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现在贷款利息是多少

本文目录

LPR连续4个月不变 专家预计明年房贷利率下行概率大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庞无忌)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保持一致。LPR已连续四个月保持不变。

资料图为市民经过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银行。中新社记者蒋启明摄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当日LPR按兵不动,最大可能是要配合多数居民房贷的重定价日(每年1月1日),同时作为LPR报价基础的12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未发生变化。但总的来看,2023年尤其是2023年上半年居民房贷利率下行的概率比较大。

庞溟认为,下调LPR,尤其是调降房贷利率参考的五年期以上LPR,依然有必要。这样可以逐步降低增量和存量房贷利率以及购房成本,满足居民刚需、改善性按揭贷款需求,提高居民购房意愿与能力,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推动楼市尽快出现趋势性回暖。此外,最近存款利率进入新一轮下调趋势,也助力了下调LPR报价的动因。

今年以来,中国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调35个基点。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今年以来,房贷按揭利率下降明显。截至目前,首套利率、二套利率较去年最高点分别回落了165个和109个基点,创历史新低。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18城首套房贷主流利率已降至4%以下。但是,商品房销售并未出现明显反弹。

李宇嘉认为,目前稳楼市的当务之急是提振居民收入和市场信心。他建议,针对存量房贷降利率,以减轻居民还款负担,释放需求。2017年至2021年,商品房市场高位运行之时,许多人购房的按揭利率在5%左右。把这部分房贷利率降下来,也能激活居民的生活性消费需求,拉动内需。(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事关房贷利率,央行、银保监会最新发布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这一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利于支持城市政府“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当地政策范围内,银行和客户可协商确定具体的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水平,有利于减少居民利息支出,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银保监局:

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现就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于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二、按照“因城施策”原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城市政府可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及调控要求,自主决定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指导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配合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2年9月29日

转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来源:新闻晨报

促消费放贷机构普降利率:银行最低至3.65%,网络助贷息可打五折

华夏时报(www.hii..)记者胡金华上海报道

当前促销费无疑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为了刺激消费,各路金融机构纷纷降低借贷利率。

“7月以来,我几乎每天都接到各类贷款中介的电话、短信,50万元纯信用借款当天到账无需审批,利息最低只有三厘。而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原先关闭的三十万以内的信用贷也重新上线了,而且审批非常快,利息也不高,和房贷差不多。如果有大件购物需求,我还真的会考虑一下。”7月28日,上海某事业单位员工夏明(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无疑,像夏明这类工作稳定、信誉良好且有充足存款的人群,是各类金融机构抢占的放贷对象,尽管对银行、互联网助贷机构、互联网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们来说,在促消费的大背景下,并非人人都可获得低利率资金,但是各类机构普遍降低小金额放贷利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花呗、微粒贷等为例,原先超过12%的年化利率也在近期打了七折,不到8%,而几家互联网银行的借款利率甚至打了对折,在7.5%左右。

“我们银行大消费贷款的利息还是比较低的,对于优质老客户们,我们甚至有5万元借15天只要75元的优惠贷款券,年化利率只有3.65%,相当于公积金贷款了,主要还是为了增加客户粘性,3个月以上的30万元左右借款利率也从原先的7%以上降至5.7%左右。”7月29日,上海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个金部负责人盛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在他看来,不同的金融机构消费贷、经营贷等都有自己针对的客户群,银行利率低并不代表市场份额小,而各种助贷机构利率高也要承受更大的风险。

银行消费贷利率最低破4%

7月28日,记者梳理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等手机APP上的消费贷(包括装修、教育、大件消费品、旅游等不同用途)利率发现,相比之前普遍7.5%以上的年化利率降了差不多两个百分点,这是仅限于银行自身的消费贷产品利率下降;而作为银行下设的消费金融公司,其推出的一些消费贷、经营贷等产品的利率仍然高达12%左右,相比之前接近18%也是降幅明显。

“今年5月之后,各地频频出台扶持经济和消费的政策,加之疫情得到控制后消费需求提升,银行推广消费贷的意愿增强,而金融管理部门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整个市场利率处于下行通道,消费信贷利率也存在下调空间。消费贷利率仍较高的银行,可能会针对优质客户继续下调,实施优惠利率,下降幅度已较大的短期下行空间则有限。”一家总部在上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消费金融部负责人7月29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是如此,事实上国有大行也是如此,只是国有大行实施优惠贷款的“门槛”会更高。

据记者了解,目前,工农中建四大行的消费贷产品利率均已下调至4%,对于符合标准的用户,农行网捷贷年化利率低至3.7%,建行快贷年化利率最低4%,工行融借年化利率最低3.75%,中国银行中银贷年化利率最低3.9%。

“最低利率需要符合相关条件。工行融借年化利率最低可到3.75%,但是所在单位需是世界500强企业或者公检法等单位。二季度以来有这个活动,但不确定是否一直会有。”工行上海一家支行客户经理表示。

而交行上海分行相关人士则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称,目前该行有消费贷产品一年期最低利率可到3.7%,但也有一定条件,如果贷款人工作单位跟农行有合作,则会给贷款人申请授信优惠利率,最低可到3.7%。另外,根据个人金融资产达到一定条件或者在农行有房贷的客户,根据模型测算,消费贷产品最低利率也可到3.7%。

消费贷利率下调成为大趋势

优质客户自有银行去争取,但是银行渠道之外的助贷机构之间的竞争同样激烈。

“现在我们的借款年化利率打对折,不到8%,你可以贷一笔试试,哪怕只要一天,没什么成本。”连续多日本报记者都接到微众银行客服电话推荐贷款的电话。

而在支付宝借呗(现已更名“信用贷”)上,记者发现手机页面上可贷资金接近15万元,年化单例7.3%,当前正处优惠期,原本利率14.6%;微信借钱页面微粒贷利率则仍高达12.775%。

“如果是纯信用贷,不要相信那些借贷电话所说的3%的利息,基本不可能。因为这些助贷机构的钱也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流出来的,银行的贷款利息都要4%以上,他们会倒贴钱去把钱放出去吗?没有一两个点的利差并且覆盖可能产生的坏账,这些机构是不会做这种生意的,而且这种助贷机构的背后往往伴生的是暴利催收,所以一般人是不会去通过这种渠道借款的。这其实就是高利贷,尽管当前利率也下降了。”对此上述银行人士受访时坦言。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连保险公司也开始推出更低利率的保单贷款活动了。《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很多大中型寿险公司都通过微信或APP页面有现金价值的人身险保单贷款活动,最低年化利率也低于5%。

“保单借款除非遇到必须要借钱的事情,因为有现金价值的人身险保单对于普通客户来说,也借不到多少。保险公司更多的还是针对企业主、高净值人士的百万级保费推出的促销活动。”7月29日,上海一家大型寿险公司资金运营部负责人周韦(化名)受访时表示。

对于包括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推出的消费贷优惠利率活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指出,从大环境看,为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政、金融政策发力,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市场利率中枢下移,自然带动消费贷等小额信用贷款成本下降。

“另外,从供需角度看,由于散发疫情等因素超预期冲击,经济放缓,并对国内消费贷等小额信用贷需求构成拖累,随着国内疫情受控,纾困助企、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消费需求快速回暖,部分金融机构也希望通过加大折扣更多获客、拓展业务。”周茂华称。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也表示,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有助于通过信贷实现稳增长、稳消费,对整个经济运行大盘具有促进作用。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下调将成为趋势,有助于降低消费信贷持有人的成本,促进对消费信贷的需求,进而促进消费,对经济稳增长大有益处。

而就在7月13日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上半年住户贷款增加2.18万亿元,其中消费贷款增加6468亿元。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