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柳河贷款

本文目录

吉林柳河农商行推进“金融活水惠个体”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年初以来,吉林柳河农商银行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相关工作要求,积极主动作为、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推进“金融活水惠个体”专项行动落地见效。截至11月末,柳河农商银行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5.1亿元,较年初增加1.6亿元,增幅44.81%。

柳河农商行组织客户经理分片包干走街扫巷入园访户(刘威摄)

走访调查。柳河农商银行组织客户经理,通过分片包干、走街扫巷、入园访户等方式,重点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住宿、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种子农资等领域的个体工商户进行走访对接,建立走访档案,采集客户信息,深度挖掘零信贷客户和未授信客户,截至目前,共采集客户信息3000余户。

优化服务。柳河农商银行针对个体工商户担保、抵押不足的特点,于今年6月推出“助商贷”信用贷款产品,截至目前,已为210户个体工商户发放“助商贷”5000万元。充分发挥“吉企银通”平台功能,推进线上“菜单式浏览+一键式申办”,及时受理系统推送的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提升办贷效率。

加强宣传。柳河农商银行通过营业网点、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等渠道,加强个体商户金融服务政策宣传与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影响力。定期回访已建立融资走访台账的个体工商户,及时了解客户最新融资需求,宣讲贷款品种和流程,共发放宣传折页8500余份。(记者王天武通讯员屈子靖刘威)

种地减产欠货款!柳河法院法官调解化纠纷

柳河县人民法院/供图

近日,柳河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因怀疑种子质量问题导致土地减产而拒付种子款的纠纷,在法官情理交融感召下,被告当庭履行欠款,原告撤诉。

据悉,2021年,被告王某向原告孙某购买玉米种子并出具欠条,后一直未给付欠款,孙某无奈起诉至法院。

该院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向双方了解案件事情经过,得知王某拒绝给付的原因是认为种子质量有问题。

庭审过程中王某说:“2021年是第三年购买孙某的种子,前两年的账都已结清,要不是种出来的地缺了三四成苗,造成减产,自己也不会拒绝给付种子钱。”而孙某则表示自己家卖的种子质量肯定是没问题的,土地减产有多种原因,当年的天气也会有影响。

由于时过境迁,种子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已经无法鉴定,于是庭后法官耐心调解让两人冷静下来,就其中的法律知识做了详细的讲解,并利用双方原有的业务交情进行开导劝说,说服双方要着眼未来,避免因一时的矛盾纠纷而损失各自的利益。

在法官的耐心开导下,最终被告王某当场拿出现金给付种子款,原告孙某撤回起诉,纠纷和平解决。

近年来,因种子质量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许多农民被起诉到法院后,往往都错过了种子鉴定的最佳时间,很有可能要承担不利后果,且影响农作物产量因素多样。

法官提醒,购买种子的一方如发现种子有质量问题,一定要及时维权;而售卖种子的一方更要诚信经营,把好种子质量关。(完)

本稿文图系吉林NEWS独家原创,作品未经本单位授权允许,禁止抄袭转发,侵权必究!

中新网·吉林

记者:谭伟旗

通讯员:刘雨琪

责编:赵梓妍

热线邮箱:52280652@.

农发行阜新彰武县支行:1.9亿资金让柳河实现“稻花香里说丰年”

农发行阜新彰武县支行坚决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投放1.9亿元农村土地流转贷款,用于支持彰武县“旱改水”项目建设,助力柳河流域生态治理,带动地方农产品产业链有序发展。

生态修复,沙漠边关筑牢绿色屏障。据悉,该项目为“柳河流域治理”中彰武县段综合治理与土地整理的一期工程,建设规模约800公顷,规划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土地流转。项目建成后,将对彰武县内满堂红等3个乡镇所辖10个村的耕地地块进行改良,土地开发面积近5万亩。“以水涵沙”是彰武县“旱改水”工程的一大创造,引水进田后,留下泥沙,风沙地变成高产稳产田,将大幅减少排入辽河的泥沙。同时,形成大量湿地,涵养整个柳河沿岸生态。目前,通过引流柳河上游闹德海水库水源,1万余亩水田已灌溉形成。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可持续发展项目试点。

修渠引流,涓涓活水灌溉万亩田园。据数据显示,该项目的建成将帮助两千余户农民家中的荒田变良田。以满堂红镇蘑菇沟村为例,过去,彰武县柳河水域在经过这座村庄时,拐起了“直角弯”,河水流向由东西改为南北,村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活水”从村口绕过,一滴都流不进自家的田埂。此次项目建设中,蘑菇沟是“旱改水”项目的重要一环,通过机械施工挖渠引流,一条条整齐的引水沟槽为蘑菇沟的田地带来了新的生机。据蘑菇沟的村民介绍,全村“旱改水”田地改造已达到8000亩,多亏了彰武农发行贷款支持的“旱改水”项目,光秃秃的蘑菇沟才能变成绿油油的水稻田。

风吹麦浪,生态治理带动特色产业。项目实施后,柳河两岸的含水沙地成为了水稻种植的天然生态园,“沙地大米”产业基地在这里应运而生。水稻通过天然弱碱水灌溉,加上昼夜温差大的地理优势,产出的大米颗粒均匀、色泽光亮、绿色营养、口感极佳。风吹麦浪,大片大片的稻田连在一起,绵延起伏,柳河两岸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稻花香。据彰武县水资源公司介绍,2021年以来,600余位村民在项目区务工,平均增收1.8万元。村民们一致认为,土地流转有收入,腾出身子打工还有收入,一块土地能赚两份钱。短短一年,“旱改水”项目,把“沙窝子”变成“风吹稻花香两岸”的鱼米之乡,不但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绿色屏障,同时奏响了防汛、治沙、富农的交响乐章。

靶向施策,真金白银助力项目建设。近年来,在省市行党委的决策部署下,彰武县支行积极向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倾斜政策支持。在了解到地方项目需求后,该行立即组建业务骨干团队,上门营销推介农发行最新信贷政策和产品。在彻底摸清项目建设方案与融资需求后,帮助地方政府梳理整合资源,充分利用“融智”“融资”模式,因企施策制定服务方案。支农的使命担当与专业的定制服务,快速促成了“旱改水”项目的落成落地,实现了特色“沙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切实做到为优质企业建链、补链、延链。

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擦亮“绿色银行”与“农地银行”品牌,切实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带动引导更多资金向“三农”倾斜,将政策性金融活水注入乡野田间,助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本文图片来源:农发行阜新彰武县支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