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消金增资缩水百亿,但拉来了供销社做股东,行业嗨了
作者付影
来源独角金融
规模高达1.7万亿(截至2020年6月末)的借呗、花呗从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蚂蚁集团”)整改成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下称“蚂蚁消金”)专属消费金融信贷产品后,对于注册资本仅80亿元的蚂蚁消金来说,按照监管对消金行业设置的10倍杠杆要求,增资是蚂蚁整改的重要一环。
11月14日,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参与蚂蚁消金的增资,其中蚂蚁集团、舜宇光学(2382.HK)、博冠科技、呼吸机龙头鱼跃医疗(002223.SZ)、杭州国资控股的杭金数科、浙江本地商人徐冠巨旗下的传化智联(002010.SZ)、重庆供销合作总社控股的重庆农信投资集团7家企业参与增资。
图源:鱼跃医疗公告
与2021年12月末拟增资方案相比,包括中国信达(1359.HK)、渝富资本在内的国资未出现在此次增资名单中。此外,增资规模由原来的220亿元缩减至105亿元,规模缩水超过一半。
虽然增资金额缩水不少,但方案的出炉也意味着蚂蚁整改过关,未来可期。消息一出,引爆恒生科技指数大涨超7%。
以三季度末蚂蚁消金的负债总额938.9亿元估算,80亿元的注册资金限制了继续承接业务和发展,此次补充注册资金,将满足蚂蚁消金的放贷业务需求,后续随着消费业务规模的扩大,也有继续申请增资的可能。
新股东什么来头?
2021年6月4日,蚂蚁消金成立,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为黄浩。此次增资前,蚂蚁消金注册资本80亿元,由蚂蚁集团、南洋商业银行、国泰世华银行(中国)、宁德时代、千方科技、中国华融资产、鱼跃医疗共同组建。
在认缴的新增注册资本中,蚂蚁集团出资52.5亿元,杭金数科出资18.5亿元,舜宇光学出资11.1亿元,传化智联出资约9.27亿元,博冠科技出资约6.19亿元,鱼跃医疗出资约5.23亿元,重庆农信投资集团出资2.2亿元。增资方案确定后,蚂蚁消金的注册资本将增至185亿元。
增资完成后,蚂蚁消金的股东结构变化不小。分别来看,大股东蚂蚁集团50%持股比例不变;新股东杭金数科以10%的股份成为二股东;舜宇光学、传化智联分别持股6%、5.01%,位列公司第四、第五大股东;博冠科技和重庆农信投资集团持股比例低于5%,分别为3.34%和1.19%,位列第九、第十二大股东。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当前方案中,杭州国资杭金数科和重庆国资农信集团入股,二者分别处于蚂蚁集团和蚂蚁消金的注册所在地,特别是杭金数科将位列第二大股东,显示出国资对于蚂蚁消金业务的支持。另一个国资股东重庆渝富变更为农信集团,后者为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旗下,供销社的参与对于蚂蚁消费金融业务的合作支持可能更为有利。
新的方案中,蚂蚁集团维持50%股权比例不变,对于蚂蚁消金的经营不会产生实质影响,有利于经营战略的延续。
在新股东博冠科技的身后,出现了网易CEO丁磊的身影。根据公开资料,博冠科技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游戏软件设计制作,是丁磊的网易直接控制的科技信息公司。
在丁磊的投资版图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最重要的板块,除此以外,丁磊还涉足文化娱乐、租赁、零售批发、科学研究这几个领域。此次参与蚂蚁消金的认购,是丁磊难得一见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尝试。
部分老股东放弃了优先增资的权利。千方科技考虑公司经营现状及整体发展规划,放弃了增资优先认购权,持股比例由7.01%降至3.031%;南洋商业银行持股比例由15.01%降至6.49%,从此前的第二大股东降至第三大股东;“宁王”宁德时代持股比例从8%降至3.46%。
而这家刚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消金公司,由于去年底的增资方案中,中国信达的退出,一度给蚂蚁消金增资带来变数。
2021年12月24日,中国信达曾公布拟参与蚂蚁消金增资计划的公告,并披露蚂蚁消金的此轮增资后注册资本由80亿元升至300亿元。不过短短20天后,原本打算出资60亿元,以现金方式认购蚂蚁消金20%股权的中国信达退出增资计划,其他增资方也陆续发布了暂缓认购的公告,导致300亿增资计划告吹。
蚂蚁消金相关人士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尊重投资者的商业决策,蚂蚁消金公司将继续按照市场化原则尽快确定新的增资方案,确保消费信贷业务整改落实到位。
于百程表示,补充资本金,既是业务合规的要求,也是业务发展的需要。虽然此次方案增资金额较上次有所降低,但已能满足阶段业务需求,后续随着业务的发展也有可能继续申请增资。
受此影响,截至11月15日收盘,恒生科技指数再度大涨,其中阿里巴巴(9988.HK)、腾讯控股(0700.HK)均涨超10%,京东集团(9618.HK)涨超8%。
图源:腾讯自选股APP
申万互联网传媒团队向“财通社”表示,蚂蚁集团IPO遇阻是互联网板块波动的关键事件,整改逐步落地对于板块情绪恢复较为重要,当前港股互联网估值历史大底,但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整改落实到位了吗?
蚂蚁消金,主要承接蚂蚁集团整改后的消费金融业务,消费金融业务一直被视为蚂蚁集团旗下的重要板块之一,也是集团整改工作的一大重点,首次增资也是蚂蚁集团整改的重要环节。
监管此前曾要求,自蚂蚁消金开业起1年过渡期内,将蚂蚁集团旗下两大拳头产品花呗、借呗纳入消费金融公司,蚂蚁集团旗下两家小贷公司平稳有序退出。
2021年11月,“花呗”“借呗”成为蚂蚁消金的专属消费金融信贷产品,其中花呗进行品牌隔离,定位为中小额的消费需求,花呗服务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的部分,升级为“信用购”类服务。由其他合作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产品则不再显示为借呗、花呗的品牌。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蚂蚁消金资本金自80亿元增至185亿元,其最多可承接的自营余额自约1000亿元增加至约2400亿元。而若全部用于联合贷款,则最多可以承接的“信用贷”和“信用购”余额自约3500亿元增至8000亿元。预计未来蚂蚁集团微贷业务的增长也将更多来自于助贷模式。
此次增资完成后,对于已经搁置两年的IPO后续是否会有望重启?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认为,后续如果蚂蚁集团一旦重启上市计划,大概率还是往科技公司的方向走,金融公司目前的估值普遍不高,且不符合蚂蚁的定位,未来蚂蚁将立足全球业务,强化其科技属性,提升技术输出能力。
与行业“老大哥”距离有多远?
鱼跃医疗11月14日的公告中“剧透”了蚂蚁消金的最新财务数据。
截至2022年9月30日,蚂蚁消金资产总额已经突破千亿,达到1019亿元,而2021年底为879亿元;负债总额从2021年底的810亿元升至938.8亿元,净资产从69.34亿元增至80.42亿元。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蚂蚁消金资产负债率为92.13%。
利润表现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蚂蚁消金营业收入32亿元,净利润11.05亿元,扣非净利润3.86亿元。而从2021年6月4日成立到2021年末,其营业收入为9.5亿元,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66亿元和-10.75亿元。
此次增资后,其注册资本将超过招联消金位列行业第一。但与“老大哥”上半年净利润19.37亿元相比,蚂蚁消金的业绩还要再加把劲。
今年,多家消费金融公司补充了注册资本。包括兴业消金、海尔消金、金美信消金等。另外,南京银行与法国巴黎银行的南银法巴消金于9月初公告了增资计划,建设银行联合其他机构出资72亿元的建信消费金融于9月底获批,有望成为第31家持牌消金机构。
于百程分析认为,消费金融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充足的资本金一方面是业务持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自身风险防范水平。
廖鹤凯认为,多家消金公司完成增资,对民生消费和中小微企业来说会有更便捷的信贷渠道、更优质的价格和更合理的定价。
另外,从其他已公布半年报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看,兴业消金、马上消金、杭银消金和长银五八消金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5.48亿元、3.06亿元和2.34亿元。但整体增长速度放缓,究其原因,消金行业已经迈过高速发展阶段,格局相对稳固,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消金公司贷款业务表现普遍不佳。
增资对处于低迷期的消费金融行业来说,反映出行业信心回来了。你是如何看待蚂蚁消金增资的?评论区聊聊吧。
法国巴黎银行与蚂蚁集团完成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继实现运营排放碳中和后,蚂蚁集团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再添新进展。
法国巴黎银行今天在其官方社交媒体公布,已与蚂蚁集团签订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落定其投向中国科技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根据双方约定,这笔贷款将全部用于推进蚂蚁集团ESG战略及碳中和路线的相关目标。
与一般贷款不同,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采用“挂钩”模式,将贷款与双方共同约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相挂钩,设置分档利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的情况下,对贷款利率执行利率优惠,反之提升贷款利率,以此激励企业积极践行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承诺,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双碳”目标。
据悉,法国巴黎银行与蚂蚁集团就该笔贷款设置的绩效目标包括:蚂蚁集团将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承诺自2021年起实现碳中和(范围一、范围二),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蚂蚁集团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不低于总用能比例;确保集团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保护的公益资金投入不少于当年营业收入的约定比例。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评估一年一次,全部通过蚂蚁集团区块链数字化碳中和管理平台碳矩阵核算,并经区块链向银行授权查证。
2021年以来,蚂蚁集团在ESG领域动作频频,尤其是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上。一方面沿着既定目标,在行业内实现了自身运营排放碳中和,同时将绿色计算减碳技术的7项专利免费开放给全行业使用。另一方面,联合杭州亚组委开展“人人一千克,助力亚运碳中和”行动,助力打造碳中和亚运会。自2021年起,多家境内外金融机构已与蚂蚁集团展开绿色金融相关合作。
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行长赖长庚评价道:“金融服务业在助力实体经济实现ESG及‘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蚂蚁集团是全球ESG领域的积极倡导者,而法国巴黎银行也已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日常经营,双方在绿色理念上可谓不谋而合,这也为未来多领域尝试绿色金融创新工具及取得更多绿色丰硕成果奠定基础。”
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企业银行主管张芳称:“我们十分高兴与蚂蚁集团合作完成中国科技企业领域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此次合作是中国创新企业与国际创新金融相联共同落地绿色成果的成功案例。我们将利用丰富的绿色金融工具支持更多中国优秀企业以绿色发展为突破口提升长期竞争优势。”
来自全球金融数据提供商迪罗基(Di)的数据显示,法国巴黎银行在可持续挂钩贷款发放数量上全球第一,2021年在全球共参与48笔可持续挂钩债券和215笔可持续挂钩贷款,合作企业包括家乐福、香奈儿、富邑葡萄酒集团等。(李文)
来源:光明网
中国科技企业第一笔!蚂蚁集团从法国巴黎银行获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将定向用于ESG和碳中和项目
华夏时报(www.hii..)记者傅碧霄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记者从蚂蚁集团获悉,近日,法国巴黎银行与蚂蚁集团签订了一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该笔贷款是首个投向中国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5月16日,法国巴黎银行官网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显示,这笔贷款将全部用于推进蚂蚁集团ESG战略及与碳中和路线相关的目标。
此次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推出是一次值得关注的产品创新。我国绿色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很大,如绿色金融产品标准需要完善和统一,从而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特色绿色金融标准。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本报记者向蚂蚁集团内部人士了解到,与一般贷款不同,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SiiiLikL,SLL)采用“挂钩”模式,将贷款与双方共同约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相挂钩,设置分档利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的情况下,对贷款利率执行利率优惠,反之提升贷款利率,以此激励企业积极践行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承诺,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双碳”目标。
这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设置的绩效目标包括:蚂蚁集团将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承诺自2021年起实现碳中和(范围一、二),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范围一、二、三);蚂蚁集团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不低于总用能比例;确保集团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保护的公益资金投入不少于当年营业收入的约定比例。
而且,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一年评估一次,全部通过蚂蚁集团区块链数字化碳中和管理平台碳矩阵核算,并经区块链向银行授权查证。
根据2021年3月蚂蚁集团公布的碳中和路线图,范围一、二指该集团自身运营减排,范围三指供应链减排。今年4月,蚂蚁集团宣布,经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EC)评价,蚂蚁集团已实现2021年度运营排放的碳中和(范围一、二)。
对于此次合作,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企业银行主管张芳表示:“我们十分高兴与蚂蚁集团合作完成中国科技企业领域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此次合作是中国创新企业与国际创新金融相联共同落地绿色成果的成功案例。我们将利用丰富的绿色金融工具支持更多中国优秀企业以绿色发展为突破口提升长期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法国巴黎银行还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子公司传里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签署了5年期绿色俱乐部贷款协议(CL)。根据协议内容,法国巴黎银行将作为牵头行及绿色协调行,为阿里巴巴西溪五期建设提供绿色融资贷款服务。
2022年第一季度,法国巴黎银行已与多家中国企业合作完成了我国首个消费领域可持续存款协议、汽车金融领域首笔绿色债券等绿色项目。
全球金融数据提供商迪罗基(Di)数据显示,法国巴黎银行的可持续挂钩贷款发放数量居全球第一。去年,法国巴黎银行在全球共参与215笔可持续挂钩贷款,以及48笔可持续挂钩债券,合作企业包括香奈儿、家乐福等。
绿色金融产品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为主,此次蚂蚁集团与法国巴黎银行签订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是一次颇具意义的产品创新,但整体来讲,我国绿色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还有很大。
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助理总经理方怡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绿色金融产品需要进一步统一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特色绿色金融标准。一方面促进我国绿色债券、绿色信贷项目标准与国际接轨,并符合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特点,另一方面要逐步改变目前以产业目录简单划分绿色债券、绿色信贷标准的做法,完善绿色债券、绿色信贷评估体系。
在去年12月《财经》杂志主办的“2022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张有方也指出国际合作中绿色标准的重要性:“以中欧绿色合作为例子,一个统一的绿色标准将极大推动包括中欧市场范围在内的全球绿色协作,加快国际经济转型步伐。我们十分期待中欧绿色金融共同标准的推出。这一标准将不仅促成中欧间绿色产品的开放和流通,亦将为更广泛的金融产品及其依托的基础设施系统的互联互通提供更大的空间。”
方怡向还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金融机构应加强绿色金融专业能力建设,实现绿色金融业务管理流程化、规范化、科学化。完善科学的绿色项目遴选、识别、评估指标、方法和工具;构建投资或信贷客户ESG风险评估,资产组合环境风险、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工具;加强员工绿色金融业务培训,组建绿色金融专业人才队伍。
在风控方面,方怡向认为,绿色金融应关注气候变化引起的物理风险、气候变化引起的转型风险、连带责任与声誉风险,以及“漂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