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订单贷“贷”动企业加速跑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原创稿
人民网无为11月22日电(汪瑞华)“多亏了农商行的‘订单贷’,扩大产能的资金才有了着落,让我们如期交付发往湖北武汉的1800万元电缆产品。”日前,安徽华菱电缆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张红宝颇为感慨道,订单已经交付、货款已经回笼,这个月就能如期还掉无为农商行850万元贷款。
“有能力接单,没能力生产”,一直以来,是不少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订单拿到了,却缺乏购买原材料的资金。
在张红宝看来,这个时候能够通过“订单贷”从银行贷款,无疑是雪中送炭,帮助企业解决订单的启动资金问题。
其实,早在2017年9月份,安徽华菱电缆集团就办理了第一笔“订单贷”,当时放款1700万元。4年来,平均每年通过订单获得银行贷款6000万元,累计增加产值近7亿元,不仅有效缓解了企业生产的流动资金压力,也为订单能够加足马力生产提供了支持。
众所周知,电缆企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下游企业回款有周期,上游企业采购材料需现款,所以要想订单做得多、产值做得大,就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
随着订单不断增加,张红宝想扩大产能。但让他苦恼的是,短暂的资金空缺从哪里来?事实上,张红宝的犯难并非个案,“企业拿到订单后,因为缺乏购买原材料的启动资金,就不得不选择性地放弃订单,以此来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据了解,“订单贷”主要是针对有核心技术、优质产品、已获得市场认可的中小企业。企业只需提供付款可靠的订单,凭借未来可靠的现金流入,就可获得银行授信。
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叠加新形势,近年来,无为农商银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减费让利于民、商、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订单贷’是企业经过提供有可靠付款条件的订单,并以合同销售回款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贷款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生产能力跟不上订单规模的问题。”无为农商行行长郭浩如是说。
有别于其他贷款,“订单贷”限制为专款专用,规定贷款用于订单下货物、原材料采购及提供专业化服务等相关支出。对于企业而言,“订单贷”能够助力企业抓住市场机会,增强接单能力,巩固上下游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订单贷”多以信用方式放款,免担保、无抵押、利率低等诸多特点,也能减少了企业担保、抵押压力,降低“担保圈”风险。
为了应对电缆行业存在有订单无生产资金的窘境,2016年11月,无为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就主营电缆行业的“订单贷”业务。无为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也鼓励银行机构合理提高产业链重点企业的信用贷款比重,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无需抵押担保的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加快引导特色产业向无为集聚。
目前,无为农商行、芜湖扬子银行、无为徽银村镇银行均开通了“订单贷”业务。截至10月末,已累计为域内电缆企业投放“订单贷”11.38亿元,顺利帮助企业完成25.95亿的订单合同。
关于调整芜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
为进一步发挥公司职能作用,助力我市中低收入家庭和初始就业者等群体解决“居者有其屋”问题,现就调整芜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中低收入家庭、全日制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人员、初始就业者、进城务工农民申请住房公积金公司配套组合贷款,最高可贷款额度调整为45万元。中低收入家庭、全日制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人员贷款年利率调整为同期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初始就业者、进城务工农民贷款年利率调整为同期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45个基点。
二、高层次人才申请住房公积金公司配套组合贷款最高额度:B层次人才调整为75万元、C层次人才调整为65万元、部分D层次人才调整为55万元;贷款年利率调整为同期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45个基点。
三、乡村振兴“安居贷”贷款对象中户籍条件调整为无为市户口。申请乡村振兴“安居贷”购买新建商品房,贷款年利率调整为同期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45个基点;购买政府提供的安置住房,贷款年利率调整为同期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四、支持购买改善型住房贷款,首次公司个人住房贷款已结清,可第二次向公司申请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不低于同类型首次公司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60个基点。
五、中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认定标准调整为不超过3300元。
六、受疫情等影响,满足条件的借款人(包括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借款人等),可向公司申请个人住房贷款延期还款,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可不作贷款逾期罚息、影响个人信用等处理。
七、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以购房网签合同签订日期为认定标准。
特此通知。
造车亲兄弟,富豪一起当!吕向阳投出来的国产自豪品牌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在生意场上也如此。在生意场上有很多很多兄弟共同为企业打拼的案例,而在车企里也同样有这样的例子,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出生于安徽无为县的两兄弟,吕向阳和王传福,两人为表兄弟关系。身为哥哥的吕向阳是弟弟成功的最关键的推手。
在去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吕向阳以203.6亿的财富总值位列第112位,资料显示他主要从事的行业是投资,而吕向阳的主要投资就是弟弟的比亚迪。
一笔投资,造出国产第一25年前,正是他“慧眼识英雄”的250万元投资,下海创业的王传福方能创建比亚迪。吕向阳出身安徽芜湖无为县的农家,比王传福大4岁。他很小就离开了学校,1978年,16岁的吕向阳接父亲的班进入了中国人民银行安徽分行工作,一干就是15年。
1993年,31岁的吕向阳创建融捷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纺织品等传统行业经营。凭借精明的头脑和极其广泛的人脉,吕向阳很快积累了大量财富。
1995年,吕向阳接到表弟王传福的求救。
王传福同样出身无为县的农村,硕士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27岁时就出任研究院和内蒙古有关方面合资成立的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1995年,王传福听说充电电池的最大供应国日本要停止生产,这意味着这个产业将有一个新的世界格局,感觉在体制内难展拳脚的他决意下海。
但资金问题令王传福焦头烂额。
王传福曾和香港汇亚集团的董事和执行副总裁王干芝接触,双方协议的投资额只有50万美元。王干芝对比亚迪的前景较有信心,但这笔小到让汇亚投资委员会不屑考虑的投资,使汇亚与比亚迪擦肩而过。
王传福拉不到启动资金,又无法贷款,真是体会到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尴尬。
但王传福没有第一时间找吕向阳这位财神表哥借钱。因为吕向阳一开始就反对王传福创业,他曾劝王传福:“你和我不一样,你是国家干部,工作稳定,也很有前途,为什么非要冒险下海呢?一个决定错了,就可能全盘皆输,到时你怎么办啊?”
但王传福心意已决。他对表哥说:“我是研究电池出身的,也有电池企业的管理经验,我相信自己,你也了解我的能力。至于市场方面,你可以不相信我的判断,但你应该相信电池行业的潜力。”久经商海的吕向阳听了王传福这番话,最终借给了王传福250万元。
吕向阳这笔投资,绝对是“雪中送炭”——比亚迪当年的注册资本仅有450万元,还有相当一部分技术入股。吕向阳对王传福的投资,当然是以亲情为纽带,但也跟其他的投资一样,追逐利润是永恒的目标——王传福当年的压力可想而知。
1995年2月,王传福领着20个人在深圳莲塘布吉的旧车间里成立了比亚迪。没钱买自动流水线,他疯狂地把流水线一一拆解,把每道工序分成模块,四五十个工人依靠工具准确完成点焊、检测、贴标签等工作,替代流水自动作业,日产4000块充电电池,成本比日本厂商低40%。
2002年初,比亚迪在香港上市,7月,比亚迪全资收购北京吉普的吉驰模具厂,开始为进军汽车制造行业做准备。
从电池到电车靠着技术拆解和创新带来的成本优势,2003年,王传福已把比亚迪做成了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手机电池制造商,成为“电池大王”,而同年,他以2.7亿元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权,高调进入汽车业,日后深受巴菲特青睐。
这也是比亚迪第一次转型。
在初始阶段,由于缺乏经验,比亚迪一直在“闭门造车”,这就导致了生产车型与市场需求严重不符,为了在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王传福决心开展“逆向研发”。所谓“逆向研发”,即将市场上的爆款车型买来一一拆解,直到学会如何制造,这为比亚迪省去三分之一的经费和大量时间,而比亚迪“研发”出的第一款车,便是F3。
2006年,比亚迪汽车产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力车型F3实现了63153辆的销量,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成为自主品牌汽车增长冠军。同年,比亚迪的第一款搭载磷酸铁电池的F3电动车研发成功,其“三电”系统全部由比亚迪自行研发生产。然而,因为当时国家政策以及充电设施的不充分,王传福遗憾的放弃了F3上市。但是,此时的王传福在看到了电动汽车的各种优势后,“毫不留情”的将F3以及手机电池领域获得的利润,投入到第1代混动技术以及S6DM(2015年上市的混动4驱唐)的预研项目。而王传福领先同行十余年的产业布局,也使得比亚迪在经历经销商退网、员工大面积离职、三年整改、新势力崛起等大风大浪后,依然是国内品牌的“自主大哥”。
比亚迪的发展证明了表弟没有让吕向阳失望,在比亚迪高速发展的时候,表哥吕向阳也没有停下赚钱的脚步。他不断扩大自己的投资领域,包括高科技材料,化工产业,微电子,新能源等等,这些投资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根据2018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吕向阳的身价在63亿美元(约合430亿人民币)。近几年,兄弟二人多次登上富豪榜,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一对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