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深圳贷款qq群

本文目录

普惠小微贷款规模居主要城市首位!深圳金融助力经济筑底固基

作者丨曹媛

编辑丨孙超逸

实体经济与金融两者是根与枝叶的关系,只有实体经济根深蒂固,金融才能枝繁叶茂。

截至9月末,深圳市制造业贷款余额8195.4亿元,同比增长17.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8个百分点。科技企业贷款余额8154.24亿元,同比增长31.5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5万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6个百分点。

一系列数字背后,是深圳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转型发展多重压力,深圳金融机构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以金融之力服务深圳“双统筹”,助推深圳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三季度,深圳地区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2.3万户;9月全市各类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36%,环比下降30个基点,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为进一步增强深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表示将从“金融+制造”“金融+科技”“金融+环境”“金融+社会”四个方面着手。

深圳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几家抬”

因缺抵押、缺担保、缺信息等经营特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同时,疫情冲击影响部分行业企业困难增多,金融机构内生动力不足、外部激励约束作用发挥不充分,“惧贷”“惜贷”等问题仍然存在。

今年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纾困解难“30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促消费“30条”、工业经济“30条”、经济稳增长“30条”等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深圳有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一揽子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在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从“纾、融、保”等方面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持续降低融资成本,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深圳各银行加快构建全流程风控管理体系、改进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处置方式等,持续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促进形成分层有序、各有侧重的中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格局。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数据,截至2022年10月末,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5万亿元,同比增长24.67%,余额在各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130.33万户,同比增长26.89%。今年5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其中,阻碍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题”集中表现在“首贷”难,后者指无贷款记录的企业首次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解决小微企业首次获贷难题是打通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最先一公里”。

今年11月,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圳人民银行、深圳银保监局共同印发《深圳市2022年“首贷户”贷款贴息项目实施细则》,创新推出首贷企业贴息政策,对2022年6-12月从深圳辖内商业银行首次获得贷款的企业,给予2%的贴息补助,单户企业贴息金额最高20万元。

此外,政府引导基金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加大。截至10月底,深圳设立的11只市级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规模总计110.735亿元)共投资全市中小微企业180个,投资金额42亿元。

另外,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力度加大。风险补偿资金池对各商业银行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新增贷款的风险损失补偿比例提高30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80%。截至10月底,资金池入库贷款总额约11734亿元,补偿不良贷款金额6.13亿元,撬动新增贷款近1022亿元。

此外,为了配合深圳“20+8”产业政策,深圳筹划设立市、区两级园区投资发展基金,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和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统筹各类基金,重点投资园区制造业企业。此外,深圳还将推动各园区建立“招投联动”机制,通过债权融资、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

从老三角到新三角,科技金融加速融合

“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基建三角循环来拉动增长的模式需要转型,旧三角循环正由‘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所替代。”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

因此,如何更好地采用金融手段撬动更多信贷和社会资本关注并投向科创产业,提升金融支持科创效能,正在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课题。

科技和金融本就是深圳的重要优势产业。早在2011年10月,深圳便成为国家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16个试点地区之一。为此,深圳通过完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来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科技金融机构方面。截至10月底,深圳市共4家创新型法人金融机构,65家科技支行,“科技银行”浦发硅谷银行在国内的第二家分行也设在深圳。此外,地方金融组织发展科技金融特色业务,如2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3家科技融资担保公司,推动成立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依托金融科技手段,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判别中小微企业,尤其是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借贷资质和信贷风险,助力提升企业获贷率、首贷率和信用贷款比例。

深圳风投创投业也在持续支持科技创新。早在1999年8月,全国第一家由地方政府发起设立的股权投资机构深圳创新投应运而生,此后涌现出一批本土风投创投企业。截至2021年底,深圳私募创投机构累计投向中小企业近4000亿元,投向高新技术企业近3000亿元,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权资本金约4000亿元,推动500余家企业境内上市。

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认为,“近20年来,深圳上市公司的科技属性和含量越来越高,这都是创投推动的。从数据上看,深圳几乎所有上市公司背后都有创投,创投投资的企业容易上市,所以深圳‘20+8’产业政策更离不开创投。要想推动科技创新,背后的逻辑一定是创业投资。”

此外,引导基金体系也不断发展壮大。2016年以来,市政府成立“千亿级”规模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以及“百亿级”规模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年均至少投入100亿元财政资金,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硬科技领域等。据不完全统计,市区两级引导母子基金群(约5800亿元)+国资母子基金群(约4500亿元),已形成万亿级资金“源源不断”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截至2021年底,市区两级政府引导基金共14只,两级引导基金实缴规模合计2047亿元。

绿色金融快速前行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金融机构也迎来政策与市场机遇。深圳将“可持续发展先锋”作为其战略定位之一,并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城市目标,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深圳绿色贷款余额6027亿元,同比增长43.8%。

绿色债券方面。截至2022年8月末,深圳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债券51只,累计发行规模487.1亿元,年均增长率188.5%。

深圳在绿色债券方面还实现了多个“首单”突破。今年,深圳便落地全国首单“乡村振兴”绿色金融债券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粤港澳大湾区首单蓝色债券。深圳市人民政府连续两年在香港发行包括绿色债券在内的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前海管理局向在香港发行绿色债券的前海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

此外,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出后也有效带动了碳减排。2021年11月,人民银行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深圳10家银行新发放碳减排贷款69.1亿元,支持了120家企业,重点支持生物质能源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风力发电设施建设等领域,带动年度碳减排量140.3万吨。

我国转型金融正处于初级阶段,二十国集团(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认为目前至少面临着五大问题:首先,缺乏权威的转型活动界定标准,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导致企业“洗绿”或假转型风险;其次,缺乏对转型活动的披露要求亦将会强化“洗绿”风险;此外,目前我国以债务型融资工具为主,股权类金融工具、保险和其他风险缓释工具较少;另外,当下我国对转型活动缺少相应激励政策;最后,在金融交易中,对“公正转型”概念还没有落实。

面对上述问题,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何杰给出了解决办法:

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及服务体系;

二是强化绿色金融工作合力;

三是率先进行绿色金融地方立法;

四是多举措推动《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落地;

五是成立绿色金融行业协会;

六是“中证可持续发展100ETF”、国证香蜜湖绿色金融指数、赴港发行绿色市政债等绿色金融实践;

七是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八是积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作用;

九是加强可持续金融的国际交流合作。

除在上述实体经济的重点及薄弱领域加强金融扶持外,深圳金融业也在聚焦新市民金融服务,如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扩大创业担保贷款适用范围,落实“金融16条”提供个人住房贷款延期服务等。

END

本期编辑黎雨桐实习生李睿妍

深圳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力度 普惠金融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深圳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深圳人民银行)近期落地第二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为深圳市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资金4.38亿元,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向普惠小微企业增加贷款投放219亿元。

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和《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的23条举措,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用好用活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强化正向激励,持续精准发力,扩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发展。

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帮扶力度

银保监会日前举行小微金融工作专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帮扶力度,各级监管部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抢抓时间窗口,加快政策细化落实进度。股份制银行要在完成现有信贷计划的基础上,对具备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增加投放。地方法人银行要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等政策,进一步做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

普惠金融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2021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邮储银行均超额完成了“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目标,各自下沉分支机构,向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拓展物理服务网络,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商业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地域偏远、贫穷农户分散、物理网点不足问题。

2021年,小贷公司发挥出网点、人缘、地缘独特优势,坚持对涉农小微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农户的金融扶植力度,提高信息采集、挖掘、分析和处理能力,降低服务成本,为偏远地区低收入群、老年人群、残疾人员体提供可负担的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和社会担当。

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信贷结构优化力度,利用定向降准实现金融服务普惠性。其中,中小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已经降至了9%,相较于之前19%的高点,下降了10个百分点,较大型金融机构低了3个百分点,为中小微企业、“三农机构”、普惠金融创造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

2022年,引导商业银行、非银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开展“专精特新”小额信贷服务,拓展人工智能、3D传感器、人脸(指纹)识别技术、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交易风控、舆情分析等场景应用,改进获客渠道、营销方式和风控手段,继续降低迭代和试错成本,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中长期的普惠型小额贷款,保持生活、生产双稳定,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及时性、普惠性,形成层次丰富、覆盖广泛的“专精特新”普惠金融格局。

关注头条号“中研网”,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节选,速速来取!

深圳将放开限购限贷?贝壳:截图为虚假图片,已报警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近期,多地楼市政策暖风频吹。作为一线城市的楼市风向标之一,目前有关深圳楼市的政策调整“传言”不断,不过,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截至目前深圳并没有明显放松或出台刺激性楼市政策。

贝壳辟谣:虚假图片,已报案

近日,网传深圳即将放开限购限贷,网络截图,该消息来源于一个名叫“贝壳集团(深圳)高层群”的微信群内。

对此,4月27日,贝壳深圳站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经查实,网传截图内容为虚假图片且恶意造谣,贝壳深圳没有所谓的“贝壳集团(深圳)高层群(436)”。贝壳表示,“鉴于该谣言利用作假图片性质恶劣、严重扰乱市场、影响企业声誉,我司已于2022年4月26日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将依法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深圳楼市传言不断

事实上,除了上述网络传言,最近关于深圳二手房参考价即将调整的传言也不断,但截至目前官方并未发布任何关于深圳二手房参考价调整的消息,请购房者勿轻信网络谣言。此外,此前一则关于“贷款成数不再参考指导价”的消息也在互联网流传,令一些购房者误以为是银行不再按二手房参考价发放贷款。对此,记者询问中国银行、宁波银行等银行的个贷经理,均回复未收到任何消息。

不过,从成交和网签数量来看,深圳二手房市场的回稳势头不减。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4月18日至24日),深圳二手房(含自助)网签705套,环比增长率为4.8%,二手房周网签量呈持续上升态势。而在此前两周,深圳二手房的网签量分别为482套和673套。记者在罗湖桂园片区采访,一位资深房产中介经理告诉记者,自己的门店自农历新年后成交了两套二手房,这已经比去年年底的“零成交”要好。不过,价格方面也出现松动,目前的成交价都仅比参考价高出10%左右,甚至还有按照参考价挂盘的房源。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预计,接下来到上半年深圳楼市会处于一个触底和缓慢回升的过程,二手房交易量年中前后估计会探到4000套/月左右的水平,但还是低于5000套的分水岭。接下来的市场走势,还要看疫情和政策。

多城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松绑”

近期,多城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松绑”。

4月26日,沈阳为减轻群众购房负担,满足住房需求,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

4月25日,无锡不仅上调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二孩或三孩家庭最高可贷100万元,而且还松绑了限购政策,对生育二个孩子及以上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可以在限购区域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4月25日,江苏淮安出台了住房公积金新政,缴存人购买首套自住住房且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缴存人购买第二套自住住房或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50%降低至30%。新政自2022年5月5日起执行。

4月24日,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首套住房的贷款最高限额提高到80万元;烟台对硕士研究生高层次人才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80万元。

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仅4月以来已有30余个城市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松绑”。现在,楼市调控政策“松绑”的城市数量持续增多,涉及取消限购及限售、降低首付比例、发放购房补贴等。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省会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对于其所在省份房地产市场预期转变有较大影响。

编辑:万健祎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iiTi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黑幕调查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新春走基层丨经济形势专家谈丨央行回应市场波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货币政策将有这些动作!丨俄乌最新局势!俄石油基地火灾仍在持续,俄外长:核战争风险真实存在丨上海新增死亡52例!最小33岁,诊断为心源性猝死…丨重磅!央行出手维稳:降低外汇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人民币应声止跌拉升,更多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来看详细解读丨刚刚!又有公司触及强制退市标准,股价已暴跌80%;这些公司也需留心!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