贷事件”,平安银行中报称,该行迅速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在第一时间全面排查了所有一手楼按揭楼盘。经查,在全国发布断供公告的300多个楼盘中,该行仅涉及27个,且全部位于一、二线城市及大湾区、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2022年7月末,该行所涉楼盘中逾期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78亿元,占全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的0.028%,总体涉及规模小。同时,7月末该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的比例仅8.75%。中报表示“相关事件对本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较小,未对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平安银行还表示,自2021年年底以来,在保交楼、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导向下,房地产行业整体政策环境有所缓和。后续,该行将严格按照“房住不炒”大政方针,继续在落实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房地产贷款均衡有序投放,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及租赁住房开发及运营、符合政策导向的房地产项目并购,有选择支持具有真实需求支撑区域的普通商品住宅开发,积极参与房地产企业并购债承销与投资。同时,持续加强房地产贷款的风险管控,坚持贷管并重,在坚持“选好项目”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管好项目”,升级资金封闭管理要求,升级线上化贷后管理工具,实现对客户经营、项目进度、资产状态、资金流的全方位监控。

受疫情影响上半年信用卡总交易金额同比下降1.2%

中报显示,2022年6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19,354.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中报称“主要受疫情影响,部分产品新增投放量有所下降。”

6月末,该行信用卡流通卡量7,080.11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0%;上半年信用卡总交易金额17,903.06亿元,主要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1.2%;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5,951.4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2%,但上半年信用卡应收账款日均余额6,101.92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8.8%;同时,该行深化信用卡存量客户经营,推动业务高质量增长,上半年信用卡循环及分期日均余额较去年全年增长20.1%,带动信用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程婕

编辑/田野

平安银行2022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中期净利润220.88亿元 同比增25.6%

平安银行(平安银行,深交所000001)今日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51,087.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20.22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净利润220.88亿元,同比增长25.6%。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该行紧跟国家战略,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制造、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支持消费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乡村振兴,积极践行绿色金融,全面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业务发展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

平安银行2022年中期经营业绩重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营收、非息收入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20.22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净利润220.88亿元,同比增长25.6%。上半年,该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279.63亿元,同比增加26.44亿元,增幅为10.4%。

各项业务均衡发展。2022年上半年,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4.02亿元,同比增长4.4%,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5.9%。6月末,个人存款余额8,687.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上半年,对公业务营业收入242.12亿元,同比增长7.9%。上半年,该行代理保险收入10.65亿元,同比增长26.3%;非保险营业收入已占新队伍整体营业收入约五成。6月末,企业存款余额23,744.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上半年,该行债券交易量的市场份额为3.1%,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平安避险”外汇及利率衍生产品业务交易量204.12亿美元,同比增长38.0%。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02%,与上年末持平;关注贷款占比1.32%,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占比1.46%,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90.06%,较上年末上升1.64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好水平。上半年,该行收回不良资产总额266.78亿元,同比增长34.8%。

房地产风险方面:平安银行高度重视房地产行业授信的风险防范和质量管控。2022年6月末,该行实有及或有信贷、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3,413.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4亿元;该行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1,091.5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5.33亿元。其中:

(1)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主要是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2,980.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97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1,057.51亿元,占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的3.3%,较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全部落实有效抵押,平均抵押率43.4%,97%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经营性物业贷、并购贷款及其他合计1,922.69亿元,以成熟物业抵押为主,平均抵押率45.8%,96%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2022年6月末,该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0.77%。

(2)不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主要是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525.7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63.28亿元,其中底层资产可对应至具体项目或有优质股权质押的产品规模421.59亿元,93%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其他主要是高等级私募债及资产证券化产品。

自2021年年底以来,在保交楼、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导向下,房地产行业整体政策环境有所缓和。后续,该行将严格按照“房住不炒”大政方针,继续在落实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房地产贷款均衡有序投放,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及租赁住房开发及运营、符合政策导向的房地产项目并购,有选择支持具有真实需求支撑区域的普通商品住宅开发,积极参与房地产企业并购债承销与投资。同时,持续加强房地产贷款的风险管控,坚持贷管并重,在坚持“选好项目”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管好项目”,升级资金封闭管理要求,升级线上化贷后管理工具,实现对客户经营、项目进度、资产状态、资金流的全方位监控。

零售深化转型发展、对公持续做精做强、资金同业迈出新步伐

零售业务方面:2022年上半年,该行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和科技赋能优势,全面推动“开放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综合化银行”有机融合的“五位一体”新模式落地,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年初以来,受国内疫情及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居民就业、收入和消费及零售业务发展受到一定冲击,该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增速放缓,资产质量承压,该行加大零售资产核销及拨备计提力度,导致零售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但凭借近年积累的数字化经营能力,总体经营保持稳健。2022年上半年,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4.02亿元,同比增长4.4%,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5.9%;零售业务净利润110.65亿元,同比下降5.6%,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50.1%。同时,该行持续推动降本增效,提升资源配置的精细化水平,零售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

三大业务模块经营持续升级。私行财富:6月末,该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34,721.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其中私行达标客户AUM余额15,539.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该行财富客户120.3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4%,其中私行达标客户7.4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5%。基础零售:2022年6月末,该行零售客户数12,205.3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2%;平安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数14,379.8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6%,其中,月活跃用户数(MAU)4,839.0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0.3%,较一季度末增长6.3%。其中,存款业务提升方面,2022年6月末,该行个人存款余额8,687.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上半年个人存款日均余额8,191.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0%。消费金融:2022年6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19,354.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主要受疫情影响,部分产品新增投放量有所下降。2022年6月末,该行信用卡流通卡量7,080.11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0%;该行“新一贷”余额1,647.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该行汽车金融贷款余额3,171.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

此外,历经一年多的探索,平安银行银保业务在新模式、新队伍、新产品等方面趋于成型,产能逐步释放。上半年,该行代理保险收入10.65亿元,同比增长26.3%;同时一线队伍保险配置能力有效提升,其中新队伍除带来保险产能贡献外,非保险营业收入已占新队伍整体营业收入约五成,逐步成为该行大财富管理战略落地的重要增长引擎。

对公业务方面:2022年上半年,对公战略持续深化,该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对公业务“AUM+LUM+平台”的经营模式,加快推动业务经营从传统模式向生态模式升级,业务发展聚焦两大核心赛道,一是面向产业数字化,升级交易银行商业模式,重塑数字经济环境下对公用户价值评价与分层经营体系,打造科技驱动的交易银行;二是面向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强化复杂投融业务差异化竞争优势,运用复杂投融业务做大客户AUM(管理对公客户资产)和LUM(对公客户融资总额),加强“风控大脑”的前瞻预判与组合风险动态管控,注入对公业务新动能,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2022年初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客户拓展、贷款投放、投融规模及负债结构等面临挑战,该行对公业务发挥科技及平台优势,发力两大核心赛道,实现业务平稳增长。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对公业务营业收入242.12亿元,同比增长7.9%。获客及客群经营方面,2022年6月末,对公客户数56.10万户,较上年末增加5.06万户,增幅9.9%;对公开放银行服务企业客户40,328户,较上年末增长33.1%;数字口袋累计注册经营用户数1,085.3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3.3%。对公存款经营及成本优化方面,2022年6月末,企业存款余额23,744.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上半年企业存款日均余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3.8%,企业存款平均成本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个基点至1.95%。

资金同业业务方面:2022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恰逢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该行充分发挥云办公、云服务等数字化经营优势,保证资金同业业务平稳运营,并依托领先的电子化交易能力,持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积极为金融市场稳定运行贡献力量。同时,该行资金同业业务通过全面的业务协同和开放式经营,不断完善交易、避险、同业、托管、资管“五张金色名片”业务价值循环链,业务护城河进一步拓宽,以稳健的经营模式,持续释放发展动能。

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形势,上海金融机构现场办公受到较大影响,该行凭借市场领先的电子化交易能力,持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为守“沪”金融平稳运行贡献力量。2022年上半年,该行债券交易量的市场份额为3.1%,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机构交易活跃客户达666家,机构销售的现券交易量9,264.28亿元;“平安避险”外汇及利率衍生产品业务交易量204.12亿美元,同比增长38.0%。

整体资产质量保持平稳、保持较好的风险抵补水平

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持续恢复,但复苏区域、行业不平衡问题仍较显著,部分企业和个人还款能力承压,银行资产质量管控仍面临挑战。平安银行响应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大力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并持续加大问题资产处置力度,整体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报告显示,6月末,该行逾期贷款占比1.46%,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1.02%,与上年末持平;关注贷款占比1.32%,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该行计提的发放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298.31亿元。2022年6月末,贷款减值准备余额950.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风险抵补能力继续保持较好水平,拨备覆盖率290.06%,较上年末上升1.64个百分点。

此外,上半年,平安银行核销贷款294.02亿元;收回不良资产总额266.78亿元,同比增长34.8%。

支持乡村振兴、践行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平安银行持续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金融帮扶工作,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延伸乡村振兴“421”服务模式,即通过融资、融智、品牌和科技四大赋能,推动综合金融与“三农”场景两者结合,致力于打造在政府指导下的集农业龙头企业、银行、保险、农研院所于一体的产业振兴共建平台。上半年,该行投放乡村振兴支持资金73.99亿元,累计投放435.75亿元;乡村振兴借记卡发卡51,389张,累计发卡74,880张;惠及农户5.18万人,累计100.18万人;新增帮扶农产品销售额1,476.12万元,累计销售额1.35亿元。

同时,平安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中和战略,推动绿色金融产业化发展,积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重大项目,全面助力实体经济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2022年6月末,该行及平安理财绿色金融业务余额1,520.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7%;该行绿色贷款余额985.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6%。2022年5月,平安口袋银行APP上线全国首个借信双卡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6月末,该平台已纳入17种绿色行为。

此外,平安银行坚定履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责任,积极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并通过金融创新和科技赋能,持续加大对制造业支持力度,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报告显示,上半年,平安银行新增投放民营企业贷款客户占新增投放所有企业贷款客户达70%以上;6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8.7%,在企业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74.0%;该行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不含票据融资的小微企业贷款(以下简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上半年累计发放额1,987.43亿元,同比增长10.0%,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全年下降,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发展;截至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96.00万户,贷款余额4,273.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不良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2022年6月末,该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6.7%,高于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增幅11.4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表示,2022年下半年,该行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顺应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牢记服务实体的使命,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平安银行各业务条线将按照升级后的经营策略,进一步明确路径,清晰打法,持续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能力、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持续深化科技引领和科技赋能,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