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维信贷款客服

本文目录

兼职倒卖微信号,月入过万不是梦?你以为的好生意是犯法的

来源:浙江法制报

买卖微信号,月入过万不是梦?对于这样“轻松又来钱快”的兼职要警惕了。近日,经余姚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大学生段某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法院判处刑罚。

2020年3月,宁波市鄞州区的何某接到一自称是某知名贷款平台“客服”的来电。互加微信后,“客服”称目前有个贷款业务,只要下载“官方”贷款APP,注册会员,即可享受低息贷款,最高额度30万元,且没有贷款门槛。正为借钱一事发愁的何某动心了,下载了APP并交了会费699元。随后,“客服”称只要花钱升级为高级用户即可享受一秒放贷。由于“客服”微信头像看起来挺“官方”的,何某不疑有他,又支付了两笔钱,结果之后“客服”再无回应。发觉被骗的何某赶紧报警。

何某可能没想到,添加他为好友的微信号实际上都是空号。这些微信号以每个750元的价格出售,被不法分子用于实施电信诈骗。段某就是这个交易链中的一环。

2019年12月,段某通过某兼职信息认识了一神秘买家“远山迷雾”。对方称,“只要段某能找些活跃度在1—5年期间的闲置微信账号卖给他,就能获得一笔丰厚酬劳,多劳多得,月入过万不是梦。”那时的段某还在某技术学校就读,这样的兼职简单易行来钱快,他就开始寻找“微信账号供应商”,很快通过网络找到李某,李某称有渠道购买到一批无人使用的微信号。

然而,“远山迷雾”提出,“需要把这些微信号的头像和昵称,统一修改仿造成某知名贷款平台专用的商标图案和客服头像。”段某又吩咐李某照做。操作完成后,李某将这些微信号分批出售给段某,段某再按照每个微信号加价50元的标准卖给“远山迷雾”。

据调查,段某共通过上述方式出售微信号2500余个,所售微信号被用于电信诈骗,涉及诈骗金额数百万元,段某从中获利12万余元。

“我知道这些微信号可能后续会被用到不好的地方,可我没经受住诱惑……我知道错了!”案发后,段某很后悔,向检察官表示愿意认罪认罚。

2022年3月,余姚市检察院对该案提起公诉。考虑到段某是大学生,且系初犯,悔过态度良好,并已返还部分违法所得,检察官对其适用附条件的量刑建议。开庭前,段某将所有获利12万余元全部退出。

近日,余姚市人民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被告人段某有期徒刑1年2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1.4万元。

来源:浙江法制报(通讯员戴文超王天成记者高敏)

警惕!这种网络贷款是诈骗……

临时有事急需资金周转,这时突然有人告诉你“网络贷款”低利息、下款快,如果你相信了,可能就进入了骗子的圈套。

家住宁河区的李先生因急需资金周转,添加了一陌生男子的微信,对方自称某贷款公司信贷专员,公司办理贷款“利息低、无抵押、秒放款”。贷款条件合适,李先生一听便心动了。

随即,李先生根据“信贷专员”发来的链接下载安装了网贷APP、填写了个人信息,并提交了50000元的贷款申请。很快,李先生看到APP内余额显示50000元。

做完这一切,正当李先生准备提现之际,“信贷专员”称,需要交纳880元会员费,方可提现。李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向对方提供卡号转账880元后,操作提现却仍然显示操作失败。

提现再次失败,“信贷专员”又称,李先生的银行卡号和个人信息输入有误,导致账号被冻结,需要联系“部门经理”才能解决。于是李先生连忙按照吩咐,联系上了“部门经理”。

“部门经理”称,账户解冻需要交纳15000元保证金,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个人征信。此时的李先生虽心生疑惑,但还是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15000元。

李先生转账后,提现再次失败了。对此,“部门经理”又以贷款资质有问题、贷款银行审批困难等理由,要求李先生继续转账刷流水,以证明李先生具备还款能力,还称刷流水的钱款连同批下来的贷款一起打入李先生账户。

随后,李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先后转账了17万余元。几天后,贷款仍然无法提现,李先生再次与“客服”联系时,发现微信已被拉黑,遂李先生才意识到被骗。

接报警后,公安宁河分局迅速开展工作,确认了涉案嫌疑人陈某(男,33岁)身份,锁定了陈某的藏匿地点,并成功将其抓获归案。经审查,陈某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事实供认不讳。目前,陈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提示

凡是标榜“低息”“免抵押”,在放款前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转款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都是诈骗!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

快自查!这些仿冒APP是诈骗平台,立即卸载

近期,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监测发现多起仿冒投资平台进行诈骗的事件。诈骗分子仿冒京东金融、马上金融、360借条等平台,推出大量“李鬼”式APP,以相似标志和产品介绍以假乱真,以“小额返利”等诱导网民进行访问下载,进而实施诈骗。部分诈骗平台甚至宣称具有“国企背景”,以“国字头”名义吸引用户,以“拉人头”模式发展下线,给一些网民造成巨大财产损失。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指出,诈骗分子仿冒投资平台诱导欺诈网民,让网民遭受严重的财产损失,还可能带来个人信息泄露,应引起足够关注。广大群众需通过官方正规渠道下载APP;出现非官方客服联系的情况,要注意核查对方身份,切勿进行转账操作。APP商店等平台应加强对可供下载APP的安全性审核,防止虚假APP浑水摸鱼,坑害广大网民。

为提高人民群众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一、2022年1月,四川省吴某某在网上看到了“农E贷”仿冒APP的宣传信息,因资金紧张便点击下载,并填写了信息申请贷款,但显示放款失败。所谓的在线客服与吴某某进行“沟通”,称其账户信息不匹配,需先进行资金验证。吴某某信以为真,便向指定账户转账3万元,事后发现被骗。

二、2022年2月,河北省姜某下载了“东方财富”仿冒APP进行相关投资操作。期间姜某收到一信息,显示其进行了一笔20万元的第三方汇款,因未报备属于违规操作,且已移交风控部门处置,姜某需缴纳20%的风险保证金4万元,否则账户将被冻结,姜某转账后发现被骗。

三、2022年6月,山东省秦某某在“马上金融”仿冒APP申请贷款10万元,平台要求先交1万元金融贷款保险,否则不能提现。秦某某按要求交钱后依然无法提现,平台要求再交5万元验资费,并承诺会将保险费和验资费一并返还,秦某某充钱后合计被骗6万元。

四、2022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张某某下载了“中邮证券”仿冒APP,跟着微信群里的“老师”进行投资操作。一开始投入了10万元,盈利后又追加了30万元,结果发现投资持续亏损,张某某打算将剩余的钱提现,但多次提现失败,且平台催促其继续追加投入。张某某察觉异常,随后平台无法访问。

五、2022年1月,江西省彭某在“安逸花”仿冒APP申请贷款,提现时提示银行卡号错误,账户被冻结。平台让其转账1万元以证明是本人操作,彭某转账后账户恢复正常,随后发现又被冻结,平台声称彭某操作失误,需继续验证,彭某发现被骗。

六、2022年5月,辽宁省章某经朋友推荐下载了“平安证券”仿冒APP,先后投入了18万元。不久章某收到了平台升级的通知,并按提示进行了升级操作,但平台显示其账号为“风险账户”,存在洗钱嫌疑,需要向监管部门的“安全账户”进行转账验证,否则无法正常使用。章某多次进行转账,合计被骗25万元。

七、2022年3月,河南省钱某某在“长城资产”仿冒APP上进行期货投资。平台客服以免费提供增值服务为由添加其微信,并告知钱某某缴纳2.5万元即可成为“VIP用户”,可享受手续费打折并优先获取相关市场信息。钱某某信以为真,便向指定账户进行了转账,最后被平台客服拉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