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查收你的贷款指南,让贷款畅通无阻
个人申请贷款,常见的大致有这么几类,住房按揭贷款、信用贷款、抵押贷款。根据不同的贷款产品需要准备的资料也不同,有些资料需要当前即时的,有些资料从要贷款的半年前就需要着手准备,这样才有可能顺利获批贷款。
案例
肖女士是外地流动无业打工人员,准备暑假国外旅行,借此想申请一笔信用贷款。银行仔细审核肖女士资料,发现其无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偿还贷款的能力差,并且无不良征信记录,只是有一定的负债,最后认定其不具备贷款条件。
各类贷款需要的材料
住房按揭贷款
假设是已婚人士,需要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双方详细版的征信报告、最近半年的银行卡流水,首付款证明。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卡流水要覆盖月供的2倍以上,收入的来源要相对稳定。征信最好不要是空白的,要有征信记录的产生,以便于银行更好的评估你的个人信用。
信用贷款
信用贷款对个人信用记录要求较高,最近一个月的贷款审批或者信用卡审批记录不能超过2次,部分银行会稍微放款些,所以没事不要乱点短信和网络上的贷款,一旦信用报告查询记录过多,不利于贷款批准。
目前银行信用贷款就是有:
1.社保
2.寿险保单
3.公积金
优质企业比如公务员、税金、按揭房月供等资质的人士容易获批。这里面有些资质是可以创造的,比如公积金流水,可以提前半年或者一年到淘宝找代理公司帮你代交,代交的手续费也不高,代交的钱也是进了你的账户,不然等到想贷款的时候再来准备,是来不及的。其他资质也可根据情况提早准备。
抵押贷款
分消费贷和经营贷,顾名思义就是需要有东西抵押给银行才能获得贷款额度。比如车辆抵押、住房不动产抵押,消费贷额度相对低一些,一般在30万至100万之间;经营贷额度可放款至2000万,部分地区额度更高,只要你的抵押物估值够大就可以。
北言北语:
总之,到银行贷款不但要具备良好的征信记录,还需要有足够的软资质和硬资质,才能顺利获得贷款,好在这些资质都可以提前准备,在准备工作上多做1%,那你获得贷款的机率就可能增大2%,所以,没事的时候多准备贷款的软硬资质,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小北想说,贷款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选择合适的贷款公司,有着强大的贷款知识团队,多种贷款选择方案。任何贷款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那么大家想了解的贷款问题还有哪些呢?欢迎私信小北,小北免费为大家提供各类金融贷款问题解答。
北一商务,贷来财富,我们下期再见!
企业银行贷款这么难,快试试以下解决办法
银行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最密切的“合作者”,可是当企业需要融资时,银行却又常常让企业“闹心”。补充了一大堆材料,找了一大堆关系,最后审批条件不符却被无情拒绝。银行似乎扮演了一个“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的角色。
银行贷款主要审核哪些要点呢?企业如何提高银行贷款的成功率呢?下面我们将逐步剖析下。
银行(此处重点是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有不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每家银行都有完善的审核标准跟风控流程,企业贷款仅需要满足条件即可。
首先是合法合规。这是银行经营最重要的原则。银行贷款要有合法的资质手续、合理的资金用途、可靠的还款资金保障、完善的风控流程等,企业首先要了解这些才能去银行贷款。
其次是企业具体的资信状况。从企业基本概况、征信、经营业绩、财务数据、担保措施等,综合考虑贷款与否。对于企业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考量,目前国内银行有很多风险审核模型,常见的是企业评分卡审核模型,根据每项数据的占比赋分,给企业一个综合得分。所以在资料提交的过程中,要按照银行资料清单要求提供。
不要提供假资料。有些资质明显不符的企业为了取得银行贷款,材料弄虚作假是比较正常的。一旦被发现,就会进入银行的黑名单上。
银行审核中不能出现明显的“短板”。比如资产负债率过高、行业不符合银行政策、抵押物不足值或者无抵押物等情况,这些常见的短板都会被银行“一票否决”。
要做到言行一致,账物相符。银行在完成初审后,会进行现场尽调或者约谈企业相关人员。尽调过程中要做到前期跟后期相符相印证。
找对银行,选对银行产品。银行的贷款产品多种多样,选择大型银行跟地方性商业银行,成功率往往是不同的。选择抵押产品、税票贷产品、供应链金融产品,侧重点都是有区别的,没有抵押物不代表在银行不能融资。
融资贷款不是业务的结束,重视银行的贷中审查跟贷后管理。银行会根据客观变化适时调整企业贷款。及时做好企业资金使用计划,在贷款结束前主动去做好续贷或者转贷工作。
银行贷款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条件跟合理的规则使用。在游戏规则范围内的操作,都是为了最终取得银行贷款的支持。因此要学会灵活有技巧的处理发生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去办理银行融资。
你认为还有哪些能提高企业银行贷款成功率的方法,欢迎大家多多交流,实际帮助企业!
大行是真心做小微贷款吗?
这是一篇读书笔记,准确地讲,是读论文笔记。
去年和今年,国内大行领了投放普惠贷款的任务,领导甚至还专门给配发了弹药——廉价的专项再贷款。然后大行们领了弹药就冲上火线了,这当然是好事。可是,很多小银行反映,原本他们常年耕耘的小微信贷市场,利率出现显著下降,他们感受到了经营压力。这些小银行是些长期受政府和民众赞誉的小微领域功臣,结果反而因为好事而受损,那么这事肯定有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篇由武汉大学黄宪教授及其两位高足叶晨、杜雪于2016年发表于《金融监管研究》期刊(银保监会主管)的论文《竞争、微金融技术与银行信贷业务边界的移动》(以下简称《论文》)。
这论文讲了这么一个事情。在开始读论文前,我们先交代一些背景知识,即关系型借贷。
一、背景:交易型与关系型借贷
学术领域研究小微信贷(过去叫中小企业信贷,但目前中型企业信贷情况不错了,于是重点转向小微企业,含个体户、农户等),重点领域的是关系型借贷。我硕士论文写的也是这个事。
小微企业和大企业的一个重要差异,是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但信息不对称,不是没信息,而是人家的信息没办法有效传递给你。传递信息用什么办法最有效?当然是书面。但很多小微业务,做生意手段传统,经营管理凭经验,没啥系统的文本,因此没什么书面信息,但你不能说它没信息,而是它的信息无法书面化。这些信息包括老板人品、才干、口碑、市场前景等,都是对放贷很有用的信息,可惜很难书面化,我们将这些信息称为“软信息”。
如果一家大银行的当地支行的一位信贷员能掌握这些软信息,如何传达给远在省城的分行信贷审批官?难道在贷款申请报告中写道“王家新村早餐铺老板老王,人品好,包子豆浆油条也做得好,深受居民欢迎,现申请贷款10万块钱用于扩大店面”?
省分行的信贷审批官看到这种报告会什么感受?他肯定心想:我又不认识你说的这位老王……
但是,当地一家小型法人银行,有位信贷员就是住这街坊的,天天在老王早餐铺吃早餐,双方熟得很,他非常确定贷给老王10万块钱是没啥风险的。于是哪天老王真需要资金时,他就给放贷了。最神奇的地方是,10万块的贷款,可能这位信贷员自己就有权限,不用上报总行。当然,如果需要更多资金,超过他的权限得上报总行,也没事,因为总行就在3公里外,实在不行让总行审批官明早也来吃顿早饭。
注意一个细节:大行不能给老王放贷,不是因为大行的信贷员不了解老王(说不定他也住这个街坊,也在老王早餐铺吃早饭,同样了解老王),而是因为大行管理层级太多,总分行层层授权,管不了那么深的毛细血管,实在没有办法在全国范围内一一盯紧这么多信贷员和小微借款人。
那大行平时做什么贷款呢?它们会做那种财务数据和各项材料完备、声誉良好的大中型企业,也就是书面信息(硬信息)充分的借款人,觉得这样更加可信、可靠。
于是,信贷业务便形成了交易型与关系型两种类型。前者就是指大行为主的以硬信息(书面信息)为主要依据的贷款,后者便是以小银行为主的以软信息为主要依据的贷款。当然,两者之间不是完全泾渭分明的,小行做小微肯定也会看些硬信息,大行做大企业当然也会掌握一些软信息。一般而言,关系型贷款基于长期、牢固的银企关系,两者之者信息不对称程度低,但竞争也不激烈,因为其他银行很难介入,因此利率也相对高些。交易型贷款则刚好相反。
举一个大企业的软信息例子。一家城投,财务数据怎么看都是马上要倒闭的样子,但就是有大银行给它放贷……没错,这就是“城投信仰”,官方称法是“政府信用幻觉”,这也是一种“软信息”。
二、“资本市场—交易型—关系型”竞争模型
国际上,有几位研究关系型借贷的大家,比如美国的AW.A.B和AjV.Thk等,有一些经典文献。
《论文》正是借鉴了B和Thk于2000年关于关系型借贷的经典论文《关系型银行能在竞争中存活吗?》(CRihiBkiSvivCii?),发表于著名的《金融学期刊》(JfFi)。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企业融资时在资本市场、交易型借贷、关系型借贷间的选择,即一个竞争模型,称为B-T模型。我硕士论文也参考了这篇,但年代久远,也想不起来他们写了啥了,我们直接看《论文》的内容吧。
《论文》结合我国现在的情况,对B-T模型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得到一个更适合我国现状的竞争状态。
企业可从资本市场发债、向银行申请交易型借款、关系型借款三种方式进行债权融资,三种方式主要分别由资本市场、大中型银行、小银行来提供。各种方式各自有以下特征:
然后,该模型想表达的意思,通俗地讲:当一个国家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会导致更多大中型企业不再申请贷款,而是去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融资,即“脱媒”,甚至中小企业也能登陆资本市场。于是,大中型银行首先交易型借贷的竞争会加剧,然后进一步地,它们也会开始下沉,进入到硬信息不充分的小微企业贷款领域。而小银行在大中型银行的竞争压力下,只能选择进一步下沉,沉到更小的“微贷”领域去。也就是说,竞争压力层层向下传递,整个过程中大家都很痛苦,但最终的结局是好的:更多的人群得到了信贷服务。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会那么容易。首先,大行要下沉,有两个选择:
一是按传统做法,就是它们也得建立处理软信息的技术和机制,这一步就难倒国内外大部分大行了,海外富国银行做得比较好;
二是利用新的科技手段(这是早年关系型借贷论文中没想到的),比如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得到很多原来得不到的硬信息(比如,原本线下交易,现在线上交易了,于是就留下硬信息了),从而能够给小微企业放贷,这也是现在很多大型银行在做的事。
那小行进一步下沉,也不轻松,需要让它们的软信息处理技术不断进化,并且也和现代科技结合,这样就能覆盖到更多基层人群。
根据这一模型,即使大行没有领到放小微的任务,那么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和脱媒持续,它们也会主动进入小微领域,然后逼迫小行再进一步下沉,沉到主流100万元以下的微贷领域,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换言之,你不用管现在大行做小微是不是真心的,反正将来经生活教育之后,它们早晚会真心做的。
但很可惜,我们无法得到充分的各层企业的数据,因此退而求其次,用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分析样本,会有一定偏差,但还是能反映情况的。我硕士毕业论文也是这样处理的。
建模的难点是用什么变量衡量软信息、银企关系。《论文》借鉴了B和Sik(2015)的“软便拆分”的方法,用一种类似“分步回归”的方法:先将被解释变量对硬信息(包括企业规模、效益、所有制、成立年限等,以及贷款信息等)回归,得到残差,那么软信息就包含在残差中(如果残差越大,说明这贷款依赖软信息的程度越高)。再将这残差作为被解释变量,再对其他变量(包括竞争程度等)回归。可惜我硕士时计量经济学得学得太渣,我也没想到用这种方法。
三、值得关注的最新变化
这篇《论文》中间的数理推导和统计实证部分就不详述了,不是特别难,但怕我万一没读明白被大家笑话。大概有这么几个结论:
(1)如果资本市场对银行产生竞争压力,大型银行会降低交易型贷款的利率,并且会开始使用软信息,增加对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量。如无资本市场竞争,则一般不会主动做小企业。
(2)然后,如果大行对小银行形成竞争压力,那么小银行也会继续下沉,降低信贷的“准入门槛”,寻求更多小企业客户。当然,这需要更强的软信息的处理能力,能力培养也需要个过程,不是说今天想下沉就能下沉的。
(3)当时(《论文》发表时的2016年),资本市场竞争对银行业的压力不大,大银行并无太大动力介入小企业,“小银行优势假说”依然成立。所以有了我们认识的那些“小而美”的银行。
(4)政府不应强制要求不善处理软信息的大银行做小微业务。但是,政府可以加强征信体系建设,让更多软信息逐步“硬化”,而大行善于处理硬信息,便可用现代科技手段介入小微。而此时,小银行可继续下沉。
如今与《论文》起草发表的时候(2016年)相比,有几个重要变化:
一是资本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科创板推出,注册制实施,脱媒压力加大。银行普遍反映大中型企业的贷款业务(对公业务)越来越难做,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零售转型”,工商银行甚至明确提出“不做小微就没有未来”。
二是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更多应用,更多软信息变成硬信息,大数据信贷逐渐得到推广,逐渐成为各类银行从事小微业务的主流模式。早期很时髦的大数据贷款业务,可能很快变成常规业务。
因此,大行客户下沉的趋势在加快(政府下达普惠任务,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此时的小行,也将面临很大的压力,也需要进一步下沉,沉到大行碰不到的地方去。好在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小微甚至“小小微”领域业务空间还是很大,如果把小微做好,还是很有前途的。
怕的就是,到现在还幻想着大行不是真心做小微,于是没下定决心,卷起裤脚下地去……
本文源自王剑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