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贵州贷款答题

本文目录

贵州银行:推动乡村振兴扎实落地 2021年农业现代化贷款余额同比增加117.12亿元

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国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从中国城乡发展区域格局看,乡村振兴的重点无疑将落在西部。事实上,近年来西部各区域城商行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积极成效。以贵州银行为例,该行于黔中大地深耕细作,搭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多层级支持体系,推进贵州省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为贵州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建立特色产业多层级支持体系

为助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发展,贵州银行围绕省内茶叶、食用菌、刺梨、蔬菜、牛羊、特色林业、水果、生猪、中药材、辣椒、生态家禽、生态渔业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多层级支持体系,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就业务工、代种代养、资产性收益等多种形式带动农业产业、林下经济的发展。以遵义辣椒产业为例,2021年以来,该行通过固定资产贷款、流动周转授信、个体户联户联保等多途径累计向遵义辣椒产业投放贷款1.1亿元,支持种植面积31.25万亩,年产鲜椒30万吨,惠及椒农6万余户,户均增收8500元/年。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0年12月,贵州银行启动惠农服务站点建设,惠农站点为村民提供小额取款、汇款、余额查询以及社保、医保、便民缴费等综合性服务,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2021年末,贵州银行共签约惠农服务站点1650家,挂牌开业惠农站点832家。贵州银行2022年将持续推进惠农站点建设,全力推动第三代社保卡发卡工作,不断丰富“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加快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和夯实农村客群基础。

助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为加快推进贵州省农产品(食品)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贵州银行积极满足贵州省首批16家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的融资需求,助其引领行业发展,成就更多贵州名片。

为进一步提高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质量,2021年9月,贵州银行成立了“乡村振兴金融部”,在全省下辖9家分行建立专门的金融服务“三农”和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团队。乡村振兴金融部设立以来,贵州银行共储备农业现代化项目91个,通过大力投放农业现代化贷款,有力支持了一批中小微型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贵州银行累计投放乡村振兴贷款78.53亿元,农业现代化贷款余额同比增加117.12亿元,为贵州省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提供了切实支持。该行表示,当前正处于转型关键期,深入农村“蓝海”,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未来,贵州银行将坚持发展普惠金融,继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触达率,并继续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直以来,贵州银行与贵州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近年来,该行持续强化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贵州银行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努力跑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度,绘出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新画卷。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

资助学生成为重大民生支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资助学生5.2亿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达8864亿元——

资助学生成为重大民生支出

“截至8月31日,全国已经有38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合同总金额275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贷款发放金额;截至9月4日,高校已报到新生中有13.6%的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9月6日,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三场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介绍了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有关情况。

田祖荫介绍,2017年,全国资助学生9590万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1882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22%、92%。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间,全国共资助学生5.2亿人次,资助经费总投入达8864亿元,成为一项重大的民生支出。

努力推进“五个前移”,体系不断完善

“我国的学生资助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始终坚持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变化和国家财力可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推动了我国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说。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仅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间,我国新出台资助政策6项,完善资助政策13项,出台了完善的研究生资助制度,提高了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延长了国家助学贷款期限,提高了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统一了城乡“两免一补”政策,出台了建档立卡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政策等。

据田祖荫介绍,为确保国家资助政策全面落地,教育部门努力推进“五个前移”。第一是“资助预警前移”。春季学期一开学,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便通过教育部网站、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等平台多次发布学生资助预警,提醒广大学生警惕电信诈骗,警惕各种打着奖助学金旗号的诈骗行为,警惕各种不良“校园贷”“套路贷”和“回租贷”等。第二是“宣传时间前移”。在中、高考之前,发布致初中、高中毕业生的“两封信”介绍学生资助政策。在大学新生录取阶段,提前印制984万份高校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发给每一名高校新生。第三是“热线电话开通时间前移”。教育部连续14年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并自去年开始,提前了开通时间,延长了服务期限,服务期由一个月延长至52天,同时督促全国31个省份、中央各部属高校全部开通资助热线电话。第四是“助学贷款办理窗口前移”。今年各地助学贷款受理工作较往年提前约半个月时间,助学贷款办理地点前移到学生“家门口”,通过简化手续、推行合同电子化等创新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助学贷款的受理效率。第五是“绿色通道前移”。全国高校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绿色通道”专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站式”完成入学手续。

资助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资助工作更有温度

“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有关意见,规范认定依据、认定程序和相关要求,指导各地、各校做好学生精准认定工作。”赵建军在发布会上透露。

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决定资助政策落实效果的基础性工作。田祖荫介绍,目前,各高校根据各地指导标准,结合学校所在城市物价水平、高校收费水平、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等因素,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和资助档次。各高校同时健全了校、院、年级、班级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提高认定精准度,杜绝了当众诉苦、互相比困现象。田祖荫表示,今年,全国资助管理中心将向全体学生资助工作者提出明确要求,拧紧“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这根弦,让资助工作更合规、更有爱、更有温度。

为全面提升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水平,全国资助管理中心要求县级资助中心和中央高校做到“八公布”,即公布资助项目,公布申请条件,公布资助标准,公布申请、审批、发放的程序,公布申请、审批、公示、发放的重要时间节点,公布办公地点,公布工作人员,公布办公电话,通过公开透明,促进资助工作精细化、规范化。

在优化服务方面,据介绍,全国资助管理中心明确规定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城乡低保学生、通过高中预申请的学生,不得要求其再提供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对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村(居)委会、原就读高中“三选一”证明即可办理,做到了让老百姓少跑腿、少烦心。

各地用“绣花”功夫开展资助工作有益探索

“各地各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积极行动,用了绣花的功夫、发挥了钉钉子精神,因地制宜创造出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田祖荫表示。

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帮助的同时,如何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据介绍,江苏省在全省高校开展以“我身边的资助”为主题的微电影创作评选活动,拍摄《资助放飞梦想》等微电影,发到各高校和市县。贵州省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坚持每年组织贷款学生参加网络答题,同时,连续6年持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举办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知识竞赛、诚信教育校园情景剧比赛、诚信歌曲大赛等活动。北京大学实施“绿色成长方案”,设立燕园领航、优才拓展等10余项非经济支持项目,帮助受助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成绩、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不断进步,传递公益情怀,培育感恩回报意识。

在精准资助方面,大数据技术正成为精准资助的导航仪。“西安交通大学搭建起学生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构建困难生认定和量化资助模型,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精准认定、应助尽助,避免依赖学生提交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认定方式产生的误判、漏判。”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在发布会上说。东北师范大学以数学建模的方式,立足于10万余条数据信息,确立了自己的“量化测评模型”,其中包括“学生困难程度评价模型”和“困难生分类模型”两个子模型,既能区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能区分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率达到99%。

在依法资助方面,深圳市将“建立健全多渠道的学生资助制度”纳入《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促进条例》,从实现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高度确立学生资助目标,对促进深圳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省依托本省标准化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学生资助行业标准化”研究,探索、推进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按链式结构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发布并实施34项管理和项目操作标准,使各项工作有标可查。

中国教育报记者焦以璇

贵阳银行落地全省首单“新农信贷直通车”业务

“在我经营困难的时候,贵阳银行为我提供了50万贷款,给予优惠利率,2天就到账了,快极了。”提到贵阳银行,江口县家庭农场主余美秀眼中充满感激。

这是贵州省首笔通过“新农信贷直通车”平台成功办理的业务。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活动运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受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通过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担保服务,银行为经营主体发放贷款,打造“经营主体直报需求、农担公司提供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的直通车模式。

如何在直通车模式中展现贵阳银行更大作为,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大农业产业金融服务力度,成为贵阳银行的一道必答题。

面对新的时代命题,贵阳银行统一认识,以深化银担合作,注入“金融活水”破解农信贷担保难题,对贵州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准入60亿元,并联合推广“28”风险分担业务,构建政府、银行和担保公司的风险共担机制和模式,从风险角度搭建“政银担+实体经济”四方共赢的体系,真正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不仅如此,为了从源头上减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负担,拓宽“三农”群体的融资渠道,贵阳银行通过限利率、限担保费的方式,降低“三农”群体融资成本,有效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把金融服务的门槛降低。

在江口县家庭农场主彭国平眼中,重信用、轻抵押,手续简单,贷款成本低让他对家庭农场发展信心更足。“虽是首次在APP上申请贷款,但整个担保流程十分顺畅。”通过“新农信贷直通车”,彭国平短短3天获得贵阳银行100万元贷款,从事的小龙虾养殖事业走上快车道。

长久以来,涉农贷款难度大、额度小、成本高、放款慢,限制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更拖慢了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贵阳银行表示,将践行扎根本土、服务地方的宗旨,厚植乡村产业“沃土”,让资金“活水”源源不断下乡,让广袤的田野上处处绽放“乡村振兴之花”。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冉茂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