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福农卡贷款利率是多少

本文目录

「巴旗农信社助农惠牧模式」“福农卡”是怎样炼成农牧户贷款“标杆品牌”的

《金卡生活》杂志

中国银联主管主办

理论研究实务探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作者朱沛庆凌志勇高猛

实习编辑王胜昔

巴林左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北部,是“富河文化”“契丹-辽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交相辉映的南北二塔,气势恢宏的召庙石窟,峰峦叠嶂、环境优雅的辽代祖陵,全国独一无二的辽代石屋等多处名胜古迹,这里是观光旅游的绝佳圣地。全旗总面积6644平方千米,总人口36万人。耕地面积155万亩,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其中笤帚苗子种植是巴林左旗的特色种植业,十三敖包镇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笤帚苗集散地;草牧场面积达484万亩,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资源,是东北地区较大的绒毛、皮革集散地;全旗马鹿存栏达4600多只,以内蒙古健元鹿业集团和林园鹿业公司为龙头的马鹿养殖及鹿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全旗特色产业之一,鹿产品深加工和马鹿饲养繁殖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巴林左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是一家旗县级法人金融机构,现有从业人员392名,下设营业网点30个。近年来,该联社在自治区联社以及上级监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化改革、主动创新,各项经营指标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存贷款业务更是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该联社“福农卡”授信业务,作为农牧户贷款的主要组成部分、“标杆品牌”,是以“福农卡”为载体,将以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全面升级改造的信贷产品,是一款为辖内农牧户提供金融资本,以满足其经营、生产、消费等方面需要的信贷产品,其核心理念是“整村推进、逐户调查、集中授信、授用分离”,具有“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额度控制,循环使用”的特色,旨在满足农牧户生产生活信贷资金需求,为旗域农牧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发展“福农卡”授信业务的背景

第一,实现“社农双赢”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农村信用社始终将农牧区金融业务定位为生存发展的根基和主阵地,源于农村信用社因农而生、为农而改、靠农发展,离开了“三农”,丢掉了“农”字,其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观辖内金融市场,在各乡镇均保留物理网点的仅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配有专职的信贷人员,并设有村组助农服务点,面向广大农牧民客户开办存、贷、汇等金融业务。其运作成本之高,人员工作量之大有目共睹。长期以来,左旗联社一直致力于巩固和拓展农牧区信贷市场,充分认识到只有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将资金完全融入农牧区信贷市场,才能充分发挥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才能不断提升内部抗风险能力,才能实现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开创“社农双赢”的有利局面。2017年,巴林左旗联社深入贯彻落实“三支银行”发展战略,结合上级监管部门对农牧户集中授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惠农、便农、利农”为出发点,以“扎稳筑牢农村金融主阵地,实现农牧户信贷服务全覆盖”为目标,确立打造“集中授信”惠农建设工程。

第二,符合农牧业生产经营周期的资金需求。农牧区现有的“杠杆式扶贫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农户保证贷款、抵押贷款”等贷款品种,尽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农牧户的资金需求,但其也具有较强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受理主体固定,手续繁琐且均为一次性合约,贷款还清后再借需要重新办理手续,这极大地增加了农户使用贷款的难度。据统计,全旗农牧业人口户数120940户,其中,常住户77180户,占比63.82%,而且90%以上的常住户与信用社有业务关系。由于巴林左旗地区农牧业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生产周期较为固定,信贷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4-9月份,特点为“短、小、频”,具体表现形式为短在期限、小在额度、频在次数。这需要一款切合农牧户实际资金需求的惠农信贷品种,避免借一次做一次手续,摆脱生产周期内用款不便的困境。以“富民一卡通”为载体的福农卡授信贷款,具有“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额度控制,循环使用”的特色,额度分为黄金户10-50万元、特级户10万元(含)、一级户6-9万元、二级户4-6万元、三级户1-4万元(含),其等级额度的设定,完全能够满足农户实际资金需求;授信期内到期日均设定为一年以内,切合农牧业生产周期。据不完全统计,“福农卡”业务用信余额1-10万元不等,用信少的在千元以下,单户分笔用信最高纪录为19笔,真正实现了“闲置忙用”的效果。规定凡符合授信条件的常住户,均可凭福农卡随时到信用社借还贷款,不仅免去了重复做手续的麻烦,更降低了用款人的利息成本。

第三,有助于提高内部风险管理水平。作为独立法人的农村金融机构,“包袱重、底子薄、抵御风险能力差”的现状仍未完全摆脱。在信贷领域,由于以往缺乏地域限制,农户贷款出现了许多跨乡镇受理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农户保证贷款,且额度相对较大。截止8月末,全辖存量不良农户贷款共计531笔,总金额达3539.87万元。其中,农户保证贷款169笔,共计2333万元;这169笔中有43笔,共计507.39万元属跨区跨片受理的贷款,借款人或保证人几乎都不是属地信用社所辖乡镇户籍。此部分贷款除日常管理难度大以外,到逾期后极易形成不良贷款,清收化解难度陡然加大,这也是农区网点不良贷款清收难的通病所在。农村信用社的业务面向千千万万的农牧民客户,这就更需要对借款人、保证人有严格的地域限制。政策已明确,凡符合条件的辖区常住农牧户,均可办理福农卡授信贷款,凡不在管辖区信用户范围之内的均不予受理信贷业务。“福农卡”贷款,除少数优质黄金户以外,额度均在10万元以下,在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农户家庭负债承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贷款风险。据统计,一季度新发放的“福农卡”贷款欠息223笔,金额仅3.7万元,其中,6个乡镇结息率达到100%,现已全部结清。

第四,有利于开辟新的业务发展和盈利空间。早在2013年初,巴林左旗联社理事会就提出了由“放贷款”向“做市场”转变的总思路,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配套信贷产品。“三支银行”发展战略出台后,以涉农贷款为主营业务的左旗联社,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找准服务对象,细分辖内市场,明确提出信贷业务发展绝不能追求“高、大、上”,而应是走“短、小、快、高”的常态之路。当前,“福农卡”授信业务特色鲜明,势头强劲,优势凸显。在全辖各项贷款呈下降态势的情况下,“福农卡”贷款则保持了高速增长。截止2017年8月末,各项贷款余额32.4亿元,较年初增加8.4亿元,增速38.07%,辖内金融机构占比46%。“福农卡”授信贷款累计发放33953笔,共计11.10亿元,用信余额达9.22亿元,较年初增加6.09亿元,1246科目在各项贷款中占比28.49%,较年初增长15.45个百分点。仅三个月时间,完成了全旗145个行政村和580个自然村的调查、授信、签约工作,评级授信40233,授信总金额达27.04亿元,累计签约发卡19103笔。通过“福农卡”授信业务,不仅巩固和主导了农牧区信贷市场,挖掘和拓展了潜在的黄金客户,更为实际的是将利率更优惠、手续更简便的信贷产品送入了千家万户。

“福农卡”授信贷款业务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客户信息不对称,等级额度评定依据少。目前,农户信息采集主要采取管片社信贷员下乡入户填制《客户基本情况表》,所有信息大部分均来自农户口述,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另外,由于农村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加之部分农户很少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因此缺少信用记录,这就对借款人的分类和管理上造成了阻碍。在具体对贷款对象等级评定中,对其个人信用情况、以往的还款记录、所从事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内容、经营能力以及还款能力等各项指标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实际操作中,信贷人员需要对每一个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工作量相当大,必然会造成工作中的懈怠行为,同时信贷人员对农户具体情况不够了解的情况下会依赖于村民代表和村干部,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势必会存有地方保护和面情私心,造成额度等级评定过程出现关系化、人情化;评定标准存在片面性和随意性。由于农户数量庞大,各项信息无法一一复查,于是在评定过程中评定人员往往凭借主观意识判断,导致评定结果难免失真。另外,无法系统对农户业务档案进行统计,农户生产经营状况往往反映的是某一时点而不是某一个时期,导致后续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加大。

第二,日常管理跟不上,制约机制尚不健全。“福农卡”授信贷款具有覆盖面大、金额小、交易量大的特征,超大的工作量与信贷人员少、管理手段落后的矛盾造成具体操作过程中费时费力。需要经过相关人员的宣传、调查、核实、建档、放贷、催收等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同时要对“福农卡”授信贷款进行系统的管理,仅仅靠员工艰苦细致的硬性操作还是远远不够的。部分信用社在建立农户经济档案时不愿深入调查,部分调查表不能反映出农户家庭资产、负债、业务收支以及信誉情况,于是造成农户经济档案不权威。有的信用社风险意识不强,操作过程中不按规范程序进行,调查核定工作中回避相关部门与群众的支持和配合,缺少社会监督,盲目鼓励农户用“福农卡”授信贷款开展项目,把其作为自己的寻租工具,造成贷款的人情化。签订富民一卡通合约、最高额保证合同的客户凭借其“福农卡”和身份证就可以贷到一定额度内的贷款,表面看上去手续严密,但具体操作中就会出现“贷款用途挪用、高息放贷、转借他人”等情况,贷款一旦不能及时归还就容易形成贷款风险。另外,“福农卡”发放容易出现信用额度的违规交易,例如,一些不需要资金但有信贷能力和需要资金但却没有信贷能力的农户之间进行私下交易,影响了正常的信贷发放,加大了贷款风险。过于松懈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得放款人有权无责,或有责无究,势必会纵容内部违规行为,影响“福农卡”授信贷款的及时收回。而过于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则会导致信贷员所承担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造成“俱贷”“惜贷”现象,影响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推广效果。在实际运行管理中,管理“福农卡”授信贷款业务的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缺乏明确的运营计划和发展战略,在内部管理上仍无有效的、专门的大数据信息登记查询系统。

第三,政策扶持不稳定,持续发展后劲堪忧。对农村信用社而言,作为地方性的金融企业,拥有着众多的物理网点、人员,要想使其开展“福农卡”授信贷款具有足够的积极性,那就必须使其成为一项有盈利空间的核心业务,而政策扶持是关键问题,其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农村信用社财务可行性,关系着“福农卡”授信贷款业务开展的可持续性。据报道,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7年6月13日发布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而10万元以下农户小额贷款免税政策,设定仅为两年期限,极可能停摆,一旦征收此部分增值税,这将造成发放“福农卡”授信贷款业务的财务可持续性不强,盈利空间狭窄。截止8月末,左旗农信社10万元以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高达9.22亿元,如果征收这部分利息收入增值税,对农信社而言将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和负担。另外,农村信用社的一部分支农资金是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一旦该项政策发生变化,支农工作很难落实,农村信用社本身也将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第四,抗风险能力差,风险补偿机制欠缺。由于“福农卡”授信贷款主要面对农村、农业,服务对象以农村经济人口为主,同时无抵押的特征,因此必然面临着风险。从农户来讲,首先,农业生产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及借款主体往往是农民,使得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发生无法避免的自然风险,那么将会给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在市场风险上,农户普遍面临着市场信息不对称,不能及时获取外界市场供求信息,而同时农产品附加值低,再加上生产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农作物价格下调,一旦项目失败,会造成损失,导致农户不能及时归还贷款,这些都加大了贷款的风险,而农信社往往对这类贷款风险束手无策。其次,有相当一部分农户把借来的“福农卡”授信贷款资金当成了无偿的扶贫款,没有将其用到实处,骗贷、讨债时有发生,形成道德风险。从信用社自身来讲,部分社重视推广发放,轻视风险管理。受收息增量的驱使,部分社设法增加小额贷款发放量,在提高自身经营收入的同时也给今后的发展带来隐患。另外,由于小额贷款涉及的农户面广且较分散、金额相对较小但笔数多,而信用社的人力有限,其贷后不能及时进行检查分析、收集资料、资金监管等相关管理工作,增加了贷款风险隐患。从外部环境来讲,“福农卡”授信贷款在运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现有的机制仅是为农户小额贷款购买了保险,但是保险范围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依然沉重,股本金制度和资本金补充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福农卡”授信业务常态化发展的对策

第一,创新信息采集方式,维护等级评定的权威。当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已然形成,面对更加前卫的引领者,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该有所回应,主要还是在观念转变上下功夫,再做文章,可以借鉴和引进同行业微贷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数据信息采集必须从采集农牧户以往某一时点信息,向采集农牧户某一时期信息转变,重点采集农牧户生产经营周期内的数据信息,有效利用贷后检查,并形成常态化维护机制。内部主管部门和科技部门协作开发相应的内部信息录入系统,将采集的信息逐项录入到系统中,以此便于后续信息查询和年度更新。信用等级评定上,要始终坚持以第一还款来源为主要依据,重点考量以前年度信用状况、生产周期信息,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本人结息情况。贷款发放后要及时在登记系统中,为借款人建立信用档案,记录每笔贷款的结息时间、还款数额、资金使用等相关数据,为三年一次的推广授信提供第一手资料,确保等级评定的权威性。

第二,提升营销管理水平,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营销管理上应做年度计划,农牧区网点应主要考核辖内贷款营销投放任务,杜绝发放跨区域贷款。应充分考虑资金需求的低谷期和高峰期,根据农区社所在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上一年度农户贷款日均余额以及农牧业生产季节性的特点,合理分配营销指标。联社制定的责任追究制度应针对“福农卡”授信贷款细分免责条款,设定不良率区间考核指标,视情况给予容忍度。要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贷款发放的情况,确保贷款发放公正、合理,防止以贷谋私,比如人情贷款和违规贷款。对发放人情贷款违规贷款,以贷谋私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并查处。各社要对小额贷款实行整村贷后检查,分别撰写用信户、授信签约户、授信未签约户调查报告,分析农户小额贷款发放、使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加强指导。通过严格管理,定期检查,使“福农卡”贷款真正为农服务,为百姓服务。日常管理中要建立审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的内部审计检查制度,审计部门在年中、年终进行信贷资产全面稽核,增加内部审计检查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尤其要加强对新发放小额信贷容易发生风险的重点社,加大检查的深度、广度和频率,提高检查效率。另外,要在审计和业务岗位中并行责任追究制度,层层制约,层层防范,将风险降到最低,确保“福农卡”授信贷款成果。

第三,培育和净化信用环境,逐步构建信用工程。“福农卡”授信贷款要与净化信用环境,打造信用工程有机结合。首先,要从强化客户经理的责任意识、信用意识入手,重点排查信贷管理中存在的衙门作风、以贷谋私、人情贷款等问题,坚决杜绝信贷员把信贷权利当作炫耀资本、地位象征以及把广大农户摆到对立面等现象发生,让每一名从事信贷工作人员明白,没有了老百姓客户,丧失了农村主阵地,农信社的前路将异常艰难,甚至无路可走。因此作为信贷人员必须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让客户感受到“信用相伴,合作共赢”不是一句空话。其次,要从强化客户信用意识入手,印制风险提示卡,提示客户做到“贷款不挪用、不外借、不高息放贷、按期还本付息”。对违约者给予制裁,坚决取消其信用户资格。同时筛选评定信用村,各社按季度考核所辖各村的还本、结息率,年度评出信用村。对信用村给予优惠政策,动态管理信用户等级,对还本付息不用催、生产经营前景好、收入来源比较稳定的信用户,按一定比例逐年升级额度等级。如此将极大提升广大农牧户的信用意识,增强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减少对借款人的信用管理成本,逐步构建起信用工程。

第四,延续必要的扶持政策,加强可持续发展动力。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下,其他商业银行受利益驱动,均已不在农区设立网点,他们所开办的每一项金融业务都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潮下,作为“老百姓自己的银行”的老字号,农村信用社的主营业务必然遭受冲击,生存空间必然被动压缩。以往给予的扶持政策一旦叫停,农信社将背负更沉重的担子,支农惠农的拳脚施展起来将异常艰难,上级部门应充分权衡农村信用社支农、盈利、竞争等因素,不仅应延续扶持政策,还应制定出台更多更好的扶持政策,以利于农村信用社在竞争中可持续发展,毫无顾虑地精耕细作农村金融田。

第五,探索建立全面的风险补偿机制。由于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发展中面临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承担政策性责任,历史包袱沉重、支农再贷款的政策风险。面对现实和潜在的巨大风险,急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补偿机制来规避和分担风险。首先,联社应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建立职能部门,都参与到日常管理中,构建科学的风险监测评估系统,定期持续地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进行监控、识别、测算和评估,加强风险考核,实施风险管理责任制。其次,寻求担保公司合作,扩大涉农保险业务范围,为农业贷款提供担保。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农业各种主客观因素对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所造成的损失;同时也要引导加强农户,提升抗风险的能力,引导农户自主购买其他涉农保险产品,分担因不符合信用社保险受理范围的风险。

“福农卡”授信贷款作为满足农户生产经营需要的一种方式,使得信用良好的农户能够在不提供抵押物的情况下得到信贷支持,满足资金需求,这是巴林左旗金融史上一份不可磨灭的贡献。巴林左旗地区以农业为主,农业基础仍很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牧民仍不富有,这三大难题困扰着地区经济发展。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等大型政策性目标的提出,农业的发展对于资金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由于农户“分散、面广、文化水平低”等特点,农户很难在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小额信贷支持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在小额信贷的运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小额信贷已经进入到了常态化发展阶段,在未来农村经济发展中,“福农卡”授信贷款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朱沛庆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

凌志勇、高猛供职于巴林左旗信用联社

戳链接,更有料!

【深度调查】内蒙古“互联网+”如何实现助农三级连跳(完全版)

【云南惠农支付服务业务探寻一】惠农支付小支点撬动金融普惠大发展

【云南惠农支付服务业务探寻二】在坝区:山那边喊话山这边缴纳

【云南惠农支付服务业务探寻三】骑着摩托拿着卡:这边金融“扫盲”那边自助取钱

【云南惠农支付服务业务探寻四】在山区:哼着小调“款款”——转出去取回来

周知!大同市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发布客户服务优惠政策

为积极应对大同市本轮疫情影响,全力支持农信社(农商行)各类客户尽快复工复产,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时遇困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和农户贷款),提供优惠服务政策,现发布如下。

一、快速放贷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客户,开辟绿色办贷通道,实施快调快审快放;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户,开通“兴农快贷”“晋享贷”等线上渠道,可为客户办理福农卡、信用卡和乡村振兴授信卡授信业务。

二、办理展期优惠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导致还款困难的存量客户,经客户申请,可办理展期,贷款期限可申请延长。

三、办理续贷优惠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导致还款困难的存量客户,经客户申请,可办理无还本续贷。此项优惠政策原则上最长延至2023年6月30日。

四、调整贷款结息方式。对受疫情影响严重,流动资金紧缺,暂时结息困难的,经客户申请,按月结息的,可调整为按季结息。此项优惠政策原则上最长延至2023年6月30日。

五、降低贷款利率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各类市场主体新增的贷款,经客户申请,可在同级同档次贷款利率的基础上下调10%。此项优惠政策原则上最长延至2023年6月30日。

六、优化征信服务措施。对静默期间无法到现场归还贷款、导致贷款出现逾期的,经客户申请,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帮助解除征信异议。

以上优惠政策根据监管部门政策进行调整,客户如需办理,拨打以下电话咨询。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大同审计中心

2022年11月15日

责编王宇

审核邓琳

监制刘双英

有了“福农卡” 村民致富有门了

日子好了,也有心侍弄花草了。

“有了‘福农卡’,咱再也不用‘磕头作揖’的四处求人了,还能靠它富起来呢。”55岁的科尔沁区莫力庙苏木金家窑嘎查村民杨书成脸上满是笑容。

前年,杨书成的大姐患上重病后,丧失了劳动能力。自小到大,都是姐姐照顾他。姐姐病倒了,杨书成倾其家底,给姐姐治病。当年,因为帮别人担保,结果对方失信赖账,他“挂棒”替人家还了两万元的债,本来就算不上富裕的家一下子陷入了窘境。为了维持生活,杨书成不得不拉下面子,找人借钱。没钱憋倒英雄汉,刚强的他整夜的睡不着觉。

为了能多挣点钱,杨书成想到了搞庭院经济,在自家的院子里开始种菜。可这更花钱。不要说建大棚、扣地膜、买种子,就连拉电、浇水,也得花钱啊。没法子,他只好求东家,找西家,到处借钱。他说,“求人的滋味真是不好受啊!去年春节过后,我到城里的外甥女家想去借2000元钱,在她家坐了半天,就是没张开口,无奈就回来了。”

改变杨书成生活的是一个叫做“福农卡”的小额信贷业务。

“福农卡”不需要担保和抵押,以农牧区家庭为单位,按照“一户一评,一户一策”的办法,对辖区农牧户进行统一集中评级授信。按照“一次核定、总额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方式,遵循“先评级、再授信、后用信”的要求办理。此项业务变过去信贷员“坐门等客”为“上门服务”,变贷款“零售”为“批发”。贷款期限为一年,享受农牧户贷款利率。

有了这个惠农政策,杨书成的燃眉之急解决了。他贷了2万元钱,承包了20亩坨子地种绿豆,又买了5只猪崽,还在后园子里种起了茄子、豆角、黄瓜等蔬菜。当大地里的蔬菜下来的时候,他家的蔬菜已经卖了好几茬了。仅靠卖菜,他净赚了3500多元。

杨书成的生活一下子打开了一扇窗。除了提前还清贷款外,他还给家里添置了一台53英寸的液晶电视,买了台全自动洗衣机。

今年春节过后,他又贷了2万元钱。他对记者说:“种菜、养猪、还想种点绿豆黄豆,搞多种经营。”

像杨书成一样,科尔沁区35359户农民通过小额信贷,一步步改善着家里的生活,也改变着他们的命运。科尔沁区信用联社相关业务负责人说,截至目前,福农卡业务完成授信45644户,用信35359户,金额112000万元。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