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还贷”上热搜!理财收益难抵房贷利率,困境何解?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近期,“年轻人提前还房贷”再度变成热搜话题。不仅如此,在追求长期稳定收益之下,过去不受待见的保险产品正在被人重新审视,银行业纷纷开始“推销”保险产品。业内人士指出,这些现象其实折射出当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理财困境。
部分银行
对提前还款设门槛
如今,打开小红书、B站等平台,提前还款的讨论和分享不计其数,评论区也非常热闹。有人甚至表示,每个月都会提前还一些贷款,如此操作已经“上瘾”。这些社交平台上还有一些经验分享或讨论。有人说,三分之一是个黄金分界线,即30年房贷,尽量在前10年提前还清。也有人说,对于便宜的贷款成本,考虑到它会被通胀稀释,还是要“放长线”去看。
“对我们来说,提前还贷还是一道数学题。”小婉说道,网上很多五花八门的所谓科普,有些其实并不靠谱。如果想要提前还贷,面临的最现实操作就是每家银行的还款条约不同,或许会产生其他费用。
前段时间,有银行发布公告表示:提前还款要交补偿金,比例为提前还款本金的1%。虽然银行很快撤下了这则公告,但却引起关于提前还款是否收取违约金、收取标准的讨论。在不少人看来,银行获利的一个主要渠道就是贷款利息,而房贷又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渠道。提前还贷对银行而言,等于提前收回了现金,资金的回报率降低,因此银行会想方设法阻止提前还贷。
以深圳市场为例,证券时报记者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个贷经理进行咨询,发现还是有一些银行对提前还款设定一些“门槛”,例如,一般提前还款在手机银行就可以操作,但要还贷款时间长于1年或3年之后申请提前还贷才不会产生罚息。招商银行的个贷经理表示,如果是银行的金葵花级客户,不仅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任何罚息,普通客户提前部分还款的次数不限,但每次至少还款10万元。此外,更有银行表示,提前还款只能一次性全部还清,不能多次提前还款。
有银行个贷经理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与前两三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提前还贷的现象的确有所增多,但还没有网络上传言的那般夸张。市场公开数据显示,在处于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第一档和第二档共计19家上市银行中,今年上半年有5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相较2021年末出现下降。另据央行的《2022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2年二季度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73.2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年末低4.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同比少增2.39万亿元。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今年上半年我国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少增,“有的热点城市今年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在下降。提前还的、到期的贷款,比新放出去的贷款要多。”
证券时报此前曾对房贷市场进行追踪报道,揭发了将房贷转换成经营贷、通过全款买房后套取消费抵押贷、信用抵押贷等贷款的乱象。证券时报记者发现,一些购房者计划利用这些低利率资金去提前还贷,其中的违规风险需高度警惕。
银行也爱卖保险
财富管理成新课题
那么,选择全部还掉房贷让自己“告别房奴”,或是还掉部分房贷同时持有一些现金,还是继续用手中的闲余资金投资或创业?在这些选择背后,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本质上是对资金在不同时期使用方式的选择。不过,对于像小婉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在当下放弃资产增值的可能性,寻求一种资产上的“安全感”,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理财焦虑。
“我手上刚刚到期了一款3年期理财产品,当年购买的时候银行理财经理很有信心地告诉我,同类型的产品收益很稳定,3年期的年化收益率达到4.5%不是问题,但最近到期后算下来年化收益率才3.3%,我手里买的好几种投资理财产品还一度发生亏本的情况,定投的基金收益也不容乐观。”小婉说,“先不说炒股和投资基金,在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下,我们对买房态度更为谨慎,现在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方式。”
今年以来,资管新规使得“刚性兑付”被打破,权益市场表现又不尽如人意,投资的预期收益走低。投资者面对收入和投资的不确定性时,如果找不到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闲置资金用于提前还贷就成为选择之一。除此之外,银行客户经理也开始推销保险产品,这也赢得了一些人的青睐。
“近一年多的时间以来,存款和理财产品利息不高,很多客户会配置一部分资金做中长期的保险产品,现在银行卖保险的数量比前几年多了很多。”一家地方银行客户经理陈龙(化名)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虽然银行卖保险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过去不受待见的保险产品正在被人重新重视,耐人寻味。证券时报调查记者发现,大多数银行都在推销养老型理财、终身寿险等储蓄型保险,“长期稳定”成为主打卖点。多家险企发布的中报数据都显示,银保渠道保费增幅明显。例如,今年上半年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78.28亿元,同比增长876.3%。
多位银行理财经理也表示,每次降息政策发布,都是销售储蓄型保险产品的好时机。不过,多名受访业内人士认为,LPR下调对保险业直接影响并不大,保费增长关键还是看居民收入预期复苏情况。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表示,保险产品就是“全生命周期”投资的典型产品,以后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下,保险类产品肯定会成为配置重点之一。“关于提前还贷,这是一个特殊阶段性产物,房贷定价基准发生了变化,从原来基于央行基准利率转变为基于LPR定价,LPR不断降低使得提前还贷变得更加划算。不过,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市场投资机会还是很多。”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要解决居民的理财困境,还要加力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大开放公募REIT试点等投资品和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在促进居民储蓄存款转化为实体投资的同时,也为居民理财投资增加更多的机会和渠道。
当前,各地纷纷加快推进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对此,余凌曲认为,政策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让更多普通老百姓获得财产性收益。居民需要转变观念,一方面是需要提高“财商”,另一方面“基金投顾”等机构提供资产配置建议也尤为重要。“我们调研发现,很多机构在积极布局和探索基金投顾业务,包括基金公司、证券公司还有银行等。不过,国内基金投顾才刚开始试点。从美国成熟经验看,基金投顾占基金投资比重超过一半。基金投顾解决的是机构和投资者利益统一问题,在我国占主流的是基金销售思维,所以机构会鼓励投资者卖掉旧产品、买新产品,获取销售产品佣金收入;投顾是按照管理规模甚至是收益分成来获得收入,利益和投资者相对一致。”
编辑:叶舒筠
校对:王蔚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iiTi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黑幕调查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通胀数据吓崩美股,纳指暴跌4%,美联储将激进加息?丨太火爆!光伏行业又现百亿大单!天合光能将向南玻A采购212亿高纯硅料原料丨郭广昌发声!已回到上海,正按要求隔离!减持冲击复星系公司股价,发生了什么?丨受美政策波及,两大牛股跌停,外交部回应!A股消费板块拉升,北向资金进场扫货丨外围突传利空!拜登签字,CRO板块重挫,2000亿巨头跌停!公司回应
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下行
近日,市场迎来期待已久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且力度超出预期。在业内人士看来,本轮LPR非对称性下调传递出货币政策将持续宽松的政策基调。那么,在宽信用的大环境下,投资者该如何看待理财的收益变化,如何调整投资布局?
多款理财产品收益下行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受降息因素影响,多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行。
从现金管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情况来看,记者注意到,该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持续下滑,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2%并不罕见,普遍收益率处于2.5%以下。
例如,中银理财发行的“日积月累日计划”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截至8月23日,该款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2.18%,从收益曲线走势来看,于近期创出年内收益率新低。
普益标准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现金管理类理财的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2.51%。与7月末相比,全国精选60款现金管理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下降6个基点。今年以来,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持续下滑,已较年初的2.92%下降了41个基点。
除去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被动”下行,近期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还宣布调整其旗下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主动”将理财收益进行下调,并引起市场关注。
以招商银行为例,在8月15日公告中,招银理财招睿金鼎九个月定开10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调整业绩基准,从2022年8月19日起,第3个投资周期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2.90%-4.60%。此前,2021年11月19日起的第2个投资周期业绩比较基准为3.85%。
8月17日起,招银理财招睿金鼎七个月定开1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2.80%-4.50%。该理财产品前3期的比较基准分别为3.85%、3.65%、3.6%。
固收类产品受冲击最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降息后,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下行是必然趋势,而由于银行贷款利率的降低,从而对吸储的成本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制,为了节约成本,多数银行会采取减少银行存款及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这种现象在业内并不罕见。
对于此次降息将会对哪些类型的银行理财产生较大影响,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当前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最明显的主要是固收类理财产品。
“市场利率下降对混合类、权益类、金融衍生品类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并不明显。”刘银平表示,毕竟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收益率震荡起伏,难以预测,配置该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也不能确定。“不过,市场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有所走低。事实上,近期部分固收类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已经有所下调”。
据记者了解,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大多是国债、存款及大额存单等资产,而此类资产也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地方债发行节奏等因素较为敏感。同时,从产品类型来看,无论是在售的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中,固收类理财产品均占据市场90%以上规模。从规模的角度来看,固收类理财产品也可能是在各类型理财产品中,受降息冲击较大的类型。
对于当前市场上固收类理财产品基准收益率下调,业内普遍认为,这可能既有市场流动性充裕下,高收益优质资产难寻的原因,又可能是主动调低业绩比较基准,使产品能够达到收益预期。“今年,股市震荡导致部分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很多投资者出现账面浮亏”。
不过,业内人士建议,无需对业绩比较基准过于看重。刘银平表示,“业绩比较基准并不代表实际投资收益,并且产品风险越高,实际投资收益可能与业绩比较基准偏离越大,还是要拉长期限看产品的收益走势。”
对于下半年的理财规划,刘银平表示,投资者应该从产品风险、收益、流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将资金均衡地配置在各类资产之中。“首先,要预留出流动资金,作为生活零用资金和应急资金,起码可以支撑家庭3-6个月的生活费;其次,理财产品一般期限越长、预期收益越高,但是流动性较差,可将不同期限产品组合搭配;第三,理财产品收益率越高,风险也越高,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将资产合理地配置在不同风险和收益的理财产品中”。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2022年最成功理财是提前还贷?明年理财这些提醒你要注意
年关将至,到了盘点自己一年理财成果的时候。2022年你理财赚到钱了吗?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读者给出了遗憾的答案:不仅没赚,还亏了不少,连一直稳健的银行理财最近也天天亏钱,基金就更别提了;也有人云淡风轻地说出“我今年也就赚了点儿安心的利息”,他们都是银行存款和国债的坚定拥趸者;当然,还有不少人庆幸地说:我今年最成功的理财就是提前还了部分房贷。
银行理财是真的不保本了
东城市民陈女士多年来只买几家全国性银行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她觉得银行存款和国债利率太低,银行理财的收益怎么都高一些。虽然这两年,客户经理每次向她推荐产品时都会强调一句“银行理财是不保本的。”但以往陈女士买的理财产品从来没有出现过亏本的情况。因此,在她心里银行理财的安全性就跟存款没什么两样。
陈女士万万没想到,今年开始银行理财竟真的出现了亏本的情况,最近这段时间真是周周亏钱,弄得她都都不敢打开手机银行查收益了。
陈女士向北青报记者展示了她在某家股份行的理财成果:今年9月份之后买的四只产品,都是中低风险,但不论是每日都可赎回的现金管理类产品,还是半年期或9个月期的,全部都亏了本金。其中11月3日购买的3万元9个月期产品,现在已经亏了473.36元。这只产品近一个月跌了1.481%,折合年化收益率是-15.45%。另一只9月份买的10万元半年期理财产品,现在也亏了500多元,其中12月9日一天就亏损280多。
陈女士也明白,现在这些亏本的产品大部分都还没到期,目前还只是是账面亏损,她只能盼着银行理财收益后续能反弹,等到期的时候别真亏本。
绝大部分银行理财的投资者应该都跟陈女士一样,在2022年真真切切感受到银行理财的风险。今年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出现了两波“破净”潮,一波在3月份,后来随着股债市场回升反弹回去;另一波就是11月份以来跟随债市调整的下跌,暂时还没有全面回升的迹象。
国泰君安最新研报指出,2022年11月以来,随着债市进入调整期,对底层资产多为债券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造成较大的冲击,大量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破净”现象。以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银行理财产品为例,截至2022年12月19日,披露净值的1.8万只产品中,有3600余只产品“破净”,破净比例达到20%。
国泰君安首席固收分析师覃汉表示,虽然整体破净的幅度并不大,但对于个人投资者占比达99%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说,“保本”、“刚兑”的印象被打破,这令个人投资者难以接受,于是纷纷赎回产品,导致信用债的抛售加剧。直到现在,这场由资金收敛和政策转向导致的债市预期扭转引发,由投资者非理性赎回“负反馈”进一步加深的债市超调仍未平息。
大额存单供不应求居民存款创了新高
也许是看到银行理财也不保本,越来越多人又开始把钱放进银行存款。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比去年11月多增1.52万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今年前三季度住户存款增加13.21万亿元,较2021年同期多增4.72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存款增加时都是存款利率上调时,但今年市场上的存款利率一直在下行,住户存款却也增加了。大部分银行2至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已经下调至3%左右,但“一单难求”现象并未得到缓解。
北青报记者在手机银行查询工行、农行、交行、中信、光大等银行的大额存单,发现基本都已售罄,投资者只能购买转让中的“二手存单”。
大额存单如此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比同期储蓄利率略高一些。以三年期大额存单产品为例,此前国有大行的存单利率一般在3.1%左右;股份制银行利率略高,多数利率在3.25%至3.4%之间;城商行、农商行同类产品利率可达到3.5%左右。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表示,虽然大额存单利率有所下调,但依然是投资者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选择之一。一方面,资管新规落地使资管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本源,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理财业务更是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净值化转型。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动荡,国内疫情局部反复,经济恢复进程受到一定冲击,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从而增加了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在此背景下,大额存单作为长期稳定且收益相对较高的存款产品,更加符合当前居民的投资需求。
除了大额存单,部分地方性银行的普通定存也迎来越来越多的“粉丝”。相比全国性的大银行,这些小银行的定存利率具有明显优势。北青报记者发现,一些以往热衷于银行理财的客户最近也都在市场上“货比三家“,把钱存进利率更高的银行。上海网友小小昨天表示,妈妈买的银行理财最近两周损失了3000多元,再也不敢买理财了。听姨妈说某城商行的利息高,妈妈昨天就去那家银行存了手里的闲钱。根据小小提供的图片,这家城商行在上海地区的三年期定存利率能达到3.5%,比很多大银行起点20万以上的大额存单高出一大截,但起存金额只需1万元。
提前还贷要拼手速排长队是今年最成功理财
两年前,张女士和老公申请了240万元商业贷款买了北京一套学区房。今年,看着理财收益不佳、股票跌跌不休,她下决心提前还贷。
今年4月和9月,张女士先后两次通过手机还了部分房贷,分别还了46万元和6万元,并且把还款期限从21年缩短到15年。
这两次提前还贷很顺利,只需要在手机上输入还款金额,下面会出现预约扣款日期,选好日期,银行到时就自动扣款了。两次操作下来,张女士感觉自己轻松很多。她大致算了下,240万元商业贷款,原来需要还近180万元利息,提前还贷后,能节省下来70多万元利息。相比自己的理财和股票,提前还贷显然更划算。于是,她打算攒一点钱就提前还一点。
然而,10月底,当她再次尝试提前还款时,系统却提示她,得到11月1日之后才能预约还款。11月1日之后,她再次预约还款,发现预约扣款日期只有一天,并且点进去之后就会显示额度已满,又没有其他日期选项。过了几天再看,系统都是显示额度已满。
一头雾水的张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寻找攻略。发现有网友说下午两点会放出额度,要蹲着,和双十一买东西一样,拼手速。她试了三次,每次定好闹钟两点整刚点进去额度就秒没了。无奈之下,张女士只得给经办银行打电话,工作人员说现在上很难抢到,让她明年1月后去线下网点还。
今年像张女士这样选择提前还贷的购房者尤其多,很多银行网点今年都迎来的“提前还贷潮”,部分支行一个月提前还贷的量就接近1个亿。
多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客户选择提前还贷其实可以理解。虽然新房贷利率已经创历史新低,但存量房贷利率依然较高,即使LPR一降再降,但很多存量客户的房贷利率还是在5%甚至6%以上。当前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在明显扩大,很多存量客户都觉得“不划算”。另一方面,今年各种投资理财品种的表现都不好,这些房贷客户很难获得高于房贷利率的投资收益。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也认可“无债一身轻”,所以,客户选择提前还贷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这些业内人士均表示,提前还贷的人多了,对银行经营会带来较大压力。某股份行个贷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银行并不希望客户提前还贷,因为个人房贷收益高,逾期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率低,是银行的优质业务,提前还贷加大后续房贷压力,可能会影响银行今年贷款投放目标的完成,直接影响银行业绩。
明年还能做什么理财?
自从11月中旬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跌跌不休”,北青报记者发现,不少银行的客户经理都建议客户近期别买理财产品。
某国有大行一家支行的理财经理透露,其所在银行11月初至今理财产品赎回规模已达到30-40亿。今年3月份也曾出现大规模亏损,但幅度不大,很多投资者没有察觉,市场就恢复了;但11月的这一波亏损幅度太大,而且时间很长,到现在还没有平息。
这位理财经理表示,当前他也不再向客户推荐银行理财产品,而转为推荐更稳健的大额存单、特色存款、国债和银保产品,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客户,他也会推荐期限在三年以上的基金。
理财规划师王俊峙认为,2022年是非常特殊年份,多种因素导致大家都选择了保守投资。未来几年,全球还由很多的不确定性,大家要储备赚钱的能力和资本,要准备好6个月到2年的紧急准备金。在是否提前还房贷的问题上,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策略,有理财能力的人不建议提前还款。对于保守型投资者,当前有两个工具是较好的选择:一个是债券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分散投资不同类型的债券,部分投资股票,风险较小,长期投资效果很好;另一个是长期储蓄险,一般有保底收益,长期是复利,非常适合短期不用钱,希望长期留住钱未来用的人,增额终生寿险和年金险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手里有闲钱,又想获取比通胀更高收益的人来说,现在的资本市场可能是中长期的好机会,选择指数型基金和基金定投,可能会抓住机遇。
也有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大面积亏损是暂时现象,随着债市企稳,银行理财仍有很高的配置价值。
国泰君安首席固收分析师覃汉认为,当前是配置银行理财产品的较好时机。债券市场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非理性杀跌后已经出现较多机会,当前大部分信用债品种的信用利差已经来到2019年以来的高位,具有较高的配置吸引力。债市已经跌出机会,随着后续债市逐步企稳,理财产品的净值也将随之修复。
他表示,理财产品相对纯债基金整体收益稳定,仍然是居民理财配置的首选。目前破净理财产品的破净幅度相对可控,体现出理财产品整体良好的控制回撤能力。更低的波动性和更小的回撤幅度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更适合对控制回撤要求高、追求成本安全的大众投资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程婕
编辑/田野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