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深圳金融联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目录

实控人目前是否存在其他大额负债?日联科技答复科创板首轮16问

2022年8月25日,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日联科技”)回复科创板首轮问询。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

在首轮问询中,上交所主要关注日联科技主要产品与下游应用、核心部件、营业收入、内部控制、研发费用、员工持股平台、成本与毛利率、存货等16个问题。

关于内部控制,上交所要求发行人说明:(1)向刘骏出借资金方的相关信息,出借方与发行人及其供应商、客户存在业务资金往来或其他利益关系的情况(2)发行人通过实际控制人个人借款而非自行借款及当天借还等相关安排的原因与必要性,发行人归还刘骏借款的资金来源(3)公司实际控制人目前是否存在其他大额负债(含担保责任)及其具体情况。

日联科技回复称,经核查,除已披露的拆借过桥资金外,深圳前海大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联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李晴斐及陈美萍,与发行人及其供应商、客户间无其他业务资金往来或其他利益关系。

报告期初,发行人向实际控制人借款而非自行借款主要系到期银行贷款归还前,发行人暂无法获得新的贷款,为避免不能及时归还银行贷款而导致的企业经营风险,发行人通过向实际控制人借款的方式优先偿还到期银行贷款,在银行新的贷款获批后,发行人主要以通过转贷的形式获取的银行资金归还刘骏的借款。

在银行新的贷款获批后,发行人主要通过转贷的形式获取贷款6,000.00万元,其中4,550.00万元归还向刘骏的借款,剩余款项用于发行人日常资金周转,刘骏在收到发行人还款后当天归还给相关出借人,过桥资金产生的利息费用由发行人直接转至出借人。

经核查,截至本回复出具日,发行人实际控制人刘骏、秦晓兰存在的大额负债以及大额或有负债(待偿还金额或可能产生的负债金额大于30万元)情况如下:

1、刘骏、秦晓兰存在的大额负债

(1)2016年10月27日,刘骏和秦晓兰分别向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莞支行借款38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房产,借款期限至2026年10月27日,截至2022年6月末,借款余额均为189.91万元。

(2)2021年11月25日,刘骏向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新区支行借款500万元,用于偿还个人前期银行贷款,前期银行贷款主要用于偿还发行人的拆借款等支出。本笔银行借款的借款期限至2022年11月25日。

(3)2022年2月23日,刘骏向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新区支行借款500万元,用于离职员工股权回购等支出,借款期限至2023年2月23日。

2、刘骏、秦晓兰存在的大额或有负债

2022年7月28日,刘骏、秦晓兰作为保证人,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行签署《保证合同》(编号:B0CXD-D062(2022)-273),约定其为发行人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行在2022年7月28日至2023年7月27日期间为办理银票、保函、信用证而签订的全部授信业务合同提供最高额保证担保,担保的最高债权额为3,600万元。截至2022年7月31日,上述担保合同所担保的债权余额为1,835.74万元。经核查,上述担保为发行人正常经营过程中的借贷行为所产生,且相关债务余额占发行人净资产比例较小,发行人目前经营及财务状况良好,具备清偿能力,发行人将如期承担债务,实际控制人承担担保责任的风险较小。

综上所述,发行人实际控制人存在待偿还的大额负债以及一项为发行人提供担保而形成的或有负债。发行人及其实际控制人具有清偿能力,实际控制人承担担保责任或无法偿还个人负债的风险较小。

本文源自资本邦

多家银行“试水”个人碳账户——金融如何撬动降碳大市场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绿色信贷”“低碳金融”逐渐成为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曲线。近日,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推出碳账户方案。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业开展碳账户金融服务的尝试,不仅有利于扩大碳账户覆盖面,而且随着金融机构在绿色消费端持续发力,还将有助于系统推进个人消费行为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

搭建绿色低碳应用场景

今年3月初,建设银行申报的“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入选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第四批创新应用案例。与此同时,中信银行宣布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账户”内测版上线。这是中信银行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开展合作推出的个人碳账户。

何为碳账户?“碳账户是碳金融的具体实践,是以碳征信为核心,引导商业银行围绕制度、流程、产品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优化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金融制度安排,由此实现商业银行投融资业务碳排放核算的可操作、可计量、可验证。”北京绿色交易所常务副总经理王辉军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碳账户场景应用分为个人与企业,可涵盖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等不同领域。根据不同场景的碳排放数据收集与核算,通过碳交易市场转化为货币价值、形成市场价格,进而发挥价格的成本约束和收益激励作用。

就个人而言,目前碳账户的形态是碳减排量账户。简单来说,就是监测个人衣、食、住、行活动中的低碳行为,对碳减排行为和效果进行量化评价。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郑忱阳表示,把碳账户嵌入各类应用场景中,有利于增强公众的绿色低碳意识、提高碳减排效率。比如,个人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水用电、废物回收以及企业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都可以转化为碳减排量,形成相应的碳积分,换取授信优惠、礼品和服务兑换、碳市场交易等权益,让客户通过自身的低碳环保行为获得实惠,促进个人主动降低能源消耗水平。

当前,多家银行推出碳账户,也是落实绿色金融政策的具体行动,尤其是针对个人绿色零售业务,通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并满足个人绿色融资需求,契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扩大内需战略以及银行零售转型定位。建设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低碳生活生态场景样板间建设,通过建行生活APP、手机银行APP等终端,识别用户在日常低碳生活及金融场景中的绿色行为,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进行碳减排测算,形成个人碳账户,记录消费端个人碳足迹。

银行纷纷“试水”碳账户也是拓展业务的需要。据中信碳账户测算,中信银行信用卡用户通过在线金融服务方面的低碳行为,每年累计可减少约200万吨以上的碳排放,未来用户碳减排市场潜力巨大。郑忱阳分析认为,银行之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展业,主要是个人绿色低碳行为与自身的碳账户绑定后,不仅能够吸引增量客户、活跃存量客户、下沉服务重心、沉淀零散资金,还能增强银行和客户间的黏性并拓展其他业务,以绿色低碳转型带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认为,银行提供具有导向性的绿色金融服务,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更多主体参与碳减排。金融机构利用碳账户可以准确获取个人或企业的碳排放表现,并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实现为个人或企业提供基于碳减排表现的差异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从而以金融举措推动更多主体增强减排主动性。

碳账户体系有待完善

为推动个人消费向绿色转型,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规范发展绿色消费金融服务,推动消费金融公司绿色业务发展,为生产、销售、购买绿色低碳产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

绿色消费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活动提供的各类金融支持,从需求端引导金融资源向个人低碳行为聚集,比如绿色消费贷、绿色信用卡等产品。郑忱阳表示,碳账户是绿色消费金融服务的一种,银行将个人客户的绿色消费行为关联到碳账户中,记录个人碳足迹和碳减排量,转化为金融服务优惠。不可否认,绿色金融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企业的减排积极性,但与之对比强烈的是,目前来看,个人的减排意识和动力相对欠缺。

目前,我国碳市场建设整体仍处于初期阶段,碳账户主要由企业端建立、居民自愿参与的方式进行,尚未形成系统的碳账户体系。王遥表示,未来碳账户的发展还面临诸多难点。从碳核算体系看,碳账户背后的计算方式主要是通过碳排放因子来达成相应的转换,而碳排放因子的确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针对不同地区需要考虑不同的排放情况。另外,减排量计算中基准线的确定也至关重要,而面对复杂的大众行为,难以合理地确定基准线。未来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完善,有望不断提高基准线确定的合理性。

其实,个人碳账户大多数情况与日常线上生活缴费(含水费、电费、燃气费等)等行为相关联。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个人绿色消费具有多样化特点,银行无法完全捕捉到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具体消耗了多少碳。个人碳账户与企业碳账户强制减排、披露碳信息不同,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培育公众绿色消费理念。此外,碳账户需要通过对个人或企业日常生活及生产行为的相应信息进行收集,而个人的信息采集工作在目前来看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信息来源。随着各界对信息安全的日渐关注,如何保证个人、企业相关信息不被泄露也关系到碳账户的未来发展。

探索碳减排数字账本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于银行业而言,需要不断完善绿色消费金融服务,做好客户绿色消费现状的摸排与了解。但是,对于微观层面的个人或企业来说,仍缺少一致的核算数据标准,探索碳减排数字账本或许能补足这一欠缺。

据王遥介绍,尽管多家金融机构在全力完善碳账户这个绿色供给端,但是还需要持续重视金融产品创新与探索。比如,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绿色交易所搭建的碳普惠项目,鼓励公众通过绿色低碳出行获得对应的碳减排量,可将所获收益用于公益活动或是购物代金券兑换,这就是数字化账本的有益尝试。

碳减排数字账本之所以受到业内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在发展碳账户的过程中要提高碳数据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也是发展低碳金融的关键。郑忱阳建议,银行通过政府支持、借助技术手段等方式多渠道搜集客户的碳足迹和碳减排信息,探索标准统一的碳核算体系;企业要增强环境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和透明化,建立碳排放数据监测平台。只有二者同步发力,才能提高碳数据搜集和处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此外,碳账户在收集客户信息数据的同时,不能忽视保护客户隐私和消费习惯。北京信用学会副秘书长薛方认为,对部分金融机构泄露和滥用客户隐私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建议监管部门通过现场检查、非现场监测等方式对个人碳账户的信息安全进行定期监测审查。在金融科技赋能碳账户方面,银行业要持续投入研发资金,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拓展潜在客户,精准分析用户需求,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的数字账本。

发展碳账户不是朝夕之功,尽管当前个人碳账户建设取得一些创新成果,但还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王辉军建议,从绿色金融体系角度增强量化能力;与相关机构合作研究建立个人碳账户;依托企业碳账户,建设企业ESG披露系统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平台,为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和个人碳账户建设提供支撑。(记者王宝会)

来源:经济日报

培训机构号称“包过”能信吗 网络培训乱象调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网络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不乏一些无资质的培训机构,同时也出现了夸大培训作用、夸大证书含金量以及借培训行骗的乱象

●不发证的网络培训也乱象丛生,如金融类培训班就是“爆雷”最多的一个。培训机构经常利用人们渴望高额回报的心理,开设诸如“理财培训班”“股票基金培训班”等项目,并从受害学员处攫取大量金钱

●网络培训机构通过虚假宣传等行为,使消费者违背真实意思表示订立合同,消费者在维权时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学费,也可以直接请求赔偿,还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严重的话应直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网络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不乏一些无资质的培训机构,同时也出现了夸大培训作用、夸大证书含金量以及借培训行骗的乱象。

多位参加过各类网络培训的受访者称,一些网络培训机构打着培训的旗号,收取学员培训费后卷款跑路,还有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与广告宣传严重不符,甚至利用培训合同诱导学员陷入骗局,不断套取学员费用。

《法治日报》记者在一家第三方投诉平台上查阅发现,教培行业考试“包过”相关投诉量达6000条,主要涉及退费难、虚假宣传、诱导办理教育贷等,其中涉及一级消防工程师证书和碳排放管理师证书报考的投诉记录最多。

3月15日,该投诉平台综合主管部门通报、各大媒体报道、全网舆情、平台投诉数据及典型消费问题发布了2021十大消费乱象,“考证培训消费”赫然在列。

针对网络培训存在的诸多乱象,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调查。

考前承诺推荐兼职

获得证书后玩失踪

记者调查发现,在网络上,“含金量高”“门槛低”等证书报考广告令人眼花缭乱。除碳排放管理师外,在该投诉平台上涉及公共营养师证书、健康管理师证书等的投诉也较多。

2021年末,广东汕尾的林佳(化名)在某短视频平台看见一个博主推荐武汉某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体重管理师体验班,本着学习新技能的心态,她点击了视频下方的报名链接。

在体验课上,该在线教育公司的老师对正式课程和配套福利作了详细介绍,具体包括购买课程后可以获赠体检卡、体重秤、健康书籍,推荐兼职就业,赠送公共营养师课程,通过考试后还可以获得体重管理师和公共营养师双证书等。

“当初,机构的老师说可以签署就业保障协议,兼职包括主播、讲师以及网上客服3种,月收入保底2500元。那时我刚怀孕,希望能学点技能,利用空闲时间干个兼职增加收入,于是就报了名。”林佳说。

林佳花3980元报了该机构的体重管理师企业定制联报班后,直到现在都没有收到机构的教材,也没有参加考试,更没有获签兼职保障协议。原本机构说课程的有效期是一年,但是还不到半年,林佳就已经打不开那个网课链接了。

“机构一开始说,这个兼职协议是开课或者上完课就签署,但是我们多次追问,机构都说合同正在生成中。之前联系我们的老师,微信号都已经注销了,现在的老师是新来的,经常不回复信息,要么就是回复得非常敷衍。”林佳说,还有十几人跟她情况一样,其中大部分都是宝妈。

机构原本称,等他们学完了体重管理师课程,并且通过机构内部的结业考试,就可以开通公共营养师课程。群里部分学员已经通过结业考试了,也提交了公共营养师的报名材料,但是至今也没有收到报名成功以及何时参加考试的消息。“但却收到了很多骚扰电话,还有网贷验证信息。”林佳说。

记者调查发现,在报考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证书时,部分培训机构也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

2021年5月,广东河源的陈萍(化名)在某教育培训机构报考了健康管理师和心理咨询师证书,当时陈萍手头上已经有了公共营养师证书。

该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告诉陈萍,“等你再把健康管理师和心理咨询师证书考下来,我们就可以在3个月内推荐挂靠单位,否则全额退款。”

但是等陈萍把3个证书考完,对方就基本处于失联的状态,不但没有推荐挂靠单位,更没有退款。后来,陈萍联系对方的业务员时被告知,该公司快要破产了。

“上班挣得少,不如来当营养师!听说含金量很高,身边人都在考”“可全职、可兼职,月月拿双薪”……目前,类似的报考广告在网络上随处可见。记者点击某广告下方的报名链接并添加了天津某教育机构教务张老师的微信。

张老师告诉记者,公共营养师证书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该教育机构推出了2980元的快速取证班和3980元的私人定制班。快速取证班只适合有升职加薪需要的人,但是如果想让机构推荐兼职,就得报名私人定制班。

为了引导记者报名价格更高的私人定制班,张老师反复强调:“报名私人定制班可以一次性获得3个证书,一个是公共营养师证书,同时还有我们机构颁发的儿童营养师和膳食搭配师结业证书。而且公共营养师证书可以无限重修,直到您考到证书。我们也会给您推荐线上兼职平台,并且有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教您怎么做兼职。”

据了解,该机构推荐的主要是线上兼职,如在相关网络平台上做营养咨询,机构会辅助学员把证书注册在平台上,帮助学员包装身份,制作简历。平台自动分配订单,只需有空的时候上线回答即可。

不过,已经拿到证书的学员张某告诉记者,虽然在相关平台注册并且兼职,但是订单量很少,一个月有时一单都没有,连培训费都挣不回来。网络培训货不对版环环相扣诱导消费

记者了解到,培训拿证只是网络培训乱象的一部分,不发证的网络培训也很乱,如金融类培训班就是“爆雷”最多的一个。培训机构经常利用人们渴望高额回报的心理,开设诸如“理财培训班”“股票基金培训班”等项目,并从受害学员处攫取大量金钱。

去年8月,浙江台州的刘女士经亲友介绍,进入了北京某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一个名为“25-4袁家军金融管理高阶班”的群聊。刘女士看到群负责人转发的“成功案例”后,觉得自己发财的机会到了。

自称是班主任的群负责人在添加刘女士为好友后,立即向其介绍了一些股票投资的内容,并告知刘女士:“您现在看到的学习资料都是内部专享,现在报名参加高阶进修班可以免费领取各种课程,我们用收益保证品牌质量!”

刘女士起初还有些犹豫,但群负责人每天不厌其烦地打电话、发信息催促她报班。刘女士告诉对方,自己经济能力有限,卡上的余额交不起学费,所以现在还没有确定要不要报班。

刘女士告诉记者,对方听到她说没钱,用非常激动的语气告诉她,该机构有专门为交不起学费的学员提供贷款的配套服务,现在只需要刘女士提供办理贷款的基本信息,就能和普通学员一样正常参加网络培训,而机构会替她处理好贷款相关事宜。

就这样,刘女士接连交纳了3799元和2580元,分别购买了“基金股票高阶特训营”“财务自由私人专属训练营(直播专享)”两项课程。

但在随后一个月的培训时间里,原先承诺的黄金期货秘籍课、基金股票全景复习课、全景复盘课并未兑现,仅有的两次专享直播课也是和几百人一同观看的,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不遗余力地推销他们更高级的培训课,并不断降低课程价格,直播评论区不一会儿就能看到有学员购买课程的消息。

在培训期间,班主任以开设新课为由,不断将刘女士推荐到别的社交群,有的是证券投资实战群,让刘女士和同期学员集体在某证券公司开股票账户,有的是期货外汇群,将学员们“打包”交给某证券公司之后便再也没动静,什么也没学到。

学员们集体向该机构投诉时,机构客服解释说,学员们签的培训合同已经到期,课程已经交付,无法退款。

与此同时,有细心的学员发现,当时报名时签署的网络培训服务协议中,盖章公司天津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竟然和该机构没有任何关联。

多方联合齐心治理

遏制网络培训乱象

在黑猫投诉发布的《2021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中,有关网络培训的内容也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部分。

近几年,在不少人有着“学历焦虑”的背景下,“包过”“包获文凭”的学历、技能提升广告随处可见。然而,一些宣称“包过”的教育机构甚至没有给学生报名入学,大量非正规机构大肆招生,部分机构更是涉嫌违规违法经营。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成人教育市场规模达11077亿元。市场的不断扩张也伴随着纠纷的增长,微博上“教育培训”相关的提及量高达365万次。教培机构屡屡“爆雷”,“在线教育机构虚假广告”“1元学理财被骗近万元”等话题引发人们广泛讨论。

广告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零基础包拿证”“证书含金量高可挂靠”等,都是赤裸裸的虚假广告和误导宣传,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机构宣传可挂靠,那么具体的挂靠企业以及是否得到监管部门的同意都需明示。

针对一些培训机构在收款后或培训尚未结束时失联的情况,刘俊海说,如果培训机构想履行责任但是没有能力,即构成违约,属于违法行为。但如果机构在一开始收钱的时候就没有履行的意思,则可能涉嫌犯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贵州新瑞林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旭梦认为,网络培训机构通过虚假宣传等行为,使消费者违背真实意思表示订立合同,消费者在维权时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学费,也可以直接请求赔偿,还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严重的话应直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吴旭梦提醒,消费者在参加网络培训的整个阶段,一定要做好证据收集工作,如相关截图、电话录音、转款凭证以及签订合同时的合同原件,以便日后维权。

刘俊海认为,监管者应该勇于担当,用好用足法律赋予的市场准入、行政指导、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等权限,激浊扬清,惩恶扬善,遏制网络培训中的乱象。对于没有培训资质的机构,该取缔的取缔、该处罚的处罚。同时,培训机构应当加强自律,依法经营。

在吴旭梦看来,对于此类虚构培训效果的培训机构,公安、市场监管、网监等部门应该联合执法,除整顿罚款之外,对于这些培训机构的实际控制人和大股东依法予以重罚。

“消费者也要学会分辨网络培训机构中的真假,警惕带有引诱性质的宣传标语,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如果不幸深陷其中,也要保持理性,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吴旭梦说。(记者韩丹东实习生关楚瑜)

来源:法治日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